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都不理解,為什麼夏目簌石會將「I love you」譯成「今夜月色很好」。直到有一年冬天我獨自走在倫敦,特別想把「下雪了」告訴一個人時,我忽然明白了「月色很好」是一種怎樣的心情。
很多時候,我們會含蓄地說出自己的感情,用食物,天氣,音樂……直白的語言,也是真摯的情話。在陌生的國度,我會特別想把身邊的一切告訴思念的人,除了此刻下著的雪,我還想告訴他我來這裡愛上的第一首歌《read all about it》。
這首歌來自英國歌手艾梅麗·桑德,背景樂是純鋼琴曲,婉轉,深沉,像極了此時人跡稀少的倫敦街道,古樸建築透出年代的氣息,親切又優雅。
歌中桑德的聲音充滿深情,不像原來那麼清澈,有一種被時光打磨後的沙啞,像是房屋上經過幾百年風雨洗禮風化的石灰巖。
你已經有了驅散陰暗的明燈,所以別在躲避它。
我想唱,我想大喊,直到聲嘶力竭,直到無話可說。
歌詞唱出了我們大多數人的心聲,它鼓勵我們勇敢說出自己的心聲,不要怕說錯話,不要保持沉默,要勇於說出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感悟,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
歌曲的旋律整體上是平靜深邃的,中間有一小段的振奮,結尾處又回歸到深沉。我離開倫敦時,夜已經很深了,此時它已經進入了新的一天。倫敦的夜景很迷人,也很安靜,不像大城市夜晚的絢爛,像是睡著了一般,俯視時只看見倫敦碗中心一團火紅,和歌裡的旋律完美的呼應著。
倫敦這座古老又現代的都市,擁有很多世界上最早的東西,比如地鐵,電話亭,雙層巴士。它像被一大團久遠的時光包裹住了,當全世界都被電子產品佔領時,倫敦依舊保留著已經呼吸沉重的老物件。這裡有世界著名的建築:倫敦塔橋,聖保羅大教堂,大本鐘,白金漢宮,環球劇院。這些建築大都是維多利亞時代遺留下來的,頗具哥特風格的美,幾百年的歷史和變遷烙在了房屋的每一塊磚瓦上,散發出仿佛被雨水衝洗後陳舊的鐵鏽氣息。
倫敦作為一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它給我的感覺和這首《read all about it》一樣,矜貴又親切,傳達出滿滿的希望,好像未來有無限種可能,讓人嚮往。
我想把歌裡的勇氣和信心告訴思念的人,哪怕他現在離我很遠,我相信音樂可以幫我穿越國界去傳達它們。
音樂於我,總是有這樣一種特別的渴望,雖然從小不太擅長唱歌,但我還是那麼喜歡它,或許它是我心靜的唯一來源。
以前一遇到困難就會插上耳機,不管怎麼心煩,都被音樂治癒了。那種找不到安慰與鼓勵的心情,瞬間就好了。
這種感覺印證了音樂是十分奇妙的,它可以向遠方的故人訴說思念,可以傳達我們內心的感受。
生活本是簡簡單單,當我們疲憊的時候,不妨放下手中的工作,插上一副好品質的耳機,隨著音樂去到我們曾經去過的地方,去想念心裡的人,短暫的放鬆也是一場旅行,一首美妙的歌也是一次洗禮,正如我聽完這首《read all about it》,便會有更多對未來的憧憬,也會對生活燃氣更多的信心和勇氣。
你心目中也有一首屬於你的英倫風歌曲嗎?
它又給了你怎樣的感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