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 用同樣的獵鷹9號發射了一個韓國軍事通訊衛星。該獵鷹9號曾裝載一對太空人到達國際空間站並於5月返回。並且另一個有趣的發展是,這次SpaceX的使命不僅僅是設法取回了第一階段在海中的的發射器,而且還要取回獵鷹9整流罩的兩半。
該助推器降落在SpaceX的一個自動航天港無人船(ASDS)上, 叫「請閱讀指示」(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兩個整流罩分別被Ms. Tree和Ms. Chief回收船接住,落在船艦上安裝的巨網中,Elon Musk在推特上宣告了SpaceX公司這一次的成功回收,並分享了一些整流罩著陸在回收網中的視頻。
2017年3月,SpaceX實現了第一次成功回收整流罩,為那次發射回補了估計600萬美元。2018年2月,SpaceX稱往後會把回收整流罩當成首要任務之一,Elon Musk之前也暗示過這一點。不久以後,它們使用新役Mr. Steven回收船進行了第一次海上整流罩回收。
這次回收時間是在2018年2月22日,SpaceX發射PAZ地球觀測衛星(西班牙對地觀測計劃的一部分)和兩顆星鏈試驗衛星至軌道後。為了確保回收工作的成功,整流罩上安裝了可以展開的降落傘,在落往太平洋的過程中起到控制緩降的作用。
不幸的是,當時的地勤人員和史蒂文先生的救援船無法「抓住」整流罩,最終墜入大海。 但是隨後的每次嘗試都開始扭轉局面,最終,SpaceX能夠在每次發射中至少恢復一次整流罩。 通過這次最新的恢復,他們證明了他們都可以恢復。
相關知識
鑑於發射單個獵鷹9的成本估計為6200萬美元,那麼定期復原整流罩(每個成本粗略估計為600萬美元)將意味著該公司現在可以為每個任務額外收回10%的成本。 如果SpaceX成功實現了其獵鷹9號火箭第二階段的可回收性,這將意味著整個系統是可重複利用的-就像馬斯克為星船(Starship)和超重(Super-Heavy)計劃的那樣。
這對於SpaceX來說是令人興奮的時刻!幾天後,太空人羅伯特·貝肯和道格拉斯·赫利(又名鮑勃和道格,嗯!)將在國際空間站上結束其行動,並將使用帶他們到那裡的同一個龍飛船(crew dragon)返回地球。 如果一切順利,在未來幾周內,星船 SN5(Starship SN5)將嘗試進行靜態著火測試,然後進行150 m(330 ft)的跳頻測試!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Corp.),簡稱SpaceX,是一家美國航空航天製造商和太空運輸服務公司,其總部設在加利福尼亞州的霍桑。該公司於2002年由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創立,其目標是降低太空運輸成本,實現火星移民。SpaceX公司已經開發了多款運載火箭、星聯(Starlink)衛星星群和「龍」號宇宙飛船。
SpaceX的成就包括在2008年將液體推進劑火箭(獵鷹1號)進入軌道,在2010年使龍號宇宙飛船成功發射、運行和返航, 在2012年宇宙飛船(龍號宇宙飛船)發送到到國際空間站, 在2015年發射推進著陸軌道火箭(獵鷹9號),在2017年發射重用軌道火箭(獵鷹9號), 在2018年將飛行器發射到太陽軌道 (獵鷹重型運載火箭的載荷是一輛特斯拉跑車),在2020年(龍2號宇宙飛船)將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這些成就都是由這個私人公司首次完成的。
SpaceX公司已經與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合作,向國際空間站(ISS)執行了20次貨物補給任務,並於2019年3月2日進行了載人級龍2號飛船(Crew Demo-1)的無人演示,於2020年5月30日進行了龍2號首次載人飛行。
2015年12月,獵鷹9號完成了推進垂直著陸。這是軌道航天火箭取得的首次成就。2016年4月,隨著CRS-8的發射,SpaceX公司成功將第一級火箭垂直降落在了一個海洋無人機平臺上。2016年5月,在一次能量顯著增強的地球靜止轉移軌道任務中,SpaceX再次實現了首次著陸。2017年3月,SpaceX成為首家成功重新發射和著陸第一級軌道火箭的公司。2020年1月,隨著星聯項目的第三次發射,SpaceX公司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商業衛星星群運營商。
作者:MATT WILLIAMS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關內容侵權,請於三十日以內聯繫作者刪除
轉載還請取得授權,並注意保持完整性和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