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好,這裡是拾年紙條,今天收到了百家號轉正的消息,很是激動和開心,感謝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好啦言歸正傳,開始更文。今天的文章依然可以作為寫作幹活呢,建議收藏碼住,也可以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人。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費斯汀格曾經提出過一個行為理論,該理論被人們稱為「費斯汀格法則」:「生活中的10%是由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組成,而另外的90%則是由你對所發生的事情如何反應所決定。」
換言之,倘若你做錯一件事,你就可能需要做十件事甚至更多去彌補和補救。
追著錯誤跑就會越錯越遠。
如果想要改變自己,就請不要對自己做這10件事:
1. 不要和小人以及雞毛蒜皮的小事糾纏。
周國平先生曾言:人生要有不較勁的智慧。常與同好爭高下,不與傻瓜論短長。
和錯的人糾纏,只會把你拖入汙濁的泥淖。不要與爛人爛事糾纏,因為你的好時光值得浪費在一切美好的事情上。
畢竟人的一生很短,如果卑劣地度過,就太長了。
不知原諒什麼,是因為誠覺世事皆可原諒。
2. 終身都要學習,不要止步不前。
止步不前就是最大的退步。
拼勁全力的向前奔跑的我們,有的時候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被世界拋棄。
天賦如同自然花木,需要用「學習」來修剪。
時代拋棄你時,是連「再見」都不會和你說的。
3. 做自己,不要隨波逐流。
每個人生下來都是原創,不要讓自己活成了盜版。別人都已經有人做了。
我們都是浩瀚星空中的一顆星,沒有太陽的明亮,也不及月亮那般皎潔,但我們自有自己的璀璨。
記住,這個世界需要你,並且正等待著你去改變,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
4.不要失去少年感。
年輕與年齡是無關的,有些人20歲就老了,而有些人80歲依然年輕。保持少年感,不向生活妥協,敢拼、敢闖、敢為人先,心若不老,生命便永遠長青。
我們要做個永遠年輕,回憶自己拼搏的往事時能夠熱淚盈眶的人。
努力盡今夕,少年猶可誇。
5.不要過度消耗自己,身體是健康的本錢。
你可以用疲憊的身體餵養夢想,可以拿強健的身體博得成功,但你卻不能拿成功重新換回健康。
過度透支自己,你將得不償失。
6.同時也要儘可能地讓自己忙起來,不要空閒太久。
為有意義的事情忙碌時,人就會感到充實和滿足;攜帶的時候雖然舒服,但久後人就會生鏽。
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裡選擇安逸,不要明知自己碌碌無為還安慰自己平凡可貴。
閒久了,就容易迷茫了。
厚積而薄發,加油。
7.承接上文。不要只走好走的路,人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個,就是你的實力配不上自己的野心。
沒有可怕的深度,就沒有美麗的水面。
不要直走所謂平坦大道,阻力小的路即使走得再久也難以跳出固有的思維。
無限美景在險峰,未走過的崎嶇之路才更有魅力。
8.永遠不要害怕犯錯。
犯錯誤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犯錯。
每個人都是在錯誤中不斷總結歸納經驗後再不斷成長。要學會知恥而後勇。知錯能改,善莫大焉。
(進步=試錯+修改+再執行)
當你把所有錯誤都關在門外,真理也就拒絕了你。
9.不要過度依賴別人,更不要把自己的幸福前程寄托在他人身上。
人總歸會變的,畢竟天下無不散之筵席。
人生的路要自己走,沒有人能給你幸福,也沒有人能為你的幸福買單。自給自足的幸福才不會患得患失。
你是個獨立的人,無人能抹殺你的獨立性,除非你像世俗一樣妥協和苟且。
(注意,依賴≠依靠。)
10.不要總是等待機遇的發生,要學會自己尋找機遇。
天時地利人和、萬事俱備……這樣的良機固然能讓我們無往不勝,但這樣寶貴的機會少之又少。
不要總等準備好才開始,因為絕大多數的奇蹟都是人為之後才遇上了天時地利。
機遇是自己創造出來的,不是守株待兔等出來的。
這世界其實都是機會,只是這世界永遠不會點名。
別人等待機遇,而你創造機遇,這樣的你才有可能成為一匹黑馬,這才是優秀的人該有的樣子!!
最後,願我們歸來,都仍是少年。
如果人生是一道證明題,你自己,就是最好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