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自然界中,有很多令人匪夷所思的現象存在。前蘇聯曾挖了一個深達12262米的深坑,每下降100米溫度就升高2攝氏度,到達最深處的溫度已達到300攝氏度的高溫。可在海洋中有一個深達10862米的馬裡亞納溝內的溫度卻只有2攝氏度?
如此高深莫測的深溝是由亞洲板塊與歐洲板塊運動造成的。據科學家稱,海洋中的溫度與陸地中的溫度差異非常大,一旦到海底,溫度變化的幅度就會小很多,即使到達萬米深的海底,溫度也在0攝氏度以上。可馬裡亞納海溝的水壓高達1100個大氣壓。在如此高壓下,馬裡亞納海溝內可活下來的生物非常少。因為裡面的氣壓猶如一座大山會將生物壓到根本無法呼吸。
眾所周知,水以固液氣三種形態存在。0度以下水就會凝固成冰,100攝氏度以上水就會變成水蒸氣。可馬裡亞納海溝中氣壓非常強大,大家都知道隨著氣壓的高低變化,水的形態也會發生改變。據水相圖顯示,水由液態變為固態,氣壓則需要達到1000萬個大氣壓才可以。顯然馬裡亞納海溝中的氣壓遠遠達不到這個程度。因此,馬裡亞納海溝中的溫度在0攝氏度以上,氣壓也低於1000萬個大氣壓,這樣馬裡亞納海溝中的水達不到成為固態的條件,只能以液態的形式存在。
可處於馬裡亞納海溝的海底有熱泉口,熱泉口的溫度高達300到400攝氏度,如此高的溫度讓熱泉口附近的水呈現出氣態存在,這樣這裡的水以氣態和固態融合在一起。在馬裡亞納海溝中,即使深達萬米,水仍以液態的形式存在,根本不可能壓縮成固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