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是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通常會表現出相對穩定的氣候特徵,氣候的形成受到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狀況、洋流、下墊面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西側,總體上呈南北走向,走向基本上和南美洲西側海岸線一致,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南北總長度約為8900千米,東西平均寬度約為300千米。
安第斯山脈屬於巨大的褶皺山脈,是由於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由於板塊之間巨大的擠壓力,使得安第斯山脈的平均海拔高達3660米,許多山峰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被譽為「南美洲的脊梁」。安第斯山脈對於南美洲的氣候有著巨大的影響,首先,安第斯山脈山區由於海拔高,氣溫低,所以形成了終年低溫的「高山氣候」。
其次,由於受南北走向高大的安第斯山脈的影響,使得安第斯山脈東西兩側的氣流很難逾越山脈而影響另一側。所以南美洲的氣候分布以安第斯山脈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存在明顯的氣候差異。安第斯山脈西側地區距離太平洋沿海距離較近,所以氣候呈現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條帶狀分布。從低緯至高緯依次分布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
在安第斯山脈以東地區,位於赤道附近的亞馬孫平原地區,是世界上「熱帶雨林氣候」最大的分布區,安第斯山脈阻擋了來自大西洋的信風,使得大量降水都落在亞馬孫平原中。從亞馬孫平原往南,依次分布著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亞熱帶溼潤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南美洲南端東側的巴塔哥尼亞高原,由於位於安第斯山脈以東,地處盛行西風帶的背風坡,降水稀少,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自然帶是溫帶荒漠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