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將信號在神經網絡中計算處理:對於相同一個場景,每個人卻產生不同感受,這是意識的個體差異用不同的運算方式進行解碼得出的多樣結果。這些被創造出的「結果」豐富了原生世界,也再次作用於感官,搭建出「感」和「知「之間的無限循環系統。在網絡和行動裝置已經完全融入我們生活的今天,電子設備又成為我們去感知信息的又一重要「感官」,拓展了感知循環系統的接收和輸出方式。
光怪陸離的夢境世界
萬朵雲的雕塑作品和夢的機制是一樣的,夢中看似不相關的景象並置,到了她的作品中就是鮮豔色塊的碰撞、扭曲形體的組合和循環往復的無意義擺動。這些元素結合起來,淡化了情節,卻強調了視覺世界中的一切可能性,5件作品,就像5個夢的片段,看似不相關,卻都隱秘而微妙地顯現出藝術家對現實生活和夢境潛意識的感知。
Face/雕塑/金屬/170x200x60cm/2017
掉在地上的一束光
歐陽蘇龍的這組雕塑作品,它們不是光也不是影,只是借用了光影的造型元素。他通過光影感知將這些光影造型元素重新編碼,有規律的放射狀形體似乎是某種神奇力量造成,而我們時刻被這種力量包圍著。
消失的物2/雕塑/高密度EPS泡沫、樹脂/110x70x196cm/2018
靠近,一句未說完的話
距離,是一個物體和另一個物體、一種情感和另一種情感的關係尺度。每個人在這個世界都會保有自己偏好的空間距離,隨著情景的不同,私人空間的大小也發生改變。這些距離的改變猶如一句未說完的話。
Closer/交互多媒體裝置/尺寸可變/2019
不斷延伸和接近的記憶
一分鐘66次的跳動,是張穎關於心動的記憶感知時脈搏的微妙變化,她將這個速率運用在風車的轉動上。轉動的風車扇葉將曖昧不清的顏色均勻地混合,將這個微妙的記憶速率視覺化,猶如看見心臟的跳動。
風扇1/木板丙烯/90x120cm/2019
被廢棄的遊樂園
周圍的人和物,隨著時間都在發生變化,這些變化都是環境帶來的。有一段時間,張佳星每天會聽到隔壁裝修房子的聲音,異常躁動,在家畫畫受不了,於是出去躲著,成堆的裝修材料和拆下的東西總會勾人眼球,讓人動心思。這些曾經嶄新,現在又破舊不堪的物品就像一座被廢棄的遊樂場。
love/木板、石膏粉、印刷品、油畫顏料、噴漆、T5燈管、電線、木框/110x101cm/2017
模糊又清晰的「物」
當你太過於專注一個事情或物體的時候,很多東西會被放大,時間久了,你的判斷變得不理智,忽上忽下。把自己從這種極度專注中抽離出來,生活中有太多複雜、豐富、不可名狀、無法界定的東西,這些模糊不清的感受被葛雅靜用準確的材料、質感、色彩、形式、結構重新清晰化,形成她對於這個鮮明時代「物」的感知。
城堡/裝置/綜合材料/尺寸可變/ 2018-2019
粉紅的景觀,象徵與表達
「粉紅色」的概念從最初被稀釋血液的顏色,象徵野性和力量,到消費主義時代的性別標籤,經歷了漫長一段關於顏色的概念革命。王滿這系列作品重訪「粉紅色」作為文化與性別象徵歷史,另一方面,他在被視為女性化的創作材料和被視為男性化的創作材料中尋找一種微妙的平衡用以表達他所認為的超越性別意識的創作。以顏色為切入點,探討關於身體和身份的細膩感知。
無題系列 I-VII 尺寸可變 2019 材質:特殊面料、數碼印刷、木框裝裱
超時空中的未來人類
田曉磊用藝術家的視角創造未來的世界標本,雜糅歷史,宗教,科技,身體,雜交出新的視覺體驗。器官、肢體與機械的雜交物在荒漠、星空、廟堂和聖殿裡放肆相愛、恣意搖擺,這幅超時空中人類和宇宙的圖景指向了一個只存在於未來的無限世界,將對現實的思考轉移到未來。
彩窗2號/高清循環視頻/2019
深度感知——新媒體、裝置藝術展
浮雲藝術,第一家基於全球藝術IP產業化整合運營的綜合服務提供商。致力於以創新的商業模式,融合藝術版權IP與消費升級的場景化需求,為藝術家及作品提供更寬廣的傳播及商業變現的平臺,為企業提供更具有藝術氣息的品牌形象,為大眾提供高品質的藝術產品和服務,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嚮往和期待。
合作資源
院校
中央美術學院等九大美院
機構
故宮博物院 中國國家大劇院 中國藝術研究院 北京畫院 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 豐臺教委 世紀壇藝術館 蘇州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 深圳美術館 廣東美術館 武漢美術館 河南美術館 汽車博物館 今日美術館 大都美術館 齊白石紀念館 徐悲鴻紀念館 趙無極基金會 靳尚誼藝術基金會 西班牙皇家藝術協會 達利基金會 米羅基金會 畢卡索基金會 非凡仕藝術空間等
企業
前海母基金 國貿商城 北京銀行 智聯招聘 京東藝術 阿里拍賣 太平再保險 國美金融 樂視遊戲 富力萬麗酒店 Distrii辦伴 零秒 辦公空間 中德證券 山西證券 長城潤滑油 諾亞財富 匡時在線 寺庫藝術 LPS 胖虎奢侈品 文心華策 友邦保險 君康養老 童心童語 自如驛 英才幼兒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