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陰德」的10件事,若是做了3件以上,就要恭喜你了

2020-12-04 文字溫暖心靈

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積德一定要多積陰德,陽德是有漏之德,陰德是無漏之德。要想多積陰德,可以去做這十件事。

《金剛經》上說:「菩薩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陰德,就是暗中去做有德於人之事,做了有德之事,又不被人知道,就能積累陰德,惠及子孫。

◆第一、不殺生。

不殺生跟儒家所講的「仁」意思相同。仁是會意字,是兩個人,意思就是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仁的意思。

一切眾生,尤其是指有情的眾生(動物),沒有不愛惜自己生命的,沒有一個動物甘心情願被人殺,被殺是沒有抵抗的能力,可是這種怨恨之心不會消失。

殺生的人有失仁慈,被殺的眾生懷恨在心,念念要報復,這就是佛家所謂欠錢的要還債,欠命的要償命,冤冤相報沒完沒了。

不殺生是中國大乘佛教中五戒之一,其所說不殺生,是指不殺「有情眾生」。所謂有情眾生,實質是指「有靈魂的眾生」,表現為有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之類和思想感情。

植物屬於無情眾生(地水火風也是無情),所以不在佛教所說的「不殺生」範圍內。

不殺生是為了:

不讓有靈魂的眾生,因為身體的損毀而感到痛苦,同時避免這些靈魂,因為痛苦而生怨恨,前來報仇。

增長自己的慈悲心,令自己更容易平靜,更容易契合修行。

佛家認為,諸罪業中,殺業最重。殺生是最損陰德的行為,只有不殺生,才能積陰德。

孟子說過:「聞其聲,不忍食其肉。」在佛家看來,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一切眾生的生命都是最寶貴的,我們如果能減少殺業,自然就能增長福報。

◆第二、不偷盜。

《大智度論》講:不與取者。知他物生盜心。取物去離本處物屬我。是名盜。

大意為所謂偷盜就是明知是他人的財物,卻起了偷盜的心,並且實施,移動使其離開原來的地方,並歸為己有,滿足了這幾個條件就稱為偷盜。

佛家認為,世間之事,皆有因果,偷盜的行為是違背因果的,偷盜的人,總想佔便宜,不種善因,卻想得到善果,最終的結果,只會惡有惡報。如果一個人不偷盜,就可以得到富貴和自在的善果。

◆第三、不邪淫。

生而為人,存在有欲望是很正常的,而禁慾和縱慾才是不正常的,因此,如果禁慾並產生了高人一等或者有什麼特別的好處之類的優越感,那麼,禁慾也和縱慾一樣,都會導致心靈的天平失衡,從而產生業障。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說,善知識的本身並非只針對食慾或性慾,善知識針對的是人身的一切欲望,既不可以縱慾,因為那意味著讓欲望操縱了人心,當然也不可以絕對禁慾,因為那否定了人的身體的正常需求,說到底,任何欲望都不能過度。

佛家一直反覆強調的持「不邪淫」戒,事實上,並不是禁慾,而是有另外的兩個內容,一是禁止發生不正當的性行為,二是防止過度,不僅是性行為過度,其它的欲望也同樣不能過度,這才是持「不邪淫」戒的本義。

因為所謂的「淫」這個字,強調的就是過度之意。

所謂的持「不邪淫」的本義,並非禁慾,而是以上強調的兩個內容,只是真懂的人不多,也就是說,事實上,大部分的人已經誤解了持「不邪淫」的本義。

邪淫是最損陰德的行為,古人常說:「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如果我們能夠不去邪淫,就可以種下善因,收穫善果。

◆第四、不說妄語。

不妄語,即不可說虛妄不實的假話騙人。

《正法念處經》中有云:若人妄語說,口中有毒蛇。人若是經常說一些顛倒語、妄語,就像從口裡湧出毒蛇,隨時傳染給接觸的人,最後蔓延整個身體,其毒不斷擴散。所以我們講話一定要誠信無有欺瞞,不去顛倒是非。

不妄語的功德:一、口常清淨優缽花香;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三、發言成證,人天愛敬;四、常以愛語安慰眾生;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妄語就是虛妄不實的言語,如果你經常說不實的話,就會損耗自己的福報,如果你不說妄語,自然就能積累陰德。

◆第五、不說是非。

《正法念處經》中有云:何人兩舌說,善人所不贊。說的是看到有人說挑撥離間的語言,真正善良的人是不會去讚嘆的。

但在現實生活中,只要有人的地方,難免都會出現紛爭,總有人刻意去挑撥關係,傳播各種紛紛擾擾的流言蜚語,甚至還有人去附和傳播,這是不可取的。

做人一定要真實不虛,不可在其他人面前搬弄是非,製造矛盾。

搬弄是非的話會損耗福報,我們要想積陰德,就要學會以退為進,只要不去損福,就是在積福,只要能不說是非,自然功德無量。

◆第六、不惡語傷人。

《正法念處經》中有云:若人惡口說,彼人舌如毒。說的就是人們平時講的粗口粗語,包括取外號、責罵、詆毀、挖苦、恐嚇他人,這是不可取的。真正有修為的大德,不管是說話、走路,做任何一件事,都是謹言慎行,小心翼翼。

包括很多修行人也是不愛說話,閉關修行者更是長期禁語。凡事言多必失,只有常發善心,才能口吐蓮花。

古人常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要想積陰德,一定要少說髒話,不要罵人、不說傷人的話。佛經上說:「犯惡口者,當受畜生果報。」

◆第七、不說綺語。

《阿毘曇心論經》中有云:不善語、無益語、非法語,是名綺語。綺語就是不接近解脫的無稽之談。

很多人每天都會發出不同的聲音,可在這些聲音中卻很少有真正具有解脫價值的。生命太短暫了,解脫是如此重要,斷除各種無意義的散亂的語言,儘量多講一些與解脫與成就有關的話語,慢慢的就會發現我們所講的話變成了有意義的真實語。

綺語就是花言巧語,經常說輕浮無禮不正經的話,經常說綺語,會損耗自己的福報。《吉祥經》云:言談悅人心,是為最吉祥。要想積陰德,一定要多說利益他人的話。

◆第八、少貪。

「一念貪慾一念嗔,念念迷惑慾海深,口善心惡害自己,應知從前用錯心。」一位老僧的禪詩有人生大智慧,人生的迷惑和痛苦,就來自於想擁有卻不珍惜,已得到還不滿足。

世上的禍患大多都是貪婪所致,越是年華老去,欲望越應該節制。

俗話說:「酒是斷腸毒藥,色是惹禍根苗。」徵服自己的一切弱點,正是一個人偉大的起始,節制自己的貪婪私慾,正是一個人福氣的開端。年輕時懂得自律,事業會給你回報;老年時懂得自律,健康會給你回報!

要想積累陰德,一定要減少貪念,佛經上說:「能舍施者,可得富貴。」貪心越重,損福越重,越貪的人越貧窮,只有學會少欲知足,才能收穫幸福、快樂的善果。

◆第九、少生氣。

人,無非是活一個精氣神。精,即精神,信仰。精神抖擻,表現出來的是充沛的活力。氣,即舉動,表現為狀態的振作,有氣勢,是一種不屈的氣質。

神,即精力凝聚,表現出機靈,有旺盛的精力,飽滿的精神,奇妙的能力。人生五味俱全,無奈是酸味,快樂是甜味,痛楚是苦味刺激是辣味,踏實是鹹味。

哪個人生活都有起落,日子都有晴雨霜雪。要以微笑的心態,豁達的大度,包容的情懷,超凡的忍耐,提得起,放得下,不生閒氣。活出自己的精氣神,享受塵世的甜蜜與陽光!

人除了生死,其餘都是小事。一定想開點兒,看遠點兒,簡單點兒,糊塗點兒,開心快樂,快樂健康的活。少生氣,高瞻遠矚的人!定會遠離世間的一切煩惱,無憂無慮,快樂一生一世!

佛家常說:「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生氣是最損陰德的行為,要想積陰德,一定要學會少生氣,想要少生氣,一定要學會忍,古人說:忍字頭上一把刀,為人不忍禍自招,忍一忍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第十、信因果。

因果不一定是立竿見影的,不可急求果報。種一棵花,從種子到開花最少也要幾個月;可是我們對於因果,卻往往期望立竿見影。

沒有耐心的人,等不到花開;急求果報的人,難以信解真正的因果。

唯有深信業果真實不虛,我們才能自覺地止惡行善,真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佛家講因果絕非為了讓我們「認命」,而是讓我們可以正確的把握自己的命運,這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因果,只要好好照著因果的原則去行為,就能夠主導自己的生命。

世間最積陰德的一件事,就是相信因果,相信因果的人有智慧、不愚痴,能夠分辨善惡。佛家認為:「萬法皆空,因果不空。」只要相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只要多種善因,自然收穫善果。只要經常去做這十件事,就會功德無量。

◆結語

朋友們,常積「陰德」的10件事,若是做了3件以上,就要恭喜你了,大家覺得有道理嗎?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會置頂鼓勵哦。感恩閱讀與分享。

什麼是善知識?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善知識。行善可以積德,持戒同樣也能積德。如果你能在生活當中,經常持戒修身,不殺生、不妄語、不偷盜、不邪淫、不飲酒,福德自然會增長。

佛家認為,布施是最積福報的行為之一,世人都喜歡金錢,如果我們能夠舍財去利益眾生,用自己的金錢去幫助更多人,不僅能去除自己的貪心,還能因此收穫布施帶來的善果。

經常讚賞、轉發和隨喜一些正能量的文章,讓更多人看到,也能為自己積累福報,如果有人因為你的轉發內容而受益,功德就是你的。

相關焦點

  • 損耗「陰德」的三件事,最好不要去做!
    種善因,得善果,如果經常種惡因,就會感召惡果,在佛家看來,這三件事最損陰德,最好不要去做,看看你有沒有做過?第一件事:殺、盜、淫。殺生、偷盜、邪淫,在佛教看來,是最損陰德的三件事,在佛教的基礎戒律中,殺盜淫排在前三位,殺生、偷盜和邪淫的果報極其嚴重。
  • 佛教:最損耗「陰德」的5件事,做過一件也報應慘烈,你做過幾件
    我們做好事的行為是可以表揚的,但不在於讓別人知道,而是在乎我們自己能夠安詳;而那些經常做惡事的人,就會自感到惡果和業障的來臨。佛說:"因果有輪迴,可以通三世。"我們每個人種下什麼樣的,因我們就能夠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因果之間的報應是有時間存在著,當你的業力感召,那麼你的果報也即將來臨。佛教:最損耗"陰德"的5件事,做過一件也報應慘烈,你做過幾件。
  • 損耗「陰德」的3件事,報應不爽,該如何化解?
    我國文化博大精深,從古至今,有很多留下來的老話,年齡越大的人越深信不疑,是因為年齡越大的人,經歷的事情越多,也對一些老話深有體會,善惡有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意思就是要為人向善,多說好話,多做善事,自然也就有福報,反之經常做一些有損「陰德」的事,就會有惡報,會發生一些意外,會經歷疾病等等,看看自己有沒有做過下面這些事
  • 佛教:因果不饒人,這6件事損耗「陰德」,別再做了!
    「人無德則不能立」,一個人沒有陰德庇佑,是很難感召來福報好運的。《了凡四訓》裡說道: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陰德厚重,是為上天所庇佑,為上天所記功的。那麼何謂「陰德」?就是暗地裡偷偷行善做好事,不是為了行善而行善,而是單純的慈悲心起,利益眾生、不求回報。
  • 莫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最損耗陰德的4件事,你做過嗎?
    小時候,和外婆看電視,每每出現罪大惡極的壞人,外婆就會捶著腿說:「這人啊,怎麼就不知道積點陰德啊,蒼天有眼,肯定會惡有惡報的!」外婆還囑咐我,陽善陰德,活在人間的時候多做善事,少做缺德事,善多於惡,功大於過,就是為自己和子孫後代積陰德了。
  • 行善未必都能積陰德,這麼做只是在積陽善
    《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積善和積不善比較容易理解,就是指積累善行和惡行,說白了就是指做好事和做壞事。但對於什麼是餘慶和餘殃,許多人卻不大理解。餘慶,指福澤後世子孫;餘殃,指殃及後世子孫。
  • 產後頭一個月,老公願意幫你做這3件「羞羞」事,恭喜你嫁對人了
    懷孕分娩,對於女人來講是一輩子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而就是在 這段重要時期,也是婚姻的試金石,考驗你是否嫁對了人,老公是否足夠體貼關心你。經常有寶媽抱怨,生孩子前和生孩子後,丈夫對自己的態度判若兩人,但其實想要知道老公對你的態度,不用等那麼久,產後頭一個月,看看老公是否願意幫你做這3件「羞羞」事,哪怕中一個,說明你嫁對人了。
  • 淺談陽善與陰德的不同果報
    做的事類似於等價交易,已經談不上功德了。並且,行善人一不小心很容易從名聲中獲得超額的個人利益,超過自己陽善的功德,就屬於索取了。當一個人從善行中獲得的名聲和利益遠大於他行善的功德時,他就會名不副實。古人言:「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這樣下去就會遭受災禍報應。因為你做善事利益他人,從而受到大家讚譽,獲得好名聲。
  • 人生中最積陰德的4件事,哪怕做過一件,你也會累積大功德!
    如果一個人做了好事,只有自己知道,這種行為就可以積累到陰德。所謂陽德就是有漏之福,有些人經常行善積德,但卻同時又去消耗自己的福德,例如一個人做了一件好事,又享受到了這件事給他帶來的榮譽感或自豪感,那麼他所積累的福報,就會被消耗掉。
  • 血壓高的人,若睡前不做3件事,常做3件事,血壓可能會穩定
    血壓高的人,若睡前不做3件事,常做3件事,血壓可能會穩定一、不做3件事1、生氣3、飲酒飲酒是一種非常傷身體的習慣。尤其是在睡前飲酒的話會對血管產生較強的刺激。此時會引起血壓急劇升高,血管收縮,血流速度加快,會引起中風、腦梗等嚴重情況。而且長時間飲酒還會使得血管老化速度加快,更容易引發一些心腦血管疾病。
  • 「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你身邊有這3件「怪事」,恭喜你!
    易經提醒您:「走運之前,必有徵兆」,當身邊有這幾件「怪事」,恭喜你!怪事一:變得謙虛在《易經》六十四卦中有一卦,特以「謙」命名,這個是在六十四卦中最好的、最吉利的一卦,從這我們就可以看得出「謙」的必要性。如同古人所講"滿招損,謙受益"。驕傲的人,眼界偏狹,不知天高地厚。看上去齜牙咧嘴,在他人眼中,實際上不過是一觸即潰的紙老虎。
  • 成功必要做的九件事,永遠不要做的十件事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有一個很出名的行為理論,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換言之,倘若你做錯1件事,你就可能需要做9件事去彌補它,追著錯誤跑你會越錯越遠。
  • 技術員做了36件事,當上總工了!又做了10件事,當項目經理了!
    作為一名技術員,首選需要具備技術員的基本能力,再從施工過程中做好36件事,就有資格成為總工,若是能在管理方面能做好這10項內容,成為項目經理指日可待!(2)每天下班後要做好第二天的工作計劃,比如哪裡要澆混凝土,就要與業主、監理確認好鋼筋和模板工程要到位,聯繫好混凝土公司,班組人員、設備能否到位以及天氣原因等等。(3)施工日記上要註明每天各工種的安排和完成情況,以便施工進度的調整、進行。
  • 如果你是懷孕初期,前三個月這10件事不要做
    第一件事:晚睡熬夜如果在你沒懷孕之前,告訴你,你每天晚上10點之前必須睡覺是不是感覺很可笑,但是有了寶寶以後一定不要熬夜或者晚睡了。因為長時間的熬夜晚睡,對身體的免疫力會造成很大的影響,免疫力低下,容易讓孕婦更容易生病。第二件事:同房懷孕的整個孕期,希望準爸爸可以體諒孕媽媽的辛苦。
  • 佛教裡陽善陰德有多重要?這些事情一定不能再做,會折損「陰德」
    古人常說一個詞,叫做「陽善陰德」,這也是來源於佛教的說法,其中「凡行善而為人所知者,即為陽善;行善而不為人所知者,即為陰德」,這兩種都是做功德的一種表現,一種是表現在明面上,一種是自己暗地裡做好事。而這兩種也會得來不一樣的結果,《了凡四訓》就提到:陽善享世名、陰德天報之,一個人默默行善,不是為了被大家看到並加以稱讚,這樣的行為更加有功德,也會受到上天的庇佑,所以古人更加注重陰德的積累。如何累積陰德呢?積德修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幫助他人其實就是在為自己解脫。
  • 無論男女,60歲以後,若還能做到這4件事,恭喜,或是長壽體質
    尤其是過了60歲之後,如果還能夠做到以下這4件事情的話,恭喜你是長壽體質。一、無論男女,60歲以後,若還能做到這4件事,恭喜,或是長壽體質1、胃口好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尤其是過了60歲之後,消化功能在逐漸的下降,腸胃的蠕動速度在逐漸的變慢,這就會造成老人的胃口下降,食物的攝入量也逐漸的減少。
  • 或與你長期做這5件事有關!
    或與你長期做這5件事有關! 月經紊亂是讓很多女性感到十分苦惱的事情,那麼為什麼大姨媽不是準時的到來呢?也許和你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有關係,如果你長期做以下5件事情的話,那麼月經會出現紊亂,大姨媽就不會準時報導了,我們一起看看長期做哪5件事情會容易引起月經紊亂吧。
  • 「不要」對自己做的10件事(深度好文)
    換言之,倘若你做錯一件事,你就可能需要做十件事甚至更多去彌補和補救。追著錯誤跑就會越錯越遠。如果想要改變自己,就請不要對自己做這10件事:1. 不要和小人以及雞毛蒜皮的小事糾纏。周國平先生曾言: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
  • 孕媽做「唐篩」必知的幾件事,如果你不知,可能就要在醫院受累
    唐氏症候群是「21三體症候群」,是一種先天愚型,所以「唐篩」這項檢查,也成為了孕媽必做的一項檢查。這項檢查一般會在孕15-20周進行,建議孕媽最好在孕16-18周的時候做。另外,孕媽做「唐篩」必知這幾件事,如果你不知,可能就要在醫院受累。做「唐篩」之前要不要空腹?
  • 面對魚缸裡的硝化細菌,有三件事你必須做,有三件事你千萬不能做
    可是,面對這些隱形的騎士,我們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千萬不要做呢?家裡有魚缸的朋友們請坐好,聽譁仔說說硝化細菌那些事。本文適合玩龍魚錦鯉金魚的朋友們,也適合玩孔雀魚鸚鵡魚羅漢魚的朋友們。預計閱讀21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