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有時比努力更重要,而有一樣東西,可能比情商更重要。那就是我們今天談論的主題:逆商。以下,Enjoy:
常識君|有話說
作者:GHR編輯部
來源:環球人力資源智庫(ID:ghrlib)
先來看一個故事:
1996年5月10日的一個星期五,31個年輕人前來攀登珠峰。峰頂附近的風速達到100英裡/小時、極度嚴寒,而且能見度為零。
登山過程中突然一陣猛烈的風暴席捲而來,讓很多登山者陷入困境。每個登山者都被折磨得死去活來。
海拔18000英尺之上,一旦受傷,傷口就無法癒合,體力會耗損得很嚴重,而且空氣非常乾燥,一咳嗽就會震碎肋骨。
攀越這樣的高峰是對一個人的終極考驗。
一些人遇難,一些人生還。
遇難者裡面有一個郵政人員叫格·漢森,當風暴襲來,漢森立刻躺下來。在登山途中躺下是極其危險的,沒幾個人能再爬起來。漢森因無法扛下去而離開了人世。
而躺下來的還有另一位登山者貝克·威瑟斯,卻成為了倖存者之一。
那天夜裡,救援隊找到威瑟斯,覺得他肯定是無法救活了。連威爾斯的妻子都已經收到丈夫去世的消息,但數小時後,威瑟斯激發了自己內心深處的某種力量,在嚴酷的環境中醒來。
事後威瑟斯接受採訪時說: 「躺在雪地裡的時候,老婆、孩子的臉清晰的浮現在眼前。我意識到自己可能還有三四個小時可活,於是就強迫自己蹣跚向前。」
當你將珠穆拉瑪峰的場景搬到現實生活,你會發現很多與「漢森、威瑟斯」的故事相似的情況:
有的組織在競爭中發展壯大,而其他組織轟然倒塌;
某個企業家戰勝難以克服的困難,而其他企業家放棄了;
有人在裁員潮中越站越穩,而有人渡過了漫長的職業空窗期……
為什麼有人能堅持下來,有人卻功虧一簣?
為什麼別人面對逆境能成為「威瑟斯」,而你永遠只能是「漢森」?
觀察員認為,你可能從來沒有正視過自己欠缺的一樣東西,逆商。
01
什麼是逆商?
逆商是情商的一種嗎?當然不是。
逆商通常以下面三種形式呈現出來:
逆商作為一種新的概念框架,用於理解和提升成功的各個因素。
逆商作為一系列衡量方法,用於評估人們應對逆境的反應模式。
逆商作為一種具有科學依據的工具,用於改善人們應對逆境的模式,最終全面提升個人效能和職業效能。
逆商的三種呈現形式「新的知識框架、衡量方法、實踐工具」,形成一套完整的體系。通過此體系,人們可以去改善自己的行為,培養自己對抗逆境的能力。
也就是說,逆商可以理解為一種對抗逆境時的思維方式。
很多人以為,衡量一個人能否成功,是靠智商+情商。因為智商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被家長、老師和企業視為成功的決定性判斷指標。但最後常常發現,擁有高智商卻沒有發揮出潛能的人比比皆是。
例如曾被聯邦調查局稱為「大學航空炸彈怪客」的泰勒·卡辛斯基擁有卓爾不群的智商。16歲上哈佛,20歲大學畢業。
他特立獨行,獨來獨往,從不與外人接觸。
他的大學室友說:「泰勒非常善於避免人際交往,總是快步穿過人群,然後猛的把門關上。」雖然卡辛斯基足智多謀,但他卻是個社交白痴,他沒有好好利用自己的高智商,反而借著自己的高智商殺死3人,弄傷22人。
作家戈爾曼曾解釋了為什麼有些人擁有高智商卻舉步維艱,而很多智商一般的人卻飛黃騰達。他認為,高智商還需要高情商,情商可以衡量一個人體恤他人、延遲滿足感、控制衝動、自我覺知、堅持不懈和與他們有效交流的能力。顯然,泰勒的高智商需要搭配上高情商。
如果說智商是先天的,情商是後天的,那麼情商是很難修煉的,因為到目前為止,情商的真正概念還是難以捉摸,因為情商缺乏有效的測量方法,也沒有明確的學習方法。這就導致了,有些人擁有高智商,情商也不錯,卻仍然無法發揮出其潛能。
這時候,就需要逆商來發揮作用。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為,成功的衡量標準為:智商+情商+逆商。
用好逆商,可以提升團隊、人際關係、家庭、組織、社區、文化、社會的效能。很多大型企業都向本書作者證實了:逆商較高的人具有更多的優勢。
02
逆商決定你在逆境時的選擇
決定你的人生終極
逆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你無意識的選擇。
當你面臨逆境,停止還是前行,往往決定你能走多遠。
人類本能地與時間賽跑,本質上來講,如果把人生比作山峰,每個人都是攀登者。
唯一不同的是,攀登者分為3種人:
放棄者:他們放棄攀登,拒絕山峰給予的機遇,無視、掩藏或拋棄人類向上攀登的核心動力以及隨之而來的許多生命饋贈;
紮營者:這些人與放棄者不同,他們也曾為登頂而拼搏過,但在取得階段性勝利時停止了,他們選擇穩定,躲開逆境,度過餘生;
攀登者:無論背景如何,不管優勢或劣勢、厄運或好運,他們相信凡事皆有可能,從不允許任何因素阻擋攀登的道路。也稱終生攀登者。
放棄者很明顯是低逆商,紮營者是中等逆商,終生攀登者是高逆商。
逆商不僅潛在決定一個人攀登能力,還決定著一個人的「成功之樹」能否茁壯成長。
如果我們把成功的基本要素做成一個樹形模型,這棵樹長這樣:
這棵樹擁有8個基本因素:
1.個人表現: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產出,你的績效。
2.才能和渴望 :你的技術、能力、經驗、知識被稱為才能,這常常是HR評判你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標。渴望指的是動力、熱忱、激情、內驅力、雄心、抱負和活力,如果沒有渴望只有才能,不會被聘用,兩者缺一不可。
3.品格 :公平、公正、誠實、審慎、善良、勇氣、慷慨,這些都是我們在社會中得以順利相處與和平共存的根本。
4.健康: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5.智力 :智力分七種:語言智力、運動智力、空間智力、數理邏輯智力、音樂智力、社交智力、內省智力。
6.基因:研究表明,同卵雙胞胎會做大量相似的選擇,我們所做的選擇大多受基因影響。
7.家庭影響 :原生家庭對人的智力、健康習慣的形成、品格的培養、技能、渴望、個人表現等都有影響。
8.信仰:信仰對社會的存亡至關重要。從古至今的政商領袖所共有的一個特質就是對於比自己強大的人或事懷有強烈而持久的信仰。
03
身處於逆境時代
我們一定要迷途知返
2018年至今,裁員潮持續不斷,拜耳公司裁減1.2萬人,通用公司裁減1.47萬人,福特公司裁減7萬人……全球經濟走勢受各國之間貿易戰的影響而撲朔迷離,整個社會、職場和個人都處在令人不安的逆境中。
前幾年,我們一直在說VUCA的概念,即時代易變、不確定、複雜而模糊,而現在,我們開始提RUPT,即急速、莫測、矛盾、纏結。我們所處的環境並沒有變得更加順利,反而變得更加艱難,終生攀登者在不斷減少,茁壯的「成功之樹」也在不斷減少。
很多高逆商的人開始往中等逆商方向靠近,這不得不讓觀察員警告你,你可能已經走向了登頂途中的4條危險岔道:
岔道一:攀登者變紮營者
穩定太誘人了。誘人到瓦解了很多曾一心向上的攀登者的決心,於是他們扔掉「登山棒」,拿出帳篷,安營紮寨,扔掉了夢想和自我實現,停在了半山腰。
岔道二:科技萬能
人工智慧時代的到來,科技的進步,讓人開始喪失拼搏奮鬥的動力,把自己的使命和責任轉嫁到科技上。當一個人開始推卸責任,就意味著喪失了在逆境中解決問題的動力,於是停滯不前。
岔道三:打雞血
「挺住!堅持住!你會熬過去取得勝利的!」這樣昂揚亢奮的打雞血之語就像是早晨喝的一杯咖啡,能提神醒腦。你得到了一點點迫切需要的鼓勵,於是在一段時間內心情變好。
然而真相是,對改善逆境並無實際作用。
它號召大家大喊yes,告訴你「你可以和鯊魚一起遊泳,和老鷹一起飛翔」,用感官隔離的方式,循環洗腦至所有人真的相信自己無所不能。
可一朝醒來,困境依舊。
岔道四:無助-無望的循環
無助(認為做的事情沒有用)讓人喪失希望(相信所做的事情有用),而無望則變成自證預言,證明一個人究竟多麼無助。
這二者相互證實,彼此促進,形成難以逃離的閉環,吸乾人的生命力和活力。如果走到這一步,非常容易導致人的鬥志渙散,終至放棄。
如果你曾經是高逆商者,或渴望變成高逆商者,此刻正在走向或已經走在這4條岔路上,那麼現在,請你回頭。
來源:環球人力資源智庫(ID:ghrl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