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熱帶地區的人口多分布在高原地區,而不生活在平原地區?

2020-10-11 地理沙龍

地球上的任何物種,都是在不斷的探尋最適宜自身生存的地理環境,當然在一些自然環境十分惡劣的地方,物種為了生存,就需要去適應環境,甚至會做出相應的進化。這裡所說的物種,當然也包括我們人類,人類自非洲東部的草原地區出發,腳步邁向了全世界,並不斷的尋找適宜人類生存的自然地理環境,在一些自然環境相對優越的地區,人類社會的發展就會相對較好,並逐漸產生了人類文明。

為什麼熱帶平原人口分不少?

我們知道,古代人類有公認的四大古國,分別是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和中國,這四大文明古國中,古埃及位於非洲尼羅河中下遊地區,古巴比倫位於西亞兩河流域(幼發拉底河和底格裡斯河)地區,古印度位於南亞印度河和恆河中下遊地區,中國位於東亞黃河和長江中下遊地區。這些地區從自然地理環境來看,在當時都是十分適宜人類生存的,這些地區都是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形、地處中低緯度地區氣候適宜、有大河流經水源充足、河流沉積形成的土壤十分肥沃。

四大文明古國

在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這五種基本地形中,平原地形是最適宜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地形條件,平原地形有利於農業生產的開展,特別是種植業的發展,此外平原地形也有利於人類聚落的建設,包括房屋建築、道路、公共設施、城市布局等方面。因此,以我國為例,我國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地區,依舊是我國人口最為密集的區域、也是城市和工業分布集中的地區,我國大多數的人口都分布在地勢相對低平的第三級階梯上。

我國人口密度分布圖

那麼,是不是所有國家的人口都分布在平原地形上呢?當然前提是這個國家有平原分布,我們發現其實也不是這樣的,特別是在熱帶地區,我們發現很多國家的人口分布並不是生活在廣闊的平原上,而是生活在地勢相對較高的高原和山地上,這是為什麼呢?為了說明問題,我們以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為例,巴西總面積約為851萬平方千米,國土面積巨大,而且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的絕大部分,全國有近三分之一的面積屬於平原地形。

亞馬孫平原和巴西高原

亞馬孫平原主要位於巴西的北部,赤道在平原中部穿過,而在亞馬孫平原以南,主要是巴西高原,總面積約為500萬平方千米。我們發現,地勢低平的亞馬孫平原中幾乎很少有人口分布,巴西主要的人口都分布在巴西高原以及東南部沿海地區。從地形條件來看,平原地形不是更有利於發展嗎?我們發現,影響人口分布的因素有很多,地形僅僅是一個方面。

巴西東南部夜間燈光圖

此外氣候也是影響人口分布的重要因素。人類喜歡「溫暖溼潤」的地區進行生存,高緯度寒冷地區人口分布較少,而低緯度熱帶地區,特別是赤道附近的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區,由於氣候終年高溫多雨,就像一直是在桑拿房中一樣,對於人類生存也是很大的挑戰。因此,巴西的亞馬孫平原地區,分布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雨林植被茂密,物種極為豐富,氣候潮溼悶熱,顯然不適宜人類大規模的生存,這裡只有少數的土著居民分布。

厄瓜多首都基多

而熱帶地區的高原和山地地區則不同,由於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將會下降大約6℃,巴西高原雖然海拔不高,平均海拔在300至1500米之間,但是相對於亞馬孫平原地區還是涼爽不少。類似巴西這種熱帶地區的國家,人口多分布在海拔較高的高原山地地區,是十分普遍的,除了巴西之外,哥倫比亞、厄瓜多、墨西哥、馬達加斯加等國家也有類似的情況。

馬達加斯加地形和聚落分布圖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大陸東南部沿海地區?
    澳大利亞是一個地廣人稀的國家,截止2019年7月澳大利亞的總人口約為2544萬人,澳大利亞的人口密度約為3.3人每平方千米。澳大利亞不僅人口密度小,而且人口分布很不均勻,澳大利亞的人口和城市多分布在澳大利亞大陸的東南部沿海地區,為什麼澳大利亞的人口會集中分布在這一地區呢?
  • 為什麼塔裡木盆地中聚落多分布在山麓,而青藏地區多分布在河谷?
    在自然區位中,「地形」是影響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一般來說在平原地區,由於地勢平坦,地形的限制作用較小,人口多集聚分布,從而形成團聚狀或棋盤式的聚落,在北方地區多沿主要道路分布,在南方地區多沿主要河流分布。
  • 為什麼不在赤道附近的地區,也會有「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
    非典型熱帶雨林氣候一般來說,熱帶雨林氣候都出現在赤道附近,因為緯度低,地處熱帶,終年高溫。在大氣環流方面,由於赤道附近,終年受到赤道低壓帶(由於終年高溫,空氣多盛行上升氣流,形成近地面低壓)的控制,水汽終年隨氣流做上升運動,冷卻凝結,成雲致雨,多對流雨,年降水量豐富,多在2000毫米以上。
  • 為什麼南亞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會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
    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來自太陽的太陽輻射又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平行光,當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時候,不同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就會不同,總體而言年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由赤道往兩極遞減」。也就說,從緯度角度來看,年太陽輻射能的分布規律為從低緯往高緯遞減,按照熱量的高低,我們可以把全球的熱量帶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
  • 為什麼南亞地區的巴基斯坦不是熱帶季風氣候,而是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終年受到了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從地理位置來看熱帶沙漠氣候多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的大陸西部和內陸地區。同時,我們也發現在阿拉伯半島以東南亞地區的巴基斯坦也分布有一小片熱帶沙漠氣候,這是為什麼呢?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卻是熱帶草原氣候?
    氣壓帶和風帶都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一個地區的降水狀況,比如受低壓控制,多盛行上升氣流,容易成雲致雨,多陰雨天氣,降水豐富;如果受高壓控制,多盛行下沉氣流,水汽不易凝結,多晴朗天氣,降水稀少。 氣壓帶風帶示意圖 世界上主要的熱帶雨林分布地區就是位於赤道附近的南美洲亞馬孫平原地區
  • 物種豐富生物量巨大的「亞馬孫平原」,為什麼人口稀少地廣人稀?
    此外,平原地區人類進行各種產業活動、交通建設和城市建設等也都十分便利,沒有地形的障礙。所以,平原地形是世界上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形類型,比如我國的華北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恆河平原、湄公河平原、西歐平原、密西西比河平原等都是世界上人口密集的平原地區。
  • 為什麼我國的「東北地區」,是同緯度地區之間年均溫最低的地區?
    而我國的東部季風區主要是指大興安嶺移動、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的氣候特徵表現為「季風氣候」顯著,這裡是全球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地區,包括了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等所有季風氣候類型。
  • 問答 |為什麼我國的「東北地區」,是同緯度地區之間年均溫最低的地區?
    而我國的東部季風區主要是指大興安嶺移動、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廣大地區,主要的氣候特徵表現為「季風氣候」顯著,這裡是全球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地區,包括了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等所有季風氣候類型。
  • 世界上高原很多,哪裡的人口分布較密集?
    如果我們再延伸一下思路,人口的分布受自然環境影響,一個地區氣候溼潤,降水量不多不少,在600~1500mm之間,海拔在2000米以下,地貌類型以盆地、低山、丘陵為主,兼有平原,有河流、湖泊,這些都是人類活動的聚集地。地球上人口有75億以上,差不多都會擠在自然環境優越的地方,我們拿這個條件去衡量高原,很容易找到人口分布較密集的地方了。
  • 為了緩解印度南部地區的水資源短缺,印度正在實施「北水南調」
    自然資源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存在地區差異,有的地方自然資源分布多,有的地方自然資源分布少。此外,有些自然資源的分布也存在季節分布差異。比如地球上水資源的分布就存在十分明顯的地區差異和季節差異。我國的西北地區年降水量最少,所以多分布草原和荒漠自然帶,水資源總量最少,不過我國的西北地區由於人口分布較少,水資源短缺情況並不是十分突出。反而是我國的華北地區,由於年降水量介於400毫米至800毫米之間,加上人口城市眾多、經濟發達是我國水資源最為短缺的地區,為此我國建設了「南水北調」工程,以緩解華北地區的水資源短缺問題。
  • 觀察全球夜間燈光地圖,看看地球上哪些地區不適宜人類居住?
    任何一個物種的生存,都需要外部的保障條件,人類也不例外,所以在自然條件相對優越的地區,人口數量就多,人口分布就密集,會形成大規模的城市連綿帶;在自然條件相對較差的地區,人口數量就少,人口分布就稀疏,很少會出現大城市。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氣壓帶和風帶都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一個地區的降水狀況,比如受低壓控制,多盛行上升氣流,容易成雲致雨,多陰雨天氣,降水豐富;如果受高壓控制,多盛行下沉氣流,水汽不易凝結,多晴朗天氣,降水稀少。氣壓帶風帶示意圖世界上主要的熱帶雨林分布地區就是位於赤道附近的南美洲亞馬孫平原地區、亞洲的馬來群島地區和非洲的剛果盆地地區
  • 熱帶地區為什麼沒有高度文明
    世界氣候圖                                                           人類文明早期分布
  • 世界上主要的「高原地形區」中,哪些高原人口分布較為密集?
    高原在世界範圍內的分布十分廣泛,在平原、高原、丘陵、山地和盆地等五種基本地形中,高原的面積佔比約為45%。歐洲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幾乎很少有高原分布。非洲被稱為高原大陸,除了剛果盆地之外,其餘部分幾乎都分布有高原,主要包括南非高原、東非高原、衣索比亞高原等等。非洲的衣索比亞高原是一個人口分布較為密集的高原,非洲國家衣索比亞人口數量超過1億,人口總數約為1.06億人。
  •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氣候特點及其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氣候主要特徵主要分布地區 陸地自然帶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等地。*南美洲面積最大。 熱帶草原帶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乾旱主要分布在南、北回歸線經過的大陸內部及大陸西岸地區。
  • 愛地理之,七年級下第七章我們臨近的國家和地區之印度
    (2)世界第二大人口大國: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的國家,也是南亞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超過13億,現居世界第二位。印度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區,以白色人種為主,也有少量的黑色人種分布,80%的居民信仰印度教。印度人口不僅數量多,而且增長很快。(3)地形和河流:印度北部是高達的西瑪卡雅山脈。
  • 同屬熱帶的亞馬孫平原和撒哈拉沙漠,為什麼自然環境卻截然不同?
    亞馬孫平原和撒哈拉沙漠從全球來看,非洲的大部分地區都處在熱帶,被稱為熱帶大陸,亞洲的西亞、南亞、東南亞大部分地區,澳大利亞的中北部地區,南美洲的巴西高原、亞馬孫平原、蓋亞那高原和奧裡諾科平原地區,中美地峽、加勒比海地區和北美洲的墨西哥高原等地都位於熱帶地區。這些地處熱帶的區域,其共同特徵就是氣溫大多表現為「終年高溫,年均溫高,氣溫年較差小」,也就是長夏無冬。
  • 初中世界地理「東半球其他的國家和地區」部分測試題
    不選、錯選、多選均不得分)   1. 2006年6月28日,以色列裝甲車在加薩走廊外圍集結。以軍於28日零時開始對加沙發動代號為「夏雨」的軍事行動,對加薩走廊進行了轟炸。巴以又發生衝突,中東和平之路在何方?據此完成1-3題   1. 成為世界關注焦點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位於   A. 南亞地區 B. 北非地區 C. 西亞地區 D.
  • 為什麼北美洲四面臨海,而大部分地區的氣候卻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由於受到不同緯度位置、大氣環流、海陸位置、下墊面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區域的氣候類型也大不相同。在形成氣候類型的因素中大氣環流中的氣壓帶、風帶因素是最為主要的因素,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和極地氣候都是受不同的氣壓帶、風帶或者是季風環流的影響而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