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眼見就一定為實嗎?

2021-01-12 佳沛文化漫談

《漫談漢字語言詩詞曲賦經典文化》系列之俗語文化第4回

俗話說:「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眼睛看到的就一定真實嗎?原以為年齡越來越大,萬物好像會更清晰,事實是越來越模稜兩可。發現眼睛也會騙人,蒙蔽事實真相。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聊聊關於「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話題。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字面的含義

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的才算是真實的。所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我們先看耳聞的「聞」,知聞也,從耳門聲。就好像從門內聽外面的事情,因為門擋著,聽到的不一定真實,再來看眼看的「看」,從手下目而遠望。因為有手的遮擋,看到的也不一定真實。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故事

這個故事可謂眾所周知,叫《顏回偷食》。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地方受困缺糧,飯菜全無,顏回不知道從哪裡討來一些米,回來後就煮起了飯,快要熟了。孔子卻看見顏回用手抓鍋裡的飯吃。一會兒,飯熟了,顏回請孔子吃飯。孔子假裝沒看見剛才他抓飯吃的事,起身曰:「今者夢見先君,食潔而後饋。」顏回對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棄食不祥,回攫而飯之。」

孔子嘆息道:「人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即便是眼睛看到的仍不一定可信;認識事物,總是有各自局限的,這就是所謂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人依靠的是心,可是自己的心有時也依靠不住。

再舉個例子

大家一定都知道魔術,魔術的一次次破解,我們終究會發現,「眼見」可以「為虛」!眼所能捕捉的只是眼前的一幅畫面,下一張畫面或者前一張畫面我們卻難以捉摸。慣性思維使我們憑著眼睛裡的一幕去揣測之前或之後的事情。所以,眼睛往往在欺騙我們。

如何判斷事情的虛實

那就是用「心」,有時,眼「瞎」,是源於心「盲」。我們以為看到的是真實的,其實是我們心所想,而誤導了自己的判斷。應學會拋棄自己先入為主的成見,多看事物的優點,全面地看待事物。

在日常生活中,應養成多看多聽的習慣,經常以「看」來驗證「聽」,以「聽」來驗證「看」,結合」聽「與」看「之後,再行判斷事物的虛實。留意事物的一靜一動,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識事物之細節,才能洞悉事物的虛實。

小編認判斷事物的虛實不要輕易地回答給出結果,需要多了一份思考,加了一份判斷,增了一份沉著,讓理智和全面來佔據優勢。小夥伴們你還有什麼不同的看法呢?一起來留言討論吧!

相關焦點

  • 俗話說:「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孔子: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俗話說:「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孔子:眼見也不一定為實!有句常用俗語,叫「耳聽為虛,眼見為實」,是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是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 耳聽為虛,眼見一定為實嗎:畢業作品賞析Ep.21
    耳聽為虛,眼見一定為實嗎:畢業作品賞析Ep.21 2020-06-24 10: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眼見不一定為實耳聽不一定為虛
    讓我們看見一切都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眼睛看見的真的都是真的嗎耳朵聽見的都是虛的嗎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視頻,開頭是一個包租婆正在菜市場收錢,身後面跟著兩個男,包租婆走到一個買菜的菜攤前,收了錢還把買菜的稱給砸了,菜攤的菜主像她求饒,也無動於衷 ,每走到一個攤位就狠狠地把錢拿走。
  • 這個社會 耳聽為虛 眼見不一定為實 多去了解事物的本身
    每個人到一個階段 就會有一個階段的想法 有些事情在這個社會 耳聽為虛,眼見不一定為實 不要看到的第一眼就去做決定,多去了解事物的本身 多思考 不要讓這個社會蒙蔽了雙眼 保持清醒 人就是不斷的往前走 不斷的探索未知的領域 在生活的過程中多去換位思考 不要把事情想的太複雜,讓自己太累
  • 耳聽為虛,眼見就是真實的嗎?
    我們經常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其實,這句話也不一定就正確。古往今來,好多人都被眼睛欺騙過。《孔子家語》裡面有一篇「顏回偷食」的故事。孔子在陳國和蔡國之間的一個地方受困缺糧,飯菜全無,他已經七天粒米未進,體力不支,即使是白天也只能躺著休息。
  •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是否真的可以作為事實的判斷依據
    人們常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句話常常作為人們判斷事實的依據,耳朵傳來的信息總有點不大確定,一定要親眼看到才相信。的確如此,人們常常聽到謠言,如果不加以判斷,偏聽偏信,那麼造成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輕則損財,重則害命。
  • 耳聽為虛,眼見也不一定為實
    古語講得好,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我看到了,所以說,我敢肯定這是真的。難道真的是這樣嗎?你看到的真相未必是真相。01今天被一個同事給逗樂了,事情是這樣的:早上刷微博,看到了一則關於家暴的新聞,就想著,以家暴為話題,寫篇文章。下午快下班那會,正拿著手機刷微博,想著找些相關的案例素材什麼的,先準備好,下班到家了就可以直接提筆寫了。
  • 小故事大道理:真的是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古語云: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真的是這樣嗎?看到這裡我們肯定會指責這個兒子『不孝』的行為,但是事實真的是像我們看到中的那樣嗎?下面我們繼續看,你會明白凡事未必眼見為實。看到這裡我們終於明白,眼見的未必是我們所想像中的。當今社會也是如此,網上看到一個消息則發表自己的評論與看法,而且侃侃而談,說得條條是理,但是、可但是,這些人真的知道事情的來龍去脈嗎?
  • 眼見不一定為實!15個神奇的視覺錯覺,你肯定會被騙!
    俗話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其實眼見也不一定都是真相,人類的眼睛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面,只要利用各種視覺原理,就能輕鬆的混淆人們的大腦,從而造成錯覺。怎麼樣,看完這些,還相信你的大腦和眼睛嗎?很多時候,你以為自己看到了真相的全部,其實你只是看到了一個維度的表象而已!
  •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也不一定是真哦!
    人家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市場上買菜,明明看著是二斤,回家一稱一斤八兩,也是有的。明明看見他用這種方法,將衣物上的鏽漬清除的乾乾淨淨,衣服和新的一樣,當你用同樣的方法,卻達不到同樣的效果。吃過虧,才明白。我見即我見,我聽即我聽,一切如風略過,過去就過去了,不必太認真。簡單一點,做自己就好。
  • 眼見為實?科學研究顛覆你的常識!
    眼見為實,然而,為什麼人類往往看到的都是假象呢?中國有句古話:「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聽別人講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實情況,而聽人講往往是虛假的,道聽途說,沒有親眼所見就不要相信。
  • 都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其實眼睛看到的往往都是假象
    我們常常可以從不同的人嘴裡聽到,或者是在文章裡看到「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樣的一句話。那麼這句話真的是完全對的嗎?我們耳朵聽到的一定是假的嗎?眼睛看到的就一定是真的嗎?當然,肯定有人會說,這句話當然沒有問題了啊!
  • 心理學:「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背後,如果是被誤讀的真實呢
    我們經常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往往我們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人的心理會干擾視覺的正常工作。01看到的真實嗎親眼所見的不一定就是真實的。我們往往很多時候感知之前總喜歡聽聽自己內心感覺的想法,通過感覺過濾後才會進入認知。
  • 豆瓣8.9,用真相告訴你,什麼叫「眼見不一定為實」!
    BBC新劇《真相捕捉》,就講述了「眼見不一定為實」的故事,短小精悍,適合周末煲劇。《真相捕捉》都說眼見為實,監控就是證據,就是一切,但或許,監控中的所謂「真相」,也並不一定就是真的。深夜,兩名監控管理員在監察社區監控時,發現一對男女從纏綿親吻畫風突變為男人對女人一頓暴打,監控管理員看到情況緊急,立刻報了警。
  • 眼見並不一定為實,這是經過孔子和顏回驗證的
    我們平時總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其實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孔子和顏回之間曾經發生一個故事,證明了眼見並非為實。後世尊他為「復聖」。)這個世界可以相信的東西太少了,道聽途說的不可相信,親眼看到的也不能相信,自己的主觀思想更不能相信,那什麼可以相信?實在是難以說明。當你眼睛看到你信任的人做了不好的事,你應該和當事人溝通一下,聽聽他的說法,而不是憑自己主動想像去推測。也許你的朋友不像你以前以為的那樣好,但也不像你現在認為的那樣不好。
  • 人們常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可親眼看到的就是事實嗎?
    【人們常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可我們親眼看到的就一定是事實嗎?】其實不是的,每個人看到的事物只是一種「主觀事實」。我們在觀察一件事情時,在向別人轉述一件事情時,都不可避免帶上了我們自己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
  • 趣味故事:眼見未必為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一般相信「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可實際上「眼見未必為實」。你若不信的話,我們一起來看看下面這個有趣的故事吧。故事從春秋時期孔子帶著弟子們周遊列國講起。莫非我教的學生都是假仁假義嗎?要不然怎麼連我最得意的弟子竟也做出這等不光彩的事情?!」到了吃飯的時候,顏回恭恭敬敬的給老師和師弟們盛好飯,自己卻默默坐到了一邊。孔子心想:敢情是他剛才偷吃飽了,現在裝模作樣的冒充「禮讓三先的全國模範青年」。於是,孔子心生一計,便對顏回說:「顏回呀,方才師父夢見了先祖,現在我要祭奠一下,你快擺香案吧。」
  • 「眼見也未必為實」!地球上最不可思議的20處奇觀
    中國有句老話「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但這句話放在大自然的奇觀裡根本不值一提比如以下這20處世界奇觀看完絕對會讓你懷疑自己的眼睛但實際上這裡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真實存在的「雅丹地貌」看到這些流動自然的曲線如果不是現實中真正存在很難想像這些紅色的石頭是大自然的神奇傑作很多人看到這張照片都會注意到右方那個頗似蓮花一樣的東西湖水都在朝這個「蓮花」裡流去如此神秘的「破洞」曾有人覺得這一定是
  • 眼見未必為實 有種欺騙叫「視錯覺」
    眼見未必為實 有種欺騙叫「視錯覺」2018-01-05 13:45 來源: 科技日報  靜止圖像的運動錯覺 都說「眼見為實有時我們看見的東西並不一定存在,而會受光、形、色、位置等知覺因素的幹擾,在大腦中產生錯覺。眼睛不同於照相機,不是對客體的簡單機械複製,是一種再加工的心路歷程。眼睛所見,在很多情況下確實與視覺世界的特性相吻合,但在某些情況下,盲目的「相信」眼睛所見會導致錯誤,形成所謂的視錯覺。在現實生活中,視錯覺的現象客觀存在。
  • 眼見不一定為實,為何眼睛會欺騙我們?科學家在果蠅身上找到答案
    我們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但是科學家卻告訴我們,眼見的也不一定為實,因為有的時候眼睛會欺騙我們。就拿下面這張圖來說,雖然我們潛意識裡都知道這是一張靜止的圖,但是為什麼在看上去的時候,它卻是像水波紋一樣起起伏伏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