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滋病、伊波拉、登革熱,為什麼這些危險疾病都起源於非洲?

2021-01-08 騰訊網

在21世紀的現在,傳染病仍然是人類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每年造成近1000萬人死亡(約四分之一),而整個非洲有一半的死亡是因為傳染病。

在過去的十幾年裡,在全球範圍內,爆發了許多新的傳染病,同時「舊殺手」們也有死灰復燃的趨勢,但沒有哪個大陸比非洲遭受的打擊更嚴重。

如果你稍微去了解下病毒的起源,那些新出現的出名的致命病毒也大多都起源於非洲,比如愛滋病病毒、伊波拉病毒、登革熱病毒……

非洲的熱帶氣候本來就是新興病原體的滋生地,而環境的變化為微生物的繁榮創造了條件。

環境變化如何影響傳染病?

這些新的病原體並不是尾隨彗星而來的,它們潛伏在動物體內,但通過破壞自然,人類把它們釋放到了自己身上。

無論是發燒的瘧疾,還是出血性伊波拉病毒,熱帶雨林的破壞可能是造成它們在非洲爆發的部分原因。

當樹木被砍伐時,受感染的水池就暴露在森林中,這為攜帶瘧疾等疾病的蚊子建立了新的繁殖地。

破壞熱帶雨林還導致保護動物免受傳染病侵害的野生動物的損失。

比如,郊狼、蛇和其他食肉動物通常會捕食攜帶疾病的齧齒動物,人類在尋找木材的過程中將它們殺死,同時也打破了抵禦鼠疫和瘧疾的天然屏障。

茂密的森林裡養滿了鳥類,健康的湖泊裡養滿了魚,這對控制蚊子很重要,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黃熱病和瘧疾等疾病的死灰復燃。

砍伐森林有時會使小鼠種群從森林來到田地,這也可能帶來新的病毒,比如玻利維亞的一種致命的發熱病毒。

另外,氣候變化的多個方面都與全球變暖有關,這也可能導致了新疾病的出現和其他疾病的死灰復燃。

氣候變暖使瘧疾能夠傳播到更高的地方,把瘧疾病毒傳播給人類的蚊子只能在溫和的溫度下生存,本來它們被限制在地勢較低的地區,現在卻能在肯亞的非洲高地大量繁殖。

與厄爾尼諾有關的極端天氣事件也給非洲部分地區帶來洪水,導致大量由蚊子傳播的瘧疾和裂谷熱以及水傳播疾病霍亂的流行(主要是肯亞和坦尚尼亞)。

都平等,只是醫療水平落後

全世界都一樣,對於環境的破壞導致疾病更容易傳播,不幸的是,這些因素中的大多數在非洲許多國家都被誇大了。

究其原因是貧困和糟糕的醫療條件,非洲國家在人均衛生支出和醫生可用性方面至今排名最低。

2001年非洲人均醫療支出為36美元,而尼日僅為6美元,獅子山為7美元,奈及利亞為15美元,當時的美國為4800美元。

另外,原始的生活習慣使他們更加容易接觸病原體,在西非地區,當地生產的動物蛋白極其稀少,只能在野生動物哪裡獲取。

從根本上說,這是因為該地區的地理位置很容易受到採採蠅(吸血家畜的血)的侵擾,這使得該地區不適合飼養家畜。

其結果是,那種被稱為「叢林肉」的野生動物的肉成為大多數非洲群體蛋白質的主要來源。

用作叢林肉的動物可能攜帶許多地方性疾病,如猿類泡沫病毒、狂犬病、伊波拉病毒等等。

人們感染這些疾病通常發生在切割肉類的過程中,動物的血液和其他液體可能會流到切割肉類的人身上,從而感染他們。

另一種感染方式是由於部分肉可能沒有完全煮熟,因為他們使用是露天的火,肉只是掛在上面。

最後

世界是如此錯綜複雜,今天在一個地方出現的問題明天在另一個地方也會成為問題。

我們看到了很多傳染病從非洲出發,然後發展為全球性的問題,威脅著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安全。

因為全球化的今天,每一種致命微生物都可能通過候鳥、國際旅行者或貿易貨物進行一次致命的環球旅行。

更可怕的是,環球旅行還允許把不同的微生物混合起來,這些新毒株往往更致命,而且可能對通常用來消滅它們的藥物產生抗藥性。

或許,非洲應成為國際社會抗擊傳染病鬥爭的第一要務,因為監測新出現的傳染病對早期發現公共衛生威脅至關重要。

參考資料

ncbi.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in Africa in the 21st century

Charlene Laino.africa,the infectious continent.nbcnews

相關焦點

  • 人類中很多厲害的病毒都來自於非洲,其中的原因是什麼?
    非洲地區野生動物資源豐富,加上非洲人的肉類食物很大程度來源於野生動物,導致許多人畜共患病極易從野生動物身上傳播到人群當中,從而在人群中大規模傳播,而且非洲的醫療條件差,對烈性傳染病的控制能力低。盤點人類歷史上比較嚴重的病毒,會發現很大一部分都是起源於非洲,比如天花病毒、愛滋病病毒、伊波拉病毒、馬爾堡病毒等等。
  • 和伊波拉十分相似的馬爾堡病毒,名氣略小,威力卻一點不差
    上一期,我們介紹了恐怖的伊波拉病毒,相信看過那篇文章的朋友,都對伊波拉病毒的致死率和患者的慘狀有了深切的感受。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伊波拉病毒的「兄弟」,和它齊名的恐怖病毒——馬爾堡病毒。即便是愛滋病和SARS,都只能排在3級,而馬爾堡病毒和伊波拉病毒並肩,歸類為4級病毒。那麼,馬爾堡病毒究竟有多大的威力呢?事情還要從1967年說起。當時,德國的一些醫藥醫療機構從非洲採購了一批非洲綠猴,以用於研究治療小兒麻痺的藥物。按說當時的人們也知道,野外的猴子是可能攜帶病毒的,所以在出口之前,都應該經過檢疫。
  • 盤點人類史上致命病毒:伊波拉可「搭飛機」越界
    中新網7月29日電 綜合消息,今年3月在西非國家幾內亞爆發的伊波拉疫情,目前已經蔓延至鄰近三國,奪走超過660條性命。縱觀人類歷史,每一種致命病毒的爆發都有可能引發巨大災難,在與這些病毒的搏鬥中,人類須始終保持謹慎和清醒。  伊波拉:史上最強病毒已經來襲?
  • 外媒:剛果(金)宣布伊波拉疫情結束 55人死亡
    冠狀病毒是引起呼吸道疾病的一個大型病毒家族,導致非典(SARS)和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病毒都隸屬這個家族。由於這種病毒如此之新,許多人對它一無所知,包括它傳播起來有多容易、有多致命以及它是否會引發全球大流行。研究表明,這種病毒很可能起源於蝙蝠,但是通過一種尚未辨識的動物「跳」到人類身上的,這種動物充當了蝙蝠與人類之間的橋梁。
  • 非洲出現未知疾病,症狀似伊波拉,死亡率達90%
    今年許多國家都進入疫情抗戰的緊張階段,而與此同時,非洲傳出了糟糕消息:非洲發現了一種未知的病毒,這種嚴重程度遠遠超過了新冠病毒,死亡率可以達到90%,已經造成了一定的威脅。圖源CNN一、非洲出現神秘疾病「零號病人」據美國相關媒體報導:12月23日在剛果偏遠小鎮,一女子出現了腹瀉和高燒的症狀,醫生懷疑患者出現了伊波拉病毒,並為女子和她的孩子做了伊波拉病毒檢測。最後顯示三個人都是陰性,沒有任何問題。
  • 伊波拉病毒病的認識防治知識
    伊波拉病毒病 教科書上關於非洲熱帶疾病的內容大都過於陳舊。隨著對新的致死性病毒感染一拉沙熱、 馬爾堡病毒病、伊波拉病毒病、剛果-克裡米亞出血熱裂谷熱和愛滋病的認識,對於--些主要疾病如瘧疾和黃熱病的經典描述,都必須仔細加以修正,並且有更多的小病種要加人這個名單,如登革熱、切昆貢亞熱、奧尼翁尼翁熱、西尼羅河熱,等等。人們必須隨時準備修正關於非洲發熱疾病的早期描述。
  • 非洲現神秘「疾病X」,病人出現伊波拉類似症狀
    (觀察者網訊)正當全球疲於應對疫情之際,非洲大陸出現一種未知疾病
  • 愛滋病起源於黑猩猩,第一個感染的人,到底對黑猩猩做了什麼?
    愛滋病毒顆粒愛滋病毒起源於哪兒1981年人類發現了第一例愛滋病毒患者,這個人的名字叫做Gaetan Dugas,愛滋病毒在全球廣泛傳播,就是因為它的混亂私生活,後來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登載了5例愛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人類世界才第一次知道愛滋病毒的存在。
  • 非洲現神秘「疾病X」 致死率或達伊波拉50%至90%
    正當全球疲於應對疫情之際,非洲大陸又傳來關於未知疾病(Disease X)的擔憂。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40年前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稱,人類面臨著來自非洲熱帶雨林的新病毒的威脅,這些病毒數量不明,可能致命。
  • 伊波拉、H5N1、SARS……野味帶給人類的是珍饈佳餚還是致命病毒?
    狩獵曾讓人類成為這個星球上的主導物種,但同時也讓人們離那些原本會留在野生動物體內的疾病更近,比如三種已知的最大流行病——黑死病、西班牙流感和愛滋病毒都是人畜共患病。2015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一份「在不久的將來可能導致嚴重疫情」的新發疾病清單。
  • 愛滋病"零號病人"汙名洗脫? 科學家確定病毒起源於剛果
    (網站截圖)杜加,一名加拿大同性戀空少,因被認定將愛滋病病毒傳播到了美國本土而成為了愛滋病史上的「零號病人」。但是最近《自然》雜誌上刊登的一項研究表示,在當時的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杜加只是數以千計的病毒感染者中的一員。研究同時也顯示紐約是傳播愛滋病病毒的重要中心。1981年,一些不同尋常的病症在男性同性戀者中顯現,愛滋病也在那時逐漸受到人們的關注。
  • 為什麼新冠肺炎、SARS、伊波拉這些恐怖病毒都來源於蝙蝠?
    近年來,一些最嚴重的病毒性疾病——SARS、MERS、伊波拉、馬爾堡病,以及新出現的新冠肺炎——都起源於蝙蝠,這並非巧合。 雖然這可能會保護蝙蝠不受高病毒載量的感染,但它會促使這些病毒在宿主體內更快地繁殖。 這使得蝙蝠成為快速繁殖和高度傳播病毒的獨特宿主。
  • 非洲出現神秘「疾病X」?伊波拉病毒發現者警告:致命病毒還在後頭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侯佳欣】正當全球疲於應對疫情之際,非洲大陸又傳來關於未知疾病(Disease X)的擔憂。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40年前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稱,人類面臨著來自非洲熱帶雨林的新病毒的威脅,這些病毒數量不明,可能致命。
  • 為何很多烈性傳染病都起自非洲?科學分析,大概有這些因素
    (首先聲明:本文絕無種族歧視的意思,我個人也和非洲朋友交流過,他們也很友善)最近,我們一直在介紹各種人類歷史上的傳染病。其中,除了古代的那些烈性傳染病起源於歐洲之外,現代的很多傳染病如伊波拉、愛滋病等,都最早發現於非洲。大家很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何非洲有如此之多的病毒,而且這些病毒如此恐怖呢?
  • 中科院微生物所劉文軍團隊伊波拉病毒和馬爾堡病毒快檢產品獲得國內首個歐盟CE認證
    伊波拉病毒是烈性傳染病伊波拉出血熱的病原體,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病毒之一,在生物安全等級上被列為最危險的第4級病毒。
  • 剛果金或現不明疾病 發現伊波拉病毒的醫生警告:「X」病毒隨時會來
    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剛果金)一個偏僻小鎮因根代的醫院裡,一名女性患者和兩個嬰兒在隔離病房裡等待著伊波拉病毒檢測結果。儘管伊波拉病毒的疫苗已經投入使用,並有了降低致死率的療法,但這些病人的身份依舊保密,以防他們受到恐懼伊波拉病毒的當地人的排斥。而在一個多月前的11月18日,剛果金衛生部長隆貢多宣布,該國第11輪伊波拉疫情結束。疫情期間共報告了130例感染病例。
  • 愛滋病起源於猩猩,第一位感染者對猩猩做了什麼
    愛滋病病毒雖然在人類群體中傳播最為廣泛,但人類並非愛滋病病毒最初的攜帶者,該病毒最早源於非洲的靈長類動物身上,也就說免疫缺陷病本應該是非洲靈長類常有的一種疾病,而如果問起愛滋病究竟是如何從動物傳染到人類身上的,很多人或許都會一臉壞笑
  • 五種伊波拉
    為了紀念這次流行事件,醫療專家以流經楊布庫鎮的一條小河——伊波拉河的名字,將這種傳染病命名為伊波拉出血熱。  自1976年伊波拉被發現以來,這種急性傳染病已在非洲地區大規模流行了多次,給疫區各國人民的健康和生命造成巨大威脅,也給這些國家的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空前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