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患癌人數增長 肺癌死亡人數最多

2020-11-24 中華網

原標題:全球患癌人數增長:2018年新增1810萬病例,死亡人數高達960萬

世界衛生組織(WHO)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近日發布最新報告稱,他們估計,全世界罹患癌症的人數在「迅速增長」,僅2018年一年就新增1810萬病例,死亡人數高達960萬。到本世紀末,癌症將成為全球頭號「殺手」,也是阻礙人類預期壽命延長的最大「攔路虎」。

報告顯示,癌症病例數量增加有多種原因,如全球人口增加、老齡化加劇等。亞洲是癌症重災區,肺癌、乳腺癌和結腸直腸癌則是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

患癌原因多種多樣

在最新報告中,研究人員利用來自185個國家的數據,研究了人體內所有可能發生癌症的部位,並對36種癌症進行了更深入的研究。根據上述數據,研究人員估計,全球1/5的男性和1/6的女性在一生中會患上癌症,1/8的男性和1/11的女性將死於癌症。IARC癌症監測主管弗雷迪·布瑞博士預測,到2040年將有2900萬癌症病例,並有1600萬人因癌症而喪生。

報告說,癌症病例數量增加有多種原因。首先,全球人口不斷增長,人越多,意味著患癌的人也越多;其次,人口在不斷老齡化,年輕人患癌的風險也不斷增加;另外,在許多國家,中風和心臟病導致的死亡人數都在下降,使癌症導致死亡的數字看起來「更糟糕」;此外還有一些與社會經濟發展有關的因素。

亞洲是重災區

報告指出,罹患癌症或死於癌症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你住在哪裡。全球近半數新增癌症病例和超過半數癌症死亡病例來自亞洲,亞洲人口佔世界總人口的60%。但美洲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其癌症發病率佔全球總數的21%;死亡病例佔全球總數的14.4%。不過,美洲人口僅佔世界總人口的13.3%。歐洲的癌症病例和癌症死亡病例分別佔全球總數的23.4%和20.3%,但其人口僅為世界總人口的9%。在經濟富裕的國家,因貧困和感染而出現的癌症病例減少了,但與生活方式選擇(比如肥胖和飲酒)相關的癌症卻增加了。

肺癌殺死的人最多

報告顯示,肺癌、乳腺癌和結腸直腸癌是罹患人數最多的癌症。肺癌死亡人數最多,預計2018年將造成180萬人死亡,佔預計癌症死亡總人數的18.4%;結腸直腸癌造成的死亡人數排第二,將導致88.1萬人死亡;乳腺癌排名第五,將導致62.7萬人死亡。肺癌、結腸直腸癌和乳腺癌這3種癌症加在一起,佔2018年全球預計癌症死亡人數的1/3。此外,胃癌和肝癌分別會導致78.3萬人、78.2萬人死亡,排名第三和第四。

癌症對男性和女性的殺傷力並不一樣。男性的癌症發病率總體比女性高20%左右,患癌死亡率比女性高出近50%。2018年,肺癌也是男性中最常見的癌症,佔所有癌症病例的14.5%;女性的這一比例為8.4%。肺癌是導致男性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前列腺癌、結腸直腸癌、肝癌和胃癌。

對女性來說,乳腺癌最常見。在全球已確診的女性癌症病例中,大約1/4是乳腺癌。在這項新研究涵蓋的185個國家中的154個國家裡,乳腺癌都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如果發現得早,乳腺癌或許可控,但它仍是造成女性死亡的頭號癌症。其次是肺癌、結腸直腸癌和宮頸癌。肺癌是28個國家婦女的主要死因,發病率最高的地區是北美、北歐、西歐、中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匈牙利婦女死於肺癌的比例最高。許多肺癌病例與吸菸有關。

預防非常關鍵

不過,烏雲有時也會鑲有一道金邊,報告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好消息:預防工作似乎獲得了一些回報。報告指出,在一些開展了強有力的公眾宣傳活動並制定了鼓勵人們戒菸的法律的國家,比如北歐和北美國家,肺癌病例數量出現了下降。此外,宮頸癌病例數量在那些多方共同努力篩查宮頸癌的國家也有所下降。

國際癌症研究機構主任克里斯多福·維爾德博士說:「上述新數據表明,要解決全球癌症負擔驚人增加的問題,還有很多事情要做,預防起著關鍵作用。必須緊急實施有效的預防和早期發現政策,以補充治療,從而在全球範圍內控制這種破壞性疾病。」

WHO非傳染性疾病部門主任艾蒂安·克魯格博士說:「有一些癌症可以預防,預防工作主要集中在我們耳熟能詳的那些風險因素:酗酒、抽菸、缺乏體育鍛鍊以及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等。此外,確保病人獲得快速診斷和治療也至關重要。」

《華盛頓郵報》的報導指出,在發達國家,預防工作正在幫助降低各種癌症(包括肺癌和宮頸癌)的發病率;而發展中國家則越來越多地受到與社會和經濟發展相關的癌症(如結腸直腸癌)的影響。(記者劉霞)

延伸閱讀

肺癌乳腺癌結腸直腸癌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癌症,病因與生活方式相關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中心12日發布報告稱,肺癌、女性乳腺癌、結腸直腸癌已成為全球發病率最高的三種癌症。

肺癌是男性最常患的癌症

這份名為《2018全球癌症統計數據》的報告對全球185個國家36種癌症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進行了估算。報告顯示,2018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將達到1810萬人,死亡病例將達960萬人。

整體而言,肺癌、女性乳腺癌、結腸直腸癌目前是全球發病率最高的三種癌症,死亡率分別位列第一、第五和第二。分性別來看,肺癌是男性最常罹患的癌症,同時也是男性因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女性最常罹患的癌症是乳腺癌,同時也是女性因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

某些病因轉向生活方式

報告指出,造成全球癌症負擔日益加重的因素有許多,包括人口增長和老齡化,以及與社會和經濟發展相關的某些癌症病因的變化。

在快速發展的經濟體中,這個問題尤其突出,例如癌症的某些病因正從之前的與貧困和感染相關,轉向與生活方式相關。

此外,肺癌是造成男性和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北美、北歐和西歐等地區以及中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等國家女性肺癌發病率最高。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癌症監測部門負責人弗雷迪·布雷博士表示,雖然《世界衛生組織菸草控制框架公約》中的措施有效減少了很多國家的主動吸菸和被動吸菸現象,但鑑於菸草在不同地區以及在男性和女性中的不同流行情況,各國還應繼續實施有針對性和有效的控煙政策。相關報告已發表在美國《臨床醫師癌症雜誌》雜誌網絡版上。

相關焦點

  •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突破百萬 恐怖數字仍在迅速增長
    北京時間29日早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這一聲明時,全球眾多媒體也在不約而同地聚焦這個「噩夢般的數字」。不僅吞噬掉眾多生命,新冠肺炎疫情也摧殘著經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國早已控制住疫情,但在世界範圍內,死亡人數仍在以每天大約5400例的可怕速度增長。世衛組織專家警告,疫苗推廣使用前,全球死亡人數還可能翻番。
  • 全球新冠死亡人數突破百萬,恐怖數字仍在迅速增長
    北京時間29日早晨,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發表這一聲明時,全球眾多媒體也在不約而同地聚焦這個「噩夢般的數字」。不僅吞噬掉眾多生命,新冠肺炎疫情也摧殘著經濟,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中國早已控制住疫情,但在世界範圍內,死亡人數仍在以每天大約5400例的可怕速度增長。世衛組織專家警告,疫苗推廣使用前,全球死亡人數還可能翻番。
  • 每年死亡約63.1萬人! 我國肺癌發病、死亡人數最高
    原標題:每年死亡約63.1萬人! 我國肺癌發病、死亡人數最高   本周是第25屆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據國家癌症中心統計,我國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392.9萬例,肺癌發病人數和死亡人數已連續10年位居惡性腫瘤之首;而口腔癌雖不為大眾熟知,但危害不可忽視。
  • 死亡人數>出生人數!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10日公布島內最新人口統計資料,今年前8個月出生人數10萬5161人,死亡人數11萬6389人,死亡人數比出生人數多出1萬1228人,自然增長率為負0.715‰,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
  • 全球恐怖主義指數:死亡人數跌至五年來最低點
    >發動襲擊的罪魁禍首  2020年全球恐怖主義指數(GTI)發現,恐怖主義造成的死亡人數自2014年達到頂峰,之後五年連續下降。自2014年以來,死亡人數已減少59%,降至2019年的13826人。衝突仍然是恐怖主義的主要驅動因素,2019年因恐怖主義造成的死亡中有96%以上發生在已有衝突的國家。 年度全球恐怖主義指數已進入第八年,由領先的智囊機構經濟與和平研究所(IEP)制定,可提供有關全球恐怖主義趨勢的最全面的資源。
  • 中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大地震,死亡人數高達83萬
    據統計,截至1994年,在歷史上1409次有破壞性的地震中,直接死於地震的為2341319人,間接死亡為163461人。兩項共計死亡250.8萬餘人。1920年12月16日,中國寧夏海原縣發生震級為8.5級的強烈地震,它不但在中國史上罕見,也是世界最大地震之一。當時,世界上的96個地震臺都記錄到了這場地震,海原大地震也由此被稱為「寰球大震」。
  • 臺灣地區2020年人口負增長,死亡人數超越出生人數
    統計數據顯示,臺灣地區人口在2020年首度呈現負增長態勢。中時新聞網消息2021年1月8日消息:據臺當局內政部門最新統計,臺灣地區去年出生死亡人數正式出現「黃金交叉」,全臺出生數16萬5249人「創歷年最低」,而死亡人數則為17萬3156人,臺灣地區人口首度負增長。
  • 造成死亡人數最多的極端天氣檔案
    世界氣象組織(WMO)在考證這一事件的死亡人數時,經歷了周折。媒體報導代爾死亡人數範圍為200人至500人。《紐約時報》克裡斯當天報導,「埃及南部發生爆炸,同時洪水將燃燒著的燃油衝進村莊,造成至少200人死亡。」合眾國際社的巴哈·艾爾庫斯報導,「埃及的新聞來源稱,死亡人數達到292人。」
  • 死亡人數>出生人數!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_新聞中心_廈門網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據臺灣《經濟日報》報導,臺當局內部事務主管部門10日公布島內最新人口統計資料,今年前8個月出生人數10萬5161人,死亡人數11萬6389人,死亡人數比出生人數多出1萬1228人,自然增長率為負0.715‰,人口自然增長持續亮紅燈。  據報導,今年1月到8月,島內唯一出生人數高於死亡人數的是6月,僅多出354人。
  • 雙語:人口負增長!去年韓國死亡人數首次超過出生人數
    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去年韓國死亡人數首次超過了出生人數,總人口第一次出現負增長。South Korea recorded more deaths than births in 2020 for the first time ever, prompting calls for action to revive the country's falling fertility rate.
  • 第4個被稱為「全球死亡人數最多傳染病」
    註:發生在20世紀,堪稱人類史上最為慘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因戰爭而死去的總人數為其人口的5%。足以看出這場瘟疫給歐洲人民帶來的災難。這場瘟疫在很多文獻中被記作「黑死病」。後來人們知道,造成這次大瘟疫的是蒙古大軍帶來的鼠疫桿菌。有許多學者把黑死病看作歐洲社會轉型和發展的一個契機。
  • 預測全球變暖對人類影響:未來歐洲死亡人數或猛增
    預測全球變暖對人類影響:未來歐洲死亡人數或猛增 2017-08-08   科技日報北京8月7日電 (記者房琳琳)據物理學家組織網7日報導,歐洲行星健康委員會發表在《柳葉刀》上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南歐溫帶地區,由於氣候變暖造成的死亡人數,預計每年將從百萬分之十一增長到百萬分之七百。
  • WHO 最新癌症報告:乳腺癌取代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
    近期,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發布全球最新癌症數據。乳腺癌成「全球第一大癌」根據 IARC 最新數據,全球新增癌症人數共計 1,929 萬人左右,中國新增癌症患者 457 萬人,佔比 23.7%,成為癌症新增人數最多的國家。
  • 報告稱惡性腫瘤死亡人數佔比超腦血管病 躍居第一
    肺癌是「最惡」腫瘤  在惡性腫瘤當中,氣管、支氣管和肺惡性腫瘤造成的死亡人數最多,7000多萬監測人群中,這三種疾病三年來共造成近8萬人死亡。相較2008年,2010年因此死亡的人數猛增3000多人。
  • K402 臺灣明年開始,死亡人數大於出生人數
    2014年出生人數21萬383人,死亡人數為16萬3929人;2015年出生人數為21萬3598人,死亡人數為16萬3858人;2016年出生人數為20萬8440人,死亡人數為17萬2405人;2017年出生人數為19萬3844人,死亡人數為17萬1242人。
  • 今年960萬人將死於癌症 這些習慣讓越多中國人患癌
    來源:環球科學ScientificAmerican世界衛生組織(WHO)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近期公布了最新的全球癌症數據報告。該數據共統計了覆蓋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的36種癌症的發病率以及死亡率。
  • 2020年美國死亡人數將創紀錄超過300萬 人均預期壽命最多可能減少3年
    據美聯社22日報導,2020年將是美國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一年,預計將首次超過300萬,初步數據顯示,死亡人數可能達到320萬以上,新冠病毒成為導致這一結果的關鍵因素。美聯社稱,美國死亡人數逐年增多,但2020年的數字將增長約15%,甚至更高。這將是1918年以來增長幅度最大的一年。
  • 中國每年非正常死亡人數超過320萬!意外和明天哪個先來?
    根據歷年數據顯示,全球總死亡人數1970年為4280萬,1990年為4650萬,2016年為5470萬,死亡率受人口總數和全球老齡化的綜合影響。自1964年有記錄數據以來,全球已經累計發生致命空難3205起,死亡人數83004人。
  • 日本連續地震 盤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十次大地震
    原標題:盤點歷史上死亡人數最多的十次大地震 以下是有史以來傷亡最慘烈的十次大地震: 1556年1月24日,中國陝西830000人。 嘉靖三十四年臘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這次地震的震中位於陝西省華縣,據歷史記錄,地震強度為8至8.3級,烈度為11度。
  • 全球新冠死亡逾125萬例 印度確診人數超850萬
    (抗擊新冠肺炎)全球新冠死亡逾125萬例 印度確診人數超850萬  中新社北京11月8日電 綜合消息: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最新疫情數據顯示,截至歐洲中部時間7日16時33分(北京時間23時33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累計達49106931例,其中死亡病例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