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在赤道附近的地區,也會有「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

2020-12-03 地理沙龍號

氣候是指一個地區大氣多年的平均狀況,具有較穩定的特徵,氣候可以有許多氣候要素來組成,包括氣溫、降水、光照等。今天我們就來介紹一種氣候類型,那就是熱帶雨林氣候,全世界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具體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多雨。

非典型熱帶雨林氣候

一般來說,熱帶雨林氣候都出現在赤道附近,因為緯度低,地處熱帶,終年高溫。在大氣環流方面,由於赤道附近,終年受到赤道低壓帶(由於終年高溫,空氣多盛行上升氣流,形成近地面低壓)的控制,水汽終年隨氣流做上升運動,冷卻凝結,成雲致雨,多對流雨,年降水量豐富,多在2000毫米以上。

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區

世界上典型的熱帶雨林分布地區有三塊,其中最大的一塊區域是南美洲的亞馬孫平原,還有就是位於非洲的剛果盆地和位於亞洲的馬來群島。這三塊區域都是終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終年高溫多雨,植被茂密,熱帶雨林廣布,是全球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但是,溼熱的氣候並不適宜人類的生存,所以在亞馬孫平原和剛果盆地中,人口稀少,鮮有城市分布。

南美洲夜間燈光圖

但是,我們觀察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我們會發現有一些區域並不在赤道附近,也會有「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這些地方包括非洲馬達加斯加島的東側,澳大利亞的東北部沿海地區,南美洲巴西的東南部沿海地區,以及中美洲地峽科迪勒拉山系(部分)東側沿海地區。這些地區其緯度分布基本在南北緯10°至20°之間,有的甚至達到了南北回歸線的緯度。

非典型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圖

根據之前分析,熱帶雨林氣候的特徵是「終年高溫多雨」,所以上述四個遠離赤道的地區,也肯定是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徵,高溫沒大問題,因為還處在熱帶地區,那麼終年多雨怎麼解釋呢?這些地區不可能再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的控制了,因為緯度範圍超出了赤道低壓帶的控制區域,應該是另外的因素造成了終年多雨。

從大氣環流的角度來看,南北緯10°至20°的區域主要是受到信風的影響,而這些地區又都地處大陸東岸,剛好都能受到來自海洋的溼潤的信風的影響,加之都有地形的影響,包括馬達加斯加山脈、澳大利亞的大分水嶺、巴西高原東南緣和中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剛好形成了信風的迎風坡,使得溼潤的信風得到抬升,增加降水量。

世界洋流和氣候分布圖

另一方面,這四個地區沿岸都有暖流流經,暖流對於沿岸地區的氣候具有增溫增溼的作用,具體洋流包括,馬達加斯加島東側的馬達加斯加暖流、澳大利亞東側的東澳大利亞暖流、巴西東側的巴西暖流和中美洲東側的南赤道暖流。上述四個地區的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與典型的亞馬孫平原地區的熱帶雨林氣候的成因大不相同,我們稱為氣候的「非典型」分布。

馬達加斯加島的熱帶雨林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不是熱帶雨林氣候?
    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的地區主要是南北緯10°以內的地區,這一地區地處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又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終年多雨,所以就形成了「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徵,也就是熱帶雨林氣候。我們基本上可以認為凡是赤道穿過的地區,大多是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 為什麼地處非洲赤道附近的東非地區,氣候類型卻是熱帶草原氣候?
    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的地區主要是南北緯10°以內的地區,這一地區地處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又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終年多雨,所以就形成了「終年高溫多雨」的氣候特徵,也就是熱帶雨林氣候。我們基本上可以認為凡是赤道穿過的地區,大多是屬於熱帶雨林氣候。
  • 為什麼非洲東南部沿海地區,並沒有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氣候是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是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一個區域的氣候狀況會很大程度決定該區域的植被、土壤以及水文情況。全球熱帶地區總共有四種氣候類型,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其中熱帶雨林氣候是所有氣候類型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年降水量可以達到2000毫米以上,我們知道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就是屬於溼潤地區了。
  • 問答 |為什麼非洲東南部沿海地區,並沒有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全球熱帶地區總共有四種氣候類型,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其中熱帶雨林氣候是所有氣候類型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年降水量可以達到2000毫米以上,我們知道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就是屬於溼潤地區了。
  • 熱帶雨林的分布和氣候特點
    熱帶雨林是地球上一種常見於赤道附近熱帶地區的森林生態系統,主要分布於東南亞、澳大利亞北部、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非洲剛果河流域、中美洲和眾多太平洋島嶼。熱帶雨林是地球上抵抗力和穩定性最高的生物群落,長年氣候炎熱,雨量充沛,季節差異極不明顯,生物群落演替速度極快,是世界上過半數動植物物種的棲息地。熱帶雨林無疑是地球賜予人類最為寶貴的資源之一。由於現時有超過四分之一的現代藥物是由熱帶雨林植物所提煉,所以熱帶雨林被稱為「世界上最大的藥房」。
  • 熱帶雨林氣候有哪些特點 熱帶雨林氣候特點
    地球有著多種氣候,其中有有熱帶雨林氣候,來看看熱帶雨林氣候有哪些特點吧!  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10°之間,也就是赤道附近,是熱帶氣候的一種類型。
  • 為什麼地處赤道附近的科隆群島,會生活著適應寒冷環境的企鵝?
    確實南極地區是企鵝分布最多的地區,目前全球大約有18種企鵝,其中大部分都分布在南極地區,所以一說到企鵝,我們都會想到寒冷的環境。不過企鵝也並不是一定要生活在寒冷的高緯度地區,在南非開普敦地區也分布有企鵝,不過更為神奇的是在赤道地區居然也有企鵝分布生活。
  • 秘魯寒流的強大減溼作用,使南美洲西岸赤道附近出現熱帶沙漠氣候
    赤道附近的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多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之間的大陸中西部地區,該地區緯度低,所以氣溫高。從氣壓帶風帶角度來看,該緯度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多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多晴朗天氣。
  • 為什麼熱帶森林很重要?世界上三大熱帶雨林氣候區主要分布在哪?
    火災會釋放出二氧化碳,而森林的減少會減少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吸收,進一步加劇氣候變化。同時,熱帶雨林也是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地區之一,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世界熱帶雨林氣候分布示意圖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
  • 地理教育-熱帶雨林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10°之間(赤道附近)。
  • 為什麼熱帶地區的人口多分布在高原地區,而不生活在平原地區?
    這些地區從自然地理環境來看,在當時都是十分適宜人類生存的,這些地區都是地形平坦的平原地形、地處中低緯度地區氣候適宜、有大河流經水源充足、河流沉積形成的土壤十分肥沃。當然前提是這個國家有平原分布,我們發現其實也不是這樣的,特別是在熱帶地區,我們發現很多國家的人口分布並不是生活在廣闊的平原上,而是生活在地勢相對較高的高原和山地上,這是為什麼呢?為了說明問題,我們以南美洲最大的國家巴西為例,巴西總面積約為851萬平方千米,國土面積巨大,而且擁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平原亞馬孫平原的絕大部分,全國有近三分之一的面積屬於平原地形。
  • 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及成因
    熱帶雨林氣候特徵:全年高溫多雨,無明顯的季節區別。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10°之間(赤道附近)。熱帶雨林氣候的特點及成因1熱帶雨林氣候特徵熱帶雨林分布的地區熱帶雨林氣候又稱赤道多雨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兩側南北緯10°之間(赤道附近)。終年高溫多雨,各月平均氣溫在25-28℃之間,年降水量可達2000毫米以上。季節分配均勻,無乾旱期。主要出現在南美洲亞馬遜平原,非洲剛果盆地和幾內亞灣沿岸、亞洲的馬來群島大部和馬來半島南部。顯著特徵:全年高溫、多雨、溫差小。
  • 為什麼南亞地區的「熱帶季風氣候」,會分布在北回歸線以北地區?
    由於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來自太陽的太陽輻射又可以近似地看成是平行光,當太陽輻射照射到地球表面的時候,不同緯度的正午太陽高度就會不同,總體而言年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由赤道往兩極遞減」。也就說,從緯度角度來看,年太陽輻射能的分布規律為從低緯往高緯遞減,按照熱量的高低,我們可以把全球的熱量帶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暖溫帶、中溫帶和寒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
  • 屬熱帶雨林氣候的新加坡為什麼會水資源缺乏?
    造成一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原因往往有兩方面,一是本身當地大氣降水等水資源來源不足以提供人們生產生活使用,稱為水源型缺水;二是,當地水資源總量並不少,但是由於水資源被汙染而不能使用,稱為水質型缺水。世界人均淡水擁有量分布圖由此我們發現,世界水資源短缺的地區,要麼氣候乾旱而缺水,如中亞、西亞和非洲撒哈拉等地區;要麼人口眾多,水資源需求量大又不注意環境保護,如印度、中國、孟加拉國等國。那麼為什麼地處全球年降水量最多的熱帶雨林氣候區的新加坡也會缺水呢?
  • 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氣候特點及其分布地區
    氣候類型氣候主要特徵主要分布地區 陸地自然帶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如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等地。*南美洲面積最大。熱帶雨林帶 熱帶季風氣候終年高溫,分乾濕兩季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如亞洲的印度半島、中南半島 *亞洲面積最大熱帶季雨林帶熱帶草原氣候終年高溫,分旱雨兩季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非洲的面積最大。
  • 為什麼地處赤道地區的加拉帕戈斯群島,氣候卻終年涼爽?
    島嶼總面積約為7500多平方千米,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地質歷史十分年輕,形成的時間可能不超過500萬年,是由海底的火山噴發不斷堆積而形成的島嶼,屬於火山島,其組成部分包括13個主要島嶼和50多個礁石,其中伊薩貝拉島是面積最大的島嶼。
  • 世界上主要的氣候類型有哪一些?這些氣候的分布有什麼規律?
    在影響氣候的眾多因素中,緯度因素是最基本的影響因素,由於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總體上由低緯往高緯遞減,從而把地球的氣候類型從低緯到高緯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的氣候類型。具體來說,位於熱帶的氣候類型有四種,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氣候最冷月均溫都在15℃以上。
  • 非洲的氣候,南北對稱的氣候分布特徵,面積巨大的熱帶沙漠氣候
    形成這種氣候特徵的最主要影響因素是緯度,在緯度分布上非洲幾乎關於赤道對稱,介於南北緯35°之間,整個非洲絕大多數區域處在熱帶地區,是一個熱帶大陸。非洲熱帶稀樹草原關於赤道對稱的分布格局,使得非洲的氣候分布呈現了完美的南北對稱分布,在赤道附近,由於常年受到赤道低壓帶的控制,盛行上升氣流,終年高溫多雨,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剛果盆地是典型的代表。
  • 中美地峽的中部地區,為什麼東西兩側沿海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
    中美地峽的面積僅比我國四川省的面積大一些,而且由於東西兩側都臨海,使得中美地峽各地區距離海洋都很近,不過,奇怪的是為什麼中美地峽中部地區的東西兩側沿海,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地峽東部沿海地區分布著「熱帶雨林氣候」,而地峽西部沿海地區卻分布著「熱帶草原氣候」,這是為什麼呢?
  • 安第斯山脈對南美洲的氣候分布有何影響?
    氣候是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通常會表現出相對穩定的氣候特徵,氣候的形成受到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狀況、洋流、下墊面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安第斯山脈對於南美洲的氣候有著巨大的影響,首先,安第斯山脈山區由於海拔高,氣溫低,所以形成了終年低溫的「高山氣候」。其次,由於受南北走向高大的安第斯山脈的影響,使得安第斯山脈東西兩側的氣流很難逾越山脈而影響另一側。所以南美洲的氣候分布以安第斯山脈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存在明顯的氣候差異。安第斯山脈西側地區距離太平洋沿海距離較近,所以氣候呈現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條帶狀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