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連續9天臭氧汙染結束!5月3日最高氣溫超35℃,屬歷史最早高溫

2020-12-04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記者 吳亞飛

5月7日,記者從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獲悉,從4月25日開始,受持續高溫強輻射天氣影響,四川盆地陸續出現臭氧汙染,並在26日逐步形成區域汙染,成都平原、川南和川東北區域均出現不同程度汙染,截至5月6日,成都市共出現連續9天汙染。

根據成都市生態環境和氣象部門聯合會商結果:5月7日成都市受弱冷空氣影響,並伴有降溫和降水,本輪汙染過程結束。5月8日降水有所減弱,風速降低;9日以陣雨轉多雲天氣為主。預計5月7-9日成都市空氣品質均為優或良。

4月25日-5月6日 四川省汙染日曆圖

特徵:持續時間長、範圍廣、程度較重

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密切跟蹤汙染過程發展情況,並對本次區域性汙染特徵以及成因進行了分析和解讀。

本輪汙染過程是全省今年以來首次持續時間較長的區域性臭氧汙染過程,本次汙染過程呈現以下兩個典型特徵:一是汙染持續時間長、範圍廣、程度較重。受持續高溫炎熱天氣影響,從4月26日開始,我國東北中南部、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至汾渭平原、成渝地區、華南地區均出現了不同程度臭氧汙染,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共有149個城市出現臭氧超標,其中北京市和廣州市分別出現2天和1天重度汙染。4月25日,四川盆地從成都平原北部(綿陽市)首先受到汙染,4月28日發展到12個城市超標,成都平原和川南城市汙染較重;5月6日開始,汙染區域逐步南移,汙染範圍逐漸減少。本輪區域性汙染共持續11天,其中綿陽市出現10天汙染,成都、德陽、眉山、資陽、自貢等城市均出現9天汙染,樂山、宜賓等城市出現8天汙染。

二是大氣氧化性強、臭氧和顆粒物複合型汙染突出。本次汙染過程,氣溫較高,太陽輻射較強,加之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濃度較高,臭氧生成速率快,午後臭氧濃度節節升高並出現連續多日超標,同時由於大氣氧化性增強疊加清晨強逆溫,二次顆粒物轉化速率加快,上午時段顆粒物累積並出現持續超標,出現臭氧和顆粒物交替汙染,同時伴隨較高的二氧化氮濃度,大氣複合型汙染特徵突出。

4月25日-5月6日 成都市NO2、O3和PM2.5小時濃度變化趨勢圖

成因:區域性高溫強輻射天氣+本地汙染物排放量持續增大

4月下旬起,我國迎來了2020年以來最強高溫天氣過程,其出現時間之早、範圍之廣、溫度之高,均為歷史罕見。記者從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了解到,四川盆地出現今年以來首輪持續時間較長的高溫天氣過程,大部分城市日最高氣溫都在30℃以上,成都市在5月3日發布了今年以來首個高溫橙色預警,日最高氣溫至超過35℃,屬歷史最早高溫。在高溫、強輻射、低溼度的氣象條件下,非常有利於光化學反應生成,導致臭氧濃度快速升高。

本地汙染物排放量持續增大是主觀因素,隨著復工復產逐步向穩產滿產轉變,社會活動水平加速恢復,汙染物排放總量持續增大。本次汙染過程期間,大氣科研重點實驗室觀測到,夜間至凌晨時段,多次出現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揮發性有機物濃度出現不同程度的同步升高,峰值濃度分別達到125μg/m3、162μg/m3和254μg/m3,尤其是揮發性有機物中低碳烷烴以及苯系物等組分上升尤為明顯,表明受移動源排放影響突出。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等前體物濃度高,為光化學反應提供了充足的原料。通過分析光化學反應前(0-10時)揮發性有機物的臭氧生成潛勢,除工業生產、溶劑使用源排放外,移動源排放也佔很大比例。

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供圖

相關焦點

  • 四川盆地出現今年以來首次區域性臭氧汙染過程
    區域性汙染特徵及成因分析解讀 2020年4月25日開始,受持續高溫強輻射天氣影響,四川盆地陸續出現臭氧汙染,並在26日逐步形成區域汙染,成都平原、川南和川東北區域均出現不同程度汙染。截至5月6日,成都市共出現連續9天汙染。
  • 氣溫衝上35.1℃ 刷新揚州史上最早高溫日
    不過,衝破高溫的也僅是主城區35.1℃,其他地區都在高溫線下徘徊。今年的首個高溫日、歷史最早的高溫日、從「桃花雪」到「高溫紅」用時37天……天氣舞臺熱熱鬧鬧。冷空氣也在冷靜趕來,氣象部門提醒市民,今天冷空氣首先帶來大風,接著降雨降溫,幫助天氣恢復「常態」。
  • 史上最早!南京今日氣溫超35℃
    昨天30.9℃算什麼今天才是——真熱到要化了!10點剛過氣溫就衝上30℃!最終,南京站最高氣溫衝上35.2℃南京高溫創最早記錄見證歷史了!剛剛,南京市氣象臺發布,南京今日氣溫超過35℃,這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南京最早的一個超35℃高溫記錄。
  • 韓首爾8月平均氣溫達史上最高值 臭氧汙染嚴重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8月17日報導,韓國氣象廳17日發布數據顯示,6月1日以來首爾高溫天數已達到18天,為1994年以來最高值。截止到15日,8月份首爾的平均氣溫達到了29.7度,系1907年開始進行氣象觀測以來的最高紀錄。從高溫天氣持續天數來看,8月3日氣溫達到34.2度開始,高溫天氣已持續11天。
  • 北京今日最高氣溫35℃ 或破最早高溫紀錄
    中國天氣網訊 今天(5月1日),是五月的第一天,也是「五一小長假」的第一天,北京晴朗當道,「火熱」開場。預計今天白天的最高氣溫將達到35℃高溫線,如果高溫兌現,這也將創下北京最早高溫紀錄(南郊觀象臺)。
  • 9月成都氣象擴散條件總體中等偏差 或出現4次汙染過程
    來自成都市環保局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8月成都已經收穫了155個優良天,但從市環保局與市氣象局近日進行的空氣品質會商結果來看,9月氣象擴散條件總體為中等偏差,形勢不容樂觀。  據成都市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8月,優良天數155天,同比增加4天,優良天數率65.4%,同比上3.3個百分點;重汙染天數4天,同比減少12天。
  • 9月1日高溫天氣,最高氣溫達36℃,未來12天降雨
    9月1日高溫天氣,最高氣溫達36℃,未來有12天降雨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天!今天是9月的第一天,回想過去的八月,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是以降雨天氣為主,連炎熱的廣州,上海等沿海城市也是降雨充足。在新的一個月裡,廣州的天氣情況是怎麼樣呢?
  • 體感溫度超45℃!高溫連續5天!南昌接下來一周……
    今天第5號颱風(薔薇)形成近日進入了立秋節氣你一定想問接下來我們是不是會涼快一點NO!!!這些幾乎都對江西沒什麼影響告訴大家四個字晴熱依舊就在昨天江西省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來看看這是下午三點全國氣溫排行榜感覺要熱化了……南昌也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信號究竟有多熱呢看看這紅到發紫的體感溫度你就知道了而昨天
  • 今天5站氣溫創5月紀錄!
    上海入夏了近日,副熱帶高壓系統強勢北抬,西南暖溼氣流隨之加強北上,上海主要在暖溼氣團控制下,且近期北方冷空氣勢力減弱,故近期升溫明顯並出現高溫天氣。自5月12日至14日,上海已經連續4天日平均氣溫高於22℃,今天氣溫繼續上升,趨勢穩定,基本可以確定今年上海於5月12日入夏。
  • 高溫來襲多地氣溫突破35攝氏度 中央氣象臺持續預警
    今年首輪高溫天氣來襲,我國多地氣溫已突破35攝氏度。據新華網5月16日消息,高溫天氣席捲我國多地,中央氣象臺持續發布預警:繼5月15日華東部分省市、重慶、海南中北部出現35℃以上高溫,16日這些地區繼續出現高溫。
  • 北方本輪升溫將持續至5月2日 華北黃淮日最高溫可超35℃
    央廣網北京4月28日消息(記者孫冰潔)剛剛經歷了一輪低溫「考驗」又重新穿上秋褲的公眾已經感覺到,這兩天天氣逐漸回暖。而根據中央氣象臺預報,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從4月28日起還將迎來大幅上升。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方翀告訴記者,由於前期冷空氣活動頻繁,過去10天,我國大部分地區氣溫偏低,其中華北北部、東北大部、四川盆地東部以及貴州等地氣溫與常年同期相比偏低4℃左右。如今,告別冷空氣,北方地區在暖高壓脊控制下,天氣晴好,太陽輻射較強,溫度出現了明顯回升。根據預報,華北和黃淮地區升溫最為明顯,可能達到6℃-10℃,內蒙古中西部等局部地區升溫可能超過12℃。
  • 8月35℃以上高溫日將達14-16天
    長沙市氣象局專家預計 8月長沙35℃以上高溫 日數為14至16天 氣象學上將日最高溫≥35℃定義為「高溫日」
  • 福建21地氣溫打破歷史紀錄 未來3天高溫持續
    中國天氣網訊 昨天(16日),福建「熱力十足」,三明、沙縣、將樂等21個城市氣溫打破歷史同期紀錄。預計未來三天,35℃以上的高溫還將牢牢盤踞在福建大部地區,高溫橙色預警繼續拉響。昨天,福建中北部地區出現高溫天氣,在陽光「火力全開」的輸出下,多地氣溫破極值。南平、三明和福州局地最高氣溫超過38℃,以閩清的39.4℃領跑全省。其中,將樂、邵武、順昌、古田、柘榮、周寧、閩清、建甌、松溪、寧化、長汀、光澤、沙縣、連江、建寧、政和、連城、明溪、三明、壽寧、武夷山共21個城市日最高氣溫打破5月同期歷史紀錄。
  • 北京延慶出現1959年以來最早高溫 氣溫達到35℃
    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記者 倪元錦)北京氣溫在30日繼續上升,熱度如夏。當日14時04分,素有北京「夏都」之稱的北京冬奧會舉辦地延慶區氣溫達到35℃,為1959年以來最早高溫日,並將2005年4月27日創下的4月最高氣溫紀錄(32.7℃)大幅提高。
  • 南京連續2天臭氧超標 尚未形成光化學煙霧汙染
    連續兩天的豔陽高照,讓南京也是臭氧連續超標。而臭氧超標,往往會引起光化學汙染。光化學煙霧汙染曾經讓洛杉磯800多人喪命,東京2萬多人患紅眼病。不過,專家表示,南京僅在2011年發生過一起大範圍光化學汙染,今年並沒有出現過。
  • 上海今年首個酷暑日誕生,氣溫位居全國第四,未來10天高溫霸屏
    上海今年首個37℃以上酷暑日誕生。截至今天17時,市區最高溫已經達到38.6℃,再刷今年氣溫新高。在今天全國城市氣溫排行中名列第4位,甚至超過了有「火爐」之稱的新疆吐魯番地區。受副熱帶高壓影響,今天上海熱浪滾滾,熾烈陽光一早就來報到,氣溫迅速飆升。
  • 北京最新天氣預報:今起三天氣溫略降,周日最高溫或超35℃
    昨天,代表「北京氣溫」的南郊觀象臺最高氣溫36.3℃,北京迎來了今年首個高溫日,比常年偏早了7天。預計今起三天,氣溫有所下降,白天最高氣溫30℃至31℃。周日,暖氣團又將發威,最高氣溫有可能超過35℃。昨天,平原大部分地區的最高氣溫都達到或超過35℃。
  • 氣溫偏高!青島沒出6月已入夏,比往年提早半月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李德萍 今年6月以來,青島氣溫顯著偏高,6月上旬前後已入夏,提早半月左右。6月18日,據青島市氣象臺信息,6月以來全市氣溫顯著偏高。6月1日-16日,青島市平均氣溫22.8℃,比常年同期偏高1.6℃。
  • 杭州平均每年的高溫天數高達35.5天
    最近幾年,杭州每年的夏天都稱得上酷熱當頭,網友們甚至一度把杭州划進了「新四大火爐」之列,不過四大火爐只是民間的叫法,氣象部門並沒有給這些城市扣過這樣的帽子,專家們更願意用比較嚴謹的高溫排行之類的方法表述。
  • 成都氣候十年之變:極端高溫天增多 35℃年年見
    他認為,自2000年後的十餘年來,成都的幹島效應和熱島效應突出,導致高溫天氣來得更早,令賞花時間、時令蔬菜上市時間逐年提前;城區風速減弱,對空氣中的汙染物自然清除作用降低,空氣中的汙染物濃度增加;無雨日增加而總降水量沒變,表現在夏天暴雨越來越集中,內澇更猛……5月9日,華西都市報記者在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對話程志剛教授,聽他講述這些年來成都氣候的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