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玉石圈流傳著一句話:「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這句話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通俗理解,經常佩戴玉石的人,會給人帶來好處。這種好處,可能是健康,也可能是好運。
從健康層次來分析,帶玉是否對人體有好處,並沒有科學的定論。有人認為,玉石中含有大自然的微量元素,這些元素可能是人體所需要的,長期佩戴有助於這些有益元素的吸收。久而久之,身體可能會產生微妙的變化。
就像《紅樓夢》裡的賈寶玉,一直戴著通靈寶玉。賈寶玉或許無法理解,這是長輩對子女健康的美好祝願。當然,效果如何且不論,但如果佩戴玉器能夠讓人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其實也是好事。
「玉養人一生」如果放到好運層次來分析,更多可能是精神層面的思考。比如暗示心理,或者巧合因素。倒黴了這麼多年,聽說戴玉可以轉運,半信半疑地接受,可能真的時來運轉。
帶來好運的因素有很多,完全認為是佩戴玉石帶來的好運,當然有失偏頗。繼續從好運層次分析,還要理解前半句話:人養玉三年。
人之所以戴玉,一是為了裝飾,二是為了盤玩。提到盤玩,曠日持久才能見到效果。可以想像一下,將一塊「粗糙」的新玉,經過長時間的盤玩、包漿,最終變成一塊美玉,耗費的心力可想而知!
在給玉石包漿的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盤玉需要刷、盤、洗等工序,可能耗費了時間卻沒有效果。然而,盤玩的人並沒有因為看不到成效而放棄,不斷堅持,相信總有看到璞玉的一天。試想一下,具備這樣心態的人,如何沒有好運?「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或許正是這個道理。
如果僅僅如此,還是有些低級。關於玉養人完全可以從文化層次進行理解,中國是一個擁有數千年玉文化的國家。早在新石器時期,玉石便成為生活在這片大地上人們的重要裝飾。不僅活人佩戴玉器飾品,玉也稱為重要的陪葬品。隨著時間的推移,玉被賦予了各種正面的含義。
東漢的《說文解字》有提到:「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潔之方也。」
玉的五德是對其特性的介紹,溫潤、內外一致,其聲清脆、不易破損,即便有了斷口也不會傷人,總結起來就是任意智勇潔,「人養玉三年,玉養人一生。」的終極含義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