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片機驅動LED中上拉電阻的問題

2020-12-05 電子產品世界

驅動LED發光管的時候,應該分共陽接法和共陰接法這兩種,共陽的時候LED正端接正電源,負端通過一個限流電阻接P口,這時不用接上拉電阻,只要這個限流電阻取合適就可以了發光管亮的時候電流就是從電源正——LED——限流電阻——P口,P口為低電位發光管滅的時候沒有電流流過,P口為高電位或高阻狀態共陰接法,LED負端接地,正端直接P口,這時候要接上拉電阻,這個上拉電阻是提供LED發光用的,發光管亮的時候電流是從電源正——上拉電阻——LED——地。這時上拉電阻也是限流用的。P口為高電位或高阻狀態發光管暗的時候電流是從電源正——上拉電阻——P口,這時LED無電流流過,P口為低電位,限流電阻上流過電流全部從P口流入。要從單片機的輸出驅動能力開始講起。

下面是本人做過的LED上拉電阻試驗

測試條件:
VCC=4.96V,φ3綠色發光二極體。
二極體正極接VCC,負極通過RL接地。
沒有進行更大的電阻測試,因為我的萬用表電壓檔內阻為10M。

RL VLED VRL 電流 亮度
----------------------------
1K 1.93V 3.03V 3mA 很亮
5K 1.82V 3.14V 0.6mA 比較亮
100K 1.66V 3.30V 33uA 微亮
3.3M 1.51V 3.45V 1.0uA 不亮
10M 1.42V 3.45V 0.3uA 不亮
----------------------------
通過以上測試可以看出,發光二極體即使有很小的電流時,在LED的壓降也是很明顯的。這也符合發光二極體的特性曲線。

所以,如果與發光二極體驅動的下一級內阻要是比較小(小於10M)的話,那麼其輸出必然是3V左右。

當然如果使用的前級驅動電路有內部上拉(如PCF8574T內部有100uA若上拉,51的P1或P2,P3口等)則另當別論。所以我說如果這樣用最好並聯一個10K的電阻.

單片機輸出驅動分為高電平驅動和低電平驅動兩種方式,所謂高電平驅動,就是埠輸出高電平時的驅動能力,所謂低電平驅動,就是埠輸出低電平時的驅動能力,當單片機輸出高電平時,其驅動能力實際上是*埠的上拉電阻來驅動的,實際測試表明,51單片機的上拉電阻的阻值在330K左右,也就是說如果*高電平驅動,本質上就是*330K的上拉電阻來提供電流的,當然該電流是非常小的,小的甚至連發光二極體也難以點亮,如果要保證LED發光2極管正常發光,必須要外接一個1K左右的上拉電阻,如果是一個led還好,要是10個、20個led的話,就要接10個、20個1K的上拉電阻,接電阻的本身是可以的,問題是接了上拉電阻以後,每當埠變為低電平0的時候,那麼就有10個、20個上拉電阻被無用的導通,假設每個電阻的電流為5mA計算,20個電阻就是100mA,這將造成電源效率的嚴重下降,導致發熱,紋波增大,以至於造成單片機工作不穩,因此很少有採用高電平直接驅動led的,高電平驅動led實際上就是共陰。低電平驅動就不同了,埠為低電平0時,埠內部的開關管導通,可以驅動高達30多毫安的驅動電流,可以直接驅動led等負載,當埠為低電平0時,儘管內部的上拉電阻也是消耗電流的,但是由於內部的上拉電阻很大,有330K,因此消耗電流極小,基本上不會影響電源效率,不會造成無用功的大量消耗,因此51單片機是不能用高電平直接驅動led發光管的,只能用地電平直接驅動led,即只能用共陽數碼管,而不能直接用共陰數碼管。

51單片機相關文章:51單片機教程

上拉電阻相關文章:上拉電阻原理 雙控開關相關文章:雙控開關原理

相關焦點

  • 51單片機驅動能力(拉電流_灌電流)及上拉電阻
    看看下圖,圖中的 D1、D2 就可以不經其它驅動器件,直接由單片機的引腳控制發光顯示。雖然引腳已經可以直接驅動 LED 發光,但是且慢,先別太高興,還是看看 AT89C51 單片機引腳的輸出能力吧。特別是 P0 口,其內部根本就沒有上拉電阻,所以 P0 口根本就沒有高電平輸出電流的能力。哦,明白了,外接電路如果是「拉電流負載」,要求單片機輸出高電平時發揮作用,那就必須用「上拉電阻」來協助,產生負載所需的電流。下面做而論道就專門說說上拉電阻存在的問題。
  • 怎麼解決引腳單片機的上拉電阻問題?
    這就是常見的單片機輸出驅動能力的問題。早期的 51 系列單片機的帶負載能力,是很小的,僅僅用「能帶動多少個 TTL 輸入端」來說明的。P1、P2 和 P3口,每個引腳可以都帶動 3 個 TTL 輸入端,只有 P0 口的能力強,它可以帶動 8 個!分析一下 TTL 的輸入特性,就可以發現,51單片機基本上就沒有什麼驅動能力。
  • 單片機IO口結構及上拉電阻
    這種情況下不用外接上拉電阻.而且,當T1打開,T2截止,輸出高電平的時候,因為內部電源直接通過T1輸出到P0口線上,因此驅動能力(電流)可以很大,這就是為什麼教科書上說可以"驅動8個TTL負載"的原因。 2.
  • 關於單片機上拉電阻
    由於P0口內部沒有上拉電阻,是開漏的,不管它的驅動能力多大,相當於它是沒有電源的,需要外部的電路提供,絕大多數情況下P0口是必需加上拉電阻的。
  • 51單片機總結——上拉電阻
    如果不加上拉電阻是無法高電平驅動其他器件的。因為當三極體截至市沒有電流流通的路徑,更談不上驅動了。這個跟單片機P0口加上拉電阻的原理一樣。  (2)提高高電平電位:  單片機P1口外接4×4矩陣鍵盤。另外復用P1.0~P1.3外接ULN2003控制驅動步進電機。  實驗中遇到的問題:當接入ULN2003時鍵盤無法工作,去掉ULN2003後鍵盤工作正常。ULN2003工作正常。
  • 如何將單片機的上拉電阻配置為上拉輸入模式
    1.什麼是上拉電阻 在學習單片機的時候,我們經常遇到一組名詞: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上下拉電阻不僅能使當前電平穩定避免受到幹擾,同時上拉電阻還能提高單片機的驅動能力。 閱讀擴展:什麼是單片機的上拉電阻?點擊閱讀。 2.
  • 什麼是上拉電阻?51單片機P0口上的上拉電阻有什麼用?
    這次簡單說說上拉電阻,那問題來了,什麼是上拉電阻?上拉電阻從概念上理解就是一個電阻一端接到電源正極,一端接到輸出端。下圖就是一個簡單的上拉電阻,如果沒有這個電阻R,則I/O口和VCC就沒有直接連接關係,如果用電阻連接起來就是一個上拉電阻。
  • 單片機上拉電阻應用及阻值選擇原則
    2、OC門電路「必須加上拉電阻,才能使用」。 3、為加大輸出引腳的驅動能力,有的單片機管腳上也常使用上拉電阻。 4、在COMS晶片上,為了防止靜電造成損壞,不用的管腳不能懸空,一般接上拉電阻產生降低輸入阻抗,提供洩荷通路。
  • 單片機上拉電阻、下拉電阻詳解
    是不是經常聽別人講,加個上拉電阻試試看,加個下拉電阻試試看,是不是還在疑惑上下拉電阻是什麼,該怎麼用,什麼時候用,有什麼用途?
  • 單片機 | P0口什麼時候使用上拉電阻?
    一般51單片機的P0口在作為地址/數據復用時不接上拉電阻。51單片機的P0口用作數據和地址總線時不必加上拉電阻。對於驅動光耦合器,如果是高電平有效,即耦合器輸入端接埠和地之間,那麼和LED的情況是一樣的;如果是低電平有效,即耦合器輸入端接埠和VCC之間,那麼除了要串接一個1—4.7k之間的電阻以外,上拉電阻的阻值就可以用的特別大,用100k—500K之間的都行,當然用10K的也可以,但是考慮到省電問題,沒有必要用那麼小的。
  • AVR單片機IO口結構和上拉和下拉電阻的作用
    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  上拉電阻是用來解決總線驅動能力不足時提供電流的。一般說法是拉電流,下拉電阻是用來吸收電流。  1、在用TTL電路驅動CMOS電路時,若TTL的高電平低於CMOS要求的高電平的門限值(1,TTL電平: 輸出高電平>2.4V,輸出低電平<0.4V。在室溫下,一般輸出高電平是3.5V,輸出低電平 是0.2V。
  • 什麼是上拉電阻,下拉電阻?
    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一般在數字電路中最為常見,在模擬電子電路中有時也會見到,很多初學電子的朋友看到它們很困惑,下面我與朋友們分享一下什麼是上拉電阻和什麼是下拉電阻,並聊聊它們在電子電路中的作用。上拉電阻下面我先說說最為常見的上拉電阻,我們所說的上拉電阻其實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拉到高電平,有時這個電阻也能起到一個限流作用。比如我們常見的單片電路中,我記得在以51為內核的單片機中有一組P0口,在使用這組P0口時它的外面就需要加一排10K的電阻,我們就稱為這些電阻叫上拉電阻。
  • 帶你理解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
    百度一下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一堆一堆的解釋就出來了,不過,好像沒有一個解釋的通熟易懂的,可能是寫解釋的人水平太高了,說的話小編也聽不懂。
  • 一文讓你讀懂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
    一文讓你讀懂上拉電阻與下拉電阻 玩轉單片機 發表於 2021-01-02 17:01:00   上拉(Pull Up )或下拉(Pull Down)電阻(兩者統稱為「拉電阻」)最基本的作用是:將狀態不確定的信號線通過一個電阻將其箝位至高電平
  • 單片機小製作,LED小燈瓶
    2 焊接兩個電阻。3 雙絞線套入熱縮管後,焊接LED。焊接好後,用打火機加熱熱縮管,使其收縮固定。最後,別忘了再扭下熱縮管。4 焊接好的12個LED。5 雙絞線焊接到洞洞板上。6 洞洞板和雙絞線焊接好的效果。7 焊接JST插頭、鋰電池和開關。8 在瓶子上開口。9 用熱熔膠固定。
  • 上拉、下拉電阻的使用
    3、為加大輸出引腳的驅動能力,有的單片機管腳上也常使用上拉電阻。4、在COMS晶片上,為了防止靜電造成損壞,不用的管腳不能懸空,一般接上拉電阻產生降低輸入阻抗,提供洩荷通路。5、晶片的管腳加上拉電阻來提高輸出電平,從而提高晶片輸入信號的噪聲容限增強抗幹擾能力。
  • 上拉電阻原理
    1.上拉電阻原理--簡介  上拉電阻,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高電平,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上拉電阻一般是一端接電源,一端接晶片管腳的電路中的電阻,下拉電阻一般是指一端接晶片管腳一端接地的電阻。上拉就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高電平,電阻同時起限流作用。下拉同理。也是將不確定的信號通過一個電阻鉗位在低電平。
  • 深入了解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
    在電路中起限制電流的作用。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是經常提到也是經常用到的電阻。在每個系統的設計中都用到了大量的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在節點與+5V之間接10K歐或4.7K歐的上拉電阻,能夠把這個節點的電位拉上來,往往這個節點要求應用單片機或其它控制器來控制它(及這個節點與I/O連接)為高電平或低電平。如果單純的想要使這個節點成為高電平,並且輸出阻抗非常大,則直接接電源也無妨,但是如果單片機要使這個節點拉低,即單片機內部使節點接地,這樣5V電源和地之間就短路了。
  • 數字電路中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作用和選用選擇
    文章內容為數字電路中上拉電阻和下拉電阻作用和選用選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2、OC門電路必須加上拉電阻,才能使用。  3、為加大輸出引腳的驅動能力,有的單片機管腳上也常使用上拉電阻。  4、在COMS晶片上,為了防止靜電造成損壞,不用的管腳不能懸空,一般接上拉電阻產生降低輸入阻抗,提供洩荷通路。  5、晶片的管腳加上拉電阻來提高輸出電平,從而提高晶片輸入信號的噪聲容限增強抗幹擾能力。
  • 計算上拉電阻阻值的經驗分享
    打開APP 計算上拉電阻阻值的經驗分享 電工天下 發表於 2020-04-05 16:56:00   1、當TTL電路驅動COMS電路時,如果TTL電路輸出的高電平低於COMS電路的最低高電平(一般為3.5V),這時就需要在TTL的輸出端接上拉電阻,以提高輸出高電平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