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卻是熱帶草原氣候?

2020-11-25 騰訊網

我們居住的地球是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每一個區域都擁有都有自己的自然地理特徵,包括地形、氣候、土壤、水文和生物等要素共同組成了某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其中地形和氣候是自然地理環境中的兩大基本要素。我們根據世界不同地區的氣候特徵,歸納成不同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包含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極地苔原氣候、極地冰原氣候和高山氣候等類型。

東非高原的熱帶草原氣候

氣候是一個區域的大氣多年平均狀況,形成氣候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緯度、大氣環流(氣壓帶、風帶和季風環流等)、海陸位置、下墊面狀況、洋流和人類活動因素等,其中大氣環流中的氣壓帶和風帶是形成氣候的重要因素。由於地表的冷熱不均加上地轉偏向力的影響,就形成了全球性的大氣環流,也就是三圈環流,在近地面形成了一系列的氣壓帶和風帶,包括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氣壓帶和風帶都會很大程度的影響一個地區的降水狀況,比如受低壓控制,多盛行上升氣流,容易成雲致雨,多陰雨天氣,降水豐富;如果受高壓控制,多盛行下沉氣流,水汽不易凝結,多晴朗天氣,降水稀少。

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也就是說受赤道低氣壓帶和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的區域,降水較為豐富,氣候溼潤;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極地高氣壓帶控制的區域,降水較為稀少,氣候乾旱。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的地區主要是南北緯10°以內的地區,這一地區地處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又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終年多雨,所以就形成了「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徵,也就是熱帶雨林氣候。我們基本上可以認為凡是赤道穿過的地區,大多是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氣壓帶風帶示意圖

世界上主要的熱帶雨林分布地區就是位於赤道附近的南美洲亞馬孫平原地區、亞洲的馬來群島地區和非洲的剛果盆地地區。不過,我們也發現了一個例外的地方,那就是非洲的東非地區,這裡也是赤道穿過的地區,但是氣候類型卻不是熱帶雨林氣候,而是熱帶草原氣候。一般來說,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於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終年高溫分明細的雨季和乾季,當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時降水較多為雨季,而當信風帶(東北信風和東南信風)控制時降水較少為乾季。為什麼地處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也會出現熱帶草原氣候呢?

非洲氣候分布圖

我們對比熱帶雨林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的差異,主要是在降水量方面,也就是說東非地區由於某種原因,導致降水偏少,年降水量不足以生長熱帶雨林自然帶,而只能生長草原自然帶,所以氣候也就屬於熱帶草原氣候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地形因素在這裡影響了東非地區的降水狀況,東非地區地形屬於高原地形,地形單元屬於「東非高原」,東非高原的平均海拔約為1200米左右,其中非洲的第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就位於東非高原上,山頂海拔為5895米,山頂有冰川覆蓋。

東非高原和吉力馬札羅山

我們知道,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就會下降約6℃,平均海拔為1200米的東非高原上,氣溫比平原地區要低約7℃左右,由於氣溫下降,降低了水汽的蒸發程度,使得熱帶低壓帶形成的上升氣流沒有那麼強烈,也就不容易成雲致雨降水偏少。同時,由於高原地形也阻擋了一部分來自海洋的水汽,使得東非高原的自然帶以熱帶草原帶為主,或者是熱帶稀樹草原帶。東非高原的地質演化和我們人類的進化還有很大的關係,據研究東非高原地區和剛果盆地在歷史上曾經都是地勢低平的地區,自然帶都是以熱帶雨林為主。

非洲地形圖

大約在1000多萬年前,東非大裂谷開始形成,東非地區的地殼開始抬升,隨著海拔越來越高,氣候也發生了改變,自然帶也從熱帶雨林帶逐步過渡到了熱帶草原帶。而我們人類的祖先曾經就生活在東非的森林中,隨著森林的消失,人類祖先發現他們已經被隔離出來了,東非高原的西部是巨大的東非大裂谷,他們已經無法返回剛果盆地的森林中去了。於是,人類祖先不得不從樹上下來,到草原中生存,在茂密的草原中,人類為了獲得更好的視線,逐漸學會了直立行走,並最終釋放了雙手,創造了偉大的人類文明。

東非大草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我們根據世界不同地區的氣候特徵,歸納成不同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包含亞寒帶針葉林氣候)、極地苔原氣候、極地冰原氣候和高山氣候等類型。
  • 【備考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中國的熱帶草原在哪裡麼?
    ,其中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在中學教材上簡 單表述為 「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 分為乾濕兩季 」, 而實際上世界各地熱帶 草原氣候的成因是有差異的,也較為複雜。一、地帶性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地帶性熱帶草原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熱帶 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地區,如非洲中部、南美洲巴西高原等。本類型分布區 位於赤道低氣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區,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盛行上升氣流,多對流雨,降水集 中;當信風帶控制時期,乾旱少雨。
  • 非洲的氣候,南北對稱的氣候分布特徵,面積巨大的熱帶沙漠氣候
    根據全球不同區域的氣候特徵來劃分出不同的氣候類型,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等等。
  • 【地理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
    一、地帶性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地帶性熱帶草原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熱帶 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地區,如非洲中部、南美洲巴西高原等。本類型分布區 位於赤道低氣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區,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盛行上升氣流,多對流雨,降水集 中;當信風帶控制時期,乾旱少雨。
  • 七大洲中面積第二大的非洲,擁有的氣候類型數量卻僅比南極洲多
    造成這種情況的最重要原因是因為非洲大陸基本上關於赤道對稱,從緯度範圍來看,非洲基本上位於北緯37°至南緯35°之間。雖然非洲的緯度跨度超過70°以上,但是從熱量帶的角度來看,非洲的熱量帶只涉及兩個熱量帶,那就是熱帶和亞熱帶,絕大部分非洲區域都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所以熱帶的氣候類型是非洲最重要的氣候。
  • 問答 |七大洲中面積第二大的非洲,擁有的氣候類型數量卻僅比南極洲多
    不過,非洲雖然陸地面積巨大,但是氣候類型的數量卻不多,在世界七大洲中,非洲的氣候類型數量比亞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洋洲的氣候類型數量都要少,和歐洲的氣候類型數量一樣多,氣候類型數量僅比只有一種氣候類型的南極洲(只有極地氣候)來的多。為什麼陸地面積這麼大的非洲,氣候類型數量卻那麼少呢?
  • 【地理技巧】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
    在熱帶大陸氣團控制時,降水稀少。而當赤道氣團控制時,降水豐沛,又有大量的熱帶氣旋雨,年降水量多,一般在1500~2000mm,集中於6~10月(北半球)。全年高溫,年平均氣溫在20℃以上,年較差在3~10℃左右,春秋極短。熱帶草原氣候:又稱熱帶乾濕氣候、薩瓦那草原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半球5°~25°之間。
  • 為什麼不在赤道附近的地區,也會有「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多年的平均狀況,具有較穩定的特徵,氣候可以有許多氣候要素來組成,包括氣溫、降水、光照等。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氣候類型,那就是熱帶雨林氣候,全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具體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多雨。
  • 【備考乾貨】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歸納,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分析,亞熱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的比較!
    ,其中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在中學教材上簡 單表述為 「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 分為乾濕兩季 」, 而實際上世界各地熱帶 草原氣候的成因是有差異的,也較為複雜。一、地帶性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地帶性熱帶草原氣候大致分布在南北緯10°至南北回歸線之間,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熱帶 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地區,如非洲中部、南美洲巴西高原等。本類型分布區 位於赤道低氣壓帶與信風帶交替控制區,當赤道低壓帶控制時期,盛行上升氣流,多對流雨,降水集 中;當信風帶控制時期,乾旱少雨。
  • 生活在廣闊的非洲熱帶草原中的動物,為什麼要不停地來回遷徙?
    非洲草原上的動物為什麼要遷徙?非洲還是一個「熱帶大陸」,非洲絕大多數的陸地都位於南北回歸線之間的熱帶地區,赤道在非洲的中部地區穿過,整個非洲幾乎關於赤道南北對稱。這就給非洲的氣候類型帶來了兩個特點,一是非洲的氣候類型以熱帶氣候類型為主,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非洲、熱帶草原氣候、氣壓帶與風帶)
    從赤道向南、北兩側,氣候類型及氣候特點分別為:①熱帶雨林氣候:全年高溫多雨,分布在赤道兩側(非洲中部和西部)、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岸;②熱帶草原氣候:全年高溫,有明顯的幹、溼兩季;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
  • 辨析:熱帶季風氣候VS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VS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
    氣候的成因是中學地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其中熱帶草原氣候的成因在中學教材上簡 單表述為 「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 , 分為乾濕兩季 」, 而實際上世界各地熱帶 草原氣候的成因是有差異的,也較為複雜。熱帶草原氣候又稱熱帶乾濕季氣候、薩瓦納氣 候、 熱帶稀樹草原氣候、熱帶疏林草原氣候。 該氣候年平均氣溫約25℃,年降水量一般在750~1000毫米。
  • 非洲的吉力馬札羅山地處赤道附近,為什麼山頂總是白雪皚皚?
    吉力馬札羅山(Kilimanjaro)位於東非高原的東北部,是坦尚尼亞和肯亞的分水嶺,地理坐標為東經37°21′12″E、赤道與南緯3°之間,山脈面積約756平方千米,山脈平均海拔約為1200米,主峰高度海拔為5892米,是非洲的最高點,因此吉力馬札羅山享有「非洲屋脊」的美譽。
  • 為什麼非洲東南部沿海地區,並沒有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全球熱帶地區總共有四種氣候類型,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其中熱帶雨林氣候是所有氣候類型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年降水量可以達到2000毫米以上,我們知道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就是屬於溼潤地區了。
  • 問答 |為什麼非洲東南部沿海地區,並沒有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全球熱帶地區總共有四種氣候類型,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其中熱帶雨林氣候是所有氣候類型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年降水量可以達到2000毫米以上,我們知道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就是屬於溼潤地區了。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氣候類型的判斷、非洲、熱帶草原氣候)
    看最低氣溫,熱帶氣候的最低溫在15℃左右,亞熱帶在0℃左右,溫帶則低於0℃(高於-15℃);(2)以水定型:看降水多少、季節分布。①熱帶雨林氣候的降水較多,季節分布均勻;②溫帶海洋性氣候,全年降水較少,季節分布均勻;③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降水極少,季節分布均勻;④熱帶草原氣候、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季節分布不均勻。
  • 中美地峽的中部地區,為什麼東西兩側沿海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
    中美地峽的面積僅比我國四川省的面積大一些,而且由於東西兩側都臨海,使得中美地峽各地區距離海洋都很近,不過,奇怪的是為什麼中美地峽中部地區的東西兩側沿海,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地峽東部沿海地區分布著「熱帶雨林氣候」,而地峽西部沿海地區卻分布著「熱帶草原氣候」,這是為什麼呢?
  • 秘魯寒流的強大減溼作用,使南美洲西岸赤道附近出現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是四種熱帶氣候類型之一,另外三種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赤道附近的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多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中西部地區,該地區緯度低,所以氣溫高。從氣壓帶風帶角度來看,該緯度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多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氣。
  • 地形、洋流和人類活動等因素,加劇了全球氣候類型分布的複雜程度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主要的氣候要素包括氣溫、降水和光照等等,全球主要的氣候類型包括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高寒氣候等。
  • 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一、非洲氣候類型分布解析註:①熱帶雨林氣候;②熱帶草原氣候;③熱帶沙漠氣候;④地中海氣候。 分布規律:①熱帶氣候類型分布顯著;②氣候類型在赤道兩側南北對稱分布的特徵非常明顯。特殊地區:①赤道穿過的東非高原地區為熱帶草原氣候,原因是東非高原地勢較高所至;②南回歸線經過的馬達加斯加島東側熱帶雨林氣候,原因是島上山脈阻擋東面來的水汽,及附近的馬達加斯加暖流的共同作用。 二、亞歐大陸氣候類型分布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