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因果不饒人,這6件事損耗「陰德」,別再做了!

2021-01-09 明月天心

「人無德則不能立」,一個人沒有陰德庇佑,是很難感召來福報好運的。《了凡四訓》裡說道: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是為上天所庇佑,為上天所記功的。那麼何謂「陰德」?就是暗地裡偷偷行善做好事,不是為了行善而行善,而是單純的慈悲心起,利益眾生、不求回報。「凡為善而人知之者,即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者,即為陰德」,時時處處行善積德,即是功德。

「行善之可嘉,不在於別人誇讚,而在於自己安詳;作惡之可怕,不在於別人知道,而在於自己不安」,人生在世,可以做不到天天行善,但一定要日日持戒不作惡,作惡之可怕,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你有任何害人的念頭,這惡念最終都是回頭的箭,刺傷的都是自己。「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因果不饒人,以下這6件事損耗「陰德」,別再做了!

一、不孝父母

「百善孝為先」,世間最大的善莫過於孝。佛教裡諸大佛菩薩也都是「大孝」的典範,比如佛陀釋迦牟尼佛,地藏王菩薩以及目犍連尊者等等。地藏王菩薩震開地獄之門救母,目犍連尊者救助自己的母親離地獄苦,得生天界。每年農曆七月也是佛教裡的孝親報恩月。

孝順父母就是在為自己積福,父母是世間最大的福田,孝順父母的功德等於供養佛。其實對父母最大的孝是引導父母學佛,此生能夠覺悟離苦,是最大的福德。有人說出家是不是不孝?當然不是,相反,出家是大孝,「一人出家,九祖生天」。

二、殺生

「血肉淋漓味足珍,一般苦痛怨難申;捨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一切有情眾生皆能感知痛苦,殺生就是在害自己,損耗自己的福報與慧命。人生有因果,福禍有輪迴,今生你殺它,來生它殺你,因果不空。

殺業越重,業障越重,多種災禍皆由殺業感召而來。《大智度論》裡道:諸餘罪中,殺罪最重;諸功德中,不殺第一。善護生命,其實就是在救我們自己。心中有慈悲,才能吸引好運。

三、造口業

嘴是福禍之門,缺了口德,往往禍從口出。妄言必有災殃,言語越是狂妄刻薄,福報損耗會越快。佛家講「身口意」三業,口業也非常影響一個人的福禍,嘴上無德、命裡無福。學佛修行不是讓我們整天盯著別人,看別人的是非對錯。真正的修行人眼裡,他人無錯,錯的永遠是自己。「勿看、勿聽、勿言」,少說多思、慎言慎獨,才能更好覺悟。

四、邪淫

「三界輪迴淫為本,六道往來愛為基」,一個人如果戒除不了邪淫,哪怕他再有修行,也出離不了娑婆,只能在六道裡不斷苦海輪迴。所以《楞嚴經》裡說: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若不斷淫,必落魔道。邪淫是萬惡之首,會大肆消耗人的福報,這一世便顯現因果之報,致人財富流失、家庭不和、子孫不孝,障礙重重、煩惱不斷。人的心不清淨,處處都是地獄苦海。

五、嗔怒

「一念嗔心起,百萬障門開」,嗔怒是諸多障礙之源,脾氣越大的人,越沒有智慧和福報。不懂得忍辱的人,再好的福氣也會轉為禍兆。「嗔是心中火,能燒功德林;欲行菩薩道,忍辱護真心」,心量越大的人,越有福。

就像彌勒佛那樣,我們不能保證所遇到的都是善人,所結的都是善緣,我們改變不了外境,改變不了他人,但我們可以修好自己,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寬容他人,亦是為自己積德。

六、傲慢狂妄

有句話叫「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禍」,心中沒有敬畏的人,再有才能本事,沒有智慧,一切都是枉然。人相對於浩瀚宇宙和天地,不過是滄海一粟,渺小至極,唯有謙虛謹慎才能保風水興旺、福報長久,若狂妄自大、不知天高地厚,必會為天地所忌諱。菩薩尚且低眉含容,凡夫愚痴,不知收斂。

感恩閱讀與分享,祝大眾吉兆順遂。南無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佛教:最損耗「陰德」的5件事,做過一件也報應慘烈,你做過幾件
    對於佛教,我們可以選擇不相信,但是我們一定要相信因果輪迴這個道理。都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善惡之間他們能夠如影隨形。而且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由自己掌握而來的,都是自己的業力來感召果報的。我們做好事的行為是可以表揚的,但不在於讓別人知道,而是在乎我們自己能夠安詳;而那些經常做惡事的人,就會自感到惡果和業障的來臨。佛說:"因果有輪迴,可以通三世。"
  • 損耗「陰德」的三件事,最好不要去做!
    種善因,得善果,如果經常種惡因,就會感召惡果,在佛家看來,這三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不要去做,看看你有沒有做過?第一件事:殺、盜、淫。殺生、偷盜、邪淫,在佛教看來,是最損陰德的三件事,在佛教的基礎戒律中,殺盜淫排在前三位,殺生、偷盜和邪淫的果報極其嚴重。
  • 積「陰德」的10件事,若是做了3件以上,就要恭喜你了
    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陽德是有漏之德,陰德是無漏之德。要想多積陰德,可以去做這十件事。《金剛經》上說:「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之事,做了有德之事,又不被人知道,就能積累陰德,惠及子孫。◆第一、不殺生。
  • 佛教裡陽善陰德有多重要?這些事情一定不能再做,會折損「陰德」
    古人常說一個詞,叫做「陽善陰德」,這也是來源於佛教的說法,其中「凡行善而為人所知者,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者,即為陰德」,這兩種都是做功德的一種表現,一種是表現在明面上,一種是自己暗地裡做好事。而這兩種也會得來不一樣的結果,《了凡四訓》就提到: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一個人默默行善,不是為了被大家看到並加以稱讚,這樣的行為更加有功德,也會受到上天的庇佑,所以古人更加注重陰德的積累。如何累積陰德呢?積德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幫助他人其實就是在為自己解脫。
  • 損耗「陰德」的3件事,報應不爽,該如何化解?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從古至今,有很多留下來的老話,年齡越大的人越深信不疑,是因為年齡越大的人,經歷的事情越多,也對一些老話深有體會,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意思就是要為人向善,多說好話,多做善事,自然也就有福報,反之經常做一些有損「陰德」的事,就會有惡報,會發生一些意外,會經歷疾病等等,看看自己有沒有做過下面這些事
  • 佛教:生活中,有3件事別亂講,尤其第三件,容易產生違緣
    你看同樣一件事,說了不同的話,卻是兩種結果,一個坐牢,一個封賞。這兩種不同的結果,也象徵著人生兩種不同的命運軌跡。在生活中,每個人說話方式各不相同,也就造就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縱觀古今中外,說話造成失敗的人生,可能有千萬種,然而成功的人生,卻都不盡相同。佛教中講:「相由心生,境隨心轉」,如果說,從一個人的面相可以看出性格。那一個人,只要開口說話,往往也能看出這個人做人的境界。
  • 佛教:萬事皆有因果,這四件事萬不可做!
    為此佛說四聖諦、十二因緣,乃至菩薩道六度萬行,歸結起來,就是「因果」二字。有了福慧兩足的因,才會有圓滿成就的果,世間的事有能做的,有不能做的,都離不開因緣果報。有這樣四件事,識因果的人萬不可做。其一,勢不可使盡。何為「勢」,它是一切事物力量表現出來的趨向,崇山峻岭有憑高視下之勢,大江長河有滾滾東去之勢。
  • 佛教:什麼是陰德?怎樣積陰德?
    什麼叫陰德?《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中說道: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命。就是說我們做了好事,若懷著讓別人知道、讓別人稱讚的發心,雖然也利益了他人,但是也很大程度上利益了自己,這種行善有福德,而無功德。
  • 學修路上,如何積累陰德?
    佛教也一直倡導要行善積德,種善因才能得善果。 讓我們共同來了解,學修路上如何積累陰德,從而更好地將自己的功德隱藏起來,不執著於功德,用實際行動自利利他。 關於陰德,明朝袁了凡居士在《了凡四訓》中說到:「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 意思是說,做善事好事讓別人知道了叫陽德,不被人知道就叫陰德。
  •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4種相貌,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和整容臉
    佛教:陰德深的人,有4種相貌,純天然相貌遠勝美容和整容臉。通過一個人的相貌,就可看出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怎樣的。畢竟「相由心生」,內心怎麼想的,往往會表現在面部。我們可以看一下我們每年的照片,幾乎每年都有變化。
  • 莫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最損耗陰德的4件事,你做過嗎?
    小時候,和外婆看電視,每每出現罪大惡極的壞人,外婆就會捶著腿說:「這人啊,怎麼就不知道積點陰德啊,蒼天有眼,肯定會惡有惡報的!」外婆還囑咐我,陽善陰德,活在人間的時候多做善事,少做缺德事,善多於惡,功大於過,就是為自己和子孫後代積陰德了。
  • 一切皆有因果,這幾種人,切記萬萬不能去傷害,果報不可思議!
    佛說:「世間一切皆有因果,種如是因,得如是果。」種下了什麼樣的因,就必然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有因必有果,這是亙古不變的真理。古今聖賢,無有一位,不是深信因果者。但凡具足德行之人,皆是慈愛眾生;而愚痴凡夫,往往就會因為利益,從而做出種種傷害他人之事。
  • 10種行為,會慢慢消耗你的「陰德」,要警醒!
    古人認為,一個有德之人,就有了世間的福德資糧,如果我們不去損耗自身的陰德,就不會招來災禍。在古人看來,這10種行為,會慢慢消耗你的陰德福報,一定要警惕,一旦福報耗盡,必有禍殃,要想遠離災禍,就要遠離這10種行為。第一、心量狹窄。有多少女人,曾經落入男人哄騙的陷阱中。你以為的一往情深,別人用來對你為所欲為。
  • 百因必有果,傷害這三種人,輕者背因果,重者破財損運
    佛教中有句話:假使千百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有因必有果,善惡終有報。人有命運,富貴生死都有定數,凡夫很難逃得過定數。可是學佛的人不一樣,學佛人懂得因果、懂得懺悔業障、懂積功累德,就算生活一時不順,經過自己行善積德、懺悔業障,一段時間後也會迅速改觀。
  • 中國人常說積德要積陰德,那什麼是「陰德」?
    中國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功五讀書」這「陰功」指的就是「陰德的功勞」那麼我們嘗嘗掛在口頭的「陰德」到底是什麼呢?陽,就是公開,公知,大家都知道,曬到陽光底下了,做了好事,人盡皆知,我們就稱之為陽善,也叫陽德。反之,就是陰德。沒人知道這個好事是你做的,深知沒人知道這個事情。陰德的善,善事,不是為自己做的。陽德,好事為別人做了,但是自己得到了聲譽,因此這個好事是為自己做的,間接的為自己做了。這就是所謂的:「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
  • 人生中最積陰德的4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你也會累積大功德!
    如果一個人做了好事,只有自己知道,這種行為就可以積累到陰德。所謂陽德就是有漏之福,有些人經常行善積德,但卻同時又去消耗自己的福德,例如一個人做了一件好事,又享受到了這件事給他帶來的榮譽感或自豪感,那麼他所積累的福報,就會被消耗掉。
  • 淺談陽善與陰德的不同果報
    古人認為,行善分為陽善和陰德。並且特別重視積累陰德。不看重當下名和利,更著重為子孫後代長遠著想。明代《了凡四訓》第三篇積善之方,明確區分了陽善和陰德。何謂陽善呢?做善事讓人知道,謂陽善。陽善享世名。比如高調捐款、捐物做慈善,捐款名錄榜上有名,大家讚譽。
  • 這5種行為,在悄悄「損耗你的福氣」,要儘快停止
    這句話告訴我們,禍患和福氣不會無緣無故地產生,一切皆有因果,都是人自己召喚來的。如果不懂得珍惜,一個人的福氣也會因一些不當行為而逐漸損耗。安哥認為,以下這五種行為,會悄悄損耗你的福氣,一定要儘快停止。第一種行為:胡亂發脾氣胡亂發脾氣是最損耗福氣的一種行為。
  • 佛教揭開這驚天因果,誰也逃不走……
    2500年前,佛陀便預言了這驚天因果!看完之後,相信不少人有這樣的疑問?人類真的再過500多年就要滅絕了嗎?下面,讓我們再看看佛教高僧如何看待地球毀滅?天災不斷,究竟為何?世人不信有因果,因果何曾饒過誰?所以,在生活中,事事都要深加思索:這是好的因?還是不好的因?要深思熟慮而後行。如此,我們這一輩子下來,才能對自然界、對子孫後代有點貢獻。
  • 說別人「缺點」的報應,因果總是驚人的相似
    導讀:不講別人過失,這叫積德。有個詞叫「緣會,」意思是說,因果都是相對的,傷害的對方,也是傷害了自己。如果一方失去了,另外一方也就沒有了,這叫緣會。同樣的道理,常說別人的「缺點,」也是在暴露自己的缺點,因果總是驚人的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