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南美洲的亞馬遜平原,亞馬遜熱帶雨林佔據了世界雨林面積的一半,是全球最大及物種最多的熱帶雨林,亞馬遜雨林被人們稱為「地球之肺」和「綠色心臟」。
但是最近科學家公布地球森林覆蓋面積的圖像,發現地球的森林覆蓋率在逐步增加,其中中國的增長速度最為領先,但是亞馬遜雨林這些年的面積卻不斷發生萎縮現象。
其實我國在上世80年代就已經確立了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所以恢復森林面積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內容。美國宇航局曾多次利用人造衛星對地球綠地覆蓋情況進行拍攝,其中發現中國的森林覆蓋面積每年都在增長,而且幾乎是一年比一年快。據國內專家介紹,我國目前已經建立起了超過400多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國家級下面的各種自然保護區也不計其數,因此可以看出我國在修復生態環境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
森林對於生態環境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森林面積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尤其對保護珍稀、瀕危動物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森林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增加森林面積能夠有效地降低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保證大氣中的氧氣含量,讓我們的空氣更加清新。既然森林對我們來說這麼重要,那為什麼亞馬遜雨林的面積還會逐年縮小呢?
其實導致亞馬遜雨林面積減少的原因有很多,這其中就有人為的因素,比如火災和森林砍伐等讓亞馬遜雨林從2003年8月到2010年的8月,雨林面積減少了約20萬平方公裡,而與400年前相比,亞馬遜熱帶雨林的面積甚至整整減少了一半!導致亞馬遜雨林面積減少的原因還有自然的因素,亞馬遜河流域的熱帶雨林的乾旱越來越嚴重。早在2005年就有科學家稱,這是有史以來最嚴峻的、範圍最大的乾旱,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亞馬遜流域的乾旱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改善。由於這個地區的持續的乾旱和異常的降雨情況導致熱帶雨林火災多發,很多支流也處於最低的警戒水位。
不過有科學表示,亞馬遜河的乾旱與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海平面溫度上升有關。氣候模型顯示,這種乾旱會越來越多地影響這些海洋的海面溫度,人們也並不知道有多少棵樹木在這些火災中被燒焦。如今科學家們仍在爭論亞馬遜雨林面積的減少會對我們的生態環境破壞程度究竟會有多大。不管結論如何,亞馬遜雨林面積的不斷減少,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重視,我們不能眼睜睜看著亞馬遜雨林再繼續受到侵害,保護亞馬遜雨林生態環境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