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棕的起源與分布 關於油棕的起源,基於化石、歷史和語言方面的考證表明,油棕起源於非洲,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為幾內亞灣沿岸及剛果盆地熱帶雨林中的野生植物。在尼日河三角洲的中新世及更幼的地層中發現的花粉化石,與現今生長的油棕花粉相似。該發現有力地證明了油棕很早就在西非分布。
在關於油棕的歷史記載中,1435-1460年在幾內亞海岸航海首次發現了油棕樹;在1506-1508年的航海記錄中,也曾提到在賴比瑞亞沿海的北部及其外部的一個島嶼有野生油棕林,以及在奈及利亞法卡多斯河附近有棕櫚油貿易。
.在語言學方面,引入植物的名稱部分表示它可能的地理起源是在巴西,當地稱為伊甸園(dende),它可能來自非洲安哥拉金邦杜語。 油棕的分布範圍廣泛,主要分布於南緯10°至北緯15°之間的熱帶地區,包括亞洲東南部,非洲西部、中部,南美洲北部、中部
世界上種植油棕的國家有40多個,主要生產國有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奈及利亞、泰國、薩伊、象牙海岸、喀麥隆、安哥拉、哥倫比亞、厄瓜多、哥斯大黎加、宏都拉斯等國家。油棕的分布情況如下: 1.非洲地區 該地區是目前世界上油棕分布面積最大的地區,在南、北緯10°之間,有30多個國家種植油棕。
主要分布在西部的象牙海岸、賴比瑞亞、象牙海岸、加納、多哥、貝寧、奈及利亞、喀麥隆和中部的薩伊、剛果、幾內亞、安哥拉等國家。這些地區主要以野生和半野生的天然油棕林為主,分布零散,管理粗放,產量較低。油棕最早種植於西非及赤道非洲,曾經在這些地區大面積種植。
2.亞洲地區 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半島的西側和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的中西部地區,均為集約化程度較高的油棕種植園。這些地區的熱帶雨林氣候較適合油棕的生長發育,全年都可採收,單位面積產量也很高。此外,泰國、中國、緬甸與菲律賓等國也有一定數量種植,其中我國油棕種植主要分布於海南、雲南、廣東、廣西。到20世紀70年代初,亞洲取代了非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油棕種植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