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滿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2020.11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儘管年輕的中國軍隊首次亮相異國戰場,就讓世界大吃一驚,卻似乎沒有影響到「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的自信。此時的「聯合國軍」,僅是地面部隊就達22萬之眾。美軍投入朝鮮戰場的作戰飛機有1100多架,還有虎視眈眈盯著朝鮮半島的3個航母戰鬥群。倚仗強大的實力,麥克阿瑟以東西兩大集團「鉗型攻勢」向北推進,企圖趕在鴨綠江冰封之前搶佔朝鮮全境。東西兩線的指揮官:一個是擔任過麥克阿瑟參謀長的美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少將;一個是綽號「鬥牛犬」的美軍二戰名將、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
麥克阿瑟面對眾多記者誇下海口:「我已經向小夥子們的家人打了包票,聖誕節讓他們回家過節!」他還狂妄宣稱:鴨綠江並不是不可跨越的障礙,中國人也並不是一支「不可辱的力量」。麥克阿瑟有著狂妄的資本。1919年6月,人民軍隊誕生前8年,39歲的麥克阿瑟已是西點軍校校長。兩個月前幾乎置朝鮮人民軍於死地的仁川登陸,更是把這位美國五星上將推上了軍事生涯的巔峰。然而,麥克阿瑟輕視了所面對的對手,忽視了這是一支敢於壓倒一切敵人而絕不向敵人屈服的軍隊,忽視了這是一支從誕生之日起就一路披荊斬棘、在嚴酷環境中逆勢成長壯大的軍隊,雖然沒有飛機、缺少大炮,但從不缺少以弱勝強的戰爭經歷。毛澤東為志願軍選配的指揮班子,都與志願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彭德懷一樣,是從長徵路上拼殺出來的赫赫戰將。
11月25日黃昏,志願軍的西線反攻在漫天飛雪中開始。那是戰爭史上少有的一次內外雙重迂迴作戰。志願軍副司令員韓先楚面對的是年長他兩輪的美軍「進攻專家」沃克。兩支戰功卓著的部隊——第38軍和第40軍承擔穿插突擊重任。前者,是在平津戰役中參與39小時攻克天津城的「攻堅勁旅」;後者,是跟隨韓先楚從東北徵戰到海南島的「旋風部隊」。這是戰將與戰將的較量,也是王牌對王牌的比拼。僅僅一天一夜,「聯合國軍」東西兩「鉗」之間就被志願軍撕開了一道口子。沃克沒有料到,飛機坦克編織的立體火力網都無法阻擋中國軍隊排山倒海般的攻勢,當他意識到已經陷入重重包圍之時,趕緊命令突圍撤退。
第38軍113師創造戰史上的奇蹟:用雙腿跑過了敵人的汽車輪子——14小時,在崎嶇的山路上奔襲72.5公裡,先敵5分鐘擋住了退路。正是這5分鐘,贏得了勝利的先機。空前激烈的爭奪戰在山谷間展開。成群成群潰退下來的「聯合國軍」蜂擁而來,爭取最後一線活路。雨一樣的炮彈和航空炸彈密集爆炸,陣地上的巖石化成了粉末,志願軍始終堅守在陣地上……撤退和接應的兩支「聯合國軍」,相隔不到1公裡,最終也只能相望而未能匯合到一起。
狹路相逢,勇者無敵。如果說,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沒有料到志願軍如此勇猛無畏,美第十軍軍長阿爾蒙德則沒有料到志願軍如此堅韌不拔。天寒地凍,50年不遇的嚴冬伴著暴風雪橫掃朝鮮北部蓋馬高原的長津湖,夜間最低氣溫驟降至零下三四十攝氏度。戰鬥打響的時候,宋時倫率領的志願軍9兵團,已經在茫茫雪野中設伏6天6夜。這支從華東急赴朝鮮戰場的部隊中,不少人還穿著單衣,而他們的對手則是美軍中裝備最精良、保障最充足的第七師和陸戰一師。
長津湖之戰,美第七師31團被全殲,上校團長麥克萊恩受傷被俘後身亡。這是一支因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攻入俄國西伯利亞被授予「北極熊團」稱號的美軍精銳,「北極熊旗」成了志願軍的戰利品。雖然陸戰一師最後在美國艦隊強大的海空火力支援下,僥倖從長津湖地區撤退,這支號稱美軍「王牌之中的王牌」卻付出了總減員11731人的慘重代價。戰後多年,美陸戰一師作戰處處長鮑澤仍對倉惶逃離長津湖的那一幕心有餘悸,「我相信,長津湖的冰天雪地和中國軍隊不顧傷亡的狠命攻擊,是每一個陸戰隊員心中揮之不去的噩夢」。 在死鷹嶺,穿著鴨絨防寒裝的美軍見到了令他們震驚的一幕:129個已經凍成「冰雕」的年輕志願軍保持著戰鬥姿勢,年輕的士兵與手中的武器凍在了一起,129桿槍都朝著同一個方向……
長津湖之戰時的志願軍第27軍79師235團一營副教導員遲浩田,43年後成為了中國國防部部長。1996年12月,遲浩田上將率團訪美,接待他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查爾斯·克魯拉克上將對這位參加過抗美援朝的老軍人肅然起敬。原來,他的父親維克託·克魯拉克就是當時的陸戰一師副師長。父親告訴他:「打了一輩子仗,沒有遇到過這麼厲害的部隊。」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閃耀著人民軍隊獨特的軍事智慧光芒,標誌著人民軍隊戰爭經驗與戰略戰術在現代戰場上走上了新的高峰。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戰爭傳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英勇善戰與偉大精神,樹立起了敢打必勝的典範。在波瀾壯闊的抗美援朝戰爭中,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始終發揚祖國和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為了祖國和民族的尊嚴而奮不顧身的愛國主義精神,英勇頑強、捨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不畏艱難困苦、始終保持高昂士氣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為完成祖國和人民賦予的使命、慷慨奉獻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誠精神,為了人類和平與正義事業而奮鬥的國際主義精神,鍛造了偉大抗美援朝精神。
材料三:
抗美援朝戰爭,是決定新中國國際地位的關鍵一仗。打出了中國共產黨的威信,打出了新中國的國威、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軍威,大長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志氣。這一仗,不僅使新中國贏得了和平建設的國際環境,也使美國領教了站起來的中國人民的厲害。正如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掛帥出徵的彭德懷元帥所說:「它雄辯地證明:西方侵略者幾百年來只要在東方一個海岸上架起幾尊大炮就可霸佔一個國家的時代是一去不復返了」,「一個覺醒了的、敢於為祖國光榮、獨立和安全而奮起戰鬥的民族是不可戰勝的」。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令麥克阿瑟感到自信的因素有參戰部隊人員眾多,軍事裝備先進、充足,手下的指揮官都是二戰名將,整體實力十分強大。
B.麥克阿瑟忽視了志願軍具有不畏強敵、永不屈服的頑強意志和以弱勝強的超強戰力,忽視了志願軍沒有飛機、缺少大炮。
C.麥克阿瑟狂妄的表現是戰爭期間就給士兵放假回家過聖誕節,認為中國政府和人民是好欺負的,並向媒體誇下了海口。
D.麥克阿瑟狂妄的資本是在人民軍隊誕生前他就已是西點軍校校長,兩個月前的仁川登陸幾乎置朝鮮人民軍於死地。
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如果我們今天想要在對敵作戰中取勝,還要向志願軍一樣,只憑頑強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就行。
B.在長津湖之戰中聯合國軍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極度的嚴寒和中國軍隊不懼傷亡、捨生忘死的狠命攻擊。
C.在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戰士除了在戰鬥中有犧牲外,因天氣嚴寒、裝備不足也有了極大的犧牲。
D.抗美援朝精神的實質是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樂觀主義精神、革命忠誠精神和國際主義精神。
3.根據材料內容,下列各項中不屬於抗美援朝戰爭重要意義的一項是(3分)
A.確立了黨威、國威、軍威 B.為新中國贏得了和平建設的國際環境
C.讓美國不敢再冒犯中國 D.決定了新中國的國際地位
4.請結合材料內容,概括志願軍在長津湖之戰取勝的原因。(4分)
5.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表達技巧。(6分)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仙人掌
歐亨利
一般而言,消沉的人最容易沉溺於對往事的回憶,而一個人能在脫手套這會兒功夫重溫一下求婚的整個過程也不是什麼難以置信的事情。
特裡斯戴爾佇立在他單身公寓的桌子旁,做的正是此事。桌子上放著一個紅色的陶罐,裡面栽著一株形狀奇特的綠色植物。它屬於仙人掌的一種,長長的葉子宛如觸手一般,微風拂來,不停地搖曳,似乎在向人招手致意。
特裡斯戴爾慢慢地脫著手套,幾個小時前發生的那令人揪心的一幕仍在他的腦海裡閃現。教堂裡那一簇簇鮮花的芳香,絲絲縷縷,依稀可聞;賓客們彬彬有禮的低聲交談言猶在耳;而牧師那拖長語調的話語一直縈繞在他的耳邊,揮之不去。它宣告了一個無可挽回的事實:她與另一個男人結合了!
這沉重的一擊讓他陷入絕望,但他仍想弄清楚自己為什麼會失去她,又是怎麼失去的。他突然發現自己正面對著以前從未正視過的東西——一個潛藏在他內心深處,純粹的、真實的自我。他看到,以前穿在他身上那虛偽自負的華麗外衣如今破爛不堪,貽笑大方。
他看到,當她緩緩走過教堂的過道,走向聖壇,當那個男人牽著她的手時,她抬起頭來凝望著新郎,目光裡流露出的是幸福和安詳。他知道自己很快就要被遺忘了。這種目光,他也曾領略過,其中的意味,他自然心領神會。他的自負已經崩潰了。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局?他們之間從來沒有發生過爭吵,一次也沒有……
可是,局面突然變得不可收拾。幾個月前發生的事件又在他的腦海裡一遍遍地回放起來。
她一直把他當作偶像,而他每每帶著高貴氣派接受她的膜拜。她為他點燃香燭,香菸繚繞,沁人心脾。瞧,她是多麼謙遜,多麼純真,多麼虔誠,多麼純潔。她把他奉為天神,用很多溢美之詞稱讚他的品行和才華。他接受她的供奉,猶如沙漠吮吸雨露,卻拿不出花朵和果實施以回報。
那天晚上,他把她請到自己的住處,向她炫耀自己非凡的經歷。她是那麼美麗,頭髮自然彎曲,容貌清純,話語溫柔,令他著迷。她問道:「卡拉瑟斯船長告訴我,你會說一口地地道道的西班牙語,你怎麼會懂得那麼多?」
唉,卡拉瑟斯真是個白痴。那是他特裡斯戴爾從詞典的旮旮旯旯裡搜集的一些古老而隱晦的西班牙諺語,然後拿到俱樂部向人賣弄。毫無疑問,他為此感到過內疚。卡拉瑟斯是他的一位崇拜者,總是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把特裡斯戴爾所謂的博學多識傳得神乎其神。
哎呀,她的崇拜是多麼令人愉快,多麼令人舒暢。對於她的讚美,他來者不拒,也不予辯解,任由她將虛妄的西班牙語學者的稱號加封在自己頭上。
當他放下高傲,跪在她的腳下,向她求婚時,她是多麼快活,多麼羞澀,多麼緊張!無論是那時,還是現在,他都可以發誓,她的眼神中分明包含了毋庸置疑的允諾。可是,出於女孩的羞怯,她卻沒有給他一個明確的答覆。「明天,我會給你答覆的。」她說。於是,他,這位寬容而自信的勝利者,微笑地答應再等她一天。第二天,他在房間焦急地等待著她的回音。中午時分,她的僕人來到他的門口,送來了一盆奇特的栽在紅色陶罐裡的仙人掌。沒有字條,也沒有口信,只是在那株仙人掌裡掛了一個標籤,上面寫著一個古怪的外國名字或植物學名。他一直等到了夜晚,卻沒有等到她的回音。
兩天後,他們在一個晚宴上碰面了。一陣寒暄過後,她注視著他,一臉的緊張、疑問和關切;而他卻彬彬有禮,漠然相對,一心就等她開口解釋。她以女人的敏感,從他的態度上得到了某種暗示,隨即也變得冷若冰霜。就這樣,他們開始疏遠;最後,分道揚鑣。他的過錯在哪兒?該怪誰呢?此時此刻,謙卑的他在自負的廢墟中尋找答案,假如……
公寓房間裡,一個人的聲音打斷了他的思緒,把他拉回現實之中:
「你的白蘭地可不怎麼樣。」這位偶然來訪的朋友走到他身邊,「哪一天到潘塔看我,嘗嘗老加西亞走私過來的那玩意兒。嘿,這兒還有一位老相識呢!特裡斯戴爾,你從哪兒弄來的這盆仙人掌?」
「一個朋友送的禮物。」特裡斯戴爾說道,「知道是什麼品種嗎?」
「當然知道,這是一種熱帶仙人掌,在潘塔每天都能看到成百上千。喏,這上面掛著西班牙語標籤呢。」
特裡斯戴爾笑了笑:「標籤上寫的是西班牙語嗎?」
「是的。當地人想像,這種仙人掌的葉子是在向人伸手招喚,所以他們把它叫做『喚人掌』,英語的意思就是『請把我帶走』。」
(選自《英語世界》,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特裡斯戴爾因為失去「她」而感到痛苦絕望,感覺以前穿在身上曾經是那麼華麗的外衣現在變得破爛不堪、貽笑大方。
B.特裡斯戴爾「卻拿不出花朵和果實施以回報」是說「她」稱讚他品行和才華的溢美之詞,他實際上是根本不具備的。
C.「她」從他的態度上得到「暗示」就是「我不願意把你帶走」,因為他的態度上沒有流露出相應的幸福、激動和熱情。
D.「偶然來訪的朋友」非常重要,不是他翻譯出標籤的內容,特裡斯戴爾也許永遠都找不到曾經困惑著他的問題的答案。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鑑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小說第三段特裡斯戴爾回憶幾個小時前的婚禮場面的描寫,是以樂景寫哀情,用反襯的手法來表現他痛苦絕望的心情。
B.小說構思巧妙,匠心獨運地把現實和主人公的回憶交織在一起,矛盾衝突集中,結構緊湊嚴謹,有力地突出了小說主題。
C.小說的語言樸素平實,在敘事中基本不用華麗的辭藻,有條不紊地按照事情發生的本來經過娓娓道來,有很強的藝術效果。
D.「仙人掌」在小說起了線索的作用,貫串起了所有情節,對小說中的兩個主要人物的關係和命運起了重要作用,因此小說以此為題。
8. 歐·亨利式結尾是指短篇小說大師們常常在文章情節結尾時突然讓人物的心理情境發生出人意料的變化,或使主人公命運陡然逆轉,出現意想不到的結果,但又在情理之中,符合生活實際,從而造成獨特的藝術魅力。請分析這篇小說結尾出現了怎樣的意料之外?為什麼又在情理之中? (4分)
9. 特裡斯戴爾如果求婚成功,以後的生活會幸福嗎?請根據小說內容進行推斷並分析。(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
孔子生魯昌平鄉陬邑。其先宋人也。魯襄公二十二年而孔子生。生而首上圩頂,故因名曰丘雲,字仲尼,姓孔氏。孔子年十七,魯大夫孟釐子病且死,誡其嗣懿子曰:「孔丘,聖人之後,滅於宋。吾聞聖人之後,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吾即沒,若必師之。」及釐子卒,懿子與魯人南宮敬叔往學禮焉。魯昭公之二十年,而孔子蓋年三十矣。齊景公與晏嬰來適魯,景公問孔子曰:「昔秦穆公國小處闢,其霸何也?」對曰:「秦,國雖小,其志大;處雖闢,行中正。身舉五羖①,爵之大夫,起纍紲之中,與語三日,授之以政。以此取之,雖王可也,其霸小矣。」景公說。年三十五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公山不狃以費畔季氏,使人召孔子。
孔子循道彌久,溫溫無所試,莫能己用,曰:「蓋周文武起豐鎬而王,今費雖小,倘庶幾乎!」欲往。子路不說,止孔子。孔子曰:「夫召我者豈徒哉?如用我,其為東周乎!」然亦卒不行。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孔子曰:「有是言也。不曰『樂其以貴下人』乎?」於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鬻羔豚者弗飾賈,男女行者別於塗,塗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
(節選自《史記孔子世家》)
【注】①五羖:特指春秋時有賢才的大夫百裡奚。《史記·秦本紀》:「乃使人謂楚曰:『吾媵臣百裡奚在焉,請以五羖羊皮贖之。』……繆公大說,授之國政,號曰『五羖大夫』。」羖:公羊。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年三十五/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B.年三十五/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C.年三十五/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D.年三十五/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大夫是古代官職名或者爵位名,地位在卿之下、士之上,後來成為懸壺行醫者的稱呼。
B.豐鎬位於現在的陝西省西安市,是西周王朝的國都,作為西周的首都沿用了近三百年。
C.大司寇是在春秋時期宋、魯等國設置的官職,魯國的大司寇掌獄訟、刑罰,兼理國政。
D.攝的意思是代理、兼職。長官兼理部屬職責,低級官員代行較高職權,均可稱為「攝」。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孔子博學好禮,年輕時就很有影響。魯國的大夫孟釐子認為孔子以後一定會才德顯達,臨死時就囑咐他的兒子一定要去跟從孔子求學。
B.孔子志向遠大,很想恢復周朝禮制。公山不狃反叛季氏時派人來召,孔子很想應召前去像文王、武王一樣,在東方建立一個典禮完備的周。
C.孔子才膽過人,參政短期政績卓異。他殺了擾亂國政的大夫少正卯給,參政三月,百姓就遵守禮法,出現了道不拾遺,賓至如歸的大治景象。
D.孔子幽默風趣,不怕別人嘲笑自己。他聽了鄭人描述他的樣貌,笑著說,樣貌雖然描述不像,但說我像只失去主人家的狗,那可真對啊。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
(1)吾聞聖人之後,雖不當世,必有達者。今孔丘年少好禮,其達者歟?
(2)身舉五羖,爵之大夫,起纍紲之中,與語三日,授之以政。
14.孔子欲接受公山不狃的徵召時,子路為什麼阻止?阻止成功沒有?請簡要說明。(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15~16題。
千秋歲·水邊沙外
秦 觀
水邊沙外,城郭春寒退。花影亂,鶯聲碎。飄零疏酒盞,離別寬衣帶。人不見,碧雲暮合空相對。
憶昔西池②會,鵷鷺③同飛蓋。攜手處,今誰在?日邊清夢斷,鏡裡朱顏改。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
千秋歲·次韻少遊
蘇 軾
島邊天外,未老身先退。珠淚濺,丹衷碎。聲搖蒼玉佩、色重黃金帶。一萬裡,斜陽正與長安對。
道遠誰雲會,罪大天能蓋。君命重,臣節在。新恩猶可覬,舊學終難改。吾已矣,乘桴且恁浮於海。
[注]①紹聖元年(1094),宋哲宗親政後起用新黨,包括蘇軾、秦觀在內的一大批「舊黨」紛紛被貶,這兩首詞分別作於蘇軾被貶瓊州,秦觀被貶處州(今浙江麗水)時所寫。②西池:汴京(今開封)金明池。③鵷(yuān)鷺:兩種鳥,這裡借指同遊的同僚、朋友。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秦詞主要抒發了漂泊分離之愁苦,貶謫失意之痛悲,有很濃的傷感味。
B.蘇詞為了保持自己一貫的風格,而選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來抒發情感。
C.秦詞主要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抒情委婉含蓄,語言風格清麗俊逸。
D.蘇詞的語言風格是直白豪放,具有豪放詞人的鮮明的特點,真率曠達。
16.蘇詞的最後一句化用孔子的話「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請結合全詞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思考了宇宙與人生,禮讚了人類生生不息,生命永恆的詩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運用想像和「魚雁傳書」的典故,含蓄地表達書信不能往來,暗含相思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白《將進酒》中以三國時曹植歡飲為例勸友人盡情飲酒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
這一切,使蘇東坡經歷了一次整體意義上的脫胎換骨,也使他的藝術才情獲得了一次蒸餾和升華,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別人察顏觀色的從容,一種終於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並不陡峭的高度。勃鬱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18.下列各句中的破折號,和例句中破折號作用相同的項是(3分)
例:在這一刻滿屋子人的心都是相同的,都有一樣東西,這就是——對死者的紀念。(巴金《永
遠不能忘記的事情》)
A.他,真正地成熟了,——與古往今來許多大家一樣,成熟於一場災難之後,成熟於滅寂後的再生,成熟於窮鄉僻壤,成熟於幾乎沒有人在他身邊的時刻。
B.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引導千古傑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C.一時眾人解勸住了,黛玉方拜見了外祖母。——此即冷子興所云之史氏太君,賈赦賈政之母也。
D.每年——特別是水災、旱災的時候,這些在日本廠裡有門路的帶工,就親身或者派人到他們家鄉或者災荒區域,用他們多年熟練了的,可以將一根稻草講成金條的嘴巴,去遊說那些無力「飼養」可又不忍讓他們的兒女餓死的同鄉。
19.請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所用比喻進行簡要賞析。(4分)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以改寫成:「結果——《念奴嬌赤壁懷古》和前後《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從語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為什麼說原文表達效果更好?(4分)
21.下面文段有四處語病,請指出其序號並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4分)
①瀑布後退是一種普遍現象,②這是由形成瀑布的水流不斷衝蝕著河床的下切作用的原因,③造成泥沙流失和巖石的破碎崩落。④但瀑布後退卻因河床地質構造和水流含沙量的不同而異,⑤像壺口瀑布這樣快的後退速度是相當罕見的。⑥從壺口上遊流下來的高含沙量的水浸泡著結構並不堅實的河床,⑦比起那些含沙量極少的清水流過由花崗石基巖構成的河床,⑧當然會產生後果完全不同。
22.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導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50個字。(5分)
朝鮮勞動黨中央機關報《勞動新聞》25日刊發評論文章,稱讚中國人民志願軍發揚的犧牲精神,表示朝鮮人民永遠不會忘記獻出自己青春與生命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勇士。文章說,中國人民志願軍勇士和朝鮮人民肩並肩,為戰鬥獻出青春和生命,志願軍勇士的鮮血染紅了朝鮮的山川和原野。中國人民志願軍和朝鮮人民在朝中友誼歷史上刻下的兄弟般的友誼和戰鬥的團結永垂不朽。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
有人說課外閱讀用時多了,會降低語文考試的成績。
請你對這個觀點進行批駁,寫一篇駁論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文體鮮明,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洩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高二期中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2020.11
一、現代文閱讀(35分)
(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
1.D(A項,「手下的指揮官都是二戰名將」錯;B項,「忽視了志願軍沒有飛機、缺少大炮」錯;C項, 「戰爭期間就給士兵放假回家過聖誕節」,原文意思是在聖誕節就可以結束韓戰。)
2.A(「只憑頑強的意志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就行」錯。)
3.C(「讓美國 不敢再冒犯中國」錯。)
4.①美軍狂妄輕敵,②志願軍指揮員的具有高超的軍事智慧,③志願軍官兵具有英勇無畏、捨生忘死的精神,④志願軍官兵具有堅韌頑強、不怕吃苦的精神,⑤志願軍官兵具有忠誠愛國的精神,⑥志願軍紀律嚴明。
(答出4點即可得滿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5.(1)運用對比手法。將美軍和志願軍的人數、裝備、指揮員進行對比。
(2)點面結合。既有總體的情況的介紹,也有殲滅「北極熊團」、堅守死鷹嶺等具體點的介紹。
(3)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既有正面介紹志願軍的英勇無畏,又有從對方口中表達出來的由衷的敬佩。
(答出2點即可得滿分,每點答案觀點1分,分析2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
(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6.A(「外衣」在文中的意思是指裹在真實自我之外的「虛偽自負」。)
7.C(「語言樸素平實」「基本不用華麗的辭藻」「按照事情發生的本來經過」都不正確。)
8.意料之外:「她」與別的男人結婚給他沉重一擊,讓他幾乎絕望;(1分)結尾卻卻發現「她」原來已經答應他的求婚了,只是他沒有看懂標籤上的西班牙語。(1分)
情理之中:因為他在「她」面前裝出了西班牙語學者樣子,所以「她」自然地將求婚的答覆用西班牙語寫出來了,(1分)不懂裝懂的他也自然地因看不懂而造成誤會,最終錯過了「她」。(1分)
9.不會幸福。(1分)在小說中,特裡斯戴爾沒有真實本領卻裝出經歷豐富、博學多識的樣子,(1分)騙取了「她」信任和崇拜。(1分)但無知、虛偽、自負的本來面目遲早會暴露的,(1分)真實的他沒有給「她」幸福生活的能力;(1分)等「她」發現自己被騙後,巨大的落差肯定會讓「她」產生強烈的情緒,生活不可能會幸福。(1分)
(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給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10.B(年三十五,孔子適齊,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與齊太師語樂,聞韶音,學之,三月不知肉味,齊人稱之。)
11.A(「後來成為懸壺行醫者的稱呼」錯。)
12.D(「樣貌雖然描述不像」與原文不符。)
13.(1)我聽說聖人的後裔,雖不一定能當國繼位,但必然會有才德顯達的人出現。如今孔丘年紀輕輕就博學好禮,這豈不就是所謂的顯達的人嗎?
(關鍵點:「當世」「達」「其……歟」句式,句子大意。)
(2)秦穆公親自舉拔用五張公羊皮贖來的賢士百裡奚,封給他大夫的官爵,才把他從奴隸的拘禁中救出來,就和他一連晤談三天,隨後把掌政大權交給了他。
(關鍵點:「舉」「爵」「纍紲」,句子大意。)
14.因為公山不狃背叛魯國當權者季氏,子路不想讓老師孔子陷於爭鬥之中。(2分)阻止成功,孔子最終沒有成行。(1分)
【參考譯文】
孔子出生在魯國昌平鄉的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國人。魯襄公二十二年孔子誕生。孔子生下來頭頂中間是凹下的,所以就給他取名叫丘。字叫仲尼,姓孔。孔子十七歲那一年,魯國的大夫孟釐子病重將死,告誡他作為繼承人的兒子孟懿子說:「孔丘這個人,是聖人的後裔,孔氏家族在宋國滅絕。我聽說聖人的後裔,雖不一定能當國繼位,但必然會有才德顯達的人出現。如今孔丘年紀輕輕就博學好禮,這豈不就是所謂的顯達的人嗎?我死之後,你一定要去從他求學。」
孟釐子死後,懿子和魯人南宮敬叔便去向孔子學禮。魯昭公的二十年,孔子大約三十歲了。齊景公跟晏嬰一塊來到魯國,景公問孔子說:「從前秦穆公,國家既小地域又偏,他能夠稱霸是什麼原因呢?」孔子回答說:「秦這個國家,國家雖然小,目標卻很遠大;地域雖然偏,施政卻很正當。秦穆公親自舉拔用五張公羊皮贖來的賢士百裡奚,封給他大夫的官爵,才把他從奴隸的拘禁中救出來,就和他一連晤談三天,隨後把掌政大權交給了他。
從這些事實來看,就是統治整個天下也是可以的,他稱霸諸侯還算成就小了呢!」景公聽了很高興。三十五歲時,孔子來到齊國,做了高昭子的家臣,想通過昭子見到景公。孔子和齊國的樂官之長討論音樂,聽到了舜時的《韶》樂,專心地把它學起來,三個月期間,連吃飯時的肉味都覺不出來了,齊人都很稱道這件事。公山不狃以費邑做據點反叛季氏,派人來召孔子去幫忙。孔子心想自己依循正道而行已經很久了,內在的學養也很深厚,卻無處可以表現,沒有人能用自己,不禁說道:「大抵周文王、武王當年是以豐、鎬那麼小的地方建起王業的;現在費邑雖然是小了點,該也差不多吧!」想要應召前去,子路很不高興,勸止孔子。孔子說:「難道召我去是毫無作用嗎?如果他真能用我,我將像文王、武王一樣,在東方建立一個典禮完備的周啊!」然而最後也沒有成行。
魯定公十四年,孔子五十六歲。這時他以大司寇的身份兼理國相的職責(參與國家大事),臉上露出得意的神色。他的弟子說:「聽說一個君子人,禍事臨頭不慌張恐懼,好事到來也不喜形於色。」孔子說:「是有這個話。不是還有一句『為自己以高貴的身份禮敬他人而感到快樂』的話嗎?」於是就把擾亂魯國政事的大夫少正卯給殺了。孔子參與國政才三個月,販羊賣豬的商人就不再加討虛價,行人男女都各守禮法分開走路,路上見了別人掉落的東西也不撿回去;四方旅客來到魯國的,不必向管事官吏請求,管事官吏都會給給他們賓至如歸般的照顧。
孔子到鄭國去,和弟子失散了;孔子一個人站在外城的東門口。鄭國有人看見了就對子貢說:「東門那裡站有一個人,他的額頭像唐堯,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產,可是從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一副疲憊倒黴的樣子,真像個失去主人家的狗。」子貢見面把這些話據實告訴孔子,孔子笑著說:「對狀貌的形容,那還是次要的;倒是他說我像只失去主人家的狗,那可真是啊!那可真是啊!」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5. B (是據詞人自己寫作目的的需要,選用了直抒胸臆的方式來抒發情感。)
16. 孔子的話意思是:如果我政治主張行不通, 我就乘著木排過海到海外去, 跟隨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2分)蘇軾化用此句,一是表明自己要和孔子一樣,堅持自己的政治主張,「用之則行,舍之則藏」,對眼前的處境能泰然處之。(2分)二是勸慰秦觀振作起來,擺脫個人得失,不忘江山社稷。(2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 (1)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
鴻雁長飛光不度 魚龍潛躍水成文
(2)陳王昔時宴平樂 鬥酒十千恣歡虐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8.B(和例句一樣,都是強調被引出的下文;A項,用以表示對上文的解釋說明;C項,表示對上文的補充說明;D項,表示意思的遞進。)
19.把痛苦的經歷使蘇東坡藝術才情更純粹比作水的蒸餾,普通的水經過蒸餾後能除去雜質、變得更加純潔。(2分)通過這個借喻,能凝練準確而又形象地表現蘇東坡經過痛苦經歷之後藝術才情更加精煉純熟的提升過程。(2分)
20.原文增加的兩句話:①揭示出了幾部作品要產生的重要價值和意義;②豐富了文章內容,突出了表達的目的;③增強了文章抒情性,抒情更加充分。
21.語句②刪掉「的原因」。
語句④在「瀑布後退」後加「的速度」。
語句⑥把「浸泡」改成「衝蝕」。
語句⑧把「後果完全不同」改成「完全不同的後果」
22.朝鮮勞動黨中央機關報《勞動新聞》(1分)發文稱讚(1分)並牢記(1分)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犧牲精神,(1分)中朝友誼和團結永垂不朽!(1分)
四、寫作(60分)
23.參考高考作文評分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