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自然》雜誌發表美國和巴西的科研人員對亞馬遜流域的生態系統的研究結果,稱其處於危險的邊緣。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的影響已經使其遭到了嚴重的破壞。
亞馬遜流域的巨大森林—河流系統正在迅速發生變化。人類已經在那裡活動數千年了,而他們作為促成變化的因素所產生的影響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發展,該地區現在已有約2500萬人口。Eric Davidson及其同事在此將有關氣候變化以及如森林砍伐和火災等擾動對亞馬遜流域所發揮功能的影響的最新研究(其中很多都來自「大尺度生物圈—大氣實驗」項目)進行了綜合。雖然這裡的森林對於單一擾動因素是有適應能力的,但巴西也許完全能夠不用破壞其森林而維持經濟發展,同時多種擾動因素的互動效應已經改變了該地區的水文和能量平衡。而且有跡象表明,亞馬遜地區甚至可能正在從一個「淨碳匯」向一個「淨碳源」過渡。
雨林面積減少:每分鐘消失6個足球場
巴西亞馬遜熱帶雨林研究所(IBAM)的2011年度亞馬遜熱帶雨林保護計劃指出,「由於人為因素,從2003年8月到2010年的8月,巴西亞馬遜地區的熱帶雨林減少了約20萬平方公裡,接近10個巴爾巴尼亞的國土面積,而與400年前相比,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面積整整減少了一半」。同年,巴西環境部長瑪麗娜·席爾瓦在世界雨林保護大會上呼籲,「人類應該積極保護亞馬遜熱帶雨林,當前雨林的減少速度相當於每分鐘6個足球場大」。
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區,佔地球上熱帶雨林總面積的50%,森林面積的20%,在地球上已存在至少5500萬年。美國的生物科學雜誌《科學》曾指出,「亞馬遜雨林內有250萬種昆蟲、數以萬計的植物品種,以及2000種雀鳥和哺乳動物,對人類研究生命的起源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科研人員程偉曾在文章「亞馬遜熱帶雨林面臨的生存危機分析及應對策略」中介紹,據巴西政府統計,每天外國的的木材公司平均砍伐森林100萬棵,數以萬計的熱帶雨林被當做商品的消耗,人們在無節制的揮霍著寶貴的財富。2011年,據環保專家統計,亞馬遜熱帶雨林的破壞如今加速全球變暖的步伐,並且人類賴以生存的氧氣已經減少了三分之一。
根據美國地質學雜誌地質學分析,「如果繼續無節制的破壞亞馬遜熱帶雨林,到2020年,亞馬遜熱帶雨林將達到退化的臨界點,水土流失將達到最強級別,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將會更加頻繁,並且每年將有超過0.3萬平方公裡土地的20釐米厚的表土被衝入大海」。由於熱帶雨林的砍伐,這裡每天都至少消失一個物種。根據美國科學探索雜誌的預測,「隨著熱帶雨林的減少,十年後,至少將有50—80萬種動物滅絕」。
乾旱記錄不斷被刷新
對於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來說,乾旱愈演愈烈。早在2005年,就有科學家稱,這是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範圍最大的乾旱。他們當時認為,如果這種乾旱持續的話,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這個地球上最主要的二氧化碳吸收地將處於危險邊緣。然而6年過去了,這種境況並沒有改變。
2011年,英國利茲大學的西蒙教授的團隊進行了一項關於亞馬遜河流域降雨量的研究。他們對該地區的異常降雨情況進行分析,同時比對了2005年到2010年裡該流域樹木承受水壓的情況,比對面積達530萬平方公裡。西蒙稱,這些地區的持續的乾旱和異常的降雨情況導致熱帶雨林火災多發,很多支流也處於最低的警戒水位。
事實上,亞馬遜河的乾旱常常與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平面溫度上升有關。氣候模型顯示,這種乾旱會越來越多地影響這些海洋的海面溫度。人們並不知道有多少棵樹木在這些火災中被燒焦,「直到我們完成了對整個陸面上的雨林地區的樹木,我們才能知道準確的數字。」但科學家稱,自2005年以來,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的樹木消失的速度非常迅速,可是數字並不穩定。「也許是由於之前的乾旱已經減弱了一部分樹木的生命力,隨後突然爆發。比如2005年死亡的樹木很多,但2006年並沒有增加,而在2010年死亡的樹木數字又突然上升。」
現在,科學家們仍在爭論乾旱對於雨林和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破壞程度究竟有多大,因為樹木對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的貢獻並不十分清楚。一些科學家相信,二氧化碳的濃度將促進植物生長和碳吸收,可能會抵消預期降雨量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