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第斯山脈的一段傳奇 帕裡納科塔火山勝景

2020-12-08 騰訊網

選幸運日許世博願望 | 訂製世博精彩資訊

雄偉壯觀的安第斯山脈是南美洲開發最早的地區,中段山區保留著古代印加帝國的許多文化遺蹟。居民主要為印歐混血種,其次為印第安人克丘亞族和艾馬拉族。泛美公路沿縱向谷地和海岸溝通安第斯山區各國。

雄據七國的安第斯山脈長約9000公裡,幾乎是喜瑪拉雅山脈三倍半,這裡山勢雄偉,絢麗多姿,是世界上最壯觀的自然景觀之一。安第斯山脈屬科迪勒拉山系,這個山系從北美一直延伸到南美,全長18000公裡,是世界最長的山系。安第斯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南部山脈中的阿空加瓜山為安第斯山最高峰,海拔6959米,它也是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尤耶亞科火山海拔6723米,是世界最高的活火山。南美洲多火山,它們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這裡共有40多座活火山。安第斯山脈孕育了無比巨大的銅礦,這裡有世界最大的地下銅礦,深入地表以下1200米,龐大的地下坑道總長超過2000多公裡,採礦的自動化程度極高,地下生活設施完善。

落基山最初為巨大的地槽地區,到白堊紀初期還只是淺海,第三紀時發生了大規模的造山運動、火山爆發,地殼發生了強烈的褶曲與壓縮,山脈再度隆起,形成了高大的花崗巖山系;第四紀時,冰川的作用又留下了陡峭的角峰,冰鬥、槽谷等冰川侵蝕的地貌特徵,再加長期的地殼變動,逐漸形成落基山的現狀。

安地斯山系從南到北分為3大部分︰即南安地斯,包括火地島和巴塔哥尼亞科迪勒拉;中安地斯,包括智利和秘魯科迪勒拉;北安地斯,包括厄瓜多、哥倫比亞和委內瑞拉(加勒比)科迪勒拉。

地質。安地斯山系是基於早期地質活動的新生代(最後的6,640萬年)期間地球板塊運動的結果。約2.5億年前,組成地球大陸塊的地殼板塊結合成超級大陸──盤古大陸。後來盤古大陸及其南部貢德瓦納古陸(Gondwanaland)發生分裂,板塊向外分散,便形成現在的幾個大陸。南美洲大陸板塊與納斯卡(Nazca)大洋板塊互相碰撞(或會合),產生造山運動,因而形成安地斯山脈。

組成今日科迪勒拉的巖石年齡古老,開始是亞馬遜堅穩地塊(或巴西地盾)受侵蝕的沉積物約於4.5億至2.5億年前淤積在堅穩地塊的西側。這些淤積物的重力使地殼下陷,產生的壓力和熱量又使淤積物成為更耐久的巖石。因此,砂巖、粉砂巖和石灰巖分別變成石英巖、頁巖和大理石。

約1.7億年以前,南美洲板塊隨著東面大西洋展開而向西漂移;納斯卡大洋板塊的東緣在下面受到南美洲大陸板塊西緣的壓力,納斯卡板塊潛沒,這種複雜的地質基質開始向上隆起。這種潛沒-隆起過程伴隨著來自地幔的大量巖漿的侵入,先是形成了南美洲大陸板塊西部邊緣的火山弧,後又將熾熱的熔巖噴射到四周大陸的巖石中;這後一過程產生大量的巖脈和礦脈,其中含有具有經濟價值的、豐富的礦物,這對後來人類移居安地斯山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這種活動的強度在新生代期間──特別是在1,500萬至600萬年前──進一步加強,於是出現了今天科迪勒拉的外形。作為最後結果的山系垂直差極大,從太平洋海岸外的秘魯-智利(阿塔卡馬)海溝的底部,到與之水平距離不足322公裡(200哩)的高山嶺之間的高度差達12,192公尺(40,000呎)以上。形成安地斯山脈的地殼運動迄今尚未結束,作為通常稱之為「火環」的更大的環太平洋火山系的一部分,安地斯山系現在仍處在火山活動期,容易發生破壞性的地震。

相關焦點

  • 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安第斯山脈屬於科迪勒拉山系,它位於南美洲的西岸,範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縱貫南美大陸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安第斯山脈由一系列平行山脈和橫斷山體組成,間有高原和谷地,許多山頂終年積雪且礦產資源豐富。
  • 安第斯山脈:南美洲的脊梁
    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的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也是世界上最壯觀的自然景觀之一,山勢雄偉,絢麗多姿。安第斯山脈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它瀕臨太平洋,北起加勒比海的特立尼達島,南到南美洲南端的火地島,由幾列相互平行的山脈組成,貫穿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智利和阿根廷等7個國家。
  • 百慕達的詭異與安第斯山脈的冰川
    安第斯山脈安第斯山脈分布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千米,這裡不但有眾多的銅礦,火山,也常發生讓人止步卻又壯觀的雪崩。安第斯山脈屬於科迪勒拉山系,這個山系從北美洲一直延伸到北美洲,全長1.8千米,安第斯山脈許多山峰常年積雪,位於玻利維亞西部的漢科烏馬山為其最高峰,海拔7000米,是西半球最高峰。此外安第斯山脈分布著大片茂密的森林,是亞馬遜河等重要的河流發源地,它孕育著世界上最大的地下銅礦,深入地下1200米,龐大的地下坑道總長超過2000千米。
  • 旅遊:安第斯山脈的9個地方,你必須在智利訪問
    安第斯山脈,一個不容錯過的地方,不僅值得欣賞,還值得探索。安第斯山脈是南美洲的主要景點之一,由於其擴展,高度和生物多樣性,在全球範圍內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們的領土上,這個巨大的山脈始於極限與秘魯和玻利維亞,越過陸地直到火地島。
  • 20多年地震數據分析,安第斯山脈海洋板塊脫落!弧形火山群形成
    本文由作者「環球科學貓」原創在科學中,地震的運動產生的力量也是越來越大,根據賴斯大學的想研究報告稱,來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脈高原20多年的地震數據分析,科學家們確定了在哪裡產生的地震引發了更大的大陸變化,這對該區域來說並不是好事情。
  •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
    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
  • 世界最長的褶皺山系——安第斯山脈,橫跨多個國家!
    由第三紀沉積巖層褶皺抬升而成,同時伴隨著巖漿侵入和火山作用,峰頂較為平坦,主要由火山巖構成。峰頂西側因降水較少,沒有終年積雪,山麓多溫泉,附近著名的自然奇觀印加橋為療養和旅遊勝地。安第斯山脈其中阿空加瓜山為安第斯山最高峰,海拔6962米。奧霍斯-德爾薩拉多山為世界最高火山,海拔6893米,南美洲多火山,它們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這裡共有40多座活火山。
  • 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它也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
    安第斯山脈,這兩列山脈對於南北美洲的地形分布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側沿海,距離太平洋非常近,南北延伸近9000千米,東西寬度約為300千米,平均海拔3660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被稱為「南美洲的脊梁」。安第斯山脈往西到太平洋之間的區域示範狹窄,主要分布一些狹長的沿海平原,也造就了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智利,智利位於安第斯山脈西側,國土南北長度超過4300千米。
  • 地圖看世界;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
    安第斯山脈範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縱貫南美大陸的西部,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稱,山脈有許多海拔6000米以上、山頂終年積雪的高峰,且地區礦產資源豐富。  三,安第斯山脈是南美洲開發最早的地區,  在安地斯山人類曾永久居留的最高高度為5212米,暫時勞作的高度為5639~5791米。
  • 安第斯山脈對南美洲的氣候分布有何影響?
    安第斯山脈位於南美洲西側,總體上呈南北走向,走向基本上和南美洲西側海岸線一致,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南北總長度約為8900千米,東西平均寬度約為300千米。安第斯山脈屬於巨大的褶皺山脈,是由於南極洲板塊和美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由於板塊之間巨大的擠壓力,使得安第斯山脈的平均海拔高達3660米,許多山峰海拔都在6000米以上,被譽為「南美洲的脊梁」。
  • 神秘色彩濃鬱的安第斯山脈——南美洲的脊梁
    安第斯山脈屬於科迪勒拉山系,也稱安弟斯山脈或安蒂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岸。安第斯山脈從南美洲的南端到最北面的加勒比海岸綿亙約形成一道連續不斷的屏障。安地斯山脈將狹窄的西海岸地區同大陸的其餘部分分開,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徵之一,它對山脈本身及其周圍地區的生存條件產生深刻的影響。
  • 南美最活躍火山:附近小火山持續噴發,噴射火山灰高達5公裡!
    美洲包括了北美洲和南美洲,印第安人是南美洲最早的開拓者,安第斯山脈中段高原地帶是南美大陸古文明發源地,早在公元10世紀前後,居住在這一帶的印第安人部族--印加人,就建立了以米路南不庫斯科為中心的印加帝國。
  • 安第斯山脈北部變性,積累的能量尚小
    在科學中,一說到山脈的問題,大家肯定想到的就是山脈形成肯定跟地球的板塊運動存在關係,確實也是這樣。在科學紀錄中,比如我們的喜馬拉雅山脈就是因為板塊的碰撞而引發上升的,今天我們是來說說安第斯山脈的問題。根據IRD公布的一次預測顯示,科學家們對安第斯山脈重新評估了地震危險。
  • 位於安第斯山脈東側的「巴塔哥尼亞高原」,雖地處沿海卻氣候乾旱
    巴塔哥尼亞高原和安第斯山脈都是位於南美洲的地形單元,安第斯山脈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總長度達8900千米,屬於科迪勒拉山系的組成部分,是由於美洲板塊和南極洲板塊之間相互碰撞擠壓而隆起形成的海岸山脈,屬於褶皺山脈的範疇。
  • 安第斯山脈彈性厚度變化,與下地殼的超重力異常有關
    在地球上,山脈的變動往往都會產生一個新的變化過程。近日,科學家魯伊斯對中央安第斯山脈區域的分析,發現出了有效的彈性厚度變化。與山體變化和下地殼超重力異常相關,通過重力反演得到南美洲,安第斯山脈中部莫霍面的幾何結構科學家表示,以目前的高解析度重力數據分析,已經確定了有效的彈性厚度變化,安第斯山中部最東段扇形變形機制與彈性厚度的關聯密切,淺層重力莫霍界面與高重力異常,導致最上層地幔高速運動,當然與地殼熱流之間的逆向運動也相關。
  • 礦產資源豐富的安第斯山脈,是地球重要的地形特徵之一!
    安第斯山脈不是由眾多高大的山峰沿一條單線組成,而是由許多連續不斷的平行山脈和橫斷山脈組成的,其間有許多高原和窪地。分別稱為東科迪勒拉和西科迪勒拉的東、西山脈界線分明,勾勒出了該山系的主體特徵。安第斯山脈範圍從巴拿馬一直到智利。
  • 亞馬孫大火將加劇安第斯山脈冰川融化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根據英國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近日發表的一項氣候科學研究,亞馬孫流域西南部(巴西、秘魯和玻利維亞)的雨林火災,可能會加劇安第斯山脈的熱帶冰川融化。他們發現,生物體燃燒產生的氣溶膠(比如炭黑)可以隨風擴散到安第斯山脈熱帶冰川,沉降在雪中;由於被炭黑或粉塵覆蓋的積雪反射的光減少(返照率下降),冰川融化可能因此加劇。 研究團隊重點分析了2007—2010年的情況,當時亞馬孫流域的火災季最為嚴峻。
  • 亞馬遜雨林大火融化2千公裡外冰川:安第斯山脈被黑化
    近日,發表在《科學報告》一項研究發現,亞馬遜雨林中的大火正在使2000公裡外的安第斯山脈的冰川融化。安第斯山脈,屬於科迪勒拉山系,也稱安弟斯山脈或安蒂斯山脈,位於南美洲的西岸,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是世界上最長的山脈。
  • ...安第斯山脈|亞馬遜平原|南美洲_旅遊|潘帕斯草原|大洲|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的西部、太平洋沿岸聳立著世界上最長的山脈——安第斯山脈,從北到南全長8900餘千米,安第斯山脈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在安第斯山脈的南部分布著世界上最主要的銅礦產區,儲量約有1億噸以上,居各洲之首;安第斯山脈還有世界上最大的銀礦,以及儲量豐富的金礦。
  • 安第斯神鷲知識科普,教你輕鬆識別安第斯神鷲
    安第斯神鷲,拉丁學名為Vultur gryphus,康多兀鷲、安第斯神鷹、南美神鷹、南美禿鷲、安第斯兀鷲,屬於脊索動物門、鳥綱、隼形目、美洲鷲科的一種動物,同義學名是Vultur fossilis,英文名稱是Andean Condor,命名人為Linnaeus,命名時間在17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