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考察眼力和想像力的時候到了,2020年度最佳視錯覺大賽已經公布了一份強者名單,今年最強的視錯覺圖片有哪些?
從中篩選出了一些好玩的,一起來看下。
鏡子的虛假與真實
英國的Matt Pritchard拿下了今年的第二名,對於我們來說,從鏡子中看到自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我們也可以從下圖的「鏡子」中看到這罐可樂的另一面:
但我們認為的情況,是真實的麼?Matt Pritchard將這一切變得魔幻起來。
只見他拿起可樂,竟然將它直接扔到了鏡子裡,順便砸翻了鏡子中的可樂??
這是次元壁破了?
事實上也差不多,更貼切的說,是所謂的「鏡子」破了。
當背景板倒塌後,真相顯露,原來根本不存在什麼鏡子,這只是一個空框架,而「鏡子」中的可樂也是另一個罐,只不過是擺放的恰到好處: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戲法」的謎底了,那麼繼續看下面這張圖,你覺得「鏡子」這次存在嗎?
誒嘿,依然不存在,感覺像是自己的視覺出了故障。
戳視頻感受這波魔幻操作: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蘭德洛平瓢蟲
一個草木組建的框架,裡面放了兩隻小蟲子,這個玩法贏得了第四名,看似簡單的圖形裡充滿了誘導性。
綠色的框架會左右移動,而蟲子會以閃現的方式出現在框架裡,只不過一會似乎出現在左邊,一會似乎出現在右邊:
嗯,你現在是不是已經對它們的位置有了大致的判斷?但實際上,它們是在同一條垂直線上的,沒有左右差別:
圖中的蟲子閃現了?
其實是我們的視線被框架誤導了,只需要加上一條輔助線,以它為坐標,就可以清晰地看出蟲子的位置:
顯然,新的坐標幫助我們穩定了視線,而利用這種玩法,還能讓在同一條垂直線上的小蟲子跑圈:
演示視頻,就在下方: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陽光幻覺
幾個線條就可以製作虛假的「光線」,這個作品來自Michael Karlovich與Pascal Wallisch,拿到了第五名。
從下圖中看,陽光的光源位於一個圓心,然後光線透過雲層,會向四周放射:
利用這一點,他們繪製了一個有趣的圖形,在我們觀察它時,會感覺它的身上
似乎有著一條條的「光線」:
如果用筆描繪出來,這些線條大致下圖這樣,向四周發射:
但其實這些線並不存在。
它們是由圖形中大量的交叉點在組合排列後,引導我們的大腦自動將一些點連成了線,從而產生的「虛假」線。
據介紹,如果交叉點越多,排列得越好,那麼就更容易感知到這些線條。
更具體的演示,可以戳視頻看看: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 XRAYSCOPE 」
這個作品竟然玩起了透視技術,人的手掌似乎變成了透明,只不過看到的不是人體骨骼,而是——幾支筆。
畫風一換,氣氛就上來了,這是中性筆成精了?
事實上這個玩法並不難操作,桌子上的手掌用強光照明,另一邊中性筆用手機電筒照明,中間放置透明隔板:
從筆的這一端看過去,幾支筆就被投影到了手上:
當然,之所以能夠每支筆都巧妙地對應上每根手指,都是耐心擺放的結果。
這個投影玩法,有點動畫片的感覺。
透明刀幻覺
下面這個作品看起來更像是魔術,只用到一對餐具刀叉,作者是美國的Blaise Balas和Benjamin Balas。
它們成功地讓一把普通的餐刀,變成了透明的餐刀:
操作起來也很簡單,將餐刀放置在叉子的中部,在合適角度下觀看,刀面上的反射復原了叉子被遮擋的部分,看起來好像我們的目光穿透了刀面:
即使背景換成了書本,看起來依然是「透明」的,似乎通過刀面,可以看到背後的叉子:
但當把刀叉分離,一切又回歸正常:
3D施洛德樓梯
最後來說一下今年拿下第一名的作品,來自日本數學家杉原厚吉的3D施洛德樓梯。
傳統的施洛德樓梯最早出現在1858年,可以說相當經典,它原本是一個平面圖形,只有幾個簡單的線條卻形成了非常精妙的效果。
如圖,A與B都可以是樓梯,區別在於你從上向下看,或者從下向上看:
而且如果你將圖片旋轉180度,它的方向不會顛倒,看起來似乎依然是原圖形:
那麼,世界上可能存在這種樓梯嗎?今年的頭號選手還真就做出了一個3D版本:
它的有趣之處在於,明明看起來是一個階梯,但旋轉180度後,又變成了原樣:
如果在階梯頂部放置一個圓錐,轉一圈後它已經到了樓下,但階梯本身似乎沒有變化,這就是快速下樓?
所以,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
其實除了利用了傳統施洛德樓梯的視覺誤導外,它本身根本就不是個正經「樓梯」,而是一個特殊的立體裝置。
只不過在特定視角,迷惑了你的眼睛而已。
這波啊,這波就是套娃式視覺「欺騙」了。
簡單的一張圖片可以騙過無數網友的眼睛,很多時候就算我們知道了謎底,也依然會感嘆其背後的巧思,而這正是視錯覺的好玩之處。儘管我已經快要看暈了,但還是希望,各種視錯覺新作可以搞快點。
(文中圖片素材來源自illusionoftheyear,僅供學習交流使用)
來源:狂丸科學
編輯:yrLew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