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ttp://www.cpnn.com.cn/sd/gj/201903/t201
2019/3/8 11:16:41 我要投稿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E3G是全球傑出智庫之一,在全球智庫指數報告中,E3G連續三年被評為全球第五大環境智庫。AlexanderReitzenstein是E3G柏林辦事處氣候與能源政策顧問,其工作重點是德國和歐洲的低碳轉型,包括淘汰煤炭、能源轉型以及可持續金融。在本篇訪談中,AlexanderReitzenstein向我們詳細介紹了在德國逐步退出煤電的過程中,如何保證煤炭區域的公正過渡、幫助煤炭工人轉型的問題。同時,他認為中國和德國作為全球重要的工業、製造業國家,未來合作潛力巨大。
德國可能提前完成淘汰煤電計劃
記者:德國能源轉型過程中面臨哪些關鍵挑戰?
Alexander Reitzenstein:德國將在2022年前逐步淘汰核能,煤炭委員會建議最遲在2038年前逐步淘汰煤電;然而根據2018年的數據,煤電仍佔德國發電量的38%,核電佔13%。對於能源系統來說,在給定的時間框架內部署足夠數量的替代能源(主要是可再生能源)並建立額外的電網基礎設施和儲能技術是一個關鍵挑戰。
另外一個挑戰是,對於受到逐步淘汰煤電影響的地區來說,為煤炭行業的工人提供替代工作並吸引投資很重要,這將確保未來低碳經濟中社區的美好未來。德國要履行其國際氣候承諾,必須在2030年左右提前逐步淘汰煤電,因此隨後對計劃的審查可能會更加嚴格。其他因素可能會影響淘汰煤電計劃的軌跡,例如,二氧化碳價格的上漲、可能發生的訴訟、綠色金融發展以及更加嚴格的歐洲監管(包括空氣汙染)。與中國類似,煤炭在某些地區發揮著關鍵作用,在限制氣候變化影響和減少空氣汙染的同時,為居民爭取正確的過渡政策,將使我們在未來幾年忙得不可開交。
風電、太陽能發電將是主力軍
記者:煤電在德國能源結構中佔比很高,淘汰計劃實施後,德國將如何彌補這一電力缺口?
Alexander Reitzenstein:2018年,可再生能源發電佔德國發電量的40%以上,天然氣佔7%。德國政府承諾到2030年將可再生能源的份額提高到65%,由於目前德國能源系統的特點,許多現有的天然氣發電廠都在低容量運行。與此同時,德國是電力淨出口國,儘管煤電和核電的逐步淘汰可能會導致出口份額下降,但可再生能源產能的擴張雄心勃勃,尤其是風能和太陽能的擴張,將為填補這一缺口貢獻最大的份額。
記者:天然氣發電會扮演重要角色嗎?
Alexander Reitzenstein:在過渡過程中,多大程度需要新的天然氣基礎設施來彌補這一過渡,這是一個持續的爭論。最新的研究表明,可再生能源、效率措施、儲能技術和現有天然氣基礎設施相結合,可以在2030~2038年之間提供足夠的電力。
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可發揮重要作用
記者:關於中國和德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您有怎樣的看法?
Alexander Reitzenstein:在全球努力限制氣候變化的破壞性影響並實現《巴黎協定》的目標過程中,德國和中兩個重要的工業和製造業國家,同時也是國際外交中強有力的行動者──國──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相信,在向低碳經濟轉型的過程中,包括在能源領域,相互學習和分享挑戰的潛力很大。兩國在過渡和結構變化過程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如何管理這些過渡的實例(無論是好的還是壞的)對全球未來的努力具有很高的價值。
此外,在發展和部署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等低碳技術方面,兩國的合作潛力巨大。對於擁有龐大工業核心體系的國家來說,轉型具有挑戰性,但同時也為新的就業和貿易提供了重要機會。最後,德國和中國無論是在國內還是發展領域,在可持續基礎設施(包括能源基礎設施)方面都有著良好的合作。例如,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投資與《巴黎協定》的目標有很多相一致的地方,這是對全球可持續基礎設施的重大貢獻。
郵箱:chenchen#bjxmail.com(請將#換成@)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