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1100個大氣壓,下面的水還是液態嗎?

2020-11-27 李論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目前人類已知地球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分別是珠瑪琅瑪峰和馬裡亞納海溝,一個高度達8848米,一個深度達11千米左右,但是人們徵服高空相對容易,目前每年有大批的遊客可以在專業團隊的幫助下登上珠瑪琅瑪峰,但是能夠下潛到馬裡亞納海溝的人,卻沒有登上月球的人多。所以往下走,比往上走要難得多。這也是為什麼雖然我們生活在地球上,但其實對地球深處並不是很了解的原因。

馬裡亞納海溝位於太平洋西部,馬裡亞納群島附近的海底,海溝全長約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約70千米,最深處可達約11000米,是目前地球上已知最深的海溝,由於地球71%的面積被海水覆蓋,我們人類對海洋深處的了解並不是很多,因此在地球上也許還存在比馬裡亞納海溝更深的地方。

馬裡亞納海溝是由太平洋板塊和歐亞板塊相撞後,太平洋板塊向下俯衝後形成的,而被抬高的歐亞板塊就從海底露頭,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島嶼,而日本本土整體就處在兩個板塊的斷裂處,因此日本是一個常年發生地震的國家。

由於海溝深處的高壓、黑暗、寒冷的極端環境,目前能夠對馬裡亞納海溝進行科學考察的國家並不多,而能夠實現載人下潛到海溝底部的國家只有美國一家,2012年3月美國著名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獨自乘坐「深海挑戰者」號下潛了近11千米,這是人類第二次下潛馬裡亞納海溝,並且創造了下潛深度的世界紀錄,我國無人下潛深度記錄為10767米,載人深度記錄為7062.68米。足以見得,人類探索海底深處的難度,不過從人類多次下潛返回的資料來看海水依然是液態。並沒有因為巨大的壓力而被壓為固態晶體。

其實這個問題只需了解水的相位變化

我們知道水有三種形態:液態、氣態和固態,這三種形態可以互相轉化,而互相轉化的的因素取決於水所處環境的溫度和壓力。我們在地球表面經常看到水的相位變化是在1個大氣壓下(1個標準大氣壓為100kPa)進行的,由於地球表面壓力穩定,所以我們只考慮溫度的變化對水的影響。例如:0℃的環境下水會呈現出液態和固態的混合物,低於0℃水為固態,高於0℃為液態,高於100℃為氣態。

但是壓力的變化也會導致水相位的變化,例如在高海拔氣壓低的情況下水的沸點溫度就會降低,甚至到了外太空水會在常溫下直接氣化,而在壓力高的地方,水的沸點就會升高,例如:我們家裡常用來煮飯的高壓鍋。如果壓力足夠高,也會讓水變為固態晶體,例如:木星內部的壓力足以讓氫氣變為液態金屬。那麼為什麼壓力會影響水相位的變化麼?

我們知道水是由水分子組成的,而所有的水分子在水中進行著不規則的隨機運動,所有水分子所具有的平均動能表現為水的內能,也就是熱量,我們用溫度這個物理量來衡量,不過有些水分子所擁有的動能會高於平均值,這些擁有更高動能的水分子就會逃離液態水表面變為氣態(常溫下水的蒸發),而水溫度的升高會讓水中分子擁有更大的動能,當水分子平均動能足夠大時,水就會沸騰,大量的液態水就會轉化為氣態。

當外界壓力增加時,例如大氣壓的增加,就會在水面上施加一個壓力,阻止水分子的逃逸,壓力不斷升高,水分子想要逃逸就需要越來越高的動能或者是溫度。當外界壓力減小時,水就很容易變為氣態,不過當溫度足夠低時,即使沒有外界壓力,水分子也沒有足夠的動能發生逃逸,依然為保持固態,這就是為什麼在月球南極依然存在水冰的原因。

上圖就是水的相位圖,而溫度和壓力的變化就會導致水相位的變化,圖中可以看出只要讓溫度一直保持在零下60攝氏度以下,那麼不管壓力怎樣變化,水一直都是固態,也就是說,即使沒有壓力,水分子的運動也會非常緩慢,只會在固體晶格中發生微小的振動,更沒有足夠的動能發生逃逸氣化。當壓力達到一定的數值,從圖中看是10Gpa,液態曲線已經上升得十分緩慢了,也就是說需要更高溫度才能讓水保持液態。

圖中還有一個特別的點,也就是水的三相點,液態固態氣態共存,溫度在273.16K(0.01攝氏度),壓力為611.73pa。掌握了以上的知識,我們就可以用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壓力和溫度對照上圖就可以知道在地球海洋的最深處水是啥狀態。

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壓力和溫度

太陽光在水中穿透能力並不強,也就是說水是一個吸收太陽光很好的物質,並且波長越長的光線最容易被海水吸收,而剩餘的藍光就會穿越到更深的海底,這就是為什麼海洋是藍色的原因,不過最後的藍光也會被海水完全吸收,一般在海洋深度1000米以下已經沒有光線了,一片黑暗,但海水的溫度並不會一直下降到0℃。

上圖可以看到在1000米以上溫度會快速的降低,但是過了1000米溫度會緩慢的下降,直到之後一直趨近於一個數值,研究人員測得在馬裡亞納海溝深處的平均溫度為2攝氏度。海洋底部的壓力我們可以根據P=ρgh來計算,不過科學家已經測量大約為1100個大氣壓。1個標準大氣壓為100kPa,所以海底壓力為110000000pa,這個壓力大約在相位圖100Mpa附近。

這個壓力和溫度從相位圖上來看依然是液態水。只能說壓力還是不夠。

我們知道,在海洋深處經常還會存在熱液噴泉,溫度一般在350到400攝氏度,如果在馬裡亞納海溝深處也存在這樣的噴泉,附近的海水依舊會保持液態不會被氣化,我們可以把這個溫度和壓力對照相位圖看一下來就知道了。

相關焦點

  • 馬裡亞納海溝有1萬米深,那1萬米深處的水還是液態的嗎?溫度是多少?
    根據水壓和深度的計算公式p=ρgh得出,在密度和重量一致時,水深和壓強成正比,每降低10米,就增加1個大氣壓的壓力,也就是說10924米深處的壓力高達1100bar,即相當於1100個大氣壓。按吉尼斯紀錄的332米,即人徒手能到達3.3bar的地方,因為壓力、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就不能繼續往下潛了。
  • 在地球最深處馬裡亞納海溝,深達萬米的水還是液態嗎?溫度多高?
    在2012年3月26日,著名的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乘坐專門為自己量身定製的深海潛水器【深海挑戰者】號潛入了地球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底部,創造了獨自一人深潛的世界紀錄。他所到達的深度為35756英尺,約合10898米。
  • 馬裡亞納海溝在10000米以下海水還是液態嗎?
    馬裡亞納海溝是目前人類已知的深度最深的海洋海溝,存在很多人類難以想像的神秘存在!圖:深海下潛了解馬裡亞納海溝,有利於我們更加徹底了解海洋馬裡亞納海溝的別名叫做瑪利亞娜海溝,這個名字還是很有特色的,其具體的地理位置處於菲律賓的東北部,馬裡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下部。
  • 馬裡亞納海溝1萬米深,1萬米深處的水還是液態嗎?溫度多少?
    那麼深海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水的物態、溫度會發生改變嗎?關於海水的溫度,《鐵達尼號》這部經典電影的就曾向我們展示過,最後傑克的死讓多少人為這悽美的愛情故事而扼腕。不過傑克泡在冰冷的海水裡直哆嗦,眉毛都結了冰,最後被活活凍死也讓人震驚,海水的溫度真有這麼低嗎?答案是:有的。海水的溫度主要跟地熱以及太陽光照有關,所在夜晚,海面的溫度甚至可以低到零下。
  • 馬裡亞納海溝深一萬米,海底深處的水還是液態的嗎?溫度是多少?
    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超過11000米,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深的海洋最深處。海水和空氣不同,這麼深的海水,下面的海域壓力大的驚人,在最深處,甚至超過了1000個大氣壓。那麼,在這麼深的海水裡,如此高的壓強下,最深處的水還能以液態的形式存在嗎?化學知識告訴我們,隨著氣壓的升高,水的冰點會有所提升,也就是說,氣壓高到一定程度後,就算是零上好幾度,都可能結冰,所以,在超過1000個大氣壓的海底,我們有理由相信下面已經結冰。
  • 馬裡亞納海溝有1萬米深,那1萬米深處的水還是液態的嗎?
    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唯一一顆表面大部分被液態水覆蓋的行星然而儘管海洋覆蓋了地球表面積的71%,但實際上它也只是一層「水膜」而已,因為地球海洋最深處的,馬裡亞納海溝斐查茲海淵,海拔也才-11034米,而地球的半徑是6371km,舉個不太符合比例的例子,地球海洋和地球半徑相比,就好像包裹大白兔奶糖的那層
  • 馬裡亞納海溝到底有多深?水是液態、還是固態,為什麼?
    地球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到底有多深,與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相比如何?都說它一年可以吞下3億噸海水,最深處的壓強甚至可以直接將人體壓爆。那麼,馬裡亞納海溝1萬米深的水到底是液態、還是固態?為什麼?距離人類第一次成功登上珠峰已經過去了60年,而目前珠穆朗瑪峰總高8844.43米,就是由中國國家測繪局測量得出的地質高度。其實,我們只能肯定地說馬裡亞納海溝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溝,至少可以比我國境內的珠穆朗瑪峰高出兩千米以上。
  • 馬裡亞納海溝深10862米,水壓高達1100個大氣壓,水會壓成固體嗎
    前蘇聯曾挖了一個深達12262米的深坑,每下降100米溫度就升高2攝氏度,到達最深處的溫度已達到300攝氏度的高溫。可在海洋中有一個深達10862米的馬裡亞納溝內的溫度卻只有2攝氏度?如此高深莫測的深溝是由亞洲板塊與歐洲板塊運動造成的。
  • 馬裡亞納海溝,水壓高達1000個大氣壓,鐵球會被壓扁嗎?
    歡迎收看本期探尋原野,我們都知道世界的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瑪峰,那你知道世界上最深的地方是哪裡嗎?它就是馬裡亞納海溝。馬裡亞納海溝是目前所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溝,該海溝地處北太平洋西部海床,形狀呈弧形,全長2550千米,平均寬70千米,水下大部分深度在8000米以上。
  • 馬裡亞納海溝有多深 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為多少米
    導語:馬裡亞納海溝是個非常深的海溝,因為其特殊的地理環境,所以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因為馬裡亞納海溝板塊俯衝地帶,所以板塊非常活躍,是火山地質頻發地帶。那麼,到底馬裡亞納海溝有多深呢?具體馬裡亞納海溝最深處為多少米呢?一起來了解。
  • 馬裡亞納海溝水深10862米,水是什麼形態的,會成固體嗎?
    馬裡亞納海溝水深10862米,水是什麼形態的,會成固體嗎? 馬裡亞納海溝是全世界最深的地方,它的形成是因為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進行俯衝擠壓而形成的,現如今的深度大約在
  • 世界上最深、最神秘的馬裡亞納海溝,我們來了
    1960年1月,科學家首次乘坐「的裡雅斯特"號深海潛水器,首次成功下潛至馬裡亞納海溝底進行科學考察。令人驚奇的是,在這樣的海底,科學家們竟看到有一條魚和一隻小紅蝦在遊動!2016年6月22日至8月12日,我國「探索一號」科考船在馬裡亞納海溝海域開展了我國海洋科技發展史上第一次綜合性萬米深淵科考活動。我國自主研製的「海鬥」號無人潛水器下潛10767米。
  • 馬裡亞納海溝1萬米深, 1萬米深處的水還是液態的嗎? 溫度呢
    馬裡亞納海溝有11034米,比地球最高的山峰還要高几千米。那麼深的海域,究竟有多可怕?水肯定是液態的,但是溫度就有差異了。海溝很深,有的地方會有海底火山,火山周圍的海水溫度肯定是非常高的,比如在馬裡亞納海溝有一個非常嚇人的東西,名叫「黑煙囪」。他是一種熱泉,周圍的溫度可達到450度。人基本一碰到就被煮熟了。但是沒有火山的海域,水肯定會冷死你。雖然黑煙囪周圍很熱,但是裡面居然也有生物,比如一種蝦類(抓到了怎麼煮熟),這種蝦類眼睛是瞎的,考熱源來辨別方向,但是特別耐高溫。
  • 在1.1萬米深的海溝裡丟塊磚頭,它能沉到海底嗎?看完漲見識了
    在上個世紀50年代的時候,前蘇聯就對馬裡亞納海溝進行勘測,那時的勘測結果是馬裡亞納海溝有1萬多米深,對於馬裡亞納每個人都有不一樣的想法, 其中有一個想法特別的好玩,有的人提出把一塊磚丟進馬裡亞納海溝,它多久才可以沉底?
  • 把100公斤的鐵球,扔進10000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會壓成餅嗎?
    在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那裡的深度更是達到了一萬米,是地球上最好的淨土。 在太平洋的馬裡亞納海溝,這裡的深度達到了誇張的11000米,是地球上的最低點。
  • 將一塊磚扔進馬裡亞納海溝,會發生什麼?科學家說出3種情況!
    一塊磚頭丟入馬裡亞納海溝,會懸浮在海水中,還是下沉到海底?除外太空之外,海洋是地球上最神秘的一個地帶。海洋深處的世界,人類並不了解。曾經我們一度以為,《海綿寶寶》中的海洋世界是最真實的寫照。在眾多的海洋中,馬裡亞納海溝是最深的。據了解,它的形成因地球的板塊碰撞,才形成這麼大面積的海洋。太平洋板塊的位置極低,所以發生碰撞時,便造成板塊向下俯衝的情況,馬裡亞納海溝就這樣形成了。我們都知道,海水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高得多,在遊泳池遊泳的時候,我們就能感覺到不一樣的壓力,越往深處壓力越大。一塊磚頭丟入馬裡亞納海溝,會懸浮在海水中,還是下沉到海底?
  • 100公斤的鐵球,扔進1萬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它會被壓扁嗎?
    馬裡亞納海溝的歷史非常悠久,根據專家估計,這條海溝在地球上形成了6000萬年。該海溝據說深度能夠達到10000米,它還被被科學家認為是地球上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因為這片海域水壓高,溫度低,可見度非常的差,地形環境極為複雜,一般艦艇、船隻、潛艇很少會進入此地。那麼有朋友問了,該海域水壓那麼高,如果把100公斤的鐵球,丟進馬裡亞納海溝,它最終會如何呢?
  • 世界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如果一塊磚頭扔進去,能沉到海底嗎?
    眾所周知隨著海洋深度的增加壓力也在增加,因此一般人潛水只有幾十米,深入海底需要特殊設備如金屬潛水設備,每減少10米水壓就會增加一個大氣壓,水壓越深壓力越大,甚至金屬也可以壓得變平。而馬裡亞納海溝是人類在地球上發現最深的海溝。
  • 100公斤的鐵球,丟進10000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會被壓扁嗎?
    導語:100公斤的鐵球,丟進10000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會被壓扁嗎?眾所周知,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是海洋,人類對於海洋的認識甚至都沒有太空的認知多,因為人類的探測器對外發射容易,但是對於海洋,則是完全沒有辦法。畢竟海洋真的是太大了,而且水又非常深。
  • 馬裡亞納1萬米之下到底有多可怕?水被壓成固體,水溫高達100度
    我國作為一個綜合國力越來越強的實力大國,不管是在航天領域還是在載人潛水探測上,都有了非常明顯的發展和進步,現在載人潛水器最大的深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