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哥出品「玉養人,人養玉」是真的嗎?玉石傳奇面紗就此揭開!

2020-11-26 雷哥出品

「玉」字源於中國最古老的文字,來自商朝的甲骨文和鐘鼎文。在漢字漫長的演變過程中曾出現過將近500個「玉」字,它在古人們的心目中一直代表的是美好,高尚且尊貴的象徵。「玉」和「家」兩個漢字組合成的「寶」字更顯示出玉被私有的趨勢和不可替代的價值。

在中國博大精深的詩詞文化中,「玉」一直以形容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代表頻頻出現在偉大的詩詞作家的筆下流傳至今,更是有不少民間故事和傳說與玉有關,如《和氏之壁》、《鴻門宴》、《女禍補天》等等。對玉的喜愛在中國人的心裡深深紮下了根。那到底何為「玉」呢?《正中形音義綜合大字典》裡如是解:玉,石之美者,即色光潤,聲舒揚,質瑩潔之美石名之曰玉。看來自古至今人們對玉的喜愛並不無道理,如果正在看文章的你恰巧也是一位玉石愛好者,那麼你肯定聽說過「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的說法,無論你相信與否,我都將帶領大家一睹玉石獨具一格的風採。

在我的記憶裡第一次聽到「玉養人」的說法是從姨媽那裡來的,她是一個文玩行家並長達數年將文玩做成一番事業,這就使我們一大家人都沾了她的光,全家上下老老少少都有一玉器戴在身,無論是玉石吊墜、玉鐲、項鍊等等無一遺漏。自從帶上玉墜姨媽就不讓我摘下來,那時還小的我就問姨媽為什麼,她告訴我玉能養人,不僅對身體健康有益處還能保平安。我半信半疑的就這樣戴了很多年,直到今天我也才真正明白玉是如何養人的。我們經常聽說人可以把玉「戴活」,其實就是當自己戴著一件十分喜歡的玉佩常年累月不離身,它和你共呼吸同命運,久而久之,玉石就會產生「靈氣」。因為它常年處於主人身體的恆溫環境中,會根據主人身體體質的不同,玉石的色澤和材質會發生相應細緻的改變。其實玉石的這一神奇的效果早在古代就已經被發現並且廣泛應用,我國著名的中醫藥巨著《神農本草》、《唐本草》、《本草綱目》中都有過著述。

《本草綱目—金石部第八卷》中記載,玉具有:「除胃中熱、喘急煩懣、滋毛髮、滋養五臟、柔筋強骨、止渴、潤心肺、助聲喉、安魂魄、利血脈、明耳目」等療效。《藥劑全書》中也有寶石、玉石、礦石入藥的記載。傳說唐代美人楊貴妃容顏長駐,是因為她常用玉制面棍碾壓面部所致。在經過現代許多研究結果證明之後,「玉養人」的說法有了更科學的解釋:玉石含有鋅、鎂、銅、硒、鉻、錳、鈷等對人體有保健作用的微量元素,有助於人體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協調與平衡。例如鋅元素可以激活胰島素,調節人們的能量代謝,維護人體的基本免疫功能,具有抗癌、防畸、防衰老等人們所期望的作用。錳元素可以對抗自由基對人體造成的損傷,參與蛋白質、維生素的合成,促進血液循環,加速新陳代謝、抗衰老,防止老年痴呆症、骨質疏鬆、血管粥樣硬化等。當佩戴玉鐲時,也會對手腕上一些重要穴位產生作用,手鐲的摩擦和重量,能夠加快血液循環,促進手臂的血管流通。如果長期觀察一位戴手鐲的女士,會發現戴手鐲的那隻手會比不戴手鐲的手要細膩、年輕,這就是手鐲舒筋活血的作用所致。讀到這裡,愛美的女孩子是不是有些心動呢?

當然,「玉養人」與「人養玉」是相輔相成的,在玉石被賦予主人的靈氣,為人類帶來頗多益處的同時,人類也將玉滋養地越發圓潤越發光澤。不過現如今有許多業餘愛好玉者他們只懂得玉石能夠給自己帶來健康和平安卻不很精通如何在養玉的技巧上下功夫。

其實養玉也是一門學問,它和玉的包漿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那麼什麼是包漿呢?它存在於玉石的表皮上,但是並非是所有的玉石都具有包漿。只有年代久遠的玉石才會有包漿存在。包漿實際上就是一種特殊的光澤,大多數的玉器由於歷經了長久的歲月,所以在其表面會形成一層比較自然的光澤,而這個光澤就是「包漿」,很多老道的文玩玩家把它稱為「賊光」。因此在人們長期的把玩與擦拭之後或者是人們身上的油汗長期附著在玉石上也同樣會形成包漿,但過多的汗液和油脂也會對玉造成腐蝕,也要注意玉石的清潔,不能操之過急。「包漿」是鑑別傳世古玉的重要參考依據,古人講是人的精神氣血所聚,實則是人體的有機物質所致。所以在大多數藏家眼裡有包漿的玉石那一定不會差,他們自然也希望自己收藏的玉石有朝一日也能夠價值連城,所以對於養玉,他們絕不會怠慢。藏家除了要每天對玉器進行日常的擦拭之外,還要一直不斷的盤玩且貼身而藏,只有這樣玉器才能夠化蛹成蝶,綻放出意想不到的色澤與靈性。一般說來,「養玉」的關鍵在於「盤玉」,盤法得當就會事半功倍,否則就會功虧一簣。「盤玉」分為「文盤」與「武盤」,上文有說在經過長年累月的佩戴玉器之後,能夠達到養玉的目的,此乃「文盤」,沒有風險但效果甚微。而「武盤」,需要適當藉助外力來養玉,武盤時要用乾淨的白布不斷磨擦玉器,受熱產生的高溫可以將玉中的土氣迅速逼出,使其晶瑩潤澤。但武盤不可操之過急,以免讓玉器毀於一旦。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意盤」的說法,這就需要藏家在把玩和擦拭玉器的同時心裡想著玉石的美德與靈性,儘量在此過程中汲取玉德的精華,以養自身的品性。這樣一來,玉器不僅得到了養護,也使養玉之人的心靈得到淨化,如果久而久之這樣堅持下去,就能夠達到人玉合一的最高境界。所以,「玉養人,人養玉」這樣的說法在行家眼裡,還是有著廣泛的影響力的。

還有玉石的沁色,「玉器受地氣,其各色之沁,皆由外而納於內。」玉石的沁色來源於土壤,來源於土質中礦物的含量,受環境氣候的影響在玉石上形成絕美的圖案。不同的沁色形成的地質條件也不一樣,玉器在土中,吸收著土壤中的物質,而玉本體的物質,也會與它們發生神奇的反應,漸漸積累了有色物質,經過長年的物理滲透,有別樣老成的韻味,十三彩,土斑,壽衣沁,銅綠沁,水銀沁等,都是再說玉石的沁色,要真想辨別沁色的真真假假,可就要好好下一番功夫了。玉石出土,經過人們的盤玉把玩,內在的物質與吸收的物質,又與人體接觸,漸漸地,玉石感受著人氣,玉與人慢慢協調,玉的秉性就會慢慢顯露,沁色也會變得愈發豐富奪目,這也充分的說明了「玉養人,人養玉」的奇妙所在。

《五經通義·禮》裡說玉有五德:溫潤而澤,有似於智;銳而不害,有似於仁;抑而不撓,有似於義;有瑕於內,必見於外,有似於信;垂之如墜,有似於禮,由此可見,國人自古以來就愛美玉石,在古人的眼裡認為玉是萬物主宰,能代表天地四方神明以及人間帝王,能夠增進神與人之間的交流,傳達上天的信息和意志,是天地宇宙和人間禍福的主宰。還有相傳說玉能發出一種特殊的光澤,這種光澤在白天不易見到,夜晚則可照亮方園數尺之地,這種光澤是妖魔鬼怪最怕見到的,人們隨身佩玉,可以增加抵邪氣侵襲的能力,保障佩玉人的安全和吉祥。正因如此,古時玉器獨受歷代皇帝的喜愛,其中達到狂熱程度的怕誰都比不過稱為「玉痴乾隆」的清朝皇帝。其實早在5000千多年前,舊石器時代就為玉器的發展做了不可或缺的鋪墊,從舊石器時代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玉器的佩帶代表著人們社會地位。從碾磨的玉器到精美的玉雕作品,玉器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玉的文化隨之更加豐富,尤其是在清代,達到了中國古代玉器的發展巔峰。在玉質之美、做工之器形之眾、產量之多、使用之廣等方面,都是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玉器所不能媲美的。清宮遺留的古代玉器,大多為乾隆時期收集的,他還親自進行鑑別、定級,許多清宮遺留的古代玉器,配置的木託、木座、木匣,都是乾隆時期置辦的,並帶有乾隆欽定的甲乙丙等字樣。每得到一件珍貴的玉器,乾隆總是題詩吟詠,或表示愉快的心情,或對古人工藝的讚嘆,或對其用途略加考證。除乾隆之外,慈禧對翡翠的喜愛也是空前絕後的,她的滿族頭式中,全由翡翠及珍珠鑲串而成,製作精巧,能使每一顆翡翠或珍珠單獨活動。慈禧手腕上戴的是玉鐲,手指上套著10釐米長的玉扳指。飲茶用的是玉碗,用膳用的是玉筷、玉勺、玉盤。慈禧擁有13套金鐘、13套玉鍾,作為皇宮樂隊的主要樂器,玉鍾懸掛於8尺高、3尺寬的雕刻精巧的鐘架上。雖愛玉至深,但根據玉的五行屬性,對其佩戴也是極有講究的,在玉屬金還是屬土的爭論中,我個人還是更偏向於屬金,因為從中國的文化屬性來看,老子曾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金玉都是貴重的東西,從這個角度出發,玉屬金是沒有疑問的。從五行生剋的角度來看,五行有相生相剋,其中有金克木,木克土,玉石的硬度超過木頭,這樣是符合常理的。從五行相生的角度來講,土生金,玉石是從土裡生出來的,也完全符合這個道理,所以玉石屬金,符合上述條件。所以當我們結合人的五行和玉在五行中屬性來看的時候就要注意了,在人的五行中常聽人說誰與誰投緣或不投緣,其實投緣是因為相生之故。換句話說投緣即為相生,不投緣就表示相剋。既然這樣,那麼當人們選擇佩戴的玉器時也要同五行加以考慮。如五行缺金者金,屬白,推薦佩戴:白玉貔貅,貔貅招財避邪之風水靈獸;五行缺木者木,屬綠,推薦佩戴:佛手,佛手福壽等等。所以可以看出,中國玉文化在歷史上有著很深遠的影響,玉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

重要組成部分,以玉為中心載體的玉文化,不僅深深影響了古代中國人的思想觀念,而且成為中國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中華民族的玉文化,不僅僅是因為玉的稀有或美麗的外觀,而是有著更深一層的精神價值:玉凝結著人們深深的感情——對故鄉的懷念,對祖先的崇拜,對自身道德品質的要求。玉有玉的色澤,人有人的品性。玉和人一樣,都是可甄別的,真正的精華之處可能隱藏在人們注意不到的外表下面,玉需要通過細緻入微的觀察才能發掘出真實的品質,人則也需要細水長流的相處才能真正看出品行和涵養,也許有時還需要和玉一樣得通過不斷的雕琢,不僅雕琢其見識和學識,更重要的是品質。使其具有溫潤如玉的品質,內斂多於張揚,淡然多於名利。可謂人品如玉品,品玉如品人。「以人品治玉品」,琢玉界有玉成器、人成才的說法,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人只有在如玉般的雕琢之後,在社會這個熔爐裡慢慢地琢磨、提煉,才能折射出人性的閃光點。

玉,自古便是高貴和純潔的象徵,有幸覓得一方久已心儀的美玉,那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福分。玉之美,美在德行與靈性。養玉在身,可以讓人鎮定身心,寧神而靜志;養玉在心,可以讓人淡泊名利,寧靜而致遠。當歲月流逝如水,願每一位愛玉者衰老的只是容顏,而心一如玉石,走過滄桑,走過雕琢,走過愛恨,走過情仇,再回眸時,早已是百鍊成玉,有著玉的溫潤、玉的細膩,也有著玉的淡定和從容。

我是雷哥,雷哥出品創始人!

相關焦點

  •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堅持佩戴玉手鐲的人,後來如何了?
    一般來說女性都喜歡戴玉,看古時候的那些名門家庭中的女人都會戴著玉,根據玉的材質,已經品質,可以看出身份的象徵。而現代人戴玉,主要是因為玉好看,很多女性會戴玉手鐲,其實帶著玉手鐲,不僅僅可以提高氣質,它對於身體也是有一定的作用,俗話說「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堅持佩戴玉手鐲,身體會受到哪些好處?
  •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竟是假的?!原來我們都被騙了那麼多年……
    從古到今,都有「人養玉,玉養人」、「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等等諸如此類的說法。         也有不少人說自己的翡翠,在經過長期佩戴和把玩後,變得更加有光澤,與此同時,人的身心也得到改善的事例。有經常佩戴玉石的朋友也發現,玉石越戴越透亮水靈,越戴越溫潤,似乎有生命似的。那麼問題來了:「玉養人,人養玉」是真的嗎?
  •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的背後,究竟有何深層含義?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這一句家喻戶曉的俗語,背後卻有著很深的含義。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這句話的核心是「養」,養是動詞,有相互性。即我養你,你養我。這就像家裡養一隻小狗,小狗會給主人以互動,比如搖搖尾巴,主人會高興,進而給它一塊骨頭。
  •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原來是這個意思
    在玉石圈流傳著一句話:「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通俗理解,經常佩戴玉石的人,會給人帶來好處。這種好處,可能是健康,也可能是好運。當然,效果如何且不論,但如果佩戴玉器能夠讓人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其實也是好事。「玉養人一生」如果放到好運層次來分析,更多可能是精神層面的思考。比如暗示心理,或者巧合因素。倒黴了這麼多年,聽說戴玉可以轉運,半信半疑地接受,可能真的時來運轉。帶來好運的因素有很多,完全認為是佩戴玉石帶來的好運,當然有失偏頗。
  • 不是所有的玉都養人,這些玉最好別戴了,根本不養人!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是文玩圈最流行的話題,很多玩家都覺得我們佩戴玉石,那就是養玉之身,而玉可以養人之德,並且很多傳說裡,都說玉可以保佑主人,化煞擋災,我們暫且不說玉是否可以養人,就算是玉可以養人,但是以下這些玉也不能養人,最好還是別戴了。
  • 這種養人的玉石,你難道還沒聽過?
    俗話說,「人養玉三年,玉養人終身」,要長期佩戴才能有良好效果產生。近日來,奧陶玉這種新式的玉種逐漸被大家所認識,不少消費者或許還不太了解,這次就來看一看這種「寶藏」的特殊玉石有哪些不為大眾所知的特點。養人的奧陶寶石奧陶玉由於其通透的玉質,晶亮的顏色,呈透的光澤,多用來作為珠寶首飾,更是愛美的女性的不二選擇,無論是作為小小的耳飾、戒指,還是大面積的掛墜、手鐲,都有著其獨特的美感。奧陶玉源於北極極地地區,誕生於距今4億8千年的奧陶紀時代,比目前市面上絕大多數的玉石年代都久。
  • 美玉養人:玉只能媽媽輩們戴?說一說那些適合年輕女性的玉石配飾
    古人言「人養玉,玉養人」,認為玉之潤可消除浮躁之心,玉之色可愉悅煩悶之心,玉之純可淨化汙濁之心。玉作為礦石中高貴的一種,含有很多微量元素,人長期佩戴會顯得更加從容優雅。我們在看家庭劇時,經常會看到劇中婆婆給自己中意的兒媳一隻世代傳承的玉鐲,由此可見玉在國人心目中的地位。
  • 祁連玉一種夜晚會發光的玉石,人送外號夜光翡翠!
    翡翠作為玉石之王,集日月山川之精華,匯天地之自然靈氣,它呈現出細膩的光澤和濃濃的綠意,從內而外都透著稀世絕塵之美,被國人所擁戴,人都說玉養人,人養玉長戴翡翠有益於身心健康,翡翠也有千萬種,夜晚會發光的翡翠你們見過嗎?
  • 詭幻崑崙山 揭開獨一無二的崑崙玉石傳奇
    玉出崑崙  新華網青海道西寧08月05日電(新華社記者王聖志、楊劍坤)橫空出世,莽崑崙,閱盡人間春色。飛起玉龍三百萬,攪得周天寒徹。崑崙山不僅恢宏磅礴,高峻滄桑,而且出產名動天下的美玉。記者近日深入神秘詭幻的崑崙山瑤池聖地,試圖揭開獨一無二的崑崙玉石傳奇面目。
  • 和田玉功效與作用,和田玉有什麼作用?
    本文來自玉雕名家官網 自古就有「玉養人,人養玉」的說法,其實這的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那麼和田玉是養人的呢?和田玉功效與作用有哪些?下面,就和玉雕名家一起來看看吧。1.闢邪古籍記載,和田玉具有闢邪去災,護身保平安的作用。
  • 不同玉石的來歷和分類鑑定,一文給你講明白!它不僅是一顆石頭
    玉石的質地和加工手段有何不同其實玉器和石頭的差別就在於它的質地和加工的手段的不同。就像人一樣,有的人一出生就是一副好皮相,被稱為天生麗質,在通過加工那就更加的讓人愛不釋手。人有好多種,有好人,壞人。當然玉也分好多種,而且不像人一樣,只有一個分類的依據,玉也有好多種類,而且分類依據的不同,玉的各個種類也不同。我們的專業人士呢,對玉,玉石和寶石的定義都不同。但在國際上統稱的玉就專指硬玉和軟玉了。
  • 「玉養有緣人」是啥意思?怎麼才知道翡翠玉器是否與自己有緣呢?
    「玉養有緣人」是啥意思?怎麼才知道翡翠玉器是否與自己有緣呢?從古至今,翡翠玉器能夠保平安的寓意,已經在人們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了。眾所周知民間一直流傳著「人養玉,玉養人」,除此還有「玉養有緣人」這兩種說法,之前也是與大家詳細的說過「人養玉,玉養人」的含義,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玉養有緣人」是什麼意思,以及怎麼才能知道翡翠玉器是否與自己有緣呢?「玉養有緣人」這個很容易理解,這句話中最具含義的就當屬緣這個字,緣有三種含義,分別是眼緣、緣分以及機緣。
  • 玉能養人?女人一直佩戴「玉手鐲」,到底有啥變化?專家說清楚了
    很多女生喜歡帶玉鐲子,不僅僅是因為玉鐲比較通透,顯得女性氣質溫婉,更是因為人們經常說「玉養人」。人們常說,女性長時間佩戴玉鐲能夠吸收玉器中的精華,受到滋潤。玉能養人的說法是真的嗎?其實玉中含有非常多的礦物質,這些礦物質中又含有人體需要的很多微量元素。
  • 這些玉石放100年都不值錢!入手需慎重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很多人都相信,天然的玉石總是有價值的,能養人的,然而總是有些玉石能打破「常規」,偏偏毫無欣賞和收藏價值,因此玉也要選對,並非所有玉都養人。今天我就給大家說幾種玉石,它會竟比你想像中的更不值錢!
  • 這種「玉」真的不值錢,千萬不要再買了!
    就是上圖這塊原石,大家看看,這「玉」值錢嗎?  從養生角度來講,長期佩戴玉石飾物,可使皮膚光滑紅潤,所謂「人養玉,玉養人」,用手盤摩玉飾,也是一項具有強心作用的手上運動,玉上的紋飾琢痕,會不斷刺激手上的穴位,可增強心脈。經常盤玩玉件,也會產生愉悅之情,如果心情煩躁,清涼貼身的玉飾,還可吸熱散熱,有利於平靜心情。
  • 木化玉為何受到社會各界的追捧?
    隨著木化玉市場的爆發,越來越多的人們除了關注緬甸翡翠外,又開始喜愛木化玉,並且由於其在玉石珠寶中無可比擬的優勢
  • 這種玉石,常被當藍水翡翠賣,讓不少人吃虧上當,怎樣區別二者?
    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我們只有花心思去把玩和理解玉的內涵,才能真正在養玉的同時悟出玉的真美。一方面,我們通過把玩提高玉的光澤度和通透度,使玉更加美麗通靈;另一方面,接觸玉的過程可以給人帶來身心健康,教化人生。
  • 銀鐲子越戴越亮說明身體很健康,是真的嗎?
    原標題:銀鐲子越戴越亮說明身體很健康,是真的嗎?   如果佩戴的人有某些小動作的習慣,是有可能讓銀鐲子越戴越亮的,比如你總摩擦它。   3、注意金銀首飾的「放射性」   金有放射性,不過,有放射性的不是金本身,而是它的同位素。所有元素都有同位素,金也不例外,不過一般放上一年左右(買了還不讓帶啊!),金子就會穩定下來。
  • 滿城漢墓出土的一個玉人,不僅玉人名字成謎,它的作用也是謎團
    「君子比德於玉」,玉石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溫潤儒雅之意,古人把君子的德行比成美玉,將玉石製成各種器物佩戴在身上,更能凸顯自己的操守與尊貴。可是,在滿城漢墓中出土了一尊玉器,卻讓人們對玉的概念有了新的認識。它究竟是什麼玉器呢?
  • 女人再窮也要戴一隻玉手鐲!這裡面大有講究,看完你就領悟了
    天然緬甸玉飄花石英巖玉手鐲玉贈愛人或者母親都是很好的選擇,寓意著平安和吉祥,女性戴了更是顯得典雅莊重和溫柔。和田玉黃玉玉石手鐲子造型圓潤,經過開光的翡翠玉手鐲,帶在手上為有緣人帶來福氣與好運氣,低調而不失美感。和田玉黃玉玉石手鐲子小的一隻鐲子,別人能從中讀懂出你的品位與態度,甚至你的現狀與曾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