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逆商?我們關注智商情商,但是真正決定我們高度的往往是逆商。所謂逆商簡單地說就是指人在逆境中看到機會的能力。
逆商的一個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對抗人的習得性無助,這裡提到習得性無助是認知心理學裡的一個概念,就是感覺自己做什麼都沒有用,對事情缺乏掌控感,非常消極的一種心理狀態。
這種習得性無助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我們對於逆境的判斷,當面對逆境的時候,如果你失敗的經歷或者其他人反覆地告訴你這個問題出在你自己身上,而且這是一個永久性的問題,不能改變,那麼你很容易就進入到這種習得性無助的狀態。
相反如果你認為問題出在別人身上?或者你覺得這個問題是暫時性地,那麼你就不太容易受到習得性無助的影響。
舉個例子,比如說我想參加英語考試,分數出來一看不及格,這個時候如果老師告訴我說你這不及格是因為你的智商太低,我肯定會變得很消極,因為智商這個東西不是說提升就能提升的,是很長期的一個問題。
於是我很有可能就會進入到一種習得性無助的狀態,那麼長期處在這種習得性無助的狀態裡,會有兩方面的危害。
一方面會讓我們離成功越來越遠。之前有一個學者叫賽裡格曼,他用了將近5年的時間研究了上千名保險銷售員的工作情況,結果發現心態積極樂觀的銷售員比悲觀的銷售員在銷售額上平均高出來了88%,並且悲觀人的銷售過程中放棄的概率是樂觀人的三倍。
此外,長期處在習得性無助的狀態,會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造成一些很直接的影響。關於這一點,耶魯大學醫學院的一位院長叫馬德魯,之前做過一個實驗,他發現長期處於習得性無助狀態的小白鼠,患病的機率比正常的小白鼠會高出兩倍,比心理素質好的不受習得性無助影響的小白鼠會高出2.5倍。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習得性無助的危害還是挺大的是吧?要想不受習得性無助的影響,就得去努力提升我們自己的逆商。
逆商到底包含哪些方面?怎麼來提升自己的逆商呢?逆商包括了4個方面的能力,分別是掌控力、擔當力、影響力和持續力。
一,什麼是掌控力?它指的是當你遇到麻煩遇到逆境的時候,你能掌控它的概率,換句話說就是有了問題你能不能掌控它。
影響掌控力的關鍵因素有兩個,第一個因素是你覺得你能不能掌控它,換句話說你越覺得你厲害,你就越厲害。這個觀點就有點像皮格馬利翁效應。
另外一個因素是行動,只要你採取行動,你就能增強對問題或者是逆境的掌控力,可能行動本身對問題的一個幫助並不大,所以心理醫生在治療抑鬱症患者的時候,往往就會利用這一點讓病人先做出一些很微小的一些改變。
比如說每天按時起床,這些事情看起來和治病好像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卻能夠增強病人對於治病這件事的掌控感。
二,什麼是擔當力?指的是一個人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是不是能夠站出來去承擔責任,也就是說咱們常說的這個人能不能扛事兒,越能扛事的人逆商就會越高,那麼在逆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就會越強。
三,什麼是影響度?指的是逆境的影響範圍,換句話說,你認為遇到的麻煩會不會對你的生活的其他方面也造成影響?逆商低的人往往會覺得逆境的影響度很大。
舉個例子,比如說早晨你一出門,很不巧被一隻小鳥的排洩物給砸中了,你可能會覺得怎麼這麼倒黴,然後這一天感覺做什麼都不順,這個就是沒有控制好逆境的影響度的一個表現,所以說在遇到逆境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學會聚焦,一定要能就事論事,不要把這個問題和很多沒有關聯的問題給它牽扯在一起,否則這個問題就會越來越大,這種感覺無從下手。
四,什麼是持續力?說的是你認為遇到這個逆境本身或者是造成逆境的原因會持續多久?
持續力和影響度很像,影響度說的是逆境的影響範圍,而持續力強調的是逆境的持續時間。
舉個例子,還是舉剛才參加英語考試的例子 考得很差,不及格,如果我是一個逆商很低的人,我肯定會認為我的語言天賦不行,天生不適合學英語。換句話說,我認為英語學不好這件事對於我來說是一個長期的逆境,很難改變。
如果是一個逆商高的人,他會覺得英語不及格肯定是因為學習的方法不對,那麼學習的方法改進了,肯定能學好英語。
這就是把英語不及格看成的是一個短期的逆境,那麼這兩個人如果再去學英語的時候,結果就可想而知了,肯定是逆商高的人會把英語學得更好。
知道了逆商是怎麼回事,那麼怎麼樣實施才能用好逆商思維呢?推薦這本書《逆商》給朋友們,很值得買的一本書,智商決定做事,情商決定做人,但是真正決定我們高度的往往是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