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地20多光年,有宜居星球存在,為何沒有地外文明和我們對話?

2020-11-24 奇點使者

地球之外究竟有沒有其他生命?這個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我們。據報導,在近期的美國《天文學雜誌》上,有科學家指出,在銀河系之中,保守估計至少3億顆潛在宜居的星球,在這些星球中,距離我們最近的宜居星球,或許僅有20光年左右的距離。



科學家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

研究者表示,這個數據是根據克卜勒望遠鏡為期9年的觀測記錄總結出來的。來自NASA的研究員史蒂夫·布賴森表示,克卜勒望遠鏡在銀河系中,已經發現了數十億顆行星,而通過大數據分析得知,這些行星中絕大多數都是巖石類的宜居行星,這意味著,在銀河系中,宜居星球和潛在生命的數量,要遠比我們想像中的多。

無疑,這是一個非常讓人興奮的事情,而且還是保守估計的情況,這意味著,銀河系中的潛在宜居星球數量可能會更多。這項研究有哪些意義呢?研究者表示,這些潛在宜居行星中的很多,可能都支持生命,這意味著,人類可以通過它們來找到宇宙的生命密碼,搞清楚生命的起源、演化,甚至可以看到我們的未來。



當然,得到這個數據也並不容易,畢竟是從數十億顆行星中進行篩選。在進行篩選的一開始,研究團隊先挑選出直徑大約在地球0.5倍-1.5倍的系外行星,之後,從中選擇出那些最有可能是巖石行星的星球。

當然,除了這個標準之外,研究者還對比了這些行星運行的恆星,這些最終進入候選名單的潛在宜居行星,它們圍繞運行的恆星,也都和太陽很相似。

不過,這裡也有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既然銀河系中有這麼多的潛在宜居行星,那麼,為何一直到今天為止,人類仍然沒有找到任何地外生命的痕跡呢?難道這些潛在宜居星球上都不存在生命嗎?



為何沒有地外文明和我們對話?

其實,這個問題說白了就是「費米悖論」,簡單來說,就是如果宇宙中真的存在地外文明,他們都在哪裡呢?為何找不到任何蛛絲馬跡?

對於這個問題,有一種觀點認為,並不是因為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再也沒有任何一顆星球上存在生命,畢竟如今光是在太陽系中的探索,就已經鎖定了多顆可能存在生命的星球,而之所以一直到今天,仍然沒有任何文明和我們溝通,或許是因為人類出現的時間對於宇宙來說,實在是太早了。

為何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根據現代研究,宇宙誕生至今,已經有138億年左右的時間,不過,宇宙誕生後早期,可是什麼都沒有的,一直到後來第一代恆星的出現,通過內部燃燒,才不斷讓宇宙中充滿了各類元素。



從太陽系誕生的時間來看,太陽系在宇宙中出現的時間,其實還是比較靠前的,根據NASA的一項研究數據,和太陽系同期誕生的,適合人類居住的潛在行星數量,在宇宙中僅佔到8%,這意味著,人類很可能是宇宙中最早期的文明之一。

多年來,NASA一直在尋找宜居星球,根據美國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的專家介紹,通過太空望遠鏡採集到的數據,發現如今恆星誕生的速度,相較於100億年之前,已經非常慢了,但是宇宙中仍然有著很多殘餘的氣體,這些氣體中未來仍然會不斷有新的恆星出現,自然,也就不斷會有新的恆星系統產生。

拿銀河系來說,銀河系中的很多恆星系統,都是非常年輕的,即使其中有一些恆星系統出現了生命,它們進化成文明的可能性也並不大,可能銀河系中潛在的宜居行星中,很多上面的生命都僅僅是微生物而已。



再讓我們從宇宙演化來看,研究認為,至少100萬億年的時間裡,宇宙中都將不斷有新的恆星誕生,這意味著,如果人類文明可以一直延續下去,人類很可能就是宇宙中最高級的文明。

當然,也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銀河系中一些潛在宜居星球上,已經出現了和人類文明程度差不多的文明,他們和人類一樣,也在浩瀚的宇宙中尋找自己的同伴,但是由於科學技術水平有限,短期內還是沒有辦法進行互動交流的。大家覺得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哪一種?歡迎評論區留言,與我們分享你的看法!


資料來源

《參考消息》11月9日文章《研究認為:銀河系或有數億顆潛在宜居星球》

相關焦點

  • 距地20多光年,就有宜居星球存在,為何沒有地外文明和我們對話?
    這個問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我們。據報導,在近期的美國《天文學雜誌》上,有科學家指出,在銀河系之中,保守估計至少3億顆潛在宜居的星球,在這些星球中,距離我們最近的宜居星球,或許僅有20光年左右的距離。科學家是如何得出這個結論的?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光年|地外文明|克裡斯...
    費米悖論費米悖論是一個有關外星文明、星際旅行的科學悖論,闡述的是對地外文明存在性的過高估計和缺少相關證據之間的矛盾。這是因為,宇宙的發展有足夠的時間讓無數其他文明誕生和成長。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我們一直沒有找到任何地外文明的蹤跡。
  • 距地100光年,天文學家發現一顆類地行星,或為宜居星球
    宇宙中行星的數量有多少呢?有天文學家推測,大約是地球上沙子數量的100倍。我們都知道,沙子是多到數不清的,試問大家如果去海邊,或者在平時看到了沙子堆,根本就不會想要去數沙子有多少顆,因為這顯然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
    又有2顆宜居星球被發現,有承載生命體的能力,距地僅19光年!現在科學家們探索地外星球的目的,除了尋找地外資源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尋找其他的可宜居的星球,雖然我們現在在地球上的生活比較安逸,其實地球早就已經不堪重負,傷痕累累。
  • 太陽系外的宜居星球,距地球僅有4光年,我們何時才能前往?
    如果地球不再適宜人類生存,那我們怎麼辦?只有向外星球移民這一條路。近半個世紀以來,科學家積極探索火星的主要目標就是期望能夠將它改造成第二顆宜居星球,為未來人類準備一條後路。可是我們都明白,火星其實並不是一顆天然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事實上,在整個太陽系,除了地球再也沒有第二顆天然宜居行星。
  • 1.7萬光年之外……銀河系的地外文明有多少?
    這是因為,宇宙的發展有足夠的時間讓無數其他文明誕生和成長。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為什麼我們一直沒有找到任何地外文明的蹤跡。於是,這位科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物理學家恩利克·費米在1950年提出了那個著名的問題:「他們都在哪裡?」  宇宙中是否存在地外文明一直是一個熱門話題,有人對此堅信不疑,也有人對此保持懷疑。
  • 我國籌備「覓音計劃」,尋覓宜居星球和地外生命
    地球是太陽系中唯一的宜居行星,所有已知的生命物種全部位於地球上。科學家們已經將太陽系中的行星探索了個遍,包括一些矮行星和衛星等,沒有其它任何一顆星球具備我們地球這樣的生態環境。
  • 銀河系直徑可達20萬光年,除了地球外,有多少顆宜居星球?
    自上個世紀以來,人類發射了很多探測器,對太陽系的各個行星都進行了探索,但可惜的是沒發現地外生命的跡象。但大多數人都認為,這麼大的宇宙肯定存在外星生命,所以尋找地外生命人類一直在進行。以前人類的觀測手段有限,僅僅知道太陽系屬於銀河系,直到上世紀20年代人類發現了250萬光年外的仙女座星系,這時人類才意識到龐大的宇宙。
  • 直徑20萬光年的銀河系,有多少宜居星球?
    ,沒有任何生命跡象存在。 種種證據都表明,太陽系目前只有地球存在生命,也只有地球是宜居星球。 但地球並不特殊 上世紀20年代,美國天文學家埃德溫.哈勃確認仙女座星系位於250萬光年後,人類才知道了除了太陽系所在的銀河系外,宇宙中還存在大量獨立於銀河系的星系。
  • 與太陽系極為相似,距地2545光年,這顆星球有可能存在水與大氣!
    與太陽系極為相似,距地2545光年,這顆星球有可能存在水與大氣!在數百年之前,人類就已經有了星際移民的想法,尤其是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更是引發了一股月球移民的熱潮。科學家信心滿滿,人們也充滿了希望,認為在21世紀,人類就有能力飛出地球成功的,進入太陽系的其他星球成為新星球的主人,在其他星球上拎包入住,安家落戶。但是當21世紀真正到來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我們離可以到達其他的星球上生存還有非常大的距離。在21世紀的今天,我們依舊沒有辦法徹底地離開地球到達新的星球,實現真正的火星移民。
  • 為何科學家到現在還相信地外生命的存在?
    受益於上世紀美國和前蘇聯的「太空競賽」,航天領域的探索不斷有好的消息傳來,特別是上世紀60年代末期,美國成功派遣太空人登陸到月球之上,此後又對月球進行了多次載人登陸,並且為我們揭開了很多月球的奧秘,人類對於宇宙的探索,也開始轉入到尋找宜居星球和地外生命身上。
  • 地外文明搜索已有60年,為何至今還沒有發現外星人?!
    它最大的不確定項是「科技文明的存在時間」,因為該項取決於科技文明本身,其中有些項是已知項。德雷克方程式不是為了量化外星文明的數量,而是激勵科學界在外星文明對話的一種方式。 從1995年發現第一顆系外行星到如今的4500顆,這些行星是否存在其他智慧生命,目前還無法確定,但世界上各個國家的天文工作者,都在對它們進行不斷的觀測與探索。
  • 美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還適合居住,或有地外文明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命物種的家園,迄今為止,人類仍然沒有在茫茫宇宙中發現任意一個地外生命體,更沒有發現哪個星球上有地外生命存在。那麼在茫茫宇宙中,真的就沒有像我們的地球這樣宜居的星球可供地外生命生存嗎?不存在可讓我們人類等地球生命移民的星球嗎?
  • 美歐科學家找到24顆超宜居行星,比地球還適合居住,或有地外文明
    地球是人類和其他生命物種的家園,迄今為止,人類仍然沒有在茫茫宇宙中發現任意一個地外生命體,更沒有發現哪個星球上有地外生命存在。那麼在茫茫宇宙中,真的就沒有像我們的地球這樣宜居的星球可供地外生命生存嗎?不存在可讓我們人類等地球生命移民的星球嗎?
  • 距地約580光年的「地球二號」,要飛多久才能到達?
    引言:除地球外,還有哪顆星球適合人類?天文學家注意到了一顆與地球相距超過500光年的行星,人類有能力去到那裡嗎? 一直以來,人類都對地外星球充滿期待。生活在地球之內,我們看到了地球強大而無私的一面,但與此同時,我們也漸漸感受到了地球的疲憊與無奈。
  • 比克卜勒-452b還適居的星球,距地僅100光年,是未來的移居目標
    根據研究人員表示,在「超級地球」家族中,克卜勒-452b是最相似地球的行星,其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6倍,擁有著「地球2.0以及地球表哥」等稱號,經過美國國家航天局(NASA)公布,這顆星球可能擁有豐富的大氣層,並且不排除有液態水的存在,論起克卜勒-452b和地球的相似指數高達83%,這目前最相似地球的行星。
  • 歐洲學者發現三顆類地行星距地球22光年—新聞—科學網
    研究人員認為,這一觀測結果意味著,人類先前低估了宇宙中準宜居星球的數量。 溫度適宜或存液態水 這顆代號為「格利澤667C」的恆星位於距地球22光年以外的天蠍座。2012年,一些觀測人員已經發現了Gliese 667C這顆紅矮星,並且判定有一顆行星處於這顆紅矮星的宜居帶內。
  • 地外文明等級越高,越不會威脅地球,但為何至今沒有任何發現?
    其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是「科技文明存在的時間」,因為這取決於科技文明本身,其中一些是已知的。Dreck方程不是用來量化外星文明的數量,而是用來激發科學界與外星文明對話的。現在,美國和德國的研究人員認為,地球並不一定是整個宇宙中最適合居住的星球,而在100光年之外,有24顆外星可能比地球更適合生活。在已知的地外行星上,他們篩選出了24個「非常適合居住」的行星。
  • 42光年外發現宜居星球,科學家:是顆超級地球,可能存在生命
    文/科學年輪地球周圍的宜居星球不在少數,並且還有三星系統和多星系統,這些星系雖然存在多顆恆星,但是也存在宜居星球,例如我們熟悉的比鄰星就是著名的三星系統。著名電影阿凡達就將劇情設在半人馬座阿爾法星組的一顆氣態行星的衛星上,這就是著名的潘多拉星球。
  • 宇宙中真的存在地外生命嗎?
    地外生命一直是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話題。今天,我們將基於地球生命出發,從我們的藍色家園,一步步邁向深空,來回顧人類對地外生命探索的歷程。在地球上有一種35億年前就存在的產甲烷微生物,可以以氫為食物,無需陽光和氧氣,或許土衛二的黑暗海洋深處,類似的生命已經噴灑至了太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