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表面波振蕩器的優化設計與實現

2020-12-06 電子產品世界

引言

聲表面波振蕩器是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出現的一種新型振蕩器,是一種高穩定、低噪聲振蕩源。聲表面波振蕩器以saw器件為頻控元件,具有基頻高、調頻頻偏大、穩定性好、相噪低等優點,在體積、成本方面也有著顯著的優越性,是新一代cpu、dsp和dds的理想時鐘源,已廣泛應用於第二、第三代移動通信、遙控、遙測技術以及生化、醫學等領域。
---本文從分析saw器件的性能入手,著重分析了saw振蕩器的工作原理及設計方法,最終完成了中心頻率在1500mhz的振蕩器,近載頻相位噪聲低於-90dbc/hz/1khz和-110dbc/hz/10khz。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715.htm

基於sawr設計聲表面波振蕩器

聲表面波諧振器的性能分析

saw(surface acoustic wave,聲表面波)器件是一種頻率選擇性很好的器件,採用等叉指結構,選擇好兩邊的叉指換能器的叉指對數及間距,通過製版蒸發光刻等工藝製成。聲表面波諧振器(sawr)是一種高q值聲表面波諧振器,在很多方面都與石英晶體諧振器相似。它是通過將金屬叉指刻蝕,在具有壓電特性的基片上製成的。sawr的中心頻率為vs/p,其中vs是指聲表面波信號在基片上傳播的速度,p是叉指周期。sawr與石英晶體的結構非常相似,由於工藝上的原因,石英晶體諧振器的基頻只能達到200mhz,而sawr的頻率範圍從250~1200mhz,實際上,低到50mhz,高至1500mhz的sawr也已實現。因此,sawr在很大程度上彌補了石英晶體諧振器在實際應用中的不足。另一方面,sawr的無載q值在350mhz時可達12 000,而在1000mhz時也有6000左右;在較高功率條件下,sawr仍可正常工作,因此它在偏離載頻處的噪聲性能也相當優越。

聲表面波振蕩器工作原理

基於sawr設計聲表面波振蕩器,首要問題是選擇一種合適的電路結構,使其既容易滿足振蕩條件,又能達到良好的性能。這裡採用了閉環正反饋放大的振蕩電路形式,如圖1所示。

電路主要包括sawr、移相電路、放大電路和匹配電路等。其中sawr加在反饋電路部分起頻率選擇的作用。在閉合環路內部要建立起振蕩,必須同時滿足幅度和相位條件,即:

(1) 其中ga為兩級放大器的總增益;ls、le、lo分別是sawr、移相網絡和電路中其他部分的損耗;φs為sawr在振蕩時的插入相移,它是頻率f的線性函數;φa、φe分別是放大器和移相網絡的相移,其中φe可變,對第二式的兩端進行微分可得:

(c為常數) (2)

可見,改變移相網絡的相位,就可以改變環路的振蕩頻率,而且相位的改變與頻率的變化呈線性關係。因此,通過選擇調整合適的移相網絡及放大器就可以滿足振蕩要求。

這種電路雖然結構相對複雜,並且有源器件多必然會引入附加噪聲,但該電路比較容易滿足起振條件,而且選擇合適的移相網絡,可以在很大範圍內實現頻率調節。考慮到電路的起振問題,本設計最終選擇了閉環正反饋放大的振蕩電路形式。

設計與製作

本電路設計的難點在於如何降低電路的相位噪聲。首先,由於sawr本身的性能,決定了它與石英晶體諧振器一樣具有很高的品質因數,而且一旦選定了某一種sawr就無法再調節諧振器內部參數,只能靠改變外部電路參數來完成。為此,將電路分成幾個部分,即聲表面波諧振器、移相網絡、閉環放大器及其匹配電路等,利用ansoft的serenade8.7軟體,對各部分分別進行優化設計,再綜合分析,下面分別介紹。本次設計採用從南京55所訂購的1.5ghz的聲表面波諧振器,其特性參數見表1。此諧振器的q值並不高,這就對噪聲的要求更加嚴格。

圖2是聲表面波諧振器的等效模型,常見的sawr的電等效模型參數值如下。

c0=2.5pf時,諧振頻率為200mhz,c0=1.1pf時,諧振頻率為1200mhz。

rm=120ω


由於這些數值只是近似計算,和器件的真實值存在一定的偏差,這也是造成實際結果和優化結果有差異的一個重要原因。

對於移相網絡,為了簡化設計、降低成本,並使電路實現小型化,選擇了串聯lc電調移相電路,串聯lc移相網絡如圖3所示。其中可變電容選用了一對節電容變化適當的變容二極體cj,改變加在cj上的反向控制電壓,就改變了cj的大小,從而改變移相網絡的相位參數,進而改變振蕩環路的頻率輸出。

對於閉環內的放大器,由於在閉環內建立起振蕩應滿足相位平衡條件,因此放大器本身的相位變化也必然要引起輸出頻率的變化。這種相位變化主要來源於電源電壓的變化、溫度的變化、元件的老化等。因此閉環放大器應選擇其相頻特性在振蕩器中心頻率附近較大範圍內保持平坦,使電源電壓等因素對頻率變化影響最小。除此之外,選擇低噪聲、適當增益、vswr小的放大器也尤為重要。另外,為簡化匹配電路的設計,可以選擇輸入輸出阻抗均為50ω的單片放大器。當然,以上幾點特性不容易同時滿足,最終設計時選擇了hp公司的ina2186單片放大器,如圖4所示。

另外,為了減少電源紋波對電路的影響,採用了穩壓電源,並在電路中用穩壓塊進行二次穩壓。

用serenade進行設計、仿真及優化

本次設計主要利用了ansoft公司的serenade 8.7軟體對電路進行模擬仿真。設計指標包括:工作頻率為1.5ghz,輸出功率大於10dbm,噪聲優於-90dbm/hz/1khz和-110dbm/hz/10khz,輸入輸出阻抗為50ω。電路原理圖如圖5所示。

通過使用serenade 8.7對所設計電路進行合理的仿真優化,仿真結果如圖6、圖7和圖8所示。由仿真結果可以看出,諧振頻率在1.4990ghz處,偏離載頻1khz處的相位噪聲為-110dbc/hz/1khz,p0=10dbm。

實測結果及性能分析

實測結果
最終的saw振蕩器電路的總面積為30mm×30mm,其主要性能指標如下。

中心頻率為1500mhz;相位噪聲小於-90dbc/hz/1khz,小於-110dbc/hz/10khz;長期頻率穩定度為±(3.5~5.0)×10-6/日;雜散電平小於-60dbm。

噪聲性能分析

根據頻域分析法,可以得出振蕩器的噪聲模型如式3。

(3) 其中l(fm)osc是振蕩器的單邊帶相位噪聲;fm為距離載頻的偏移量;f1、f2分別為閉環放大器和輸出放大器噪聲係數;k為波爾茲曼常數;t0為絕對溫度(°k);pos和gn分別是閉環放大器的標稱輸出功率和增益;f1為放大器的閃爍噪聲區和白噪聲區交點處的頻率;lc為振蕩器輸出到末級緩衝放大器的耦合損耗;br為諧振器的3db帶寬,取決於諧振器的無載品質因數qu和插入損耗lres,可由式4決定。

(4)式中f0為中心頻率。由此可以得出結論:振蕩器的相位噪聲與諧振迴路的有載q值、閉環放大器的噪聲係數、增益、功率,耦合電路的插入損耗,輸出放大器的噪聲係數等因素都有關。因此,為降低振蕩器的相位噪聲,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優選高ql值諧振器件,使電路實現較低的相位噪聲;優選低噪聲係數寬頻帶放大器件,並使其工作在線性區間;使各個有源器件工作在合適的工作狀態;選擇高q值元器件,減少插入損耗等。


結束語

由於外部因素的影響,實際測試的相位噪聲要比仿真結果稍差,其餘指標實測結果和仿真結果都是趨於一致的。

總之,閉環正反饋放大式振蕩電路達到了晶體振蕩器的長期頻率穩定度,適宜在移動通信、遙控、遙測等領域應用。

lc振蕩電路相關文章:lc振蕩電路原理

相關焦點

  • IDT公司推出低抖動電壓控制聲表面波振蕩器
    推出用於高端光網絡和通信應用的低抖動電壓控制聲表面波振蕩器 (VCSO, Voltage Controlled Surface Acoustic Wave Oscillator)。新的 VCSO 時鐘發生器進一步擴展了 IDT 公司領先業界的時鐘和計時解決方案產品組合。
  • 利用聲子晶體能帶工程,實現聲表面波慢波器件
    ,利用聲子晶體能帶工程,巧妙地設計了一種通過晶格形變,實現的即具有較低聲表面波聲速(最多降低至200米/秒以下),同時又依然保持較可觀傳輸能量(傳輸線相對插入損耗小於-10dB)的聲表面波傳輸器件。展現出一種簡單而又巧妙的聲表面波聲子晶體的能帶設計手段,如圖3所示。
  • 科學家設計出新型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件
    傳統的有線有源傳感器不能用於高溫環境下的溫度測量,而基於聲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的無線無源溫度傳感器為此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超聲技術中心博士生李學玲及其導師王文等,採用短脈衝法提取精確的反射係數,並用典型的耦合模 (coupling of modes,COM)模型,對LGS/Pt結構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件進行優化設計,仿真和試驗證明該器件具有良好的高溫傳感性能。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Sensors上。
  • 研究設計出新型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件
    傳統的有線有源傳感器不能用於高溫環境下的溫度測量,而基於聲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的無線無源溫度傳感器為此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超聲技術中心博士生李學玲及其導師王文等,採用短脈衝法提取精確的反射係數,並用典型的耦合模 (coupling of modes,COM)模型,對LGS/Pt結構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件進行優化設計,仿真和試驗證明該器件具有良好的高溫傳感性能。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Sensors上。研究人員基於不同Pt膜厚與波長比的LGS/Pt器件的結構開展實驗研究。
  • 聲學所設計出新型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件
    傳統的有線有源傳感器不能用於高溫環境下的溫度測量,而基於聲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的無線無源溫度傳感器為此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超聲技術中心博士生李學玲及其導師王文等,採用短脈衝法提取精確的反射係數,並用典型的耦合模 (coupling of modes,COM)模型,對LGS/Pt結構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件進行優化設計,仿真和試驗證明該器件具有良好的高溫傳感性能。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Sensors上。研究人員基於不同Pt膜厚與波長比的LGS/Pt器件的結構開展實驗研究。
  • 我國科學家設計出新型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件
    傳統的有線有源傳感器不能用於高溫環境下的溫度測量,而基於聲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的無線無源溫度傳感器為此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超聲技術中心博士生李學玲及其導師王文等,採用短脈衝法提取精確的反射係數,並用典型的耦合模 (coupling of modes,COM)模型,對LGS/Pt結構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件進行優化設計,仿真和試驗證明該器件具有良好的高溫傳感性能。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Sensors上。
  • 聲學所設計出新型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件
    傳統的有線有源傳感器不能用於高溫環境下的溫度測量,而基於聲表面波(surface acoustic wave,SAW)的無線無源溫度傳感器為此提供了良好的解決方案。  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超聲技術中心博士生李學玲及其導師王文等,採用短脈衝法提取精確的反射係數,並用典型的耦合模 (coupling of modes,COM)模型,對LGS/Pt結構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件進行優化設計,仿真和試驗證明該器件具有良好的高溫傳感性能。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在Sensors上。
  • 高性能S、C波段聲表面波微波延遲線
    1引言隨著晶片材料和半導體工藝技術水平的快速發展,本文作者通過扇型結構聲表面波換能器的拓撲設計,晶片材料和製作工藝流程的優化設計,研製出S、C波段聲表面波(SAW)微波延遲線,它比聲體波(BAW)微波延遲線的結構、生產工藝流程更加簡單
  • 聲表面波(SAW)技術傳感器
    由於聲表面波的傳播速度比電磁波慢十萬倍,而且在它的傳播路徑上容易取樣和進行處理,因此,用聲表面波去模擬電子學的各種功能,能使電子器件實現超小型化和多功能化。延遲線型聲表面波傳感器通過天線接收正弦激勵信號,傳遞至叉指換能器 (interdigital transducer,IDT ) ,正弦信號在壓電基片激勵出聲表面波,實現聲波和電信號的轉換。聲表面波在壓電基片上傳播經過一段時間延遲到達反射柵 ,反射柵將部分聲波反射回來 ,反射的聲波又通過 IDT轉換為正弦激勵信號 ,從而實現電聲轉換。
  • 聲學所成功研製新型聲表面波電流傳感器
    經過近三年的科研攻關,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超聲技術中心王文課題組將快速響應的聲表面波技術與高磁敏磁致伸縮薄膜技術相結合,成功研製出高靈敏、快速響應和低遲滯誤差的新型電流傳感器。  王文課題組通過建立聲表面波磁致伸縮效應的電流感知理論,實現了對沉積圖形化磁致伸縮薄膜的新型聲表面波電流傳感器的物理結構優化,提取了獲得高磁敏、快速響應與低磁滯的拓撲結構參數;給出了傳感器微納製作工藝方法,研製出了原型器件,測試結果很好地驗證了分析理論,其靈敏度達到了22kHz/A,解析度可達0.1mA以下,並體現出良好的線性度。
  • 聲表面波諧振器穩頻的無線數字通信模塊設計
    摘要:介紹了一種利用聲表面波諧振器穩頻發射,晶振穩頻接收的無線數字通信模塊的設計關鍵詞:聲表面波諧振器;穩頻;無線數字通信引言 在許多現代的電子設計製作中單片機已經普遍應用,然而單片機之間的通信依然存在著許多不便。
  • 記天宮二號飛行任務聲表面波器件的研製團隊
    他們研製的聲表面波濾波器,過濾掉沿路的大氣層、鄰近空間和太空中的雜散噪聲信號,電磁環境再複雜,都能實現自動消音,只有天宮和神舟飛船的信息才會被傳遞給地面的「家裡」。這個法寶,只有指甲蓋大。航天質量助力民族「飛天夢」 聲表面波器件是火箭上分系統的核心元器件,主要配套於信號處理系統,由於大氣層、鄰近空間和太空中的電磁環境複雜,雜散噪聲信號眾多,聲表面波濾波器的主要作用就是濾除噪聲信號,保證載波信號傳輸流暢,不失真。
  • 「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聲表面波材料與器件」項目在聲...
    近日,科技部高技術中心「戰略性先進電子材料」重點專項管理辦公室組織專家在無錫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聲表面波材料與器件」項目進行了現場中期檢查。    該項目主要面對物聯網等領域的高性能無源傳感器的需求,實現其在複雜環境和極端環境的多類型傳感器集成應用;研發應用於4G、5G移動通訊終端濾波器的高性能壓電單晶襯底材料和換能器材料,實現高世代聲表面波濾波器的關鍵技術集成,建立高性能濾波器示範生產線。
  • 同濟聲子科學家實現超表面波導管的聲自旋輸運
    近日,同濟大學任捷課題組提出了一種非對稱波導管,可以實現非零的聲自旋,並具有自旋動量鎖定效應,從而實現波的自旋選擇性輸運。這一工作,加深了對於縱波系統自旋角動量的認知,並為聲波傳輸的控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 應用聲表面波技術的無線無源溫度傳感系統
    作者介紹了一種基於聲表面波(SAW)的無線無源溫度傳感系統,該測溫系統具有安裝方便,精度高,實時在線後臺監測等特點,已經受到了電力行業的廣泛關注,並已成功應用於高壓開關櫃測溫上,對智能電網的建設具有重要的意義。1.背景對於電網的安全運營及電力系統資源的最優化利用方案實施,最有效的方法是對電力設備進行監測,溫度則是需要監測的最重要數據之一。
  • 音樂廳音頻系統設計與優化案例分析
    引言本文會集中討論初始設計概念以及如何在現場對系統進行優化。系統設計從對子系統覆蓋分區之間的交叉區域處理開始,並考慮了測量點應置於何處來使分區交叉區域的融合處理得以實現。前區補聲系統負責前區覆蓋和聲像定位,同時還在挑臺下使用了補聲揚聲器來擴展主擴聲系統的覆蓋範圍和提高在該區域的直達聲與混響聲比例。最後一個子系統是一串吊掛安裝的心型指向中置次低頻揚聲器陣列。這個音樂廳音頻系統的設計目標是實現多個子系統結合提供均勻的覆蓋。前區補聲系統覆蓋前兩排坐席,並與主擴揚聲器和/或中置揚聲器結合覆蓋第三排坐席。
  • 一文讀懂:實現射頻信號源的低相位噪聲及高速頻率切換的共存
    RFIC 設計和手機生產測試要求信號源降低相噪,加快頻率切換速度,這種要求通常來說是矛盾的。因此一般而言,性能優化往往只能針對其中一種要求或另一種要求,很少能夠同時滿足兩種要求。Aeroflex S-Series信號發生器採用了具有特點的頻率合成器設計[圖1]同時優化兩方面的性能,在頻率切換時間小於100 μs的同時,1 GHz典型相噪低至-135 dBc/Hz,頻偏20-kHz [圖2]。 現代器件技術的進步實現了頻率合成器設計的小型化和簡單化,與前代產品相比,其尺寸和成本都有大幅的下降。
  • 微波熱療天線的設計與優化
    由於體膜表面電磁反射較大,為進一步提高治療效率,須對其結構加以優化。為了獲得更好的輻射效率,設計中採用介質填充圓波導天線腔體,並在天線口面加載厚度為的三層介質實現匹配變換,該結構不僅可以抵消體模表面反射回波對天線的影響,而且可以增強電場的方向性,減小了電場能量的洩漏。結構如圖1所示。
  • :同濟聲子科學家實現超表面波導管的聲自旋輸運
    近日,同濟大學任捷課題組提出了一種非對稱波導管,可以實現非零的聲自旋,並具有自旋動量鎖定效應,從而實現波的自旋選擇性輸運。這一工作,加深了對於縱波系統自旋角動量的認知,並為聲波傳輸的控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同濟大學物理科學與工程學院聲子學中心的任捷教授團隊,利用聲學超表面構造了具有非對稱反射邊界的聲學波導,實現了具有非零聲自旋角動量的波導模式。
  • 基於C語言的設計流優化語音識別晶片結構設計
    本文介紹利用Frontier Design公司設計工具來開發歐元兌換器ASIC產品 的全過程。在ASIC中實現複雜DSP算法的要求通常極為苛刻,但採用Frontier的結構合成工具A|RT Designer工具能迅速優化RTL描述,該工具還允許自由選擇備用結構以優化應用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