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是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不同的地區由於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洋流等因素的不同,從而形成了不同的氣候類型。在影響氣候的眾多因素中,緯度因素是最基本的影響因素,由於太陽輻射能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總體上由低緯往高緯遞減,從而把地球的氣候類型從低緯到高緯劃分為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的氣候類型。具體來說,位於熱帶的氣候類型有四種,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沙漠氣候,熱帶氣候最冷月均溫都在15℃以上。
亞熱帶地區的氣候類型有兩種,分別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和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夏幹氣候);溫帶地區的氣候類型有三種,分別是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包括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寒帶地區的氣候類型有兩種,分別是極地苔原氣候和極地冰原氣候。除此之外,由於某些地區海拔很高,導致熱量和水分降低,一些高海拔地區形成了獨特的高山高寒氣候,氣候特徵表現為「終年低溫降水較少」。高山氣候多分布在高海拔的高原和山地地區,大多位於板塊的消亡邊界附近,比如青藏高原、帕米爾高原、阿爾卑斯山脈、衣索比亞高原、落基山脈和安第斯山脈都分布有高山氣候。
從大氣環流的角度來看,可以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季風環流和氣壓帶風帶。受季風環流而形成的氣候就是季風氣候,季風氣候總共有三種分別是熱帶季風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多分布在大陸的東部。亞洲的南亞、東南亞和東亞地區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典型的分布地區,其中在世界範圍內熱帶季風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分布地區都只有一處,熱帶季風氣候只分布在南亞、東南亞以及東亞少部分地區,溫帶季風氣候只分布在東亞東北部和北亞東部沿海地區。除了亞洲東南部地區,世界其他大洲就沒有明顯的季風氣候分布了,那些亞熱帶的大陸東部沿海地區分布的是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氣候特徵類似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在南北美洲和大洋洲都有分布。
氣壓帶和風帶是形成氣候的重要因素,不同氣壓帶和風帶控制形成不同的氣候類型,從赤道往兩極分布的氣壓帶和分帶分別是赤道低氣壓帶、低緯信風帶、副熱帶高氣壓帶、中緯西風帶、副極地低氣壓帶、極地東風帶和極地高低壓帶。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赤道附近,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熱帶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是熱帶草原氣候,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熱帶草原氣候的南北兩側是熱帶沙漠氣候,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控制。

由於中緯西風帶對於大陸西岸地區影響較大,帶來溼潤的空氣,所以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多分布在大陸西側,其中南北緯30°至40°的大陸西岸地區分布地中海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帶和中緯西風帶交替控制,南北緯40°至60°的大陸西岸分布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受來自海洋的中緯西風帶控制。高緯度地區,終年受極地高壓帶控制的地區,分布有極地(苔原和冰原)氣候。除此之外,溫帶大陸性氣候,由於終年受到大陸氣團的控制,氣候特徵表現為冬冷夏熱降水稀少,多分布在中緯度大陸內陸地區,亞歐大陸內陸的中亞地區是最典型的分布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