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陽善與陰德的不同果報

2020-12-06 淺說傳統文化

古人認為,行善分為陽善和陰德。並且特別重視積累陰德。不看重當下名和利,更著重為子孫後代長遠著想。

明代《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明確區分了陽善和陰德。

何謂陽善呢?做善事讓人知道,謂陽善。陽善享世名。比如高調捐款、捐物做慈善,捐款名錄榜上有名,大家讚譽。拾金不昧交給警察和資助贍養孤寡老人等善行被電視、報紙報導,家喻戶曉,享有很高的名聲。

這種大家知道的善行不僅自己享有好名聲,還能激勵和帶動很多人投身慈善事業,帶動的人越多善行功德越大。當下行善,現世當下就能受果報。

陽善也有不好的一面。陽善裡面夾雜著名和利,名利容易激起人的貪慾,衝昏人的頭腦。從而利令智昏做出許多惡行來,反而帶來災禍。所以陽善不能太追求。

當善行的利他功德大於自己獲得的名利收益時,陽善性質上還是善,行善人會得到善報。當善行的利他功德等於自己的名利收益時,陽善已經善惡參半,實質上不能稱為善行了!做的事類似於等價交易,已經談不上功德了。並且,行善人一不小心很容易從名聲中獲得超額的個人利益,超過自己陽善的功德,就屬於索取了。

當一個人從善行中獲得的名聲和利益遠大於他行善的功德時,他就會名不副實。古人言:「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這樣下去就會遭受災禍報應。

因為你做善事利益他人,從而受到大家讚譽,獲得好名聲。同理,也會因為你做偽善,假借行善之名而為自己圖謀獲利,必將被大家批評、詛咒和拋棄。你獲得的不法利益必將被追繳,你的人格和形象在人民心中破了產。在社會上落下個臭名遠揚,做事和生活舉步維艱,成了貪圖名利、假行善真作惡的受害者,遭到了災禍。

古人為什麼不鼓勵陽善,而特別重視積陰德呢?就是因為古人看透了背後的因果規律。

何謂陰德?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上天報答之。為善而不讓人知道,是真

不圖名、不圖利,只是憑良心、道德尊則去做。那是真心行善。真心可以感動天地。

古人的憐蛾不點燈,為鼠常留飯行為就是積陰德。

功成不居,不稱揚自己的善行,不宣揚他人的過失都是積陰德。

見人危急,勇於搭救,不留名、不要利是積陰德。

居家孝敬父母,在外不給父母和老人長輩添亂、不闖禍是積陰德。

見到他人不幸,心生憐憫,願他轉禍得福是積陰德。

見到他人獲得成果和取得成功,心生祝福,願他更好是積陰德。

列舉兩個當代著名的例子。

遼寧的「當代雷鋒「」郭明義,幾十年不計報酬地做好事、行善事,有很多事情儘管不大,但是可貴在真心去做、長時間在做,已經成了習慣。後來被曝光,聞名全國。儘管他享了世名,得到了許多福德。他的善行仍然是積陰德。後世還會受善報,他的子孫也會受善報。

湖北省來鳳縣退伍軍人張富清,隱藏功名達六十餘年。退伍後主動到最貧窮、最艱苦的地方工作,多年來不改艱苦樸素本色。不搞特殊、不提功勞、默默貢獻。積累的陰德如此之大、如此之厚。不僅感動中國,獲得了國家最高榮譽「共和國勳章」,而且相信張福清老英雄的後人必將獲得天賜的福報。

古人言: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前人惹禍,後人遭殃。行善事不會落空,因果不虛,會使你以後受善報。還會使你的子孫得福受恩。如果隱秘的作惡事、壞陰德,即便當下一時僥倖躲過,惡報也會跟隨你到下一世,還會災殃你的子孫,受災禍還債。

北宋《司馬溫公家訓》云:積金以留子孫,子孫未必守。積書以留子孫,子孫未必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間,為子孫長久計。古人的智慧是長遠的大智慧。

歷史上許多延續長久的家族,祖宗留下的家訓,多是告誡子孫後代多積陰德、行善事。只重視物質財富的家族,富不過三代,便衰敗消失了。孔子恩德廣大,萬世師表,後代延續兩千多年不衰。宋代範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生前積功累德,後世幾百年旺盛。

行善積德,就是創造善因善緣,為了以後子孫長遠計。行陽善,得世名功利;積陰德,得善報於長遠。

路兵

2020年3月15日

相關焦點

  • 何為陽善,何為行善積德,何為陰善
    古聖先賢都叫我們要積陰德,什麼是陰德?『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你所做的善事、善行,大家都知道,人人看到都讚嘆你--讚嘆就是福報。政府表揚,送個匾額給你掛著(你是好人,你做了很多好事),果報都報掉了!
  • 佛教裡陽善陰德有多重要?這些事情一定不能再做,會折損「陰德」
    古人常說一個詞,叫做「陽善陰德」,這也是來源於佛教的說法,其中「凡行善而為人所知者,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者,即為陰德」,這兩種都是做功德的一種表現,一種是表現在明面上,一種是自己暗地裡做好事。而這兩種也會得來不一樣的結果,《了凡四訓》就提到: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一個人默默行善,不是為了被大家看到並加以稱讚,這樣的行為更加有功德,也會受到上天的庇佑,所以古人更加注重陰德的積累。如何累積陰德呢?積德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幫助他人其實就是在為自己解脫。
  • 行善未必都能積陰德,這麼做只是在積陽善
    至聖先師提到行善,總離不開積德,說起積德,人們又常講積陰德。因而,人們大都以為只要是行善就都可以積陰德。其實未必如此,許多人並未真正理解什麼叫陰德。那麼,究竟什麼是陰德?行善與積陰德之間又到底是怎樣的關係呢?下面非凡就深入古籍,對陰德的含義及其與行善的關係做一番解釋。明朝時的袁了凡先生為了教育兒孫、澤被後世,根據其自身經歷與感悟寫成了《了凡四訓》一書。
  • 中國人常說積德要積陰德,那什麼是「陰德」?
    中國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這「陰功」指的就是「陰德的功勞」那麼我們嘗嘗掛在口頭的「陰德」到底是什麼呢?有了陰德,必定就有陽德,這是我們的陰陽文化,那麼陰德和陽德又有什麼不同呢?所謂「德」,就是「善」既然是善,就有真假的區別。也就是我們說的真善和偽善。也有大小的區別,所以我們有毋以善小而不為的警句。當然最高深的,最高境界的,是有陰陽的區別。何為陰,何為陽。
  • 積「陰德」的10件事,若是做了3件以上,就要恭喜你了
    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陽德是有漏之德,陰德是無漏之德。要想多積陰德,可以去做這十件事。《金剛經》上說:「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之事,做了有德之事,又不被人知道,就能積累陰德,惠及子孫。◆第一、不殺生。
  • 損耗「陰德」的三件事,最好不要去做!
    種善因,得善果,如果經常種惡因,就會感召惡果,在佛家看來,這三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不要去做,看看你有沒有做過?第一件事:殺、盜、淫。殺生、偷盜、邪淫,在佛教看來,是最損陰德的三件事,在佛教的基礎戒律中,殺盜淫排在前三位,殺生、偷盜和邪淫的果報極其嚴重。
  • 佛教:什麼是陰德?怎樣積陰德?
    什麼叫陰德?《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中說道: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命。就是說我們做了好事,若懷著讓別人知道、讓別人稱讚的發心,雖然也利益了他人,但是也很大程度上利益了自己,這種行善有福德,而無功德。
  • 學修路上,如何積累陰德?
    讓我們共同來了解,學修路上如何積累陰德,從而更好地將自己的功德隱藏起來,不執著於功德,用實際行動自利利他。 關於陰德,明朝袁了凡居士在《了凡四訓》中說到:「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 意思是說,做善事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叫陽德,不被人知道就叫陰德。
  • 佛教:因果不饒人,這6件事損耗「陰德」,別再做了!
    「人無德則不能立」,一個人沒有陰德庇佑,是很難感召來福報好運的。《了凡四訓》裡說道: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是為上天所庇佑,為上天所記功的。那麼何謂「陰德」?就是暗地裡偷偷行善做好事,不是為了行善而行善,而是單純的慈悲心起,利益眾生、不求回報。
  • 10種行為,會慢慢消耗你的「陰德」,要警醒!
    古人認為,一個有德之人,就有了世間的福德資糧,如果我們不去損耗自身的陰德,就不會招來災禍。在古人看來,這10種行為,會慢慢消耗你的陰德福報,一定要警惕,一旦福報耗盡,必有禍殃,要想遠離災禍,就要遠離這10種行為。第一、心量狹窄。有多少女人,曾經落入男人哄騙的陷阱中。你以為的一往情深,別人用來對你為所欲為。
  •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4種相貌,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和整容臉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4種相貌,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和整容臉。通過一個人的相貌,就可看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畢竟「相由心生」,內心怎麼想的,往往會表現在面部。我們可以看一下我們每年的照片,幾乎每年都有變化。
  • 莫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最損耗陰德的4件事,你做過嗎?
    小時候,和外婆看電視,每每出現罪大惡極的壞人,外婆就會捶著腿說:「這人啊,怎麼就不知道積點陰德啊,蒼天有眼,肯定會惡有惡報的!」外婆還囑咐我,陽善陰德,活在人間的時候多做善事,少做缺德事,善多於惡,功大於過,就是為自己和子孫後代積陰德了。
  • 佛教:最損耗「陰德」的5件事,做過一件也報應慘烈,你做過幾件
    而且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由自己掌握而來的,都是自己的業力來感召果報的。我們做好事的行為是可以表揚的,但不在於讓別人知道,而是在乎我們自己能夠安詳;而那些經常做惡事的人,就會自感到惡果和業障的來臨。佛說:"因果有輪迴,可以通三世。"我們每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我們就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因果之間的報應是有時間存在著,當你的業力感召,那麼你的果報也即將來臨。
  • 浪費食物的人,來生會得什麼果報?(宣化上人)
    要知道世上沒有飯吃的人,都是因為在往昔糟蹋食物,所以今生才受沒有飯吃的果報。這個淺顯的道理,必須告訴大家,讓大家明白之後,才不會糟蹋東西。管理廚房的人,為大眾預備飲食,要運用智慧,要有營養,又合衛生,為大眾服務的功德是無量的。每天要檢查冰箱,容易壞的食物要先吃,不易壞的食物,則妥善保存。不可將食物糟蹋,丟到垃圾桶中,這簡直是造罪業,大家要謹之!慎之!
  • 「陽善揚名,陰善賜福」:你想讓家人有福運,這四點必須清楚
    悄悄的做好事,老天才賜福《了凡四訓》裡說過,「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就是做善事啊,你得清楚,如果你大張旗鼓的做好事,那麼你就有美名了。但如果你悄悄的做好事,那麼老天爺就會知道,他就會給你賜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