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亞沙漠,為什麼地處沿海卻氣候十分乾旱?

2021-01-10 地理沙龍號

地球是一個生機勃勃的世界,在地球表面分布著眾多的物種,形成了海洋和陸地兩大生態系統,我們人類也是陸地生態系統的一分子。當然,生物物種在地球陸地上的分布並不是均勻的,總體而言物種種類由赤道地區往兩極地區遞減。我們以陸地自然帶為例,地球表面的自然帶可以分為三大類,分別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

地處沿海的巴塔哥尼亞沙漠

植被從森林、草原到荒漠的變化,指示著水分條件的不斷降低,所以凡是「荒漠自然帶」分布的地區,都是氣候十分乾旱,降水稀少的地區,荒蕪的地表,沙土裸露,長年累月,通常會形成「沙漠景觀」。位於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沙漠,總面積達906萬平方千米,由於北回歸線在撒哈拉沙漠中部地區穿過,使得該地區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水汽難以凝結,降水稀少,形成熱帶沙漠氣候,沙漠廣布。

巴塔哥尼亞沙漠位置圖

在世界上類似撒哈拉沙漠成因的地區還包括亞洲的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南美洲西部沿海的智利中北部地區、北美洲美國的西南部地區以及非洲西南部地區等緯度在20°至30°之間的大陸西部地區,也多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也分布有大片的沙漠,這些沙漠多屬於「熱帶沙漠」。除此之外,地處亞歐大陸內部的中亞地區,包括我國的新疆地區,由於深居內陸,距海十分遙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降水稀少,形成溫帶大陸性氣候,也分布有大面積的沙漠。

撒哈拉沙漠

比如,我國新疆天山以南的塔裡木盆地中就分布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盆地地形導致地形封閉,水汽更加難以進入,從而形成了我國面積最大的「溫帶沙漠」。也就是說熱帶沙漠的形成多是由於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而溫帶沙漠的形成多是由於深居內陸距海遙遠而形成,不過凡事都有例外,位於南美洲南部的巴塔哥尼亞沙漠,其成因就十分特殊。

巴塔哥尼亞沙漠

我們知道南美洲的大陸形態呈現一個三角形,越往南部緯度越高陸地東西跨度越小,巴塔哥尼亞沙漠就位於南美洲的南部,緯度大約從南緯37°一直延伸到南緯51°左右,屬於溫帶地區,這裡的沙漠屬於「溫帶沙漠」。但是,巴塔哥尼亞沙漠所在地區,並不是深居內陸,恰恰相反,這裡離海洋距離很近,可以說就是沿海地區,巴塔哥尼亞沙漠東臨大西洋。為什麼明明地處沿海地區,但是降水卻如此稀少呢?

巴塔哥尼亞高原

我們知道,世界上也有一些沿海地區,氣候十分乾旱,往往是由於海洋中寒流的降溫減溼作用的影響,比如撒哈拉沙漠往西一直延伸到大西洋沿岸,就與沿岸的加那利寒流有關。不過,巴塔哥尼亞沙漠東側沿海中,分布的洋流是巴西暖流,所以並不是洋流在起作用。從地形上來看,我們發現巴塔哥尼亞沙漠西側是南美洲的脊梁,呈南北走向高大的安第斯山脈,而這一緯度又常年受盛行西風帶的控制。

巴塔哥尼亞沙漠的成因

這樣一來,巴塔哥尼亞沙漠剛好地處盛行西風帶的背風坡,西風帶所攜帶的大量太平洋水汽,在山脈西側迎風坡,受地形抬升,產生了大量的地形雨,而等西風帶翻越安第斯山脈,到達山脈東側地區時,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已經十分稀少,而且隨著海拔的降低,空氣溫帶升高,形成又幹又熱的風,降水更加難以形成,稱為「焚風效應」,因此巴塔哥尼亞高原地區雖然地處沿海,但是地處盛行西風背風坡的「雨影區」,降水稀少,形成了巴塔哥尼亞沙漠。

安第斯山脈衛星圖

相關焦點

  • 位於安第斯山脈東側的「巴塔哥尼亞高原」,雖地處沿海卻氣候乾旱
    由於安第斯山脈的存在,使得南美洲被分割成了東西兩部分,安第斯山脈西部與太平洋海岸線之間是一個南北延伸的條帶狀區域,寬度較窄,而安第斯山脈東側區域是南美洲的主體部分,從北至南分布的地形單元包括奧利諾科平原、蓋亞那高原、亞馬孫平原、巴西高原、拉普拉塔平原和巴塔哥尼亞高原,這些地形單元總體上呈北部靠近赤道附近地區東西寬度大,越往南部東西寬度越窄,到了最南部的巴塔哥尼亞高原東西寬度只有幾百千米
  • 南美洲巴塔哥尼亞高原,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成因是什麼?
    通常來說氣候類型的名稱有兩個詞來組成,第一個詞是表明這種氣候類型的熱量帶,比如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等,第二個詞是表明這種氣候類型的最顯著氣候特徵,比如季風氣候、雨林氣候、草原氣候、沙漠氣候、大陸性氣候和海洋性氣候等等。因此,所謂溫帶大陸性氣候,就是一種地處溫帶地區,氣候特徵表現為大陸性的氣候。
  • 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溫帶大陸性氣候的成因是什麼?
    通常來說氣候類型的名稱有兩個詞來組成,第一個詞是表明這種氣候類型的熱量帶,比如熱帶、亞熱帶、溫帶、亞寒帶和寒帶等等,第二個詞是表明這種氣候類型的最顯著氣候特徵,比如季風氣候、雨林氣候、草原氣候、沙漠氣候、大陸性氣候和海洋性氣候等等。
  • 降水一般由沿海往內陸遞減,那為什麼有些沿海地區卻出現了沙漠?
    沙漠居然與海洋為鄰也就是說,因為海洋是水汽的主要提供者,所以沿海地區通常離海洋較近,降水一般較多,氣候溼潤,而越往內陸,距離海洋距離越來越遠,降水不斷減少,氣候趨向乾旱。分布在沿海的荒漠自然帶(部分)但是,這一降水分布規律也不是絕對的,凡事都有例外,我們在全球各地的沿海地區觀察的時候,我們發現有不少地區,雖然地處沿海,但是氣候卻十分乾旱,降水稀少,形成荒漠自然帶,從地表景觀來看多分布沙漠,形成了「一邊是大海,而另一邊是沙漠」的奇特現象。
  • 南美洲西海岸的熱帶沙漠氣候,為什麼呈狹長的分布形態?
    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圖從熱帶沙漠氣候的成因來看,其主要分布在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的區域,也就是南北緯20°至30°之間,由於大陸東部地區通常會有季風現象,所以熱帶沙漠氣候多分布在南北緯20°至30°之間的大陸中西部地區。
  • 沙漠地區的氣候是不是都是高溫炎熱的,沙漠地區的冬天寒冷嗎?
    雖然沙漠經常和高溫炎熱伴隨在一起,但是也並不是完全吻合,影響自然帶是森林、草原還是荒漠(沙漠)的主要原因是水分因素,也就是說沙漠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氣候乾旱,從而導致降水稀少,植被難以生長
  • 地表荒蕪黃沙漫漫,佔陸地總面積約20%的沙漠是怎麼形成的?
    所以,「氣候乾旱、降水稀少」是沙漠形成的最重要自然原因。 那麼,為什麼某一地區會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呢?這裡的成因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首先,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區域,由於常年受到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容易形成沙漠,由於地處熱帶地區,形成的沙漠就稱為「熱帶沙漠」。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智利北部、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北美墨西哥西北部地區多分布有熱帶沙漠。
  • 終年乾旱少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一定都位於「溫帶內陸地區」嗎?
    第一個例子是亞洲的伊朗高原,我們觀察到伊朗高原的緯度位置較低,大約是28°N至36°N之間,從緯度位置來看,伊朗高原在熱量帶上屬於亞熱帶地區,但是氣候類型卻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這是為什麼呢?另外,位於伊朗高原西側的阿拉伯高原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常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伊朗高原也多受副熱帶高氣壓帶的印象,盛行下沉氣流,年降水量稀少,所以在氣候特徵上表現為溫帶大陸性氣候。
  • 黃沙漫漫地表荒蕪,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約20%的沙漠是怎麼形成的?
    陸地自然帶分布圖沙漠的形成原因有很多種,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等,其中在自然原因中形成沙漠的根源應該是「氣候原因」,也就是說「沙漠」作為荒漠自然帶的一種,基本上只分布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特別是年降水量在250毫米以下的地區,有些沙漠地區的年降水量只有幾十毫米。所以,「氣候乾旱、降水稀少」是沙漠形成的最重要自然原因。
  • 南美洲氣候特徵:以安第斯山脈為界分東西兩部分,存明顯氣候差異
    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南美洲位於西半球,赤道在南美洲北部穿過,主體部分位於南半球,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部通過中美地峽與北美洲相連,南部隔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相望。同時,由於安第斯山脈的存在,使得南美洲的氣候分布分為明顯的東西兩部分。南美洲地形圖由於安第斯山脈本身的位置位於南美洲的西側,所以位於安第斯山脈以西的部分面積十分狹窄,呈南北條帶狀分布,主要的氣候類型有三種,其分布也呈現南北延伸、南北更替、條帶狀的分布。
  • 亞洲和南美洲兩大洲的氣候分布,有什麼異同點?
    亞洲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總面積約為4457萬平方千米,南美洲是世界上面積第四大的大洲,總面積約為1784萬平方千米。兩個大洲都是地跨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地區,加之地形類型十分複雜,所以亞洲和南美洲的氣候特徵都是「複雜多樣」。亞洲擁有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極地氣候和高山氣候等9種氣候類型。
  •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潘帕斯草原、南美洲的氣候、背風坡)
    南美洲北部以巴拿馬運河與北美洲為界,南部以德雷克海峽與南極洲為界。主要分布著8種氣候,分別為:①三種熱帶氣候: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②兩種亞熱帶氣候:地中海氣候、亞熱帶季風性溼潤氣候;③兩種溫帶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
  • 安第斯山脈對南美洲的氣候分布有何影響?
    氣候是一個地區大氣的多年平均狀況,通常會表現出相對穩定的氣候特徵,氣候的形成受到包括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大氣環流、地形狀況、洋流、下墊面以及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西側,總體上呈南北走向,走向基本上和南美洲西側海岸線一致,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南北總長度約為8900千米,東西平均寬度約為300千米。安第斯山脈屬於巨大的褶皺山脈,是由於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由於板塊之間巨大的擠壓力,使得安第斯山脈的平均海拔高達3660米,許多山峰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被譽為「南美洲的脊梁」。
  • 秘魯寒流的強大減溼作用,使南美洲西岸赤道附近出現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的典型特徵表現為「終年高溫乾旱」,具體來說就是最冷月均溫在15℃以上,年均溫高,氣溫日較差大,年降水量稀少,年降水量多在125毫米以下,有些地區年降水量更是在50毫米以下,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少的氣候類型。
  • 世界氣候的「旱極」:阿塔卡馬沙漠,曾經連續91年滴雨未下
    世界那麼大,不同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不同、洋流不同,從而塑造出了不同的氣候特徵。有的地方高溫、有的地方極寒、有的地方多雨、有的地方少雨,也會造就出一些區域極端的氣候特徵。阿塔卡馬沙漠位置圖說道乾旱的氣候,我們馬上能夠聯想到非洲的撒哈拉沙漠,熱浪滾滾的撒哈拉沙漠是不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區呢?
  • 為什麼南亞地區的巴基斯坦不是熱帶季風氣候,而是熱帶沙漠氣候?
    熱帶沙漠氣候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終年受到了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氣候乾旱。從地理位置來看熱帶沙漠氣候多分布在南北回歸線至南北緯30°的大陸西部和內陸地區。同時,我們也發現在阿拉伯半島以東南亞地區的巴基斯坦也分布有一小片熱帶沙漠氣候,這是為什麼呢?
  • 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它也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
    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側沿海,距離太平洋非常近,南北延伸近9000千米,東西寬度約為300千米,平均海拔366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安第斯山脈往西到太平洋之間的區域示範狹窄,主要分布一些狹長的沿海平原,也造就了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智利位於安第斯山脈西側,國土南北長度超過4300千米。
  • 地理文化未解之謎:沙漠氣候、溫帶氣候、高山氣候、寒帶氣候概況
    熱帶沙漠氣候又稱熱帶幹漠氣候。一般分布在南北回歸線兩側、約南北緯15°~30°的大陸內部直到大陸西岸。主要出現在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南部的卡拉哈裡沙漠、亞洲西部阿拉伯半島的沙漠、部的塔爾沙漠、北美洲加利福尼亞沙漠、南美洲阿塔卡馬沙漠、澳大利亞西部和中部沙漠。
  • 為什麼非洲東南部沿海地區,並沒有形成「熱帶雨林氣候」?
    全球熱帶地區總共有四種氣候類型,分別是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其中熱帶雨林氣候是所有氣候類型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氣候類型,年降水量可以達到2000毫米以上,我們知道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就是屬於溼潤地區了。
  • 世界氣候—非洲和南美洲氣候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