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非洲東南部沿海地區,並沒有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2020-12-03 地理沙龍號

氣候是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一個區域的氣候狀況會很大程度決定該區域的植被、土壤以及水文情況。全球熱帶地區總共有四種氣候類型,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其中熱帶雨林氣候是所有氣候類型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年降水量可以達到2000毫米以上,我們知道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就是屬於溼潤地區了。

非洲熱帶稀樹草原

熱帶雨林氣候的年降水量是極為驚人的,而且熱帶雨林氣候的降水各月分布較為均勻,從而就形成了「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徵。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區域的自然環境我們可以理解為就是終年高溫,十分潮溼悶熱,降水豐富,很像是桑拿房的環境,十分適宜熱帶雨林的生長。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原因有兩類,第一類就是全球的赤道附近地區,由於常年受到赤道低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多對流雨降水豐富,比如南美洲亞馬孫平原地區、亞洲馬來群島地區和非洲剛果盆地地區都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區。

第二類就是如南美洲巴西東南部沿海地區、澳大利亞東北部沿海地區、非洲馬達加斯加島東部地區和北美洲中美地峽東部沿海地區。這些地區的緯度大約在10°至20°左右,這一緯度範圍的區域,從氣壓帶風帶的角度來看,常年受到信風帶的控制,北半球盛行東北信風,南半球盛行東南信風,當信風從海洋帶來水汽碰到陸地的阻擋抬升,就會形成地形雨,從而產生降水,而信風常年不停,那麼降水也常年不停,加上沿岸地區多有暖流的影響,帶來增溫增溼的效果。因此這些地區的氣候特徵也表現為「終年高溫多雨」,也就產生了熱帶雨林氣候。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非洲的東南部沿海地區,也就是緯度在南緯10°至20°左右的東部沿海地區,這一地區也有東南信風的控制。但是,這一地區往東並不是面對廣闊的大洋,東南信風在到達這裡之前,先會經過南北走向的馬達加斯加島,島上山脈對於東南信風起到了很好的阻擋作用,在島嶼東部產生大量降水,形成熱帶雨林氣候,而翻過島上山脈後,在馬達加斯加島的西側,由於地處背風坡,降水偏少,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此時空氣相對乾燥,就算經過了莫三比克海峽,也不能在非洲大陸東南部沿海形成豐富的降水了,由於降水的偏少,這裡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

相關焦點

  • 問答 |為什麼非洲東南部沿海地區,並沒有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非洲熱帶稀樹草原熱帶雨林氣候的年降水量是極為驚人的,而且熱帶雨林氣候的降水各月分布較為均勻,從而就形成了「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徵。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區域的自然環境我們可以理解為就是終年高溫,十分潮溼悶熱,降水豐富,很像是桑拿房的環境,十分適宜熱帶雨林的生長。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原因有兩類,第一類就是全球的赤道附近地區,由於常年受到赤道低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上升氣流,多對流雨降水豐富,比如南美洲亞馬孫平原地區、亞洲馬來群島地區和非洲剛果盆地地區都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區。
  • 中美地峽的中部地區,為什麼東西兩側沿海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
    中美地峽的面積僅比我國四川省的面積大一些,而且由於東西兩側都臨海,使得中美地峽各地區距離海洋都很近,不過,奇怪的是為什麼中美地峽中部地區的東西兩側沿海,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地峽東部沿海地區分布著「熱帶雨林氣候」,而地峽西部沿海地區卻分布著「熱帶草原氣候」,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不在赤道附近的地區,也會有「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
    非典型熱帶雨林氣候一般來說,熱帶雨林氣候都出現在赤道附近,因為緯度低,地處熱帶,終年高溫。在大氣環流方面,由於赤道附近,終年受到赤道低壓帶(由於終年高溫,空氣多盛行上升氣流,形成近地面低壓)的控制,水汽終年隨氣流做上升運動,冷卻凝結,成雲致雨,多對流雨,年降水量豐富,多在2000毫米以上。
  •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大陸東南部沿海地區?
    澳大利亞不僅人口密度小,而且人口分布很不均勻,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南部沿海地區,為什麼澳大利亞的人口會集中分布在這一地區呢?在熱愛沙漠氣候的南北兩側,分布著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分明顯的雨季的乾季,年降水量也不是很多。所以,澳大利亞大分水嶺西側的廣大地區,降水都普遍偏少,不適宜人類大規模生存,而大分水嶺東側地區,地處來自海洋溼潤空氣的迎風坡,降水較為豐富,北部屬於熱帶雨林氣候,南部屬於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降水都較為充足。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的地區主要是南北緯10°以內的地區,這一地區地處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又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終年多雨,所以就形成了「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徵,也就是熱帶雨林氣候。我們基本上可以認為凡是赤道穿過的地區,大多是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卻是熱帶草原氣候?
    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的地區主要是南北緯10°以內的地區,這一地區地處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又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終年多雨,所以就形成了「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徵,也就是熱帶雨林氣候。我們基本上可以認為凡是赤道穿過的地區,大多是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氣候特點及其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氣候主要特徵主要分布地區 陸地自然帶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等地。*南美洲面積最大。熱帶雨林帶 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分乾濕兩季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如亞洲的印度半島、中南半島 *亞洲面積最大熱帶季雨林帶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分旱雨兩季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非洲的面積最大。
  • 為什麼熱帶地區的人口多分布在高原地區,而不生活在平原地區?
    這裡所說的物種,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人類自非洲東部的草原地區出發,腳步邁向了全世界,並不斷的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在一些自然環境相對優越的地區,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會相對較好,並逐漸產生了人類文明。
  • 非洲的氣候,南北對稱的氣候分布特徵,面積巨大的熱帶沙漠氣候
    形成這種氣候特徵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是緯度,在緯度分布上非洲幾乎關於赤道對稱,介於南北緯35°之間,整個非洲絕大多數區域處在熱帶地區,是一個熱帶大陸。在熱帶雨林氣候南北兩側,由於受到赤道低壓帶和信風帶的交替控制,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分明顯的乾濕季節,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
  • 地理教育-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10°之間(赤道附近)。
  • 七大洲中面積第二大的非洲,擁有的氣候類型數量卻僅比南極洲多
    不過,非洲雖然陸地面積巨大,但是氣候類型的數量卻不多,在世界七大洲中,非洲的氣候類型數量比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氣候類型數量都要少,和歐洲的氣候類型數量一樣多,氣候類型數量僅比只有一種氣候類型的南極洲(只有極地氣候)來的多。為什麼陸地面積這麼大的非洲,氣候類型數量卻那麼少呢?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馬達加斯加島,洋流,非洲的氣候)
    01知識點1、馬達加斯加島的洋流馬達加斯加島位於非洲的東南部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分別為: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兩側(非洲中部和西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乾濕兩季;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 問答 |七大洲中面積第二大的非洲,擁有的氣候類型數量卻僅比南極洲多
    不過,非洲雖然陸地面積巨大,但是氣候類型的數量卻不多,在世界七大洲中,非洲的氣候類型數量比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氣候類型數量都要少,和歐洲的氣候類型數量一樣多,氣候類型數量僅比只有一種氣候類型的南極洲(只有極地氣候)來的多。為什麼陸地面積這麼大的非洲,氣候類型數量卻那麼少呢?
  • 降水一般由沿海往內陸遞減,那為什麼有些沿海地區卻出現了沙漠?
    沙漠居然與海洋為鄰也就是說,因為海洋是水汽的主要提供者,所以沿海地區通常離海洋較近,降水一般較多,氣候溼潤,而越往內陸,距離海洋距離越來越遠,降水不斷減少,氣候趨向乾旱。分布在沿海的荒漠自然帶(部分)但是,這一降水分布規律也不是絕對的,凡事都有例外,我們在全球各地的沿海地區觀察的時候,我們發現有不少地區,雖然地處沿海,但是氣候卻十分乾旱,降水稀少,形成荒漠自然帶,從地表景觀來看多分布沙漠,形成了「一邊是大海,而另一邊是沙漠」的奇特現象。
  • 【專題突破】影響氣候形成的因素及主要氣候判別(高中地理),務必...
    溫帶地區,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內陸地區降水較少。  地形地勢。通常情況下,山地迎風坡降水較多,背風坡降水較少。  洋流因素。暖流對沿岸地區氣候起到增溫、增溼的作用。如西歐海洋性氣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於暖溼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對沿岸地區的氣候起到降溫、減溼的作用。如大陸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對澳大利亞西海岸、秘魯太平洋沿岸荒漠環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 它約起源於非洲在公元前3000年,為熱帶雨林中的野生植物
    油棕的起源與分布 關於油棕的起源,基於化石、歷史和語言方面的考證表明,油棕起源於非洲,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為幾內亞灣沿岸及剛果盆地熱帶雨林中的野生植物。在尼日河三角洲的中新世及更幼的地層中發現的花粉化石,與現今生長的油棕花粉相似。該發現有力地證明了油棕很早就在西非分布。
  • 為什麼北美洲四面臨海,而大部分地區的氣候卻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在形成氣候類型的因素中大氣環流中的氣壓帶、風帶因素是最為主要的因素,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極地氣候都是受不同的氣壓帶、風帶或者是季風環流的影響而形成。
  • 在全球氣候類型裡,哪種氣候是亞洲、非洲和南極洲都沒有的?
    氣候是指某一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是相對穩定的大氣要素,包括氣溫、降水、光照等內容。不同的區域由於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狀況、下墊面等因素的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
  • 北美洲氣候特徵:氣候類型複雜多樣,溫帶大陸性氣候十分顯著
    ,熱帶氣候類型除了熱帶季風氣候沒有分布之外,其餘三種熱帶氣候都有分布。在北緯20°以南的中美地峽地區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分別分布在陸地東西兩側,中部地區為從阿拉斯加一直穿過北美洲西側,直到南美洲南端的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洲的部分主要包括落基山脈、內華達山脈等,由於這些山地海拔較高主要分布「高山氣候」,也包括中美地峽的中部地區。
  • 古文明為何沒有出現在熱帶雨林地區?
    在公元前5000年前後美尼斯統一了上下埃及,在尼羅河流域逐漸形成了埃及文明。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古印度,以印度河一帶為載體形成了印度文明。古中國的文明中心是黃河流域。這些地區都是溫暖溼潤多雨,有利於農作物生長和人類生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