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人索契 地球上緯度最高的亞熱帶地區

2020-11-22 騰訊網

黑海岸邊,有著145公裡的漫長海岸線,常年溫暖溼潤的索契地區被視為俄羅斯聯邦呼吸溫暖空氣的絕佳之地。即使在每年最寒冷的時候,索契的氣溫也不會跌落至攝氏0度以下,它是地球上緯度最高、最靠北方的亞熱帶區域。

就這樣,綿延向西的高加索山脈,將索契和俄羅斯的其他地方隔絕成兩個完全不同的世界。那裡沒有面色冷峻、行動劃一的產業工人,也沒有頂風冒雪在森林和曠野上謀生的農牧人口。索契是全俄羅斯人心嚮往之的旅遊聖地。陽光,沙灘,充滿情調的細雨,足以讓每一個遊客露出深藏的笑容。讓你心靜逍遙的,不是那些印在旅行手冊上的景點,而是從西邊海岸飄來的每一口空氣。

攝影:Ojj! 600

考古學家曾在索契考證出10萬年前的人類遺蹟,而來自小亞細亞地區的遊牧族群,則在1500年前成為那裡最早定居的人口。從11世紀開始,西部的基督教政權和毗鄰的喬治亞王國,是索契地區長期的統治者。直到150年前,俄羅斯人靠漫長而殘酷的高加索戰爭,將這片美麗的海濱收至麾下。

上世紀初葉,第一個社會主義政權建立,成長於格魯吉亞的史達林統帥對索契情有獨鍾,將那裡規劃為蘇維埃政府部門療養、放鬆的後花園。兩次世界大戰,索契是蘇聯紅軍的大後方,數以百萬計的受傷將士被運送到黑海之濱,接受醫治,完成康復。就在這個一次次慰藉著戰爭和鮮血導致的創傷的地方,一名於蘇波戰役中受傷的士兵----奧斯託洛夫斯基,寫下了傳世之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奧斯託洛夫斯基塑像/攝影:Gray Gray

炮火和硝煙散去,索契成為國土重劃的俄羅斯最為亮眼的旅遊聖地。每年超過兩百萬的中高端家庭遊客,讓上百家療養機構和數百個旅館庭院變得熙熙攘攘,人流不斷。

與俄羅斯其他大城市不同,索契城裡沒有古色古香的帝國沉澱,也沒有理性宏大的文化敘事。怡人的自然景色才是他們的主打牌。規模宏大的水族館,現代風格的海洋樂園總是遊人最喜歡駐足的地方。

攝影:Ганощенко Роман

但是,如果你認為索契只是一個落腳在地球北部的夏威夷或邁阿密,那就大錯特錯了。離開海岸線僅僅三公裡,你就會看到幾座銀裝素裹的高山。海拔超過4000米的羅扎-胡託爾(ROZA KHUTOR)山峰,是五年前冬奧會的主賽場。俄羅斯政府耗資十數億美金,將那裡打造成全歐洲場地條件和配套設施最頂級的滑雪聖地。而錯落在雪山腳下的豪華度假村和高檔餐廳,也是讓遊客打開錢包的絕妙之地。

攝影:MartinPUTZ

從舉國體制的前蘇聯開始,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讓索契成為政府體育部門培養人才的集訓基地。蘇聯第一個網球滿貫選手卡費利尼科夫(Yevgeny Kafelnikov),第一個奧運遊泳獎牌獲得者尤尼切夫(Kharis Yunichev),第一個國際籃聯名人堂球員特卡琴科(Vladimir Tkachenko),四屆體操世錦賽冠軍康達科娃(Daria Kondakova)都是出自索契基地。15年前,以莎拉波娃為首的俄羅斯「紅粉天團」,從那裡的網球學院起步,橫掃天下。

金牌閃亮的索契基地,幾乎涵蓋了俄羅斯體育所有的強勢項目,展示著俄羅斯人對運動美學的透徹認知。但是,冰球運動似乎在這塊溫柔之地缺少基礎。直到2014年,藉助冬奧會的契機,索契城才有了第一支正式的職業冰球隊,加入到KHL聯盟,那就是索契隊。他們將一隻兇猛的豹子,畫在球隊的LOGO上。衝破高加索山脈的阻攔,他們期待橫掃東部大陸的那一天。

-THE END-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我國的「東北地區」,是同緯度地區之間年均溫最低的地區?
    而我國的東部季風區主要是指大興安嶺移動、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的氣候特徵表現為「季風氣候」顯著,這裡是全球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地區,包括了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等所有季風氣候類型。
  • 問答 |為什麼我國的「東北地區」,是同緯度地區之間年均溫最低的地區?
    而我國的東部季風區主要是指大興安嶺移動、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的氣候特徵表現為「季風氣候」顯著,這裡是全球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地區,包括了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等所有季風氣候類型。
  • 索契的正確打開方式
    俄羅斯人通過閉幕式上相當機智的自黑,竟然巧妙地化解了這個尷尬!索契北靠大高加索山脈,阻擋了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向西毗鄰黑海,從海上會吹來溫暖的海風,所以這裡氣候宜人,冬季最低溫度平均為2-4攝氏度,夏季最高溫度平均為30攝氏度左右。
  • 日本發現緯度最高珊瑚礁 4300年前開始形成
    新華網東京5月6日電(記者藍建中)日本國立環境研究所生物和生態系統環境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山野博哉率領的研究小組日前說,他們在長崎縣對馬島近海發現了世界生長緯度最高的珊瑚礁。珊瑚通常生活在水溫20攝氏度以上的熱帶、亞熱帶海域,高緯度地區很少生長。山野的研究小組在北緯34度25分的對馬市豐玉町志多浦水深約10米的海灣中發現了這塊珊瑚礁。這種珊瑚屬於環菊珊瑚,形成的珊瑚礁長約100米,寬約10米,厚約5.5米,據認為是從約4300年前就開始形成了。山野博哉一直致力於調查地球變暖對珊瑚礁生態系統的影響。
  • 緯度最高的熱帶雨林——西藏墨脫
    在很多人印象中西藏是一個寒冷,空氣稀薄的高原地區,不太適宜人類居住。其實在西藏有個地方比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氣候環境都要好,這就是中國的墨脫。強大的西南季風從印度洋帶來大量暖溼氣流深入大峽谷內部,使峽谷底部等溫線與同緯度相比明顯向北推進。
  • 此地跟武漢同緯度
    有些人會想到是赤道。初中我們上過地理課得知,地球表面的熱量來源於太陽輻射,緯度是影響獲得太陽輻射能量多少的最重要因素。究其原因,緯度低則正午太陽高度角大,太陽輻射經過大氣的路程短,被大氣削弱得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多。所以,到達地表的全球太陽年輻射總量的分布基本上成帶狀,由低緯向高緯遞減。那麼世界上最熱的地方是赤道地區嗎?我們來看一下全球年均溫分布圖。
  • 「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是同一種氣候嗎?
    氣候是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主要有氣溫、降水、光照等要素來組成。世界不同地區由於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狀況、下墊面狀況等因素的不同,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其中緯度位置,決定了當地的熱量狀況,也就是不同的溫度帶,形成了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不同熱量帶的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是一種位於「亞熱帶」地區的氣候類型,從緯度位置來看主要位於南北緯25°至35°之間,同時亞熱帶季風氣候最顯著的氣候特徵是「季風」現象顯著。
  • 全球年太陽輻射總量最多的地區,為什麼不是緯度最低的赤道地區?
    地球大約距離太陽1.5億千米,太陽輻射從太陽出發,大約經過8分多鐘就能到達地球,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總量大約是太陽所釋放的總能量的二十二億分之一。其實不是,也就是說赤道附近並不是全球光照(太陽輻射)最多的地區。「緯度因素」是影響太陽輻射(光照)強弱的一個重要因素,緯度越低,年平均正午太陽高度就較大,太陽輻射能量更集中,同時經過大氣的路徑就較短,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較多。
  • 雖是初夏時節,熱浪已經襲擊歐洲西部地區,多地最高氣溫超40℃
    由於地球自轉的軌道面赤道平原和地區公轉的軌道面黃道平面之間存在夾角,我們稱為黃赤交角(23.5°),所以就導致了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也就是在一年中,太陽直射點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做回歸運動,從而也就使得地球上有了四季和五帶的劃分。
  • 雖是初夏時節,熱浪已經襲擊歐洲西部地區,多地最高氣溫超40℃
    由於地球自轉的軌道面赤道平原和地區公轉的軌道面黃道平面之間存在夾角,我們稱為黃赤交角(23.5°),所以就導致了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也就是在一年中,太陽直射點會在南北回歸線之間做回歸運動,從而也就使得地球上有了四季和五帶的劃分。
  • 為什麼南亞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會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
    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來自太陽的太陽輻射又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平行光,當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時候,不同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就會不同,總體而言年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由赤道往兩極遞減」。也就說,從緯度角度來看,年太陽輻射能的分布規律為從低緯往高緯遞減,按照熱量的高低,我們可以把全球的熱量帶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
  • 俄羅斯春城:與吉林同一緯度,但這卻四季如春最低溫不會低於5度
    而在俄羅斯有一座也被稱之為是春城的城市,卻在世界上都有著一定的名氣。讓人好奇的是這裡明明與咱們國家冬季溫度較低的吉林屬於同一個緯度的,卻但還能夠四季如春,這裡就是索契。這城市也是其整個俄羅斯裡最為溫暖的城市之一,據說最低溫度從未低於過5°,這點似乎咱們國家不少南方城市都是做不到的,更何況這還是一座緯度比較高的城市。
  • 兩極高緯度地區極晝時整天都有太陽照射,為什麼氣溫還這麼低?
    地球上不同的地區,由於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以及地形因素等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比如我國的氣候類型有五種分別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等。
  • 地球的熱帶地區正在逐漸變大
    科研人員告訴你:你的感覺沒有錯——地球的熱帶地區正在逐漸變大,導致這些原來不在熱帶範圍內的地區,正在受這一改變的直接影響,如圖1所示。在這些影響發生的過程中,溫暖潮溼的空氣從赤道地區到達南北兩極,從而提升了中南美洲、中南非洲、東南亞以及大洋洲部分地區的氣溫。據之前的氣候模型預測,全球變暖將導致熱帶地區的膨脹。迄今為止,這些模型顯示,在未來100年中,熱帶地區將分別向南向北擴大2.5緯度左右,如圖2所示。
  • 問答 |為什麼緯度更低的「雲貴高原」,年均溫卻比「四川盆地」要低?
    一個區域的年均溫高低,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主要的影響因素包括緯度、地形、海陸位置、洋流等。一般來說,緯度是影響年均溫高低的最主要因素,從世界範圍來看,全球年均溫的分布規律總體上遵循「由低緯往高緯遞減」,因為緯度越低正午太陽高度越高,太陽輻射能越強,氣溫就越高。
  • 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大氣環流三大因素,決定了全球氣候基本格局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主要的氣候要素包括氣溫、降水和光照等等,全球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等。
  • 為什麼我國「東北」,是同緯度年均溫最低的地區?
    眾所周知,東三省到了冬天非常冷,氣溫往往能夠達到零下二三十攝氏度,整個東北地區的年平均溫度只有3攝氏度。然而我們從地球儀上觀察,東北地區的維度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東三省從遼寧到黑龍江,緯度大體上是北緯40度到北緯50度範圍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