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分析21世紀戰爭8大特點 稱第一階段決定勝負

2020-12-05 中國網

研究21世紀戰爭的特點對俄軍的意義十分重大

長期以來,軍事學一直在試圖從哲學範疇為戰爭下定義,努力研究影響戰爭進程的內外部條件和各種因素,並探究決定戰爭起源、戰爭進程和戰爭結局的規律和法則。這是一個綜合性的課題,所涉及的內容紛芸複雜。對研究人員來說,其面臨的最大難題就在於如何揭示戰爭的真正起因。眾所周知,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交戰雙方先產生經濟衝突,隨後又擴展到政治領域,待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通過和平手段無法解決時,便爆發了戰爭。戰爭的進程和結果可以通過戰後研究得出比較正確的結論,可戰爭爆發的真實原因和根本原因就不是能很快得出正確結論的,這需要一個比較長的研究周期,在多數情況下甚至還需等到密藏的戰爭資料解密後才可真相大白。

俄軍在研究21世紀的戰爭時,不僅要研究未來戰爭的性質、特點、形式、進程、結果,還要研究交戰國的戰爭潛力、戰爭的政治目的、交戰區域的地形地貌特點等內容。只有這樣,俄軍才能對未來戰爭的性質和特點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才能正確的掌握未來戰爭的實質、特點及內容,從而為俄羅斯制訂新的軍事政策和軍事學說、確定軍隊建設和發展的主要方向、發展和完善軍事思想和軍事理論、確定武裝力量使用訓練的原則及方式提供堅實的理論依據。

通過對發生在20世紀至21世紀初的數百次大大小小的戰爭進行綜合分析後,可以看出:(1)當今的國際社會,世界新秩序還沒有完全形成,全球安全體系和地區安全體系也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它們仍處於動態的發展過程中,致使人們無法對其結果進行預測。(2)由於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和軍事差距越來越大,它們之間的矛盾也是越來越尖銳,突出表現在對自然資源、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的爭奪和控制上,並逐步的由經濟衝突轉化為軍事矛盾,為國際社會的安全與穩定帶來了潛在的戰爭威脅。(3)俄羅斯幅員廣大,地跨歐亞大陸,與其陸地接壤、瀕海相望的國家有數十個之多,所處的地緣政治環境十分複雜,國家安全面臨著嚴重的戰爭威脅。

世界主要大國在信息技術領域的革命性突破,一方面推動了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全球化的負面影響,使得窮國與富國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而在軍事方面,信息技術和其他創新技術的廣泛使用,使得新一代戰爭武器的研發和大規模使用成為可能。隨著新式戰爭武器的出現,部隊的建設和訓練方法必然也要隨之發生變化,作戰理論、作戰思想和作戰方法也要與時俱進,進而形成新一輪的軍事改革和軍事競賽。

因此,俄軍現在所面臨的緊迫任務之一就是儘快確定21世紀戰爭的特點,並對一系列重大的軍事理論問題做出科學的解釋和回答。這對俄軍選擇未來部隊建設和發展的方向、形成更加安全有效的軍事安全機制、合理高效的分配使用有限的國防資源和國防預算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了解和掌握現代戰爭爆發的原因、條件、戰爭性質和特點,可以使俄軍能夠及時發現潛在的軍事威脅,並對其性質特點和發展方向做出正確的評估,提前做好各種應對準備,最大限度的保衛國家安全。

21世紀戰爭的分類

戰爭的實質就是暴力,不管誰勝誰負,交戰雙方都會遭受重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因此,各國在開戰前總是試圖通過政治、經濟、外交等各種手段和途徑力求避免戰爭。在21世紀,爆發戰爭與否在很大程度上由以下三個因素所決定:國際局勢、國內局勢和地緣政治態勢。如果沒有深入理解這三者之間的關係,要想科學合理的預測未來戰爭是不可能的。

俄軍事專家運用辯證科學的方法論,在對美國及其盟國近年來所發動的戰爭進行分析的基礎上,得出了下列結論:21世紀戰爭的類型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

根據戰爭的類型來劃分,可分為傳統戰爭(使用軍隊)和非傳統戰爭(不使用軍隊)。

根據戰爭的規模和參戰國數目來劃分,可分為地區戰爭、局部戰爭和軍事衝突三種類型。軍事衝突又分為國內衝突、兩國間的軍事衝突、數個國家之間的軍事衝突。

根據所使用武器的種類來劃分,可分為常規戰爭和核戰爭。

根據戰爭持續時間的長短,可分為短期戰爭和長期戰爭。

根據戰爭的強度來劃分,可分為低強度戰爭、中等強度戰爭和高強度戰爭。

根據政治目的和國際法標準來劃分,可分為正義性戰爭和非正義性戰爭。

21世紀戰爭的發展趨勢和特點

戰爭的歷史表明,主動發動戰爭的一方總是事先進行了長期和充分的準備,包括戰前全民動員、營造世界輿論、國民經濟轉型、軍隊集結部署等等。而未來戰爭的規模和特點將完全取決於敵對雙方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和外交能力,以及敵對雙方國內的施政情況。

在處理國際關係問題時,美國的一貫原則就是極力維護本國的國家利益,確保自身在全球重要戰略地域內的利益不受侵害。縱觀美國參與的各場戰爭和軍事衝突,不論它以什麼理由發動戰爭,都是為了最終實現美國的經濟和政治利益。隨著世界人口的增加,能源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為了保障美國的國家利益和經濟利益,最大限度的攫取世界原材料和能源,它會適時發動「能源戰爭」,「伊拉克戰爭」就是例子。換句話說,美國21世紀的戰爭就是「能源戰爭」,有了能源就有了經濟霸權,取得了經濟霸權也就享有了政治霸權,美國保持「超級大國」地位的想法始終不會動搖。

通過對發生在21世紀初的幾場戰爭進行分析後,俄軍得出了下列結論: 戰爭在21世紀仍然是實現國家利益和目標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與以往的戰爭不同,21世紀戰爭的突出特點表現在高強度、大消耗、陸海空天全方位、高機動性、諸軍兵種協同作戰、信息戰……交戰雙方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軍事行動和激烈的戰場交鋒,其目的就是為了奪取和保持己方的戰略主動權,促使戰局向有利於己方的方向發展,迫使敵退出戰爭。

根據俄軍事專家的分析和預測,21世紀的戰爭有6個主要發展趨勢:

第一,隨著軍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人工智慧型武器、納米武器、軍用機器人和新概念武器將被廣泛的應用於未來戰爭。這些武器的作戰性能還將不斷得到提升,殺傷力也是越來越大。據專家預測,到2020-2030年,這些新式武器將會在戰爭中被大規模使用,它們的作戰威力已不亞於核武器。

第二,空天領域是未來戰爭的一個重要戰場,空天部隊和空天作戰兵器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說是與日俱增。隨著空天進攻兵器射程的不斷擴大,使得被攻擊國的全部領土都處在其打擊範圍之內,也就是說,未來的戰場是全方位的,不分前方和後方,也不分前沿和縱深,作戰區域有可能是兩國或多國,也有可能是世界大戰。為了對付來襲的空天進攻兵器,幹擾防護系統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幹擾防護系統是一個綜合性成套使用的作戰系統,它不僅可用於反飛機和反飛彈,還能用於反太空作戰。

第三,信息戰是21世紀戰爭的一大特色和亮點。毫不誇張的說,信息戰的結果將直接決定整場戰爭的成敗,甚至不用出動地面部隊就可結束戰爭。為此,各主要軍事大國都將信息戰部隊的建設視為重中之重,大力研發和裝備信息戰武器,加強情報偵察系統和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的建設,積極探索和發展信息戰、電子戰的作戰理論和作戰方法。各國都明白:在21世紀,獲取戰場的制信息權是成功遂行各項軍事行動的前提和必要保證。

第四,21世紀戰爭的持續時間一般不會很長,原因主要有三:(1)由於各國部隊的機動性不斷得到提升,再加上快速反應部隊數量的不斷增加,這就使得各國可以在不進行全國總動員的情況下直接發動戰爭,大大縮短了戰爭的準備時間。(2)情報搜集、處理和傳輸效能的提高,將會大大縮短指揮機關的決策過程,提高指揮機關的決策和指揮效率。(3)武器系統的性能越來越先進,作戰反應時間也是越來越短。

第五,為了提高本國部隊的機動力和先發制人的打擊能力,指揮通信體制將發生重大變化:由原先的垂直(縱向)指揮通信體制向全球網絡自動化指揮通信體制轉變。這就要求建立一個統一的信息交換網絡,將決策者和執行者用數據連接起來,加快戰場決策的進程,共享戰場態勢情報,實現「多對多」連結。新的指揮通信體制不僅可以提高本國軍隊的作戰效率,擴大作戰成果,而且還能增強己方的生存能力和自動化同步作戰的水平。

第六,特種作戰的應用範圍將會持續擴大,不僅表現在對敵偵察和敵後破壞等方面,還包括為他國的武裝組織、叛亂分子和遊擊隊等反政府武裝提供必要的幫助和協助。

除了上面提到的以外,21世紀的戰爭還有許多新特點,現簡要概述如下。

21世紀戰爭特點之一:隨著軍事科學的大量應用,將會有越來越多的新式武器裝備部隊,與此相對應,部隊遂行戰鬥任務的方式方法也將不斷發生改變和創新。

21世紀初發生的幾場戰爭,不論是在戰爭的目的和手段,還是在持續時間和戰爭規模上都有所不同。俄羅斯著名軍事理論家A.A.斯維欽早在20世紀初就指出:相同的戰爭是不存在的,每場戰爭各有各的特色、發展軌跡和戰略戰術方針,戰爭沒有一成不變的公式和模板可以套用。事實也確實如此,近十年來的每場現代化戰爭和武裝衝突都有與眾不同的特點。但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每一場戰爭都有自己的新特色,但總會有一些與過去戰爭相同的東西,比如戰爭都是需要流血的、戰爭的開始和結束總是要展開相應的軍事行動等等,完全拋棄過去戰爭經驗和痕跡的超現代化戰爭是不存在的。

歷史經驗表明,戰爭的形式和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它呈現出一個階段性變化的特點。掌握了這個階段性變化的原因和發展趨勢,俄軍就可以對未來的戰爭做出比較準確的預測,甚至可以確定俄羅斯未來的敵手可能是誰、未來戰爭的規模和可能的作戰區域、未來戰爭的形式和方法、未來戰爭持續時間的長短和戰爭的結局。

21世紀戰爭的特點之二:政治戰、宣傳戰、心理戰將被越來越廣泛的運用於未來戰爭。

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使用暴力和武力只是戰爭的表現形式,而不是戰爭的本意,「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戰爭的最高境界。中國的軍事理論家孫子認為,「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如果在不使用武力的前提下,就能使敵人屈服,以達到本身的政治目的,那是最好不過的。

進入21世紀之後,國與國之間的對抗通常不再是以流血戰爭為主,而是變成了政治、經濟、科技等領域的較量,比的是綜合國力。實力決定地位,一個國家的實力達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可輕而易舉的實現本國的戰略目標。

為了使對手屈服,一般有兩種手段:一是從政治上摧毀對手,二是從軍事上打敗對手。克勞塞維茨也認為:在進行軍事打擊之前,有必要對敵人開展政治宣傳戰,以鼓舞本國人民的鬥志和瓦解敵國民眾的士氣,最大程度的降低本國軍事行動的風險和增加戰爭的勝算。

削弱一個國家的實力有多種方法,分對內和對外兩種。對內,包括破壞該國的民族凝聚力、民眾向心力、社會道德觀、文化觀、價值觀和國家的組織能力,扶持其國內的反政府勢力,挑撥民族紛爭和分裂,製造國內衝突等等。對外,則主要是指利用經濟、政治、法律等各種手段設法降低該國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威望,並限制它的活動空間和發展能力。比如,讓該國背上巨額債務,大肆掠奪該國的自然資源,操縱和收買該國的周邊國家為己所用,在戰略和地緣上形成對該國的包圍等等。

21世紀戰爭的特點之三:新式非常規武器大量裝備部隊並被用於實戰。

近十幾年來,隨著軍事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和不斷進步,出現了許多新式非常規武器,諸如信息武器、心理戰武器、生物武器、基因武器、氣象武器等等。1990-1991年的海灣戰爭就已初步彰顯了這些非常規武器的威力和效能。

現在,各國軍事專家都已達成了一個共識,那就是:信息對抗在21世紀戰爭的發展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各國都在大力建設全新的信息化部隊,廣泛採用先進的信息技術,升級自身的情報偵察系統、通信系統和自動化指揮控制系統,並裝備專門的電子戰武器,積極開展電子戰理論和戰術的研究探索工作。與此相對應,信息武器的發展前景也是十分廣闊,它既可以和其他常規武器一起使用,也可以單獨使用。有時,信息戰的結果就決定了整場戰爭的勝負。無獨有偶,美國人正在制訂21世紀信息戰戰略,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武器使用的原則和方式方法,信息戰和心理戰的實施步驟、措施和方案,如何建設信息戰部隊和培訓信息戰人才等等。

氣象武器在21世紀戰爭中的作用也不容小覷,它可以人為的製造各種自然現象:暴雨(可使道路變得泥濘不堪,遲滯敵軍機械化部隊和重裝部隊的行動,甚至可引發洪水,淹沒敵方的城市村莊、軍事設施和軍隊);驅散轟炸區上空的雲層,提高己方攻擊轟炸敵方目標的準確率等等。特別是在攻擊敵主要農業區時,氣象武器更可大顯身手,彰顯其能。

由此可見,信息武器、氣象武器等新式非常規武器的發展和應用必然對21世紀戰爭的性質、特點和結局產生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21世紀戰爭的特點之四:用軍事理論指導實戰,再通過實戰檢驗軍事理論,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如果說20世紀戰爭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不妥協的武裝鬥爭以實現各自的政治目標、軍事目標和戰略目標,那麼21世紀的戰爭尤其是大國之間戰爭的主要目的則是為了爭奪地緣政治優勢,進行區域權力的再分配,實現本國利益的全球化擴張,在政治和經濟上對他國實施控制和影響。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為北約聯合部隊規定的目標是有能力在一定的地理區域內遂行一項大規模的軍事行動的同時,還可進行兩場小規模的戰爭。與此相對應,西歐國家還對一些軍事概念和術語重新做了引申和解釋,比如「機動」改成了「主導機動」,「打擊」變成了「高精度打擊」,「全面保障和防衛」改成了「有針對性的全面保障和全方位防衛」等等。

美軍近年來特別重視其「全球打擊」能力,目的就是通過快速徹底的打擊使敵遭受重大傷亡,迫使敵接受美國的條件,實現美國的戰略目標。美軍「全球打擊」能力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快」,美軍的想法就是儘量避免打長期持久戰爭,儘量減少己方物質技術保障的數量和規模,在最短的時間內達成自己的戰略戰術目標,實現美國的國家利益。

在過去的十年中,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通過戰爭和維和行動對現有的軍事理論進行了實戰檢驗,找出了其中的缺點和不足,並不斷加以改進和完善,進而用以指導部隊的建設、發展和改革,取得了非常大的成效。

21世紀戰爭的特點之五:強大的戰略威懾力是國家遏止戰爭、發動戰爭和結束戰爭的一個極其有效的工具。

俄羅斯軍事專家認為,當今國際局勢發展的潮流是以和平和發展為主,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不會爆發世界大戰,也不會有針對俄羅斯的大規模戰爭爆發。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對手忌憚於俄羅斯的戰略核威懾能力,害怕「同歸於盡」,另一方面對手已經採用了新的途徑和手段來對俄羅斯發動攻擊,這些新方法同樣可以達到大規模戰爭所盼求的政治目標和戰略目標,比如發起局部戰爭和武裝衝突、施加政治壓力和開展「顏色革命」、實施經濟制裁、開展信息戰和心理戰、開展特種作戰(顛覆破壞活動)……特別是在俄南部邊境地區,俄羅斯面臨著巨大的局部戰爭威脅。

儘管全球性核戰爭爆發的可能性不大,但廣島和長崎的慘景至今仍然是人們心中的夢魘。即使是在科學高度發達的現代社會,也無法在短時間內消除核武器爆炸所造成的災難性後果。因此,未來戰爭基本上打的都是常規戰爭,使用的武器也是以精確制度武器為主。但這並不是說核武器的地位就降低了,相反它的地位是不降反升,越來越重要了。試想,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核武器或是核武器的水平很低,那麼它就很容易受到強核國家的核訛詐,不得不屈服於強核國家的淫威之下。對俄羅斯而言,至少到2020-2030年,核武器仍然是一個極其有效的戰略威懾工具,它可以堅實的保衛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切實的維護俄羅斯的國家利益。此外,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某些經濟軍事大國為了實現控制世界的野心,對那些「不聽話」國家採取武力徵服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從這個意義上講,戰略威懾是阻止敵人對己發動侵略戰爭的一個重要工具和手段。

因此,俄羅斯必須綜合採取各種措施,以加強本國的戰略威懾能力,將戰爭遏止於萌芽之中。這些措施包括:增強偵察與反偵察能力,提高戰略核部隊和常規部隊的戰備水平,研發新型核武器和常規武器,加強戰區和戰場建設,提高部隊信息化和自動化指揮控制水平,培訓專業技術人才等等。只有擁有了一支裝備精良、戰鬥力強大的常備軍,再加上技術先進威力巨大的核武器,才稱得上一個國家完整的戰略威懾力。

21世紀戰爭的特點之六:戰略展開是影響戰爭結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紀末21世紀初局部戰爭和武裝衝突的經驗表明,部隊能否順利的實現戰略展開是決定戰局勝負的關鍵因素之一。當然,部隊戰略展開的規模有多大——是部分展開還是全面展開——取決於戰爭的規模、性質和特點。

在未來的戰爭中,俄軍戰略展開的任務就是要在敵人發動進攻前完成己方部隊的動員補充和調整部署。不僅如此,俄軍的戰略展開還必須充分體現出「快速」和「高機動性」的特點,大量運用現代化的海上和空中運輸工具以實現遠程部隊投送,部隊到達指定區域後應具備快速展開的能力,並擁有較強的偽裝隱蔽能力和反偵察能力。此外,為了達成戰略展開的突然性,保障己方部隊順利的實現戰略展開,俄軍可以先發制人的對敵實施空中打擊,使用遠程高精度武器對敵軍駐地和集結區域進行精確制導攻擊,最大限度的破壞敵人的戰略部署,為己方部隊贏得寶貴的行動時間。

21世紀戰爭的特點之七:未來戰爭第一階段的結果基本上就決定了整場戰爭的勝負。

未來戰爭是一個綜合性的「競技場」,它不僅僅表現為軍事上的較量和拼殺,交戰各方在經濟、政治、外交、信息、心理、文化、氣象、科技、意識形態等方面都在進行著激烈的交鋒。未來戰爭的第一階段十分重要,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第一階段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決定的戰爭的結局。

在第一階段,交戰雙方爭奪的主要是制空權、制太空權和制信息權,並努力消滅對方的遠程高精度武器。達成了上述目標的一方,基本上也就控制了戰場的主動權,也就極有可能贏得整場戰爭的勝利。

未來戰爭第一階段的戰場主要是空天領域和電磁領域,進攻方大量使用飛彈、戰機等空天武器對防守國的整個國家縱深實施精確打擊,再配合以信息戰、電子戰和特種作戰,以求最大限度的削弱敵戰爭潛力,破壞敵交通、通信和指揮樞紐,摧毀敵軍工企業和經濟中心,遲滯敵戰爭動員、部隊的集結及展開,消滅敵重兵集團,打亂敵防禦部署,隔斷政府、軍隊與民眾之間的聯繫,摧毀敵抵抗意志……在成功壓制敵反擊力量之後,地面部隊便可以投入戰鬥,給敵以最後一擊,這樣做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大大減少地面部隊人員裝備的傷亡和損失。地面部隊在開展進攻時,要儘量避免與敵正面交火,而應採取迂迴突襲的方式,對敵側翼和後方實施攻擊,將敵重兵集團分割包圍,逐一殲滅。

21世紀戰爭的特點之八:軍事攻擊的範圍不僅僅是軍事目標,還包括經濟目標、政治目標和民用設施,也就是說,未來戰爭可能會造成大量的平民傷亡。對俄軍而言,在未來戰爭中的軍事行動將不僅僅局限於空天領域,還必須加強陸海空三軍在進攻與防禦作戰中的指揮與協同。

俄軍積極應對未來戰爭

毋庸置疑,武裝部隊在可預見的未來仍然保留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西方發達國家實現自身政治權益的重要工具,必將會被這些國家多次使用。因此,俄羅斯決不能掉以輕心,疏於防範,放鬆警惕。當前的國際局勢和周邊地緣環境充分表明,俄羅斯所受到的軍事威脅不只來自於一個方向,必須立刻開始進行戰爭準備。俄羅斯目前的軍事力量還不夠強大,無法與美國和北約相抗衡,由於資金有限,戰備核武部隊和常規部隊的建設已落後了北約一大截。如果此時不奮起直追,早做準備,未雨綢繆,就無法在未來的戰爭中自保,更別說取勝了。

19世紀80年代俄土戰爭結束後,俄總參謀長H.H.奧布魯契夫在給沙皇的奏摺中寫道:「俄羅斯之所以貧窮和落後於歐洲列強,主要是因為政府在某些重要的政治決策中犯了錯誤,沒有抓住時局發展的關鍵,沒有弄清軍隊到底應該向什麼方向發展,以至於在戰爭中吃了大虧。如果我們現在不及時糾正這些問題,俄羅斯永遠成不了軍事強國,永遠不可能與歐洲列強平起平坐。」即使是在100多年後的今天,奧布魯契夫的這些話仍然對俄羅斯有很強的借鑑意義和現實意義。

近年來,俄羅斯軍政高層極度關注國家的軍事安全問題,開始著手解決軍隊建設和發展所面臨的一系列緊迫性問題。特別是2008年8月的俄格衝突,結結實實的給俄羅斯人敲響了一記警鐘。俄軍在這場戰爭中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和不足:情報偵察無法滿足作戰需要,通信設備落後,指揮體系不暢,空地協同不力,部隊戰備能力和作戰能力差強人意,武器裝備技術落後……此後不久,俄軍高層就在奧倫堡召開會議,討論了俄軍2020年前的改革和建設計劃。隨後,俄總統梅德韋傑夫宣布,俄軍新一輪的改革正式開始,「我們應當建立自己的空中優勢,既能對敵地面和海上目標實施高精度打擊,又能完成戰略投送任務。我們需要大量建造水面艦艇,特別是多用途巡航飛彈戰略核潛艇」。

俄羅斯想要打造一支精明強幹、裝備精良、反應迅速的現代化軍隊,並會通過各種方法和途徑向外界展示本國的軍事實力,目的就是讓覬覦俄羅斯的國家知道:俄羅斯不是好惹的,對俄開戰前要先想好後果,仔細掂量掂量。

目前,俄羅斯的強軍計劃方興未艾,各軍兵種都在按照新軍事思想和軍事理論的要求大刀闊斧的進行改革,其目的只有一個:積極應對未來戰爭,保衛國家安全。

作者:В.Н.戈爾布諾夫(上校),С.А. 波格達諾夫(退役中將,軍事學博士)

編譯:知遠/潘亮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每經22點 | 張文宏:下階段中國不會出現疫情蔓延和大暴發風險;俄...
    每經22點 | 張文宏:下階段中國不會出現疫情蔓延和大暴發風險;俄戰機起飛于波羅的海攔截美國偵察機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8-17 22:01:11
  • 俄媒稱「旅遊蛋糕被外人掌控」
    參考消息網1月11日報導 俄媒稱,俄羅斯戰略研究所發布的報告指出,旅遊業的發展並未給俄羅斯經濟帶來太多裨益,相關行業對國內生產總值(GDP)的貢獻最多不超過5%,這一比例較之多數大國要低得多。此外,由於存在灰色地帶,部分旅遊收入未能充實國庫。
  • 【聚焦分析】亞速海成為俄烏角力新戰場
    烏克蘭國防部26日發布消息稱,根據總參謀長的命令,該國武裝力量進入全面戰備狀態。此前據多家媒體報導,烏克蘭國家安全和國防委員會當天決定在該國全境實施為期60天的戰時狀態,總統波羅申科支持這一決定,該決定將在最高拉達(議會)批准後生效。
  • 俄敘聯軍成功強渡幼發拉底河,老美最後軍事紅線被突破竟一槍未發
    俄《紅星報》14日援引過去一周俄軍數據報導稱,俄空天軍飛機一周內在敘利亞執行330餘架次戰鬥飛行,摧毀790多處恐怖目標。在俄羅斯空軍的保護下,敘利亞政府軍精銳裝甲師第四機械化師派出的坦克裝甲增援部隊14日已經抵達代爾祖爾。
  • 英媒:中印競爭或將決定21世紀的世界格局
    原標題:英媒:中印競爭或將決定未來世界格局參考消息網6月8日報導英國《金融時報》6月7日發表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的文章《21世紀的中印競爭》稱,西方人熱衷分析美中之間的強國鬥爭,然而最終決定21世紀格局的,或許會是中印之間的競爭。
  • 【美國大選選情分析:拜登後繼無力 川普贏下佛州、俄州和德州...
    【美國大選選情分析:拜登後繼無力 川普贏下佛州、俄州和德州、有望再拿逾80張選舉人票】周三(11月4日)亞市盤中,美國大選計票緊張進行中。川普和拜登誰能贏得大選即將揭曉。目前只剩9州尚未宣布勝負,雖然民主黨候選人拜登在選舉人票及總得票數上暫時領先,但綜觀剩餘州的選舉人配票數和開票走勢都不利拜登,恐後繼無力輸給川普。
  • 俄宣布成功完成脈衝爆震發動機測試 可讓飛機速度達10倍音速
    (環球網軍事8月29日報導)據俄塔社27日報導,俄羅斯在世界上最先成功完成新一代採用生態環保液體燃料的脈衝爆震航天發動機測試。近年來,美國和中國不斷在航天領域取得突破,而曾經的航天強國俄羅斯卻相對沉寂。脈衝爆震發動機被認為是21世紀最有潛力的空天動力項目,如今它的測試成功,令俄羅斯在航天領域的激烈競爭中扳回一城。
  • 解碼美國2020大選:兩大關鍵「搖擺州」定勝負
    中新社華盛頓11月2日電 題:解碼美國2020大選:兩大關鍵「搖擺州」定勝負  中新社記者 陳孟統  「搖擺州」歷來是觀察美國總統大選的風向標,2020年也不例外。但今年美國一南一北兩個州,格外值得關注——佛羅裡達和賓夕法尼亞州。  美國總統選舉實行名為選舉人團制的間接選舉制度。
  • 俄將建戰爭機器人部隊,代替人類士兵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俄羅斯媒體援引俄軍工企業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俄羅斯2025年將出現第一支多功能機器人部隊,未來將在戰場上代替人類士兵。 來自軍工部門的消息人士對俄新社說:「到2025年,我們應當在基礎和實驗設計層面完成這項任務,然後將這支機器人部隊納入現有的武裝部隊自動化指揮體系。」
  • 哈薩克斯坦官方稱尚未對是否建核電站做最終決定
    哈方尚未對是否建核電站做最終決定。日前,在哈薩克斯坦總統託卡耶夫訪俄期間,俄羅斯方面提議在哈修建核電站。這引發哈社會廣泛關注,博祖姆巴耶夫9日就此向公眾做出解釋。博祖姆巴耶夫說,目前尚未做出關於修建核電站的任何決定,一切尚停留在技術論證階段。
  • 兩場三分8中7,關鍵數據聯盟第1 成陣容勝負手
    但是在近兩場比賽中,火箭又一妖衛爆發,兩場比賽三分8中7,命中率高的恐怖。他的另一關鍵數據則是高居聯盟第一,成為火箭極致五小陣容的勝負手!自交易走卡佩拉球隊改極致五小之後,火箭雖然看起來有些狼狽,但是他們卻是勝多負少,比賽的流暢程度非常好,而且鋒線群發揮都不錯,尤其科文頓在防守端的協防意識更是非常高。
  • 俄媒:「衛星—V」疫苗臨床試驗志願者無人感染新冠
    俄媒:「衛星—V」疫苗臨床試驗志願者無人感染新冠 中新網12月1日消息,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30日報導,俄羅斯「衛星—V」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組織者之一、莫斯科國立謝切諾夫第一醫科大學轉化醫學與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塔拉索夫表示
  • 李世石望與阿爾法再戰 稱勾起其勝負心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韓聯社3月21日報導,在世界圍棋大賽中敗給谷歌人工智慧「阿爾法」(AlphaGo)的韓國職業九段棋手李世石表示希望與其再次展開對決。李世石21日表示,雖然需要慎重地考慮,但是通過上次與阿爾法的對弈,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了阿爾法的實力,如果谷歌願意再次進行對決的話,希望近期就能實現。
  • 俄羅斯曝光21世紀初期4大太空目標 向火星進軍
    【搜狐科學1月8日消息】 據《空間日報》1月2日報導,俄羅斯21世紀對天體的研究計劃可謂雄心勃勃。火衛一圖片  1.  其中,第一階段任務就是升級「聯盟」號載人飛船。通常情況下,「聯盟」號飛船只能承載2名職業太空人和1名太空遊客。經過升級後的(預計可於2011年發射)飛船將可以增加1名遊客。但更為重要的是,「聯盟」號能夠與國際空間站實現對接,並以大約每小時2.5萬英裡的速度(與其逃逸速度相同)完成繞月飛行和返地之旅。
  • 為什麼飛行事故多發於起飛和著陸階段?
    昆明飛虎航空俱樂俄羅斯緊急情況部11日晚間發布消息稱,失事客機的一個黑匣子已經找到。據俄媒報導,失事客機機長瓦列裡·古班諾夫有5000小時飛行經驗,執飛安148超過2146小時。俄緊急情況部還公布了失事客機的乘客名單。根據乘客姓名判斷,機上沒有中國乘客。
  • 21三體綜合症有什麼特點?
    比如第一染色體,它也可能形成三體,但是很多染色體,如果異常太大的話,通常在早期就會發生流產。 屬於自然選擇,根本活不了。再比如18號染色體、13號染色體,也會出現三體。但這種孩子發病率比較低,它能存活到出生這個階段,就很少了,大概是1500個孩子裡頭才有一個。而且一般在三個月到半歲之間,就夭折了。雖然給母親也有很大的痛苦,但是他整體的危害並不是很大。
  • 亞運會猜硬幣決勝負 科威特板球隊進8強
    在性騷擾,偷相機,少翻譯的各種花邊之後,又放「大招」:男子板球一場小組賽竟以猜鋼鏰的決定勝負。科威特隊因為這場猜對的勝利,排在尼泊爾之後列小組第二闖入八強。」而組委會的官方成績單上也出現了令人困惑的比分,比賽已經結束,但全部22名擊球手都沒出場,比分也是0:0。
  • 21必看!近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資料分析試題特點及考情分析
    21必看!為了幫助大家能夠備考2021國考,山東中公教育特整理了近七年國考行測試題的試題特點以及考情分析資料,下面為大家分享2021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近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試題特點及考情分析。
  • 俄媒:「衛星—V」疫苗臨床試驗志願者無人感染新冠
    中新網12月1日電 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30日報導,俄羅斯「衛星—V」新冠疫苗臨床試驗組織者之一、莫斯科國立謝切諾夫第一醫科大學轉化醫學與生物技術研究所所長塔拉索夫表示,2020年夏天,參加該疫苗第一階段臨床試驗的志願者均獲得了免疫,無一人感染新冠病毒。
  • 德國稱俄反對派人士昏迷是被下毒,要求俄澄清
    8月20日,在從西伯利亞飛往莫斯科的航班上,他疑似因中毒昏迷,並在飛機緊急降落後被送往西伯利亞鄂木斯克的一家醫院。後來,他被轉移到德國柏林的夏裡特醫院,那裡的醫生在上周表示,納瓦利內有中毒的跡象。當地時間星期三(9月2日),德國總理默克爾的發言人斯特芬·塞伯特在一份聲明中稱,德國一家軍方實驗室的檢測發現,送檢的樣本中「含有『諾維喬克』神經毒劑殘留的不容置疑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