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潛水運動的朋友們想必對水下的美麗和神秘充滿了好奇與嚮往,但是由於現階段的技術還不足以保證人類安全地下潛到過深的水下,所以目前人們還只能通過潛水艇的科考攝像頭所拍攝的景象、探測的數據來了解深海。那麼深海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呢,水的物態、溫度會發生改變嗎?
關於海水的溫度,《鐵達尼號》這部經典電影的就曾向我們展示過,最後傑克的死讓多少人為這悽美的愛情故事而扼腕。不過傑克泡在冰冷的海水裡直哆嗦,眉毛都結了冰,最後被活活凍死也讓人震驚,海水的溫度真有這麼低嗎?答案是:有的。
海水的溫度主要跟地熱以及太陽光照有關,所在夜晚,海面的溫度甚至可以低到零下。海面尚且如此,那陽光無法照射到的深海豈不是更低?但世界上,由於海底更靠近地殼,深海海水的溫度反而有可能比海面更高,平均維持在1~4℃。而位於地殼厚度最薄、最接近於巖漿層的馬裡亞納海溝,憑藉著強大的地熱,其底面附近的水溫最高的時候甚至可以超過400℃。這也是繼深海高壓之後又一個阻止人類提升下潛深度的難題。
海底除了溫度會發生改變之外,水的許多物理性質也會發生變化,但是水的物態仍是液態,並非像很多網友所猜測的那樣會結成冰。水結冰有兩種途徑,要麼降低水溫至0℃以下,要麼加高壓破壞液態水分子之間的作用力使之凝結。而由於地熱的原因,深海的水溫並不會降到0℃;而同樣的海水壓強也很難達到能降水固化的高壓,即使是在1萬米深的海下,壓強強於1000個大氣壓,也無法達到要求。同樣以馬裡亞納海溝舉例,它最深處的深度達11034米,但海水附近的水仍舊是保持液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