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之外究竟有沒有其他生命?這個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我們。據報導,在近期的美國《天文學雜誌》上,有科學家指出,在銀河系之中,保守估計至少3億顆潛在宜居的星球,在這些星球中,距離我們最近的宜居星球,或許僅有20光年左右的距離。
科學家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
研究者表示,這個數據是根據克卜勒望遠鏡為期9年的觀測記錄總結出來的。來自NASA的研究員史蒂夫·布賴森表示,克卜勒望遠鏡在銀河系中,已經發現了數十億顆行星,而通過大數據分析得知,這些行星中絕大多數都是巖石類的宜居行星,這意味著,在銀河系中,宜居星球和潛在生命的數量,要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多。
無疑,這是一個非常讓人興奮的事情,而且還是保守估計的情況,這意味著,銀河系中的潛在宜居星球數量可能會更多。這項研究有哪些意義呢?研究者表示,這些潛在宜居行星中的很多,可能都支持生命,這意味著,人類可以通過它們來找到宇宙的生命密碼,搞清楚生命的起源、演化,甚至可以看到我們的未來。
當然,得到這個數據也並不容易,畢竟是從數十億顆行星中進行篩選。在進行篩選的一開始,研究團隊先挑選出直徑大約在地球0.5倍-1.5倍的系外行星,之後,從中選擇出那些最有可能是巖石行星的星球。
當然,除了這個標準之外,研究者還對比了這些行星運行的恆星,這些最終進入候選名單的潛在宜居行星,它們圍繞運行的恆星,也都和太陽很相似。
不過,這裡也有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既然銀河系中有這麼多的潛在宜居行星,那麼,為何一直到今天為止,人類仍然沒有找到任何地外生命的痕跡呢?難道這些潛在宜居星球上都不存在生命嗎?
為何沒有地外文明和我們對話?
其實,這個問題說白了就是「費米悖論」,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地外文明,他們都在哪裡呢?為何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
對於這個問題,有一種觀點認為,並不是因為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再也沒有任何一顆星球上存在生命,畢竟如今光是在太陽系中的探索,就已經鎖定了多顆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而之所以一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任何文明和我們溝通,或許是因為人類出現的時間對於宇宙來說,實在是太早了。
為何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根據現代研究,宇宙誕生至今,已經有138億年左右的時間,不過,宇宙誕生後早期,可是什麼都沒有的,一直到後來第一代恆星的出現,通過內部燃燒,才不斷讓宇宙中充滿了各類元素。
從太陽系誕生的時間來看,太陽系在宇宙中出現的時間,其實還是比較靠前的,根據NASA的一項研究數據,和太陽系同期誕生的,適合人類居住的潛在行星數量,在宇宙中僅佔到8%,這意味著,人類很可能是宇宙中最早期的文明之一。
多年來,NASA一直在尋找宜居星球,根據美國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專家介紹,通過太空望遠鏡採集到的數據,發現如今恆星誕生的速度,相較於100億年之前,已經非常慢了,但是宇宙中仍然有著很多殘餘的氣體,這些氣體中未來仍然會不斷有新的恆星出現,自然,也就不斷會有新的恆星系統產生。
拿銀河系來說,銀河系中的很多恆星系統,都是非常年輕的,即使其中有一些恆星系統出現了生命,它們進化成文明的可能性也並不大,可能銀河系中潛在的宜居行星中,很多上面的生命都僅僅是微生物而已。
再讓我們從宇宙演化來看,研究認為,至少100萬億年的時間裡,宇宙中都將不斷有新的恆星誕生,這意味著,如果人類文明可以一直延續下去,人類很可能就是宇宙中最高級的文明。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銀河系中一些潛在宜居星球上,已經出現了和人類文明程度差不多的文明,他們和人類一樣,也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自己的同伴,但是由於科學技術水平有限,短期內還是沒有辦法進行互動交流的。大家覺得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哪一種?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資料來源
《參考消息》11月9日文章《研究認為:銀河系或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