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王海輝教授:高效Ti3C2Tx MXene離子分離膜助力海水淡化...

2020-12-03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背景介紹】

水資源短缺是當今社會面臨的重要資源問題之一,傳統的飲用水製備策略都是基於地下水,水循環以及自然儲備,但這遠遠不夠。相比之下,海水淡化則可以很好的解決以上問題。目前主要海水淡化技術為熱驅動蒸餾,但此法耗能高且可持續性差。膜分離技術由於耗能低、效率高,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海水淡化技術。開發高性能膜材料一直是研究者們追求的目標。研究發現,基於二維材料的層狀膜可以很好的實現高選擇性和高通量的水淨化,但是二維膜在水中面臨著溶脹問題,因此提高二維膜在水溶液中的穩定性是目前面臨的主要挑戰。

【工作簡介】

針對以上問題,華南理工大學王海輝教授等人圍繞二維膜開展工作,採用簡單抽濾和離子插層策略,製備了Al3+插層的二維MXene膜。在保證對離子的高截留率和高水通量的前提下,很好的抑制了二維MXene膜在水溶液中的溶脹從而提高其穩定性。所製備的插層的二維MXene膜對NaCl截留率約為~89.5–99.6%,水通量可達~ 1.1 – 8.5 l m-2 h-1,在水溶液中穩定性超過400h。此工作以Effective ion sieving with Ti3C2Tx MXene membranes for production of drinking water from seawater為題發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

【圖文導讀】

圖1. 離子插層的二維MXene膜及其抗溶脹性能。

研究人員通過抽濾和離子插層策略製備得到Al3+-intercalated MXMs,相較於未經任何處理的MXMs, Al3+可以通過與MXene納米片表面的含氧官能團之間的相互作用而起到固定層間距的作用,進而抑制MXene膜在水溶液中的溶脹。通過對比實驗可以發現,將MXene膜從乾燥環境轉移到其他各類溶液環境後,Al3+-intercalated MXMs的層間距參數相較於MXMs更加穩定,這說明Al3+的插層有效抑制了MXene膜的溶脹。

+

圖2. (a) MXMs 和 Al3+-intercalated MXMs 的離子滲透速率: 實驗組分別為0.2 M KCl, NaCl, LiCl, CaCl2 and MgCl2 溶液, (b) 對於MXMs 和 Al3+-intercalated MXMs, Na+透過率隨時間變化數據圖, (c) 模擬海水環境下,MXMs 和 Al3+-intercalated MXMs 的離子透過率對比,插圖為100h後對於每種陽離子的截留率,(d) 氯耐受性測試:NaClO (200 ppm)處理24h前後,MXMs 和 Al3+-intercalated MXMs 的Na+透過率對比,插圖為Na+截留率。

通過在不同鹽溶液環境下,對所製備的MXene膜的分離性能進行研究,發現相對於未經處理的MXMs,Al3+-intercalated MXMs表現出更低的離子透過性。而穩定性測試表明,Al3+-intercalated MXMs可以穩定使用長達400h,對比之下,未處理MXMs則表現出較差穩定性,充分說明Al3+插層策略有效提高其穩定性。此外,在模擬海水環境下探究膜性能時,可以發現,對於不同類型的陽離子,Al3+-intercalated MXMs的透過率比未處理MXMs低50倍以上。在水處理技術中,耐氯性也是評價膜材料的一個關鍵性指標,由圖2d可知,NaClO 處理前後,Al3+-intercalated MXMs的離子透過率並無很大的差別,表明Al3+-intercalated MXMs比較好的氯耐受性。

圖3. DFT及MD(分子動力學模擬)理論計算。

DFT和MD理論計算發現Al3+能夠與MXene納米片表面的含氧官能團產生較強的相互作用,這使得MXene膜能夠在水溶液保持很好的結構穩定性。以上結果對二維膜的層間結構調控以及結構穩定性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所提出的策略有望進一步拓展至其他膜材料和分離領域中。

【小結】

作者通過藉助濃差擴散成功實現Al3+在MXene膜中插層交聯,Al3+與MXene納米片表面的含氧官能團之間的相互作用使其能夠抑制二維MXene膜在水溶液中的溶脹。該離子插層的膜表現出長達400h的穩定性,同時對NaCl截留率可達~89.5–99.6%,水通量可達~ 1.1 – 8.5 l m-2 h-1。本工作展現了基於MXene材料的二維膜在水處理和分子過濾方面良好的應用前景。

原標題:華南理工王海輝教授:高效Ti3C2Tx MXene離子分離膜助力海水淡化製備飲用水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
    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海水淡化膜分離技術作為一項高新技術,已成為新世紀解決水資源、能源和環境等領域重大問題的共性技術之一。文章介紹了膜分離技術及其特點,分析了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具體應用,探討了膜分離技術在海水淡化中應用的開發前景。
  • 大連理工陶勝洋教授團隊在光熱海水淡化方向取得重要進展
    該工作針對目前三維光熱蒸發器傳質受限造成的界面熱利用較低,且長期海水淡化過程中的鹽析出汙染問題,發展一種卷狀蒸發器,利用其層間微米級狹縫孔強化傳質過程,保證高效穩定的水蒸發及長效的拒鹽效果。近年來,利用光熱轉化材料將太陽光高效轉化為熱能,並對海水蒸發界面限域加熱,可以極大的提高蒸發效率,在海水淡化領域展現出理想的應用前景。三維光熱蒸發器由於在太陽光捕獲、熱損失控制、環境熱利用等方面的特殊優勢,逐漸成為研究的焦點。除了界面熱利用效率,水在蒸發器內的傳輸同樣是影響三維光熱蒸發器性能的重要因素。
  • 離子交換技術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
    關鍵詞:離子交換;海水淡化;應用海水淡化是指將海水裡面的溶解性礦物質鹽分、有機物、細菌和病毒以及固體分離出來從而獲得淡水的過程. 從能量轉換角度來講, 海水淡化是將其他能源轉化為鹽水分離能的過程。 二、離子交換法在海水淡化中的應用1、離子交換劑直接淡化海水。天然沸石分子篩是一種白色、無毒、無臭的晶體粉末,可吸附尺寸在0.3~2nm 的多種離子。基於這樣的原理,海水中的陽離子可以吸附到沸石分子篩的骨架結構中,定位在孔道或空腔中的一定位置上。
  • :首例高效H2/CO2氣體分離的二維MXene膜
    華南理工大學的王海輝教授課題組首次提出利用新型二維材料MXene構築高度有序的二維MXene膜。由於這類MXene表面含有大量且分布均勻的末端官能團,直接將這些基團作為二維孔道的「柱撐」則可得到層間距約為0.35納米的MXene膜,並且其孔道高度有序。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海水淡化發展現狀分析
    (1)反滲透法(Reverseosmosis,RO)在壓力驅動下,海水中的淡水通過半透膜進入膜的低壓側,而海水中的其他組分(如鹽)被阻擋在膜的高壓側並隨濃縮海水排出,從而達到有效的分離。海水淡化時,在海水一側施加大於海水滲透壓的外壓,則海水中的純水將反向滲透至淡水中,此即反滲透海水淡化原理(圖1)。
  • 海水淡化膜的高效清洗方法
    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AUST)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一種可用於清潔海水淡化膜的可去除塗層。這種無毒塗層可以提供更安全、更有效的替代品,替代用於清洗海水淡化反滲透系統的有害化學品。反滲透海水淡化過程是利用壓力將海水通過半透膜過濾,從而生產出新鮮的飲用水。
  • 新材料有望提高海水淡化和金屬回收效率
    一個國際研究團隊近日開發了一種可以高效過濾海水中的鹽以及分離海水中金屬離子的新材料,有望提高海水淡化和金屬回收效率,具有巨大的經濟價值。由澳大利亞、美國和中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雜誌上報告說,他們製備出一種金屬有機框架材料,這種特殊的材料能夠模仿生物細胞膜的過濾功能,高效地過濾海水中的鹽以及分離海水中金屬離子。金屬有機框架材料是近年來十分熱門的一種新型多孔材料,在催化、儲能和分離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應用價值。
  • 電滲析海水淡化有新「膜」法
    3.5%鹽度的海水經過均相離子交換膜電滲析處理,再輔以適當的後處理,就可達到直飲水標準。」山東省海洋化工科學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傅榮強博士昨日表示,該院研發的均相離子交換膜電滲析法海水淡化技術,生產1噸淡水僅耗電2.5千瓦時,電滲析法必高能耗的情況將被改變。目前已獲5項發明專利。傅榮強表示,海水淡化是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的重要手段,目前採用最多的是反滲透法。
  • Ti3C2Tx MXene雜化水凝膠用於高效產生太陽能蒸汽
    有效利用豐富的太陽能進行海水淡化和廢水淨化是生產清潔水的可持續技術之一,有助於緩解全球水資源短缺在本文中,我們將垂直排列的還原氧化石墨烯/Ti3C2Tx MXene(A-RGO/MX)雜化水凝膠與排列的通道作為獨立的太陽能蒸汽產生裝置,以高效地產生太陽能蒸汽。由液氮輔助定向凍結過程生成的垂直排列的通道不僅將水迅速向上傳輸到蒸發表面,以有效地產生太陽能蒸汽,而且還促進通道內太陽光的多次反射,從而有效吸收太陽光。略微減少使RGO具有大量極性基團,有效降低了水汽化焓,從而有效地加速了水汽化。
  • 青島能源所開發新型三維太陽光碟機動海水淡化膜材料
    青島能源所開發新型三維太陽光碟機動海水淡化膜材料 2018-06-14 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三維有序層級多孔非碳電極用於高效電容脫鹽海水淡化
    超過40%的人口缺乏清潔的飲用水而全球超過97%的水體為不可直接利用的海水和苦鹹水。這使得能脫去海水、苦鹹水中鹽分而得到清潔淡水的海水淡化技術發展成為關乎人類未來的關鍵技術。然而現有的海水淡化技術,例如反滲透、閃蒸、電滲析等,其發展卻嚴重受限於高成本、高能耗以及二次汙染等問題。
  • 海水淡化工程淡化水後處理分析
    相關部門應該加大科學創新的力度,改進現有海水淡化的技術,將海水淡化作為解決電廠用水的重要手段。 2海水淡化技術概述分析海水淡化技術主要是把鹽分從海水當中分離出去,使其達到可以飲用標準的技術。海水淡化技術已經在現實生活中得到實踐和應用,甚至已經可以進行量產,脫鹽效果較為突出。
  • 金屬有機骨架新材料可淡化海水 提取鋰離子
    新材料既可淡化海水又可提取鋰  總編輯圈點  科技日報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房琳琳)據《每日科學》官方網站消息,一個國際合作團隊日前發現,用一種金屬有機骨架(MOFs)新材料,可以為海水淡化和從海水中提取鋰離子提供突破性的解決方案。
  • 【技術篇】聚焦未來水資源——海水淡化
    真空冷凍法海水淡化正是利用海水的三相點原理,以水自身為製冷劑,使海水同時蒸發與結冰,冰晶再經分離、洗滌而得到淡化水的一種低成本的淡化方法。與蒸餾法、膜海水淡化法相比,冷凍海水淡化法能耗低,腐蝕、結垢輕,預處理簡單,設備投資小,並可處理高含鹽量的海水,是一種較理想的海水淡化法。
  • 海水淡化以及海水「曬鹽」的原理
    蒸餾是根據混合液體中各組分的沸點不同,將液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是分離液體混合物常用的一種方法,它發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目前世界上已採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20多種,其中普遍採用的是「多級閃急蒸餾法」。(2)結晶法結晶法是在海水中加入極易揮發的物質丁烷,丁烷揮髮帶走海水的熱量使海水結冰,從而使海水和鹽分離。
  • 青島科大董立峰教授團隊在海水淡化反滲透膜研究領域取得進展
    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產量已達到6530萬噸左右,解決了2億多人的飲水問題。此外,全球直接利用海水作為工業冷卻水的總量每年約7000億立方米左右,替代了大量寶貴的淡水資源。膜技術應用於海水淡化是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的,此後逐漸得到了大規模應用。現在膜法海水淡化已經佔領了淡化水60%以上的市場。
  • 海水淡化以及海水曬鹽的原理
    海水淡化(1)蒸餾法蒸餾是根據混合液體中各組分的沸點不同,將液體與液體分離的一種方法,是分離液體混合物常用的一種方法,它發生的變化是物理變化。目前世界上已採用的海水淡化方法有20多種,其中普遍採用的是「多級閃急蒸餾法」。
  • 海水淡化主要工藝及其應用
    (1)  反滲透法(Reverse osmosis, RO)在壓力驅動下,海水中的淡水通過半透膜進入膜的低壓側,而海水中的其他組分(如鹽)被阻擋在膜的高壓側並隨濃縮海水排出,從而達到有效的分離。海水淡化時,在海水一側施加大於海水滲透壓的外壓,則海水中的純水將反向滲透至淡水中,此即反滲透海水淡化原理(圖1) 。為了取得必要的淡化速率,實際操作壓力大於5.5MPa。反滲透法,通常又稱超過濾法,是1953年才開始採用的一種膜分離淡化法。該法是利用只允許溶劑透過、不允許溶質透過的半透膜,將海水與淡水分隔開的。
  • 海水淡化工藝淺析
    目前膜法海水淡化日益成為海水淡化的主流技術,主要有已獲得大規模應用的反滲透、正在發展的正滲透和膜蒸餾等技術。本文在簡要介紹海水淡化的工藝流程的基礎上,著重介紹工作原理,以及工藝流程中出現的具體問題及解決措施。海水淡化分為三個子過程:預處理流程、膜處理流程、汙泥濃縮處理流程。
  • 碳纖維助力海水淡化
    它們也可以為海水淡化做出重要貢獻,從而消除即將來臨的飲用水短缺的問題。碳纖維在新項目中起著重要作用。在西班牙科斯塔布蘭卡的港口城市丹尼亞不遠處,工程師們目前正在建設第一家基於微生物輔助淡化技術的飲用水處理廠,這是「低能耗飲用水微生物淡化」項目(MIDES)的一部分。作為Horizon 2020計劃的一部分,該計劃得到了歐盟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