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發現沒有,現在的化妝術是越來越厲害了,低配版的人能化成這樣,高配版的是這樣;像這樣的應該是頂級版的了吧……化好妝再PS一下,這技術簡直登峰造極堪比特效啊?不是我說,現在能欺騙人眼睛的東西太多了,比如這位阿根廷藝術家,在他的作品裡,泳池中的人可以自由呼吸;人就應該輕鬆地懸掛或倒掛在高樓外牆上……這麼奇妙的場景,是怎麼做到的呢?
看起來,這只是一個普通的試衣間,有門帘、凳子,當然還有試衣鏡。但當你走進去,是不是馬上就覺得哪裡怪怪的……
這一切,都是阿根廷視覺藝術家雷安的作品,從小在建築世家長大的雷安,對空間和建築很敏感。他的作品也是在巧妙地利用空間關係,用一面鏡子,就能做一個「失重場」。一群人在建築外牆上表演各種特技,把自己倒掛著或站在牆上,手扒著窗戶、門簷,是不是很像電影裡面的驚險情節?
在「建築」這個項目裡,用了上海市中心的鐘樓(原上海美術館)作為原型,把建築的一面牆平放在地上,然後支起一面大鏡子,形成45°的夾角。從鏡子裡看,建築就像是直立在地上一樣,觀眾可以在地上躺下來,假裝自己從窗戶掉下來,或者假裝救人。抓住同伴的手和腳 觀眾好像可以擺脫引力,是一種不可思議的體驗。
除了用鏡子來延展和切割空間,雷安也對空間和人的關係很敏感,有時換個角度看空間,就能有不可思議的體驗!比如他眼裡的泳池,是這樣的:這個泳池和生活中的遊泳池一樣大。當你走近,往水裡看,會看到水底有人!而水裡的人穿戴整齊,行動自如,可能也在抬頭看你。
泳池作品看起來就和一個真的泳池一樣。當你從泳池外往水裡看的時候,會猛然發現水底有人。實際上這個遊泳池是空心的,你可以走進去,水面是一層10釐米厚的夾水玻璃。
還有這個螺旋形的樓梯,看起來像是一個高樓的樓梯間,望下去還挺嚇人的。一不留神,可能就會掉下去哦!其實,不用害怕,安全得很,因為整個樓梯其實是平放的,並不是垂直的哦。觀眾可以從側面進入樓梯,手抓住護欄,雙腿撲騰,戲精們的表演又開始了!
雷安說,之所以要設計那些意料之外的視覺錯覺,就是希望人們可以重新思考所處的環境,用另外的方式發現這個世界,有時眼見不一定為實。
永遠都會盯著你的小恐龍 是什麼原理?
如果說雷安的作品能讓你對人生有所思考,那麼這個小恐龍紙膜的出現,一定是為了讓你重配眼鏡的。
這只會盯著人看的恐龍,這裡還有一大波……這畫面也是十分魔性了。看完整段視頻,你也許就會恍然大悟,原來這種紙模的頭其實是凹陷的。如果恐龍的臉是正常的,當我們向左挪動幾步,我們原本會看到更多恐龍右臉的部分,左臉會被擋住。但因為恐龍是凹陷下去的,所以當我們向左挪動時,我們實際看到了恐龍更多的左臉,右臉反而被擋住了。
在這個矛盾之下,大腦給出的解釋是:恐龍的臉肯定是跟著你動了,而且比你動的幅度還要大。於是,人們就擺脫不開這個煩人的小傢伙的注視了。而除了恐龍,這些藝術品,也是藝術家利用視錯覺,變廢為寶的結果。
錯覺藝術很神奇?那是老祖宗玩剩下的
覺得錯覺藝術很神奇?好吧,其實這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人類從很早開始就意識到了視錯覺的存在,並且自覺或不自覺地把它們運用了起來。例如,古希臘的神廟,屋頂向兩邊呈斜坡向下,在這樣從地面上看屋頂是平的;如果採用平屋頂,看起來中間反而會有下凹感。
中國古建築木構架中的柱子,也不完全是上下等粗垂直的,而是腳大頭小。這樣做,不僅穩定輕巧,而且充分照顧到了視覺感受,讓人從下往上看,不會有一種中間細,兩頭粗的錯覺。
1915年漫畫家希爾發表了一張漫畫,圖中時而出現一個年輕少女的形象,時而出現一個年老婦人的形象,這是首個有意識地利用視錯覺進行創作的作品。到二十世紀中期,多個藝術家嘗試用視錯覺進行藝術創作,形成了視錯藝術,其中埃舍爾的這些圖你一定不陌生。
舞臺上驚豔的效果 都是錯覺藝術的功勞
如今,隨著技術手段的不斷提高,有了黑科技加持的錯覺藝術,變得越發絢爛。裡約奧運會時,一個展示「巴西起源」的環節,藝術家就使用錯覺效果,把奧運會會場的舞臺,轉變成為海洋、微生物、草原、田園等等場景,場面恢弘震撼。
在「大都會」的環節,舞蹈員原本在平地上奔跑跳躍,卻瞬間飛身於樓宇之間,用的也是錯覺藝術。
錯覺藝術也被很多藝術家融合進燈光、裝置、秀場甚至舞臺上。日本藝術家草間彌生的作品《數百萬光年外的靈魂》,就利用鏡子打造了一個立體夢幻世界,當參觀者置身其中,自己的身影在鏡像反射中,一個又一個無止境向外拓展,參觀者有如漂浮在宇宙星雲之中,如夢如幻。歌手阿黛爾還被特許在這間無限鏡屋裡,拍攝MV,並作為她在全英音樂獎現場時的舞臺背景。
錯覺藝術讓人「眼見為虛」,但也帶給我們很多啟示。因為當我們呱呱落地之後,原始本能會讓我們通過眼睛、耳朵等感官去認識世界;父母、學校、社會會告訴我們更多,我們也漸漸學習到感知無法直接接觸到的知識,比如花草樹木、星辰大海的原理。可當成年後我們卻漸漸停止發問,而是把一切都認為是理所當然。不過感知始終存在,錯覺藝術就是會讓人重新喚起驚訝的能力,「這和我印象中的東西不一樣!」「樓梯不該是平行的應該是垂直的」,在你疑惑的那個片刻,問題會冒出來,腦洞會開大一點,由此產生新的角度和想法,而這,就是收穫。好的,今天的節目就到這裡。鎖定《有話直說》,下期節目,繼續跟大家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