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年太陽輻射總量最多的地區,為什麼不是緯度最低的赤道地區?

2020-12-03 地理沙龍號

所謂太陽輻射是指太陽作為一顆恆星,源源不斷的在向周圍的宇宙空間以電磁波的形式釋放能量,我們把太陽宇宙空間發射的電磁波和粒子流稱為「太陽輻射」。地球大約距離太陽1.5億千米,太陽輻射從太陽出發,大約經過8分多鐘就能到達地球,到達地球的太陽輻射總量大約是太陽所釋放的總能量的二十二億分之一。

全球年太陽輻射能分布規律

就是這對太陽來說微不足道的二十二億分之一的太陽輻射能,給地球帶來了重要的能量來源,提供了地球生物的生長,生態系統的運行,提供了人類社會的絕大多數能源,也推動了地球的大氣運動、水循環以及洋流運動。從氣候要素的角度來說,太陽輻射能包含了熱量和光照兩部分,我們知道全球熱量的總體分布規律是「由赤道往兩極遞減」。

世界年太陽輻射能分布地圖

那麼,全球光照(太陽輻射)的總體分布規律是不是也是「由赤道往兩極遞減」呢?其實不是,也就是說赤道附近並不是全球光照(太陽輻射)最多的地區。「緯度因素」是影響太陽輻射(光照)強弱的一個重要因素,緯度越低,年平均正午太陽高度就較大,太陽輻射能量更集中,同時經過大氣的路徑就較短,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較多。

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不過,緯度並不是影響太陽輻射(光照)強弱的決定性因素,還有其他幾個重要因素會影響一個地區年太陽輻射總量的大小。第二個影響因素是「天氣狀況」,天氣的陰晴變化對光照強弱有很大影響,如果某地晴天多,那麼大氣對於太陽輻射的削弱少,到達地面的光照就強烈;反之,某地如果陰雨天多,那麼大氣(主要是雲層)對於太陽輻射的削弱多,到達地面的光照就減弱。比如赤道地區,多屬於終年高溫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一年中陰雨天數多,光照就相對較弱了。

撒哈拉沙漠

也就是說,從水平方向來看,全球年太陽輻射總量最多的地區應該在「緯度較低、天氣晴朗」的地區,也就是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區,其中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最多的地區。此外,「海拔高低」也是影響太陽輻射(光照)強弱的一個因素,因為海拔越高,相應的大氣層厚度就會越薄,大氣對於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也就相應的較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強度就較強。

中國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

所以,那些高海拔地區,通常太陽輻射(光照)也十分強烈,年太陽輻射總量也較多。比如,我國的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也是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最多的地區。最後,「白晝時間長短」也會影響太陽輻射(光照)的強弱,也就是說一天中白晝時間越長,那麼日照時間就通常會長一些,得到的太陽輻射量也就越多,比如,一些中高緯度地區,在夏季通常白晝時間較長,光照也十分充足,適宜農業生產。

青藏高原

相關焦點

  • 讀中國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尋找年太陽輻射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
    ,以及年太陽輻射量最高和最低的地方在哪裡?從第一方面影響因素來看,太陽輻射和地面的夾角就是「太陽高度」,通常以正午太陽高度來衡量,一般來說緯度越低,年平均正午太陽高度就越高,太陽輻射的能量就越集中,獲得的太陽輻射能量就越多,理論上來說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應該會從低緯往高緯遞減。
  • 全球最熱的地方在哪裡?此地跟武漢同緯度
    全球最熱的地方是哪裡呢?有些人會想到是赤道。初中我們上過地理課得知,地球表面的熱量來源於太陽輻射,緯度是影響獲得太陽輻射能量多少的最重要因素。究其原因,緯度低則正午太陽高度角大,太陽輻射經過大氣的路程短,被大氣削弱得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多。所以,到達地表的全球太陽年輻射總量的分布基本上成帶狀,由低緯向高緯遞減。那麼世界上最熱的地方是赤道地區嗎?我們來看一下全球年均溫分布圖。
  • 兩極高緯度地區極晝時整天都有太陽照射,為什麼氣溫還這麼低?
    全球年均溫等溫線分布圖地球表面的熱量總體上從赤道往兩極地區遞減,地處高緯度的兩極地區是地球上最為寒冷的區域,特別是南極大陸地區氣候更是寒冷,南極大陸的年平均溫度在-25℃左右,內陸地區年平均緯度更是只有-40℃至-50℃,南極地區測得的地球最低氣溫為-88.3℃。
  • 為什麼我國的「東北地區」,是同緯度地區之間年均溫最低的地區?
    而我國的東部季風區主要是指大興安嶺移動、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的氣候特徵表現為「季風氣候」顯著,這裡是全球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地區,包括了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等所有季風氣候類型。
  • 問答 |為什麼我國的「東北地區」,是同緯度地區之間年均溫最低的地區?
    而我國的東部季風區主要是指大興安嶺移動、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的氣候特徵表現為「季風氣候」顯著,這裡是全球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地區,包括了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等所有季風氣候類型。
  • 為什麼沙漠都分布在緯度30度左右的地區?為什麼中國沒有沙漠?
    大量吸收陽光會在地表存下大量熱量,赤道處的空氣在被太陽加熱後將上升到地球大氣中。進入大氣中它們會向北(南)移動,之後逐漸冷卻下降到地面。這種氣流形成的輸送通道被稱為哈德利牢房,也是沙漠形成的原因。當暖空氣在赤道升起時,裡面充滿了許多水分和水蒸氣。隨著富含蒸氣的空氣不斷上升,它可以在低壓氣氛中自由膨脹。這種膨脹還稍微冷卻了暖空氣,使水分凝結變成雨滴落下,這也是赤道地區溫暖溼潤的原因。
  • 為什麼南亞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會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
    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來自太陽的太陽輻射又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平行光,當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時候,不同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就會不同,總體而言年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由赤道往兩極遞減」。也就說,從緯度角度來看,年太陽輻射能的分布規律為從低緯往高緯遞減,按照熱量的高低,我們可以把全球的熱量帶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
  • 為什麼不在赤道附近的地區,也會有「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多年的平均狀況,具有較穩定的特徵,氣候可以有許多氣候要素來組成,包括氣溫、降水、光照等。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氣候類型,那就是熱帶雨林氣候,全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具體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多雨。
  • 【猜猜這是為什麼】赤道是全球最熱的地方嗎?
    很多人總認為地球上最熱的地方是赤道,因為在赤道地區,太陽一年到頭都高高地懸掛在天空,陽光直射地面,氣候非常炎熱。但正確的答案是:地球上最熱的地方並不在赤道。查看一下世界氣象的記錄,在亞洲、非洲、澳洲和南北美洲的一些遠離赤道的大沙漠,白天的氣溫竟比赤道高得多!赤道地區獲得的太陽光最多,卻不是最熱的地方,而一些沙漠遠離赤道,為什麼在夏季反而比赤道熱呢?其實氣溫高低不僅和緯度、日照時間有關,還和溼度、海拔、洋流、氣壓、周邊地形、植被、地表狀況等有關係。赤道的大多數地區都被海洋所佔據。
  • 為什麼我國「東北」,是同緯度年均溫最低的地區?
    眾所周知,東三省到了冬天非常冷,氣溫往往能夠達到零下二三十攝氏度,整個東北地區的年平均溫度只有3攝氏度。然而我們從地球儀上觀察,東北地區的維度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東三省從遼寧到黑龍江,緯度大體上是北緯40度到北緯50度範圍之間。
  • 一日一題 選擇題——太陽輻射強度
    太陽輻射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的多少。下圖是北京、成都、昆明和上海四城市的太陽輻射年變化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 隕石更可能在低緯度的赤道地區發現
    但這並不是意料之外的事情,在前往南極洲之前,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應用數學家埃瓦特和他的同事們計算了在哪裡可以找到這些外星巖石。他們花費兩個夏天,在他們選擇的地點上蜿蜒前進,總共收穫了120個隕石,這與他們的預測相符,並讓他們有信心使用他們的計算(加上火球軌跡的額外計算)來創建一個全球記錄。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的地區主要是南北緯10°以內的地區,這一地區地處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又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終年多雨,所以就形成了「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徵,也就是熱帶雨林氣候。我們基本上可以認為凡是赤道穿過的地區,大多是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 太陽輻射對我們的家園─地球,可以產生什麼影響呢?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陽光的溫暖,為什麼太陽光會有溫度呢?是因為太陽內部在進行著不斷的核聚變反應,這些反應形成了太陽輻射,太陽輻射形成的陽光產生熱量使我們感覺到了溫暖。到底哪些因素能影響輻射的強度呢?
  • 赤道很熱是因為離太陽近,山頂離太陽也很近,為什麼不熱?
    眾所周知,赤道是溫暖的甚至是炎熱的,因為它接受更多的陽光直射,也就是離太陽更近。那麼問題來了,如果赤道是炎熱的,因為它離太陽更近,那麼為什麼山頂不是?從技術上講,它們也離太陽更近,但現實中它們很冷,而且被雪覆蓋著。這到底為什麼呢?
  • 太陽輻射的輻射作用
    太陽輻射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就稱為太陽輻射。自然界中的物體溫度越高,其輻射波的波長就越短,由於太陽表面的溫度很高,大約是6000K,所以太陽輻射以短波為主,而且能量巨大。太陽每秒種損失400萬噸的質量,變為能量射向宇宙空間,雖然地球可以捕捉到的能量只有其22億分之一,但每分鐘仍可以得到相當於4億噸煙煤的熱量,所以說太陽輻射對地球和人類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太陽在50億年的漫長時間中只消耗了0.03%的質量,現在的太陽正值穩定、旺盛的中年期,不必擔心太陽的壽命,關於地球即將毀滅的謠傳顯然是謬論。
  • 地球在自轉,太陽也在自轉,但它的自轉很奇葩,兩極比赤道慢10天
    實際上,宇宙中的每一個天體都在自轉,根本沒有絕對靜止的天體,所以太陽也在自轉,不過它的自轉和我們的地球的自轉不同,地球自轉的時候,不同地區不同維度的時間都是相同的,地球上任何一點自轉一周的時間都是23小時56分04秒,但是在太陽的不同緯度上,自轉的時間卻是不相同的。
  • 為什麼非洲東南部沿海地區,並沒有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全球熱帶地區總共有四種氣候類型,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其中熱帶雨林氣候是所有氣候類型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年降水量可以達到2000毫米以上,我們知道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就是屬於溼潤地區了。
  • 高考地理高頻考點:太陽輻射的空間分布及對地球的影響
    空間分布:  ①全球太陽輻射的時空分布規律  a.空間分布緯度差異:由低緯向高緯遞減  同緯地區差異:由沿海向內陸遞增;  地勢高處太陽輻射強,地勢低處太陽輻射弱  b.時間分布:夏季太陽輻射強於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