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裡亞納海溝水深10862米,水是什麼形態的,會成固體嗎?
大家都知道,水的形態往往分為液態、固態和氣態三種形式,而且水也能夠在溫度、氣壓等因素的影響之下,在這三種形態之間不斷的自由變換,但是除了這三種形態之外,科學家們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發現了一種名叫超臨界水的形態。
馬裡亞納海溝是全世界最深的地方,它的形成是因為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進行俯衝擠壓而形成的,現如今的深度大約在10862米,但是在最深處的海水溫度卻依舊在0攝氏度以上,人們對於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研究開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而根據相關的研究,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這裡的水壓壓強達到了1100個大氣壓強,如果一個人在沒有任何的防護的情況之下,進入其中,全身上下的骨頭會一瞬間被壓碎,因此一般的生物是根本無法在這裡生存的。
也正是因為馬裡亞納海溝的最深處的溫度在0攝氏度以上,所以這裡的水大部分還是以液態的形式存在的,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如果大氣壓強達到了一定的程度的話,會直接將液體和氣體的東西直接壓縮成為固體,而根據科學家們的研究,想要將水壓縮成為固體,在不同的溫度之下,就需要不同的壓強。
但是非常的明顯,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雖然有著11000個大氣壓強,但是這還不夠大,根本無法影響到海底水的形態,但是隨著人們對於這一地區的深入研究,科學家們在馬裡亞納海溝的海底熱泉口附近竟然發現了水的另外一種形態,超臨界水!
因為海底的熱泉口是直接從地球內部的巖漿當中噴湧而出的,當這些物質被噴出的時候,熱泉口附近的溫度就會達到三四百度以上,而三四百度以上的高溫會直接導致水這這樣的溫度上面根本無法以液態的形式存在,但是又因為在海底的緣故,無法發生氣化現象,於是水便一種接近液態和氣態的心態存在,我們稱之為超臨界水。
而也正是因為熱泉口的存在,讓原本不應該存在生物的馬裡亞納海溝深處,居然發現了大量的生物,這是因為在這裡的生物根本不需要經過太陽的光合作用去獲取能力,它們生存依賴的方式是熱泉口附近的能量,這裡可以產生高濃度的離子差,可以完美的為生命們提供需求的能力。
當然按照理論上面來說,海底的熱泉口的溫度到達了三四百攝氏度,而且生存的環境也極其的惡劣,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生物的,這也為科學家們研究生物的起源提供的信息。
而馬裡亞納海溝的海底的水溫雖然很低,但是沒有達到0攝氏度以下,而且這裡的大氣壓強雖然也很強大,但是也沒有達到能夠將水壓縮成為固體的情況,所以這裡的水基本上都是液態的,而在熱泉口附近,水的形態往往以超臨界的形態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