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熱帶雨林每年以10%的面積消失,我國有3000多種高等植物受...

2020-12-04 中國青年報

作者:本報記者 李慧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7日10版)

野生植物是自然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十分寶貴的自然資源和戰略資源,具有很高的生態、經濟、文化和社會價值,但目前保護名錄更新滯後、法律法規不完善、保護意識淡漠、執法打擊力度軟弱等短板,制約著保護工作有效展開。

當前,我國正在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也將進一步加大野生植物保護力度。為什麼要修訂和調整名錄?我國野生植物保護面臨怎樣的形勢?未來將如何更好保護?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野生植物資源受破壞嚴重

野生植物是人類糧食的直接或間接來源,是經濟發展的物質資源。

「人類賴以生存的全部糧食、蔬菜、水果等都是植物,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所需的糧、棉、油、麻、絲、茶、糖、菜、煙、果、藥等,都取自於植物,各種家畜、家禽、魚類等的養殖,也需要植物作為飼料來源。工業發展也需要植物作為原料或利用到植物的產品。」國家林草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副司長賈建生指出。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口數量的逐步增長,人們對野生植物資源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對野生植物資源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

「從世界範圍來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工業汙染物和生活汙染物的大量排放,極大惡化了野生植物的棲息地、破壞了人類的生存環境。」賈建生介紹,全世界熱帶雨林每年以10%的面積消失,連續的生態系統成為支離破碎的「島嶼」,植物物種的多樣性和遺傳多樣性下降,不適宜的氣候使諸多植物難以適應而滅絕。在我國3萬種高等植物中,有3000多種處於受威脅或瀕臨滅絕的境地。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覃海寧分析指出,植物和人類是地球生物圈內的主要組成部分,也是生態系統平衡的重要因素。植物的種類愈多,人類對其影響愈小,則生態系統愈複雜、愈穩定。一個物種滅絕,不僅該物種的遺傳資源得不到利用,還可能引發其生存網絡的連鎖反應,導致一系列物種滅絕甚至生態系統的不穩定,發生生態災害。

「有研究表明,一種植物往往伴生著10到30種生物物種。一旦一種植物滅絕了,10到30種生物會受到牽連和影響。」賈建生說,因此,必須保護環境,更合理地利用和保護植物的多樣性。

專家表示,在此背景下,儘快更新、調整保護名錄,向公眾客觀展示當前野生植物物種的瀕危狀況,為政府制定保護政策、實施執法提供可靠依據,尤為重要。

持續加強保護勢在必行

多年來我國持續加強野生植物保護,1999年發布《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對300多種我國天然生長的珍貴植物和具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文化價值的瀕危、稀有植物進行保護。

進入新世紀,我國政府不斷重視生態保護與建設工作,通過天然林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等國家重點工程的啟動實施,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得到不斷強化。全國還設立了1.18萬處自然保護地,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建立200餘個植物園和樹木園,保存了2萬餘種高等植物,開展了200種珍稀植物的野外回歸工作。

以蘭科植物為例,以就地保護為目的的廣西雅長蘭科自然保護區於2005年成立。隨著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公園為代表的保護地網絡的逐漸完善,我國蘭科植物的就地保護工作也取得了進一步成效。根據自然保護區保護名錄和野外工作調查結果,我國目前約有70%的蘭科種類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等保護地有分布,就地保護也成為我國蘭科植物保護的主要方式。

水杉素有植物王國「活化石」之稱。「當前已完成了野水杉原生母樹種群、生境調查,實現了對每株野生水杉母樹進行掛牌定位監測,建立了野生水杉原生母樹種群資料庫。野生水杉的繁育、保護技術也有一定的研究基礎,並已建立了相應的示範基地。」賈建生說。

此外,通過對德保蘇鐵、華蓋木、百山祖冷杉、天台鵝耳櫪等近百種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實施搶救性保護,以及野生稻和野大豆等農作物野生近緣種的就地保護,部分瀕危野生植物種群數量逐步恢復。

覃海寧介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徵求意見稿)》共收錄468種和25類野生植物,一級保護53種和2類,二級保護415種和23類,「收錄的物種數量增加一倍以上,保護範圍明顯擴大。」

探索珍稀瀕危植物保護最佳途徑

專家認為,野生植物保護是一項長期系統性工程,需要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也需要每一個人加強認識,從我做起,共同保護野生植物。

賈建生指出,此次名錄調整出臺後,將跟進啟動修訂野生植物保護條例,並鼓勵各省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從法律上為野生植物保護「保駕護航」。此外,在繼續加大力度對珍稀瀕危野生植物開展就地、遷地、野外回歸等保護措施的基礎上,還將強化執法,加大打擊野生植物違法犯罪力度。

「當前我國野生植物培育利用產業總體發展水平仍然較低,規模化、集約化程度不高,產業集聚程度低,輻射帶動能力較弱;科技含量較低、產品附加值不高;個別地區還存在以培育利用為名破壞野生植物資源的現象。」賈建生指出,加強法制建設,有序開展相關的野生植物資源規模化培植和可持續利用的研究與示範將是今後野生植物保護的一項重要工作。

「人類活動一直並將繼續是植物多樣性的主要威脅之一。解決這一威脅不僅需要立法禁止人類違法行為,還需要培養人們的保護意識。」賈建生說,公眾要增強對珍稀瀕危植物的保護意識,加強珍稀瀕危植物保護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建立並強化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自然觀。

「我們不僅要保護野生植物,也要保護它的生長環境;不僅要約束自我不破壞野生植物資源,也要從消費端發力,拒絕來自亂採濫挖的珍稀瀕危野生植物,以及以珍稀瀕危野生植物為原料製成的消費品。」北京林業大學自然保護區學院教授張志翔說。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已被宣布野外滅絕的植物出現了,科學家:3000多種高等植物受威脅
    地球孕育生命已經有幾十億年時間,在這麼漫長的歲月裡,有一些生物逃過了各種威脅,在地球上存活了上億年,有一些生物可能沒法適應地球不斷變化的環境,因此會受到威脅,甚至可能會被淘汰,也就是說,有一些生物已經滅絕了。在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5次大規模物種滅絕事件,很多生物都在大滅絕中徹底消失。從地球的角度來看,淘汰一些沒法適應環境的生物,騰出空間讓位於新的物種,可以讓地球生態系統保持活力。
  • 我國3000多種高等植物危險,科學家警告,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或來了
    根據公開監測數據顯示,從全球的資源破壞情況來看,在人類的活動之下,森林被大面積砍伐,資源被開採,工業汙染等影響之下,野生動植物已經進入到了「緊急」狀態,其中全世界的熱帶雨林砍伐正在以每年10%的面積消失,所以曾經有人說,熱帶雨林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嚴重的砍伐之下,會徹底消失。
  • 每秒消失一個足球場的面積——熱帶雨林正在縮小
    【核心提示】與8000年前相比,全球森林的面積足足減少了80%。也就是說,每兩秒鐘,就有一片足球場大小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然而,與幾百年前相比,現今的熱帶雨林已經大為減少,在很多地方變成了小塊片段甚至消失殆盡。熱帶雨林的昨天和今天1492年10月28日,哥倫布第一次對熱帶雨林進行記錄和描述,他將西印度群島的熱帶雨林稱為「茂密的叢林」和「伊甸園」。在歷史上,熱帶雨林有2450萬平方公裡的面積,主要位於南北回歸線內。
  • 北方的「西雙版納」:有3000多種熱帶植物,媲美西方伊甸園
    西雙版納作為我國的植物王國,以其豐富多樣又奇妙多姿的熱帶雨林景觀而全球聞名,成為了絕佳的避寒勝地和旅遊佳處。不過西雙版納路途遙遠,很多人沒有時間專門去旅遊。於是擁有熱帶雨林景觀的天津熱帶植物觀光園便成了一部分人的選擇。
  • 我國首套《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正式出版發行
    3月25日獲悉,由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邢福武研究員等主編的《中國熱帶雨林地區植物圖鑑—海南植物》(1-3卷)由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圖文並茂全面介紹熱帶雨林植物的工具書。   熱帶雨林是陸地生態系統中能量流、物質流和生產力最高的森林類型。
  • 世界最大的森林 亞馬遜熱帶雨林佔地550萬平方公裡
    這一林區蘊藏的木材佔全世界木材總蘊藏量的45%,蓄積著8億立方米的木材,其經濟價值超過7 000億美元。生物物種佔全世界總數的1/5,植物種類和鳥類各佔世界的一半,淡水資源佔世界總量的18%。河裡有2 000多種淡水魚,是人類非常珍貴的生物資源寶庫。亞馬孫平原的野生動物種類非常繁多,而且數量豐富。
  • 什麼是熱帶雨林?
    據統計,全世界有綠色開花植物約25萬種,其中有17萬種分布在熱帶(包括熱帶美洲8萬種、熱帶非洲3.5萬種、熱帶亞洲4萬種)。縱觀世界森林,熱帶雨林是地球陸地生態系統中最神秘、最美觀、最複雜、最強大、最穩定、最完善的森林生態系統。目前,熱帶雨林中仍蘊藏著大量的尚未被充分認識的生物學和自然規律,特別是熱帶雨林物種的極端豐富性和植物生活類型的多樣性並不能完全用達爾文的進化論來解釋,至今仍是個迷。
  • 神秘的亞馬孫熱帶雨林,隱藏著令人驚嘆的奧秘!
    這裡鳥類非常多,約佔全世界鳥類總數的五分之一。 有的專家估計每平方公裡內大約有超過75000種的樹木,15萬種高等植物,令人嘆為觀止。關於亞馬孫熱帶雨林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幾個: 1.
  • 全球變暖可使熱帶雨林變草原——雨林消失的自然原因
    伊利諾州發現的化石來源於地球最早出現的熱帶雨林,距今大約3億年,包含多種現今已滅絕的植物物種。專家認為,3億年前的大地震導致這一地區沉降至海平面以下,掩埋在泥裡。雨林中植物埋藏至地層下。後來隨巖石在上面堆積,逐漸形成雨林化石。專家解釋說,這些雨林生長在地球氣候變暖時期。隨氣候變化,熱帶雨林植物生長發生變化,蕨類植物迅速取代石松植物。
  • 它約起源於非洲在公元前3000年,為熱帶雨林中的野生植物
    油棕的起源與分布 關於油棕的起源,基於化石、歷史和語言方面的考證表明,油棕起源於非洲,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為幾內亞灣沿岸及剛果盆地熱帶雨林中的野生植物。在尼日河三角洲的中新世及更幼的地層中發現的花粉化石,與現今生長的油棕花粉相似。該發現有力地證明了油棕很早就在西非分布。
  • 中國十大最美森林之西雙版納熱帶雨林
    西雙版納熱帶雨林地處北回歸線以南的熱帶北部邊沿,熱帶季風氣候,終年溫暖、陽光充足,溼潤多雨,是地球北回歸線沙漠帶上唯一的一塊綠洲,是中國熱帶雨林生態系統保存最完整、最典型、面積最大的地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珍稀動植物種群以及整個森林生態都是無價之寶,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連片大面積的熱帶森林,具有全球絕無僅有的植物垂直分布「倒置」現象,被譽為地球的一大自然奇觀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五千多種熱帶動植物雲集在西雙版納近兩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上,令人嘆為觀止。"
  • 我國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 原來在這裡!
    海南擁有我國分布最集中、保存最完好、連片面積最大的熱帶雨林。作為世界熱帶雨林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南熱帶雨林除了有秀美的景色,還有海南長臂猿、海南坡鹿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和眾多珍稀植物,堪稱動植物資源寶庫。
  • 熱帶雨林的代表——龍腦香科植物
    全世界龍腦香科植物共計16屬約529種,分布於亞洲及非洲熱帶。我國產5屬13種,僅分布於雲南、廣西、海南以及西藏(墨脫)[2]。銅壁關自然保護區是唯一分布在我國境內伊洛瓦底江流域熱帶區域的自然保護區,區域內分布有我國大陸面積最大的以阿薩姆娑羅雙、東京龍腦香為代表的龍腦香熱帶雨林。
  • 1500億美元估值的藥用價值,熱帶雨林最神奇的植物
    ,你或許認為只有一小部分動植物受影響,但現代社會對雨林的依賴遠超你的想像,生物多樣性密度的缺失會引發疾病貧困甚至戰爭,沒有雨林的世界會是什麼樣呢? 首先了解導致雨林消失的原因至關重要,近40年來全球有接近歐洲面積的雨林區因商業目的被砍伐和佔用,有些地方重新種植了可出產橡膠或棕櫚油的經濟樹種,有的地方被用作放牧或用於城市建設,如果任由雨林被侵佔袖手旁觀,雨林連同其重要附帶價值將會一同消失,如果雨林消失估計高達1/4的現代藥品的原料將會隨著包含上千化學成分的植物一同消失。
  • 南非納馬誇蘭沙漠:野生多肉植物的「王國」,多肉種類超過1000種
    地球誕生於大約距今46億年之前,然後就開始了地球傳奇的演化歷程,最早大約在距今35億年之前,地球上就開始出現了生命,隨著生物從簡單到複雜、低等到高等的進化,最終形成了地球上豐富多彩的生物多樣性,目前推測地球上大約有870萬個物種。
  • 全球最神奇的沙漠,坐擁3500多種植物,面積竟和我國黑龍江省相等
    沙漠大部分是地面被沙子覆蓋,植物很少,雨水很少,空氣非常乾燥的荒涼地區,風成地形佔地球陸地的三分之一。荻名有撒哈拉沙漠、塔拉沙漠、阿拉伯沙漠等。除了自然形成外,還有不合理的農耕、過放牧等原因形成。人們的眼睛沒有觀賞價值,一般人也不能去旅行,是探險家們的天堂。
  • 《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迎來20多年首次翻新——像保護野生...
    原標題:《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迎來20多年首次翻新——像保護野生動物那樣保護野生植物我國是世界上植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擁有高等植物3.5萬多種,約佔世界總數的10%,其中超半數物種是我國特有的。但是由於生境破壞、人為過度採挖、外來物種入侵、自然災害頻發等,我國野生植物保護形勢並不樂觀。
  • 亞馬遜熱帶雨林到底有多恐怖?看似人間天堂,實則生命禁區!
    所以,森林的「造氧」能力就變得非常很重要了,根據數據顯示,地球大氣中10%的氧氣,都來自於亞馬遜熱帶雨林,由此可見,說它是「地球之肺」一點都不為過。 亞馬遜熱帶雨林中有多少種生物呢?截止到目前為止,已知的動物(包括鳥類在內),就超過了10萬種。
  • 亞馬遜雨林面積減少:每分鐘消失6個足球場
    雖然這裡的森林對於單一擾動因素是有適應能力的,但巴西也許完全能夠不用破壞其森林而維持經濟發展,同時多種擾動因素的互動效應已經改變了該地區的水文和能量平衡。而且有跡象表明,亞馬遜地區甚至可能正在從一個「淨碳匯」向一個「淨碳源」過渡。
  • 葫蘆島:中國熱帶植物基因庫
    如此神奇的植物,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數不勝數。雲南省邊陲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境內,著名國際河流瀾滄江———湄公河的支流羅梭江緩緩而流,江水在一個叫勐侖的地方蜿蜒迂迴,環繞而成一個小半島,當地人稱作葫蘆島,植物園就建在這個方圓900公頃的小島上。小島雖小,名氣卻大得很,它被專家們稱為中國熱帶植物的基因庫,是中國科學家研究熱帶植物的黃金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