不少家長已經跟著我們的視頻開始預習二年級上冊的內容了,但看一遍視頻就是預習了嗎?
第一個視頻:
觀看視頻之前,請準備好紙、筆、橡皮和尺子。
觀看第一個視頻之後,可以做下面的實踐活動。
在實踐中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
1、古時候人們用身體的一部分作為測量單位,請用手測量書桌的長度,用腳測量屋子(教室)的長度。
2、找出家裡測量工具。
3、用尺子量文具和家具的長度。
加深印象:
1、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釐米作單位(cm)。
2、測量物品長度時,將物體的左端對準直尺的「0」刻度,看物體的右端對著直尺上的刻度是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釐米。測量物體的長度時,當不是從「0」刻度量起時,要用終點的刻度數減去起點的刻度數。
第二個視頻:
觀看視頻之前請準備好米尺、戒尺、粉筆
觀看第二個視頻之後,可以做下面的實踐活動。
在實踐中把學到的知識加以運用:
1、請分別用戒尺和米尺測量沙發、書和橡皮的長度,記錄下物品的長度。比較兩種測量工具的適用對象。大的物品用什麼來量比較好?小的物品用什麼來量比較好?
2、考慮物品的長度單位用釐米還是米。
加深印象:
1、測量較短物體通常用釐米作單位,測量較長物體通常用米作單位。
2、1米=100釐米 1m=100cm
在長度單位這一小節的中主要考點就是,如何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以及長度米和釐米之間的換算。
那麼,在預習的時候,就要讓孩子多動手物品,讓孩子對釐米和米這兩個長度單位在腦袋裡形成概念。
單位的換算最常考的題目就是:小明身高1(米)30(釐米),合( )釐米。
解析: 1米30釐米=100釐米+30釐米=130釐米
單位長度不難,因為長度單位的運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運用非常廣泛,比如鴕鳥、長頸鹿、大象和樓房高度,回形針和鉛筆的長度。所以,家長們只要多給孩子一些動手的機會,再稍加練習,就能靈活地用好長度單位這一有用的數學知識。
每天堅持陪孩子學習十分鐘,影響孩子的一生。
單擊文章底部「閱讀原文」,可以直接進入茵苗教育微書店
Long-press QR code to transfer me a reward
原創不易,支持一下吧!
As required by Apple's new policy, the Reward feature has been disabled on Weixin for iOS. You can still reward an Official Account by transferring money via QR 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