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範院校的教師教育出路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教師教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總體上看,這種變化表現在「三軌多級」的教師教育體系,三軌指師範院校、綜合院校和職業院校三軌,多級是指教師培養的學歷多層次體系,具體地說,幼兒園教師表現在中專、大專、大學本科、研究生四個層次,小學教師表現在大專、大學本科和研究生三個層次,而中學教師則有大學本科和研究生兩個層次,從而形成了多層級的教師教育體系。而在這個體系中師範院校佔主體,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有42所師範大學,70所師範學院,48所師範高專,110所中師,而70所師範學院其實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所謂地方師範院校,其在校師範生規模為49.80萬人,2014年畢業生規模為13.40萬人,其辦學層次主要以本科層次為主,專科層次佔比少(16.9%),師範生佔比差異大,不同地方師範院校大概在30%-80%之間,而師範生生源質量普遍好於非師範生生源,在培養方向上,主要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主,師範學院培養目標以中學教師為主,兼有對小學、特教、幼兒園教師培養,小學教師培養關注全科教師和分科的語、數、外,幼兒園教師培養關注實踐和藝體技能,發達地區就業去向則以小學教師為主,其他地區以小學和初中為主,還有農村地區訂單式培養,從內部管理上來看,以分散式為主,學前和小學教育專業在教育學院或初等教育學院,中學教師培養在各學科專業院系,輔之以準集中式培養,師範學院內部成立教師教育學院承擔師範生教師教育專業公共課程的教學任務,教育實習仍然由各院系負責。

問題是在70所地方師範院校的辦學過程中其方向越來越呈現出綜合化的趨勢,綜合化辦學的動力十分明顯,從表面上看,對教師培養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這些影響主要表現在師範院校不斷擴充人文學科、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等領域的學術機構,使師範院校不斷地向綜合化方向變化,也使原本只有培養教師的不同學科的院系不斷地擴充人才培養的方向,從而表面上削弱了原本只有培養教師的力量;嚴重的問題是,原本在各學科院系處在邊緣的學科教學論在綜合化過程中更加邊緣化,他們在資源分配中愈顯劣勢。在教師教育管理上,教務處的管理職能逐漸變得複雜化,其功能性質也逐漸從管理的教師教育專業性向管理自身的專業性、科學化等轉變,從教師教育專業性轉變為管理專業性,從而使教務處的管理對象從教師教育的單一對象向綜合性、多學科性、多層次性的人才培養對象轉變,顯然表現出了特殊領域的管理向一般領域或普遍領域轉變,教師教育管理反而變得非專業,它僅僅是一般管理的對象,而不是教師教育專業管理的對象。這種管理職能轉變導致了教師教育的失落,表面上表現出教師教育被弱化和邊緣化的現象。所以這裡涉及若干重要議題需要討論,如師範院校在綜合化過程中的教師教育轉型,在轉型後師範院校內部的教師教育資源整合。

從大學發展趨勢來看,綜合化的辦學趨勢是所有大學的追求,包括地方師範院校,而事實上地方師範院校已經綜合化了,需要討論的問題是,在綜合化背景下教師教育如何轉型?我們要表明的一個觀點是,綜合化和教師教育並不是一個矛盾體,就地方師範院校而言,教師教育需要以綜合化為基礎,綜合化改變了原本單一的教師教育文化,只不過地方師範院校還要考慮如何繼承教師教育傳統和重塑教師教育的文化。

在這個觀點基礎上,我們認為,教師教育要在綜合化環境中實現轉型,轉型主要表現在從學科(人文、社會和自然學科)為邏輯的二級教師教育的學院向專業(如小學教師教育專業)為邏輯的二級教師教育的學院轉型,具體地說,通過教師教育專業學院的建立把原本在學科院系的學科教學論專業整合進去,把所有的學科、專業資源整合到二級教師教育的專業學院,這就勢必提出了另一種轉型,那就是教師教育的學院教師的身份從學科教學論教授向教師教育教授轉型,教師教育的人力資源要整合進二級教師教育專業學院,而不是分散在不同學科院校;重要的是,教育學科從單純地為學科建設服務向教育領域的人才培養及其專業發展服務轉型,使二級教師教育專業學院的所有資源為教師教育服務,從而直接提出了教師教育課程從學科體系的課程向師範生發展和學生發展課程轉型,教師教育資源要圍繞師範生發展來進行再次分配;甚至教師教育課程實施要從單純理論講授向實踐屬性滲透的轉型,教師教育資源要向師範生的實踐教育傾斜。

由此看來,地方師範院校在向綜合化轉型過程中需要對教師教育無論從學術組織結構,還是從學術制度資源,抑或是從人力和財經資源進行重建、重新分配和整合。就以教師教育的學術制度來說,要重新調整專業結構,從學科院校的專業結構向幼兒園教師教育、小學教師教育、中學教師教育、特殊教師教育、職業教師教育等專業調整,在專業結構調整基礎上調整教師教育招生結構,減少中學教師教育的專業招生數,提高幼兒園教師教育、小學教師教育、特殊教師教育等的專業招生數,以滿足鄉村和地方的教師需求,尤其要取消教育學專業、教育管理專業等本科專業,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到幼兒園教師教育和小學教師教育專業上,可以避免與省屬師範大學在中學教師培養的競爭劣勢。

地方師範院校確實需要保持其辦學特色,至少不能把教師教育辦學特色丟棄,在此基礎上加快地方師範院校內部教師教育的組織資源、學術制度資源、人力資源、財物資源和實踐資源的整合,這才是地方師範院校在教師教育轉型中的出路,而不糾纏於綜合化與教師教育之間的矛盾。

(作者單位: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師範大學教師教育研究中心)

相關焦點

  • 教師「考編」,師範院校哪些專業熱門,哪些專業冷門?有一個冷門
    近日,教育部門有關領導在新聞發布會上提到,積極加大對師範院校的支持和投入力度,對教育部部屬師範大學公費師範生,每生每年給予1.4萬元的標準補助。教師行業的專業會越來越受學生青睞,不過,想做教師「考編」,最好保證所學的專業與中小學教師招考的專業一致。
  • 師範專業選擇多?這些師範專業就業難,不當老師沒出路
    近年來,國家進一步提升了教師的薪資和福利待遇,這也讓師範專業迎來新的報考高峰。很多人覺得考上師範專業就相當於拿到鐵飯碗,就算不當老師也可以去教育機構,或者去其他相關領域,在就業上有很多選擇。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師範專業都有很多選擇,這裡給大家列舉一些就業難的師範專業,不當老師沒出路。
  • 師範院校「飯碗」不保?綜合類大學也要培養師範生
    教師被「被淘汰」的可能性僅為0.4%,成為未來最不容易被機器人取代的職業之一。從一個人上學開始,幼教、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乃至成人教育,可以說,人生的無數個重要階段都與「教師」緊緊相連。而培養教師的師範教育,則被稱為教育事業的「工作母機」。
  • 師範院校地理專業,是否應轉為小學教育專業,該如何正確思考!
    師範類專業大方向比較多,如針對職業教育的師範類專業,這類專業一般都是相應的職業師範院校的首選;在如特殊教育師範類專業,這類一般都是針對殘障孩童的教育。狹義的師範類專業主要還是只針對基礎教育的師範專業,一般針對的都是中小學教育。
  • 職業院校學前教育研討會舉行 專家、領導共探幼兒教育「新出路」
    合影留念 重慶市育才職業教育中心供圖 華龍網發華龍網12月12日16時45分訊(張軍)近日,重慶市職業院校學前教育專業建設研討會,在重慶市育才教育中心舉行,來自教育界各行業的專家、領導等,從學前教育專業的發展、新政下的改革實踐、學前教育資源建設等方面
  • 3個「最吃香」的師範專業,教師缺口大,不進學校也有其他出路
    國家對於教師行業一直都很重視,這幾年也新出臺很多福利政策,不僅提高了教師的薪資,還在教師的工作環境上給予更多的改善。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子女以後工作能穩定,尤其對於女生而言,選擇師範專業是最佳的選擇,不僅就業穩定,以後找對象也很容易。很多男方家長更加傾向於找教師作為兒媳婦。
  • 非師範專業想考教師資格證,這些專業可以選
    現在的學校和專業有時不一致,比如有人是師範類院校的非師範專業,有人是非師範院校的師範專業,因此,為了廣納人才,很多中小學招聘不一定限制師範院校畢業生,只要專業對口即可。 中小學招教不一定要求師範專業,但是要求專業課對口。比如學校招英語老師,會要求英語、翻譯等專業,招語文老師則要求漢語言等文學專業。
  • 非師範專業的本科學生,想要當教師,可以通過這三種途徑來實現
    非師範專業的本科學生,想要當教師,可以通過這三種途徑來實現教師這一職業雖說薪酬不高,但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小編認為,如果家庭條件較好的孩子完全可以選擇報考師範專業,當然作為女孩兒的話,報師範專業則更有優勢了,因為教師職業相對於其它職業來說應該較為穩定
  • 2020年全國師範院校學工部長論壇在湖北師範大學舉行
    中國網黃石11月29日訊「深化高等師範院校學生工作合作共同體建設,努力培育『四有』好老師」專題培訓會暨2020年全國高等師範院校學工部長論壇11月27日在湖北師範大學舉行。他指出,師範大學承擔著培養人民教師的重任,關係到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使命,此次會議對於加快構建高質量思想政治工作體系、培育「四有」好老師具有重要意義。希望通過深化共同體建設促進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
  • 2020年中國師範大學排名,4所師範院校強勢突圍,發展前景好
    師範類的院校一直都是廣大考生和家長喜愛的院校,因為這幾年社會上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所以像師範類這樣的教育類領域更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畢竟師範類大學的就業前景還是比較好的,能夠受到廣大人民的認可。3、浙江師範大學浙江大學是浙江省的一個重點打造的師範類院校,為省內的教育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很多中小學的老師都是畢業於浙江師範大學,所以畢業生在社會上的認可度還是很高的。
  • 國際人學校|師範及教育類專業,除了當教師還有沒有其他出路?
    記得十年前高考完報志願的時候,小編壓根就沒有考慮去填報師範類教育類專業,那時候大家都對電氣,自動化,機械,金融,建築,小語種之類的趨之若鶩,教育類專業感覺出路很窄只能做教師且待遇很低,所以不吃香。不過隨著時代發展,情況已經變了,不僅僅教師的待遇上漲,吸引力增加,網際網路教育的大發展使得師範生在網際網路領域也擁有非常多的機會,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二。
  • 化學師範與生物科學師範哪個就業前景更好?
    網友問:化學師範與生物科學師範哪個就業前景更好?本人的觀點是專業無好壞,只有是否適合自己的專業。師範類專業畢業後大部分是要從事教師行業。雖然目前教師待遇並不是很好。但是國家正出臺政策扶持師範教育,提高教師待遇,同時入職門檻。我相信以後不會像之前一樣「每年來一波中央空調」。
  • 這3所師範專科學校可選擇,就業前景好
    如果未來有當老師打算的話,考生讀師範院校的師範專業會是一條較好的選擇路線,畢業後在未來教師招聘競爭中會更具有一定競爭力。因此作為培養教師搖籃的師範類院校分數近年來也是水漲船高?那麼成績一般甚至只有專科分數就沒有機會成為師範生了嗎?並不是!
  • 聚焦新時代教師教育改革,看這五位「大咖」怎麼說
    迎接新的挑戰,創新師範教育 鍾秉林(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原校長): 我國教師教育正處在資源重組,格局重構的階段。高等師範院校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受到嚴重的挑戰。
  • 廣東省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
    「雙師型」教師隊伍,為加快我省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提高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提供強有力的師資支持。強化新教師入職教育,鼓勵有條件的職業院校建立新教師教育見習、企業實踐制度。 03 構建職教師資多元培養培訓格局 建設一批一流職業技術師範專業,推動職業教育師範類專業認證。
  • 2020全國師範類院校三個檔次,師範類專業與其他專業有什麼不同?
    師範類院校一直都是考生和家長相當中意的報考方向,而且教師行業相對來說非常穩定,國家也越來越重視從幼兒到大學的整體教育,相應的教師福利也是在逐年升高。師範專業一般會在專業名稱後加上師範或教育字樣,如「生物科學(師範)」、「物理學(師範)」、「小學教育」、「科學教育」等。所以,報考的第一步,首先是要看清楚招生計劃,要清楚自己所填報的是該校的師範類還是非師範類專業。區別2:課程設置在課程設置上,除本專業基礎課程外,非師範類專業則沒有要求上相應的教育類課程。
  • 教育部介紹「十三五」期間國家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教育...
    在質量保障上,實施三級五類師範專業認證,全國4000餘個師範專業納入到一級質量監測,221個師範專業通過了第二級、第三級專業認證。改革實施「國培計劃」,聚焦鄉村教師特別是「三區三州」等深度貧困地區的鄉村教師,中央財政投入110億元,培訓近900萬人次。
  • 武漢聚獅教育談:幼兒教師學歷低有影響嗎?
    武漢聚獅了解近年來,隨著我國對教育的日益重視和師範院校規模的不斷擴大,教師學歷提升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一方面,教師學歷的提升是教師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另一方面,教師學歷的提升也是教師職稱和工資水平提升的一個硬條件。在這種背景下,中小學教師的教育水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目前,不符合教育教學要求學歷的教師非常少。但是從我們身邊的情況和媒體的報導來看,武漢聚獅發現幼師學歷低是很常見的。
  • 師範院校裡的三個黃金專業,市場需求大,畢業後容易獲得「編制」
    知識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為科學,教師不存在的地方,無知就變成了智慧,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是模範,教師這個職業,是值得所有人敬重的,成為一名教師,也是很多人的夢想,而教師也分為很多類,哪幾個專業是師範院校最吃香的呢?
  • 英語學科考研選擇:英語師範考研入手策略及九大師範院校選擇
    自從疫情之後,越來越多的人將自己未來的發展目標聚焦於老師這個職業了,而英語師範,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在國際化愈發明顯的今天,英語在我們實際生活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而英語學科的考研選擇,就是我們今天要來講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