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色的形成千變萬化,這些沁色形成的原因,你知道嗎?

2021-01-08 山海收藏說

今天山海繼續和大家來聊一聊玉器收藏中的沁色。感謝各位玉友和藏家們對山海一如既往的支持。希望大家能幫山海多多宣傳,使山海的圖文能夠讓更多的玉友、藏家和老師看到。以便我們互相學習。

我感覺這書都快成我logo了

閒話少敘,咱們今天繼續昨天的話題,和大家一起探討一下,玉器收藏中的沁色和沁相!玉器之所以受沁,是由於玉屬於非均質結晶體,密度、硬度分布不均。有些地方肌理緻密、硬度高,耐腐蝕性強;而有些地方相對較疏鬆、硬度低,耐腐蝕性差。因為玉質本身質地不均,在長期的內應力作用下,就會發生解理現象,產生綹裂,相對容易被浸染侵蝕。玉器的琢制,必然要經過切割、琢磨、鑽孔、上花等諸多工序,在佩戴使用過程也會受到碰撞, 甚至殘損(戰漢時期在將死者生前所使用的玉器陪葬入坑之前,還有人為刻劃作殘的習慣)等,這些相對粗糙的痕跡部位,因其附著力強,也就比光潔面更易腐蝕。在自然條件下,酸鹼度呈中性、乾濕適度且成百上千年不變的環境是不可能存在的(密山封性好的窖藏可能會好一些),大多不是偏酸就是偏鹼,乾濕變化很大,且其周圍普遍存在可與之發生氧化、置換作用的礦物成分,再加上國人自古便有在葬坑中放置硃砂、石灰、水銀等強腐蝕性物質的習慣,更增加了玉器受沁的可能性。

自然沁色

一般來說,從數千年之前傳世至今而未經入土的古玉是不太可能存在的,古玉受沁自然也就在所難免。當然,入土古玉也會因為玉質(比如岫玉就比和田玉更易受沁)、所處壤質、環境(溼坑比幹坑更易受沁)、時間長短不同,而使受沁程度有所不同,沁色沁相也就因此不同。有些玉器全部受沁變色,有些玉器則只是局部變色。有些坑口重,有些坑口輕,比如:南方地溼,玉器易受沁變質;北方較乾燥,受沁較淺,或有歷經數千年不受沁者。總之,在內因與外因的綜合影響下,我們必須認識到完全不受沁的古玉是很少見的,同時也要認識到自然受沁是一個很漫長的、緩慢漸進的過程,通常情況下,非百年以上不太可能形成目視可見的沁相(海邊鹽質土壤中則例外)。而使用高濃度的研製土壤作偽、做舊,這也是近代很多作偽者管用的伎倆。

受硃砂影響的沁色

聊到高古玉的沁色,我們不得不提兩個詞。一個是豆花、一個是飯糝。糝這個字呢是個多音字,有念(shen)的,也有念(cen)的,據說山東臨沂地區還有個特產就是這個字,但是念(sa)。念什麼咱這姑且不多討論。所謂豆花和飯糝在玉器的沁色中是個什麼樣的形態呢?其實很簡單,豆花是從玉質內部開始出現的片狀白化現象,看上去就像漂在湯中的豆花。而飯糝呢,則是類似於我們看見玉料裡天然形成的白點相似,也就是我們玉友平常所說的棉。但是和我們說的白棉點的區別是什麼呢?原生玉料中所帶的棉是成雜亂的絮狀,大多延一個方向成貫穿狀。而飯糝,通常與自然接力所形成的內部六列現象相隨顯現,且邊緣成自然暈散狀態。完全區別於天然的水線、棉點和綹裂。

飯糝

說白了就是說,飯糝與豆花都是白話的初步形態,通常是在玉質相對疏鬆處,由內及表,然後從匹克顯現出來。一般來說,年頭越久的老玉就越發的明顯。而玉種原生態的絮狀棉點,如棉如絮漂浮在玉的裡面,用玩翠的行話來說:他是有根的。

對不起列位藏友,我實在拍不出豆花沁

今天的分享在山海自己看來,說實話,我也覺得比較青澀。或許是因為我的表達能力不足,更多的是我自己今天翻了大量我自己的藏品,更是跑去古玩城幾個要好的老師那裡想拍一點素材,以便用於本文的配圖。可惜的是我還是太笨了。這種需要在倍鏡下看清的東西,我實在不知道怎麼拍攝。希望廣大玉友多多體諒吧,真有什麼想指教的,歡迎評論區對山海指點一二,山海一定做到有評必回。咱們明天見。

相關焦點

  • 古玉手鐲的沁色就是血水泡出來的?其實真相沒那麼神秘
    之前在文章的評論裡面,看到有一些網友問到家裡古玉手鐲的沁色問題。今天就專門整理出一篇跟朋友們一起研究討論這個問題。其實,很多朋友收藏的古玉手鐲可能是家裡老人傳下來的,也有可能是自己喜歡去買的。而一般古玉手鐲上都會或多或少的有沁色,而這些沁色呢,有些是紅色的,很多朋友就喜歡把它叫成血沁。其實叫做血沁卻不是真的是血沁進去了,而是沁色的物質顏色赤紅,像血色而已。
  • 玉器7種常見沁色的真偽識別
    真正經過數千年傳世至今的玉器少之又少,只有明清件稍微多點, 其絕大部分均入過土, 被氧化、侵蝕, 所發生的非玉質本身的「次生「變化, 就是沁色或者沁相。比如: 綠色沁, 是被銅物質浸蝕的沁, 也叫銅沁。
  • 養昆蟲咬字畫騙藏家,假玉塞狗肚子沁色
    下面就來簡單的介紹下販子們是如何造假古字畫和古玉的吧,說實話這些造假方式確實是讓人看得心驚肉跳,只能說這些販子們為了賺錢,真的是夠心狠手黑的! 古字畫造假技術 大家知道當下拍賣市場上,古代字畫的價格無疑是非常逆天的
  • 王紅旗:古玉鈣化的形成原因
    鈣化的成因,有關學者的科學實驗(氫氧化銨溶液實驗)已經證明:由於墓室內鹼性物質對玉質內部的侵蝕,玉器分子結構發生改變,失去結構水,再加上墓室密閉、無氧、時間長等條件影響,鈣化慢慢形成。鈣化現象可以分三個階段: 初期階段:玉質發生「飯糝」現象,也就是玉質內部的白化現象。
  • 雷哥出品「玉養人,人養玉」是真的嗎?玉石傳奇面紗就此揭開!
    看來自古至今人們對玉的喜愛並不無道理,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恰巧也是一位玉石愛好者,那麼你肯定聽說過「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的說法,無論你相信與否,我都將帶領大家一睹玉石獨具一格的風採。我們經常聽說人可以把玉「戴活」,其實就是當自己戴著一件十分喜歡的玉佩常年累月不離身,它和你共呼吸同命運,久而久之,玉石就會產生「靈氣」。因為它常年處於主人身體的恆溫環境中,會根據主人身體體質的不同,玉石的色澤和材質會發生相應細緻的改變。其實玉石的這一神奇的效果早在古代就已經被發現並且廣泛應用,我國著名的中醫藥巨著《神農本草》、《唐本草》、《本草綱目》中都有過著述。
  • 手裡的古玩被估價上百萬 這些鑑定內幕你知道嗎?
    如果你拿到了某個專家或某個團體的鑑定書,市場價標得很高,你就要小心了,事實上,只要是標出了價格,鑑定的權威性就要大打折扣。 問題 古玩為何真假難辨投資古玩的風險是買到假貨,而讓廣大收藏愛好者最煩惱的也正是真假難辨。
  • 古玉鑑定:大神教你「一招鮮,吃遍天」的古玉鑑定秘籍
    料、工、形、紋、沁色、包漿綜合看,既要識假"一點否定製",又要辨真"一點肯定製";只要你熟練掌握六要素的各個識別點。1、玉質的老熟仿不了;除老玉新工外。2、古玉的光氣仿不了;除老玉新工中未動過部分。3、古玉的沁色仿不了;除老玉新工,老料新工的沁色有斷層。4、古玉的皮殼仿不了;除老玉新工外,哪怕一點土或鹼皮、附著物。
  • 不是所有的玉都養人,這些玉最好別戴了,根本不養人!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是文玩圈最流行的話題,很多玩家都覺得我們佩戴玉石,那就是養玉之身,而玉可以養人之德,並且很多傳說裡,都說玉可以保佑主人,化煞擋災,我們暫且不說玉是否可以養人,就算是玉可以養人,但是以下這些玉也不能養人,最好還是別戴了。
  • 丹霞地貌是怎樣形成的 丹霞地貌形成的原因
    都知道我國張掖有著非常美麗的丹霞地貌,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遊客前往觀賞,那你知道丹霞地貌是怎樣形成的嗎?  丹霞地貌在我國就有廣泛地分布,最低海拔可以形成於東部的海岸帶,最高海拔可以出現在4000m以上的青藏高原上。
  • 關於記憶的形成與衰退,你至少需要知道這些
    回想一段最近的鮮活記憶 想到了嗎? 好的,現在試著想想三周前你午飯吃了什麼。 關於午飯的回憶可能已經沒那麼清晰了,但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我們能記住一些東西,而沒法兒記得其他一些東西?為什麼記憶最終會逐漸模糊?讓我們來看看一下記憶最初是如何形成的。
  • 霧的形成 霧是怎麼形成的原因
    導語:任何氣象的存在,都有其形成原因,其中,我們比較常見的霧,也是有一定的形成過程的。而且,形成霧也是需要相應條件的,並不是哪裡都有霧出現。那麼,具體霧的形成是怎麼樣的?下面一起來了解霧是怎麼形成的原因。
  • 昨天這麼漂亮的雲是怎麼形成的 你知道嗎?
    昨天這麼漂亮的雲是怎麼形成的 你知道嗎?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氣象專家表示,估計是有飛行器等經過,穩定大氣受到外力擾動,就會出現這種軌跡性的特殊雲帶,自然狀態不太可能出現這種天氣現象。  但具體成因,尚不能確定,如果你知道的話,歡迎通過85100000告訴我們。
  • 冰雹是如何形成的,你知道嗎
    那你知道他是怎麼產生的嗎?其實冰雹和雷雨一樣都是出自積雨雲,但是產生冰雹的積雨雲升降氣流比較強烈,這種積雨雲也被叫做冰雹雲。,雲層的溫度在零下40度以下,可將地表被太陽暴曬氣化的水在高空凝結成冰粒,然後隨著氣溫的升降不斷地媳婦周圍的冰粒和水滴,形成較大的冰塊,直到上升氣流無法支撐時就會降落到地面。
  • 今天,你那下雨了嗎?你知道雨是怎麼形成的嗎?
    周末科學院 第3課雨是怎麼形成的?昨晚廣州就下雨了,一直到小編在寫稿時都還在下,你那下雨了嗎?歡迎留言交流噢!你知道嗎?有的就會覺得地球上不是有很多水嗎?也夠我們用了吧!但是你知道嗎?並不是地球上所有的水都是可以直接供給我們使用以及飲用的。目前地球的淡水資源是非常緊缺的,特別是北方,所以我們中國有一項非常偉大的工程,那就是南水北調工程。在地球上水是三種形態存在的,分別是液態、固態、氣態。
  • 你知道翡翠原石是怎麼形成的嗎?
    我們手上一件件美麗的翡翠是怎麼得來的;翡翠原石是怎麼形成的;又是怎麼被開採的;一起來了解一下翡翠原石背後的歷史吧。翡翠原石形成所需的地質條件翡翠生成的地質條件十分苛刻,它須要一個高壓低溫的地質環境(壓力5×10(3)-7×10(3)kpa,溫度在15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