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解析神秘的超感官知覺

2021-01-17 能量療愈吧

現在公眾號有置頂功能了,大家把微信更新到最新版本,點開【能量療愈吧】公眾號,點「置頂公眾號」鍵,就可以置頂了。這樣,不管什麼時候更新,您都能找到我們啦。





超感官知覺(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簡稱ESP。一種超心理現象,不受書籍感覺過程的支配而發生的知覺。超感官知覺現象有多種:(1)心電感應,又稱傳心術,是一個人不使用物質媒介而直接傳遞信息於他人的現象;(2)靈感,是反映在無直接感覺下產生對具體事物的知覺現象;(3)遙視,是指不依賴傳播媒介而能知道距所在地很遠處發生的事情;(4)預知,是指當事件尚未發生或別人尚未表露思想之前而能預先知曉該事件的發生或別人的思想;(5)心靈致動,是反映以心靈的力量來影響或控制物質對象的現象;(6)倒攝認知——看到久遠過去的能力;(7)靈媒能力——與死者靈魂交流的能力;(8)觸物感知術——通過觸摸實物來獲悉有關人或者地點的信息的能力。

  

據B.R.吉爾斯基的報導,超感官知覺現象早在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就引起人們的興趣,當時人們看到有些個體可以在身體並未接觸物體的情況下令物體運動,或在事件尚未發生時能預知某事件確切發生的時間等,於是把這些現象歸因於「超越物質的腦力」。歐洲的一些大眾傳播媒介甚至不異重金聘用這些人員,以預言者的身份發表每年的預報。雖然在當時的科學領域,這些預報被當作江湖編子或算命先生的編術而遭到拒絕,但仍有許多相信ESP真實性的人,特別是那些致力於超感官知覺研究的學者,衝破重重阻力發展出一門心理學分支學科,即心靈學。為使心靈學獲得科學的認可,他們對這些現象以及類似的現象進行了實驗研究。最初的實驗是讓具有這種能力的人蒙上雙眼,向其呈示各種顏色的紙片,然後要求其說出這些紙牌的顏色;或者向其呈示各種布料,要求說出這些布料的質量和名稱。結果表明,被試確實具有這種能力。於是,當即引起了一些物理學家和心理學家的注意。本世紀20年代末期,J.B.萊因採用大規模的紙牌測驗進行研究。這種紙牌叫齊納牌,每副5張,每張均有一個簡單的幾何圖形,圖形分別為士字、星號、三道波紋、圓圈和方塊。實驗時用5副紙牌,共25張。在沒有對照組的條件下,不讓被試看見紙牌,而請他猜出紙牌上的圖形。如果猜牌正確率大大高於純粹的機遇,則可認為是ESP存在的證據。例如,在心電感應實驗中,傳遞者從洗過的牌中取出一張牌,並在發出信號時集中注意這張牌。其時接受者在另一房間(不能相互看到),力圖形成傳遞內容的印象,並指出這張紙牌的圖案形狀;在靈感實驗中,要求被試猜測一副經洗過的紙牌中某些紙牌的圖案形狀;在預知實驗中,要求被試在某一紙牌被抽出之前,預感這張紙牌的圖案形狀;在心靈致動實驗中,則要求被試以心靈控制骰子某一面朝上。這些實驗一般都採用統計方法來判定被試的猜測是否超過了機遇期待的水平。結果發現,被試的猜測高於一系列嘗試的機遇,這些高猜測得分被看作為被試沒有使用正常感官獲取信息的論據。由於任何一種猜測既可能導致高分也可能導致低分,因此把得分平均成系列趨向,大於6或7的任何均數即是對ESP的支持。

  


雖然許多實驗結果證明了ESP的存在,但是多數科學家仍然懷疑其真實性,並提出種種質疑和批評。例如,在實驗中,並未真正排除被試僥倖的可能性,從而使高猜測率的均數得以出現;實驗對感覺線索控制不嚴,有可能無心地為被試所得用,甚至作出欺詐行為;實驗結果也屢屢表明,被試的猜測不是始終如一的,如果實驗保持相當一段時間,那麼得分將傾向於接近機遇值;被試的這種能力是永久的,暫的,還是曾有這種能力但將永久地推動了它;如果嚴格控制實驗情境,排除ESP,單純讓機遇起支配作用,結果又會怎樣;被試在實驗中對紙牌進行比較的時間,有否可能造成高猜測率均數的得分趨勢;不同實驗者提供的證據頗有出入,經不起重複性的科學試驗等等,都無法在理論上得到解釋。儘管如此,它仍促使一些學者有志於從事超感官知覺的研究。


超感官知覺(英文簡稱ESP)是一種某些人認為存在的能力。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亦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正常感官包括眼、耳、鼻、舌、肌膚或是其他現今科學熟悉的感官。由於感官的定義很模糊,所以「超感官」的定義也很模糊。但通常認為「超感官」是指現今科學還不熟悉的訊息。這些能力與現代研究的神通有相應之處。



ESP的概念


ESP是英文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的略稱,意指「超感覺」,通常用做心靈感應、透視力、觸知力、預知力等的總稱。ESP 能力等於是「右腦的五感」。正如左腦有五感一樣,右腦也有五感。有人認為只是少數特異人士才擁有的神奇力量,其實每一個人都具備的能力,只不過人類因為壓抑潛在意識的大腦新皮質過於發達,使得ESP的能力被封存起來,相反的動物的大腦組織幾乎都是由舊皮質組成,因此能夠發揮的能力。

  

十八世紀以後,隨著科學的進步,對於科學所無法說明的神秘作用,都稱為迷信, ESP能力也就式微了。美國現今有一門專門用來訓練經理人的ESP課程,這個課程主要是用來培養透視力,預知力等心靈感應的心靈力量。

  

美國杜克大學的萊因博士,在 1930 - 1940 年代之間,曾進行過多次的 ESP 確認實驗。實驗的內容之一為,將實驗者的眼睛蒙上好幾層,接著讓實驗者的身心獲得鬆弛。一會兒,就會在腦中出現黑而寬的螢幕般影像。如此一來,透視的準備便結束。在表示要透視的標的物後,就會在螢幕上出現標的物的文字、影像或色彩。但若是在疲勞或身體狀況不佳的情況下,標的物就會模糊不清。這個研究方法在1940 年代得到確立,也得到了統計學的承認,最後,甚至在美國還普遍的認可超心理學是現代科學的一個領域。目前臺灣許多學術機構也有從事 ESP 的實驗,並且也獲得具體的證明及結果,如臺大就曾在電視媒體上公開其實驗過程及成果。

  

最近微粒子科學的發達,已經證實物質的終極構成要素(基本粒子)是稱為素子的粒子,而且素子具有波動的性質。而傳達資訊動能,實際上靠的就是這種眼睛看不到的波動。以心電感應來說,心電感應是一種能夠讀取到遠距對方思想的能力,是一種不必靠語言傳達的溝通能力。透視力是能夠猜中看不到的地方所發生的事情。預知力是事前知道未來將會發生事情的能力。


ESP的主要類型


·心電感應——不使用物質媒介覺察另一個人思想的能力

·靈感——是反映在無直接感覺下產生對具體事物的知覺現象

·超視——是指不依賴傳播媒介而能知道距所在地很遠處發生的事情

·預知——是指當事件尚未發 生或別人尚未表露思想之前而能預先知曉該事件的發生或別人的思想

·心靈致動——是反映以心靈的力量來影響或控制物質對象的現象

·倒攝認知——看到久遠過去的能力

·靈媒能力——與死者靈魂交流的能力

·觸物感知——通過觸摸實物來獲悉有關人或者地點的信息的能力

·氣場閱讀——感受周圍的能量場的能力

·心靈溝通——是一個人不使用物質媒介而直接傳遞信息於他人的現象


ESP的介紹和歷史


您很可能從未被外星生物劫持過,也可能未曾聽說有人和大腳怪打過交道。但毫無疑問,您或者您身邊的其他人一定有過超自然體驗,如「看到」未來或久遠的往事。我們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夢到的某件事最終發生了,準確地預感到幾公裡之外發生的事情,或者預測到一個老朋友會突如其來地打來電話。這種經歷奇怪得令人難以置信——的確非常怪異——但一直都有此類事情發生。

那麼,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這個問題的答案如何要看您詢問的對象是誰。世界上有相當一部分人將這些怪異的事件歸因於超感官知覺ESP),一種超出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和味覺的能力。不同於普通的感覺,ESP幾乎沒有範圍上的限制,並且其主要體驗方式為思維而不是身體感覺。

  

其他觀點則認為,這些事件與超自然根本沒有任何關係。懷疑者稱,這些事情確實發生了,但用傳統科學完全可以解釋這些現象。


在本文中,我們將了解爭論雙方的觀點,並找出產生ESP現象的可能原因。我們還將了解偽通靈者如何製造ESP假象,並看看這種欺騙性因素是如何混入正在進行的通靈學爭議的。


ESP是什麼?超感官知覺是各種假想精神能力的總稱。這些能力(以及其他超自然現象)也被稱為PSI。



ESP的主要類型包括:


·心靈感應——覺察另一個人思想的能力

·遙視——「看到」在其他地方發生的事件或物體的能力

·預知——看到未來的能力

·倒攝認知——看到久遠過去的能力

·靈媒能力——與死者靈魂交流的能力

·觸物佔卜術——通過觸摸實物來獲悉有關人或者地點的信息的能力

·氣場閱讀——感受周圍的能量場的能力

·心靈致動——是反映以心靈的力量來影響或控制物質對象的現象


有種能力與psi現象緊密相關,但從學術角度來講並不屬於ESP,這就是心靈遙感,即只通過意念的力量來改變現實世界的能力。

  

所有這些能力都基於人類具有超越已知感官能力的理念。自從人類文明出現以來,這個概念就一直以各種各樣的名字存在著,但其現代概念直到20世紀上半葉才發展起來。ESP這個術語本身產生於1934年,是由杜克大學教授J.B. Rhine創造的,J.B. Rhine是一位在大學實驗室裡從事超自然研究工作的科學家,也是首批因從事這樣的研究而備受尊敬的科學家之一。


全球的ESP信徒對這種超能力的存在形式各持己見。有些人認為每個人身上都有這種能力,我們每時每刻都在不知不覺地經歷著ESP。而另一些人則認為,只有一部分通靈者、薩滿或降神者才擁有這種特殊能力,並且這些人只有在進入某種特殊的精神狀態時才能運用這種能力。大多數信奉者認為每個人都有ESP潛能,只是有些人的超自然能力要比其他人更敏銳。


在ESP的作用機理上,信奉者所持的觀點也不一樣。一種理論認為,ESP類似於我們的普通感覺,是一種能從一個點運動至另一個點的能量。這種理論的倡導者通常認為ESP能量表現為電磁波的形式——就像光、無線電波和X射線等能量一樣——只是我們還無法用科學手段檢測出來。


這種理論在20世紀早期相當盛行,但由於幾個固有的問題,如今這種理論已經不再受寵。首先,它只能解釋心靈感應,而不能解釋超視或預知能力。我們來推測一下,如果信息在傳播時採用的是電磁能的方式,那麼信息必須由人來發送——它必須從一個頭腦傳到另一個頭腦。這種理論無法解釋信息如何超越時空或者從一個物體傳到人的頭腦中。

其次,這種理論與我們對自身和宇宙的了解無法保持協調。在大多數報告的心靈感應案例中,ESP的作用方式完全與距離無關。也就是說,無論發出信號的人與接收信號的人是在同一個房間裡還是位於地球的對側,「信號」的強度都是相同的。懷疑者指出,其他任何形式的能量都做不到這一點,因此談什麼「psi 波」沒有任何意義。此外,我們在人體中並沒有找到任何莫名其妙的感官可以識別這種能量,也沒有任何證據表明這種能量波的存在,這似乎很奇怪。


考慮到這些問題,如今在信奉者中盛行的理論是,ESP是一種已知物理世界之外的某種東西的產物。例如,很多人將其視為另一個現實世界的「溢出物」。根據這種理論,除了我們意識到的物理宇宙之外,我們所有人還生活在另一個採用完全不同的支配法則的維度中。時間和空間在另一個現實世界中的工作方式是完全不同的,這讓我們能夠知道其他人的想法、久遠的往事或現實生活中尚未發生的事情。正常情況下,我們完全沒有意識到這個維度的存在,但我們的意識偶爾可以捕捉到這種信息。


毋庸置言,這種理論也完全超出我們對世界的科學理解。但是,根據該理論倡導者的說法,他們並沒有打算將這種理論納入科學理論的範疇。與上帝或來生的觀念一樣,這種假想的現實世界也不會遵循宇宙的物理法則。它所依賴的是某種靈魂之類的事物的存在。


因此,假如用我們理解世界的觀點來看,這種理論實在太怪異了,但為什麼還有如此多的人相信ESP的存在呢?在下一部分中,我們將了解持有這種信念的某些原因,並看看是否有科學證據支持這種信念。


支持ESP的事例大多數信奉者都是因為個人經歷或者道聽途說的證據而堅信ESP的存在。如果您做過的夢最終變成了事實,並且細節驚人地相似,您可能會認為這是一個用來說明自己是通靈者的絕好證據。如果您聽到很多難以置信的ESP故事,而且這些故事的來源非常可靠,那麼您可能很難做到完全漠視這種現象。

代人禱告許多人將各種宗教禱告形式與ESP以及其他psi現象歸為一類。代人禱告這一觀念認為,禱告時精神能量的集中確實能對現實世界產生影響,而不必理會這種影響是靠神的力量還是藉助精神能量本身來實現的。


事實證明,有一些科學數據也支持這種觀點。在許多雙盲試驗中,科學家們都曾監視過兩個對照組的情況:一組是沒有人為之祈禱的患者,另一組是有人為之祈禱的患者。結果雖然不太明朗,但有些研究確實表明禱告和患者康復之間存在著某種關聯。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見A Prayer Before Dying和Study Yields No Evidence for Medical Efficacy of Distant Intercessory Prayer,這兩篇文章分別代表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不可否認,現實世界中有很多支持這兩種觀點的證據。我們大多數人都會偶爾經歷某些極為巧合的事情,許多有名的預知和超視事例都是有明確記載的。例如,在1898年,摩根·羅伯遜出版了《徒勞》(Futility)一書,這是一部關於一艘名為「泰坦號」(Titan) 的巨型豪華客輪的小說。根據作者的說法,這個故事是他處於某種恍惚狀態時想到的。在小說中,這艘輪船於四月的一個夜晚在濃霧中穿行,撞到冰山上並沉沒,導致數百人喪生。十四年之後,鐵達尼號,一艘大小和結構都與這篇小說中的輪船類似的豪華郵輪恰好在一年中的同一時間、在相同的情形下沉沒。無論是小說中的輪船還是現實生活中的輪船,乘客傷亡的數量都很高,因為船上沒有足夠的救生艇。


還有很多其他有名的故事(大多數沒有這個事件的證據那麼充分)詳細記錄了大大小小、發生在世界各地的明顯ESP事例。但儘管對於信奉者來說這些故事很有說服力,但是它們對科學家的說服力就很有限了,因為這些事例都是在非受控環境下發生的。為了利用有說服力的證據有效地驗證某些東西,科學家們需要在幾乎完全受控的條件下進行符合客觀標準的實驗室試驗。


自20世紀3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的超心理學家一直都在這樣做。J.B. Rhine(經常被稱為「超心理學之父」)完成的齊納卡片試驗是最早期、也是最著名的此類工作之一。最初的齊納卡片(因其設計者卡爾·齊納而得名)是一副25張純白卡片,每張卡片上都印有五個簡單、易於區分的圖案中的一個。每組卡片包括五張圖案不同的卡片,因此一個人正確猜出任何一張牌上的圖案的機率為五分之一。


這個實驗很簡單:Rhine要求受試者猜出每張卡片上的圖案並記錄結果。平均算下來,每25張卡片隨意猜測將會有5次「命中」。Rhine認為,在禁止任何欺騙行為的情況下,如果猜測的精確度一直高於這個水準,則說明的確存在ESP能力。

令科學界震驚的是(在很大程度上是懷疑),Rhine在他的論文《超感知覺》中宣布,他的一些受試對象的猜中機率始終高於偶然水平。許多人對Rhine所採取的方式和他本人的可信度表示懷疑,但總的來說,人們還認為他是一名正統的科學家,且誠實可靠。


自從Rhine的開創性工作以來,已有數百名超心理學家做過類似的試驗,有時會得到同樣肯定的結果。大多數這類研究者不再採用齊納卡片的呆板圖案,而是採用更為隨意的圖像,例如繪畫或照片。在一個典型的試驗中,「發送者」將全神貫注於某個特定圖像(目標),並嘗試以心靈感應的方式將其傳送給被隔離的受試對象。作為「接收者」的受試對象將描述自己頭腦中看到的景象,而研究小組則記錄下接收者的印象。在試驗結束階段,接收者嘗試根據試驗期間產生的印象,從多幅圖像中挑出正確的目標。


在20世紀70年代開發的ganzfeld(德語,意為「整個區域」)目標試驗中,接收者被剝奪了感官信息,以便更容易地將意念集中於ESP信息。受試對象躺在一個只有微弱紅光的房間裡,聽著白噪音,並蓋住雙眼(在傳統試驗中,用劈成兩半的桌球蓋住雙眼)。大多數情況下,這些試驗中的接收者都無法猜中結果,但有些受試者確實以驚人的細節描繪出目標圖像。在PSI探測器:Ganzfeld試驗中有幾個命中例子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旨在僅測試超視而非心靈感應能力的類似試驗中,沒有發送者,只有接收者。


在另一個常見試驗中,受試者嘗試利用意念影響一臺機器,例如隨機數生成器。經過數百輪試驗,研究人員發現受試對象確實表現出對機器行為的某種影響,儘管這種影響極其微弱。有關詳細信息,請查看普林斯頓的特殊工程研究部網站。


許多超心理學家都聲稱他們的發現表明確實存在ESP,但這遠遠不能讓懷疑者信服。在下一部分中,我們將看一些否認ESP存在的論據。



ESP訓練法:釋放人體超能技術

  

「集中力」鍛鍊法——玻璃移動法與任意要牌法

  

首先,可試著移動一些沒有重量的物體,例如:打火機的火焰,手電筒光柱周圍的灰塵。試著升高或者降低火焰的高度,或者試著把光柱周圍的灰塵集中到一點。

  

接著,移動一些有質量的的東西,例如:玻璃球,糖球,彈子等圓形物。在此,以玻璃球為例。把兩個玻璃求放在水平的桌面或几面上,使之左右分開,你的全部神經集中到其中一個上,即把意識力之波傾注到玻璃球上,並試著把其向另一個的方向移動。這只不過是提高注意力的一種方法,至於玻璃球實際上移動了沒有,並不重要,關鍵是要集中你的意念想讓它動。


使用一付撲克,要集中意念,抽出其中的四張,所抽的四張牌中要儘量有自己所要抽的那個數字的牌,比哪說自己要抽5,那麼就儘可能的抽出一張5來,直到抽出的牌都是5為止。

  

決斷力鍛鍊法——彩色傳感法

  

製作紅、黑、黃卡片成撲克大小,但從其反面要看不出是什麼顏色的。其次,把三張卡翻過去,把右手伸在距卡大約10公分左右的上方。把你的生物力集中到那隻手掌上。這樣,一動不動地把手放在上面在約5~10分鐘,那隻手掌就會出現如下反應:


·紅卡——熱反應

·黃卡——暖反應

·黑卡——冷反應

  

把手放在不同的卡片上,施以生物力,感知其反應後,就可判斷你的訓練能否成功。做完一次後,把卡的順序打亂,再進行嘗試。

  

思考暫停法

  

發送心靈感應時能放射強力意念者雖然不少,但是能正確收電者卻不多,為提高心靈感應的收電感度,暫停思考法被認為是有效的訓練方法。以放鬆的姿勢坐在椅子上,使身體肌肉充分鬆弛,讓心理變空,五分鐘內什麼都不想。起初很難做到,據說習慣以後,就能在剎那間變換心情,使心靈變成一片空白。

  

記錄法

  

解脫肉體的緊張,以綽綽有餘的心情,把心裡產生的所有意念,不分巨細,統統寫在紙上,如此做15分鐘至30分鐘。隨心所欲,不管它成不成文章,想什麼寫什麼。靠著這種練習,心的內部獲得整理,沉睡在潛意識中的接收天線,便逐漸於表面顯露觸角。由此可以明確辨別自己意念的出處或者心靈感應發送的對象。

  

水面注視法

  

注視池塘或湖泊的水面,然後要有這樣的觀念:水各我的意識已成一體。據說由此可以擴大意識的範圍,能從水面接受到靈妙不可思議,無法形容的舒適波動。

  

遠隔了解法

  

麥凱爾曾做過這樣的實驗。發信者在紙上寫出簡短的命令:「站起來」、「走」、「用一支腳站立」等。另外一個房間的收信者,便跟著觀察者的信號,試著手頭的紙上抄錄。等到能夠順利做好麥凱爾的實驗,你就可以感覺得了用肉眼看不見,用五官感覺不到的對方的狀況——當你希望如此時。即使對方不在,你也感覺得出他現在是悲不喜,是走路還是跑步。


遠隔說服法

  

心電感應又可應用在想要解除別人的誤會或憎恨上,或者想要改變對方的心情上。這時,可以直接對著對方的心說話和說服,最好是對方未對你集中注意力時,休息時間,就寐前,睡眠中等對方處於被動狀態時較有效果。

  

光明觀想法

  

在暗房裡閉目正坐,行腹部呼吸統一精神。當做前面有亮光,意念要看到它。做此練習兩三周後,便可在緊閉的眼睛前看到一點亮光,亮光狀態因人而異,有一元硬幣大的到兩三倍大的。或者,從一開始就是眼前整個範圍皆成白光的,當你看到一點亮光時,你就要默念那亮光越發擴大,這樣,到後來,整個視野就會變成白光了。到此狀態後身體有疾病的部分,盒中裡的東西,或遠地人物風景,不能思念而出現在這白光場面,在黑夜裡也能辨別事物了。就是說,你已具備了透視能力了。


日輪觀

  

首先在紙上畫一個黑色的圓,然後正坐,注視它兩三分鐘,當你閉上眼睛時,會浮現殘象——白色的圓,不一會兒就消失,這時睜開眼睛注視黑圓。如此重複練習,等到白圓不再消失而留下來,再繼續下去,這白圓會閃閃發光。


精神旅行法

  

首先,想要精神統一的人,要把精神集中到自己在過去受到強烈的印象,或受到舒適的感覺,因而刻印在腦裡的場所的光景。這等於是讓精神重遊曾經旅行過的地方,取回當時的潛在觀念。只要是旅行過的地方,任何名勝古蹟,神廟佛殿,溫泉等都可以。

  

比如旅行之地為溫泉,那麼你就要回憶當時穿的服裝、路程、溫泉地的風景、旅館的構造、房間內的擺設,女服務員和掌柜的樣貌,表情,及有關澡堂的種種。隨著這種練習的累積,你會看到未曾體驗過的事物,而且是超越空間的遠地現況。據說,進一步能看見超時間的未來的現實。

  

命令法

  

在人數眾多的場所,如公共汽車內內,以默念方式把自己的意志傳達給別人。如果不願用人做實驗材料,以動物為對象也可以。比如對著地面爬行的螞蟻發出「向右轉」或「向左轉」的命令。


往期文章閱讀參考

❤ 經歷過死亡的人告訴你,什麼能治癒人生一切病苦

【收藏】改命的電影《了凡四訓》

【科學】量子糾纏是如何影響你的身心靈健康的

 靈性大片《超體》收藏多看幾遍心靈成長 | 正能量準則

❤ 《與神對話》經典摘要及電影視頻!(強烈推薦)

【視頻】瀕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此人末期癌症竟不藥而愈

❤ 《與神對話》經典摘要及電影視頻!(強烈推薦)


何為靈觸催眠養生禪?


靈觸催眠養生禪以原始中醫言靈之術、頓悟禪法、西方神經神學為理論基礎,是一種融音樂療法、脈輪療法、量子觸療、靈性按摩、催眠導引為一體的全新自然能量養生療法,是中國乃至國際療愈界的珍貴發現。

手隨心轉、法從手出

以人療人、真中之真

在給對方作身心療愈的同時,也療愈了自己!

用生命去影響生命,用靈魂去喚醒靈魂,彼此喚醒,彼此療愈,深入骨髓的撫觸、妙不可言的催眠、直達靈魂的療愈,讓你進入松、靜、定、空的禪境,享受夢想成真的喜悅,體驗恍然大悟的覺醒!

靈觸催眠養生禪三個緣起

一 、 元始中醫
二  、頓悟禪法

三  、神經神學


靈觸催眠養生禪適合什麼樣的人群?


1、孝敬父母想立刻付諸於行動,讓父母療愈達到最高境界的人;

2、願意相信任何病痛皆可自我療愈的病患;

3、養生理療師、按摩師、整脊師、自然療法師、醫師等各種身心治療醫師及愛好者; 

4、心理醫生、心理諮詢師、心理學愛好者;

5、想迅速掌握世界頂級養生技術的專業人士; 

6、願意嘗試催眠體驗,並在催眠狀態下解決心理煩惱和身體病痛者;

7、苦練多年太極拳,健身,氣功等很多年依然沒有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士;

8、想融洽夫妻關係、親子關係的各界人士;

9、想通過療愈身體後,由體內散發人性氣質的人士,再不用為美容、減肥傷透心;、

靈觸催眠養生禪的益處

一、開啟人類鏡像神經系統,創造心想事成的世界

二、迅速讓人借病入道、覺醒開悟:


近期全國精品工坊資訊


時間                   地點


11月25-26日 河南安陽

11月25-26日 武漢

11月25-26日 包頭

11月25-26日 山東淄博

11月25-26日 雲南麗江

11月25-26日 雲南昆明

11月25-26日 天津寶坻


12月2-3日      深圳

12月2-3日    河北保定

12月2-3日    陝西西安


12月9-10日  山東濰坊

12月9-10日   廣州

12月9-10日    長沙

12月9-10日     鄭州

12月9-10日     寧夏銀川

12月9-10日     北京

12月9-10日      德州


12月16-17日    山東東營

12月16-17日    上海

12月16-17日     東莞

12月16-17日 黑龍江大慶

12月16-17日  濟南

12月16-17日  太原

12月16-17日  石家莊


12月23-24日   深圳

12月23-24日 山西大同

12月23-24日 湖北十堰


12月30-31日 廣州

12月31-1月1日  河北定州

1月6-7日        瀋陽

1月13-14日    長春

1月13-14日     成都


靈觸催眠總裁禪 濟南站 11月18-19日   原創導師韓升君主講 


詳細地址加好友諮詢哦

參與者每人場地費1000元

現場靈觸催眠體驗者需再繳納600元體驗療愈費。(享受一對一療愈)


現場教靈觸之頭療五式

現場教靈觸之太極推手

催眠引導技巧

由導師親授,靈觸師現場手法指導,學員分組進行

以上時間僅供參考,時間內容會根據不同情況由導師隨課程需要稍作調整。


靈觸催眠——開啟光體精品工坊,誠招全國各地主辦方,有意者聯繫江老師 微信:jhx141188

如果您有身心靈諮詢需求請加微信號:jhx141188  備註諮詢!或直接識別下面的二維碼,備註諮詢,添加好友可免費諮詢!

從今天開始您加此微信還可免費申請遠程能量療愈一次(一次半個小時)


我們的成長離不開您的關注







歡迎您識別以上二維碼加關注進入身心靈成長之旅「能量療愈吧」。

能量療愈吧公益能量療愈群,每周舉辦公益能量療愈微課,歡迎您進群。加微信號jhx141188註明(進微課群)邀您入群 





相關焦點

  • 超感官知覺'第六感'的科學
    第六感是標準名稱「超感官知覺」(英文簡稱ESP)的俗稱,又稱「心覺」,此能力能透過正常感官之外的管道接收訊息,能預知將要發生的事情,與當事人之前的經驗累積所得的推斷無關。普通人的感官(五感)包括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肌膚(觸覺)或是其它現今科學熟悉的感官。由於感官的定義很模糊,故「超感官」的定義也很模糊,可通常認為「超感官」是指現今科學還不熟悉的訊息,這些能力與現代研究的神通有相似之處。
  • 神秘的超感官知覺、超心理學現象!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更多有深度的好文等你來~ESP是英文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的略稱,意指「超感覺
  • 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第六感 (超感官知覺俗稱)
    普通人的感官(五感)包括眼(視覺)、耳(聽覺)、鼻(嗅覺)、舌(味覺)、肌膚(觸覺)或是其它現今科學熟悉的感官。由於感官的定義很模糊,故「超感官」的定義也很模糊,可通常認為「超感官」是指現今科學還不熟悉的訊息,這些能力與現代研究的神通有相似之處。
  • 神通、超能力EF、特異功能、超感官知覺esp綜述(七)
    文章內容來自網絡  不確定其準確性   僅供學術研究參考  請讀者謹慎判定 神通、超能力EF、特異功能、超感官知覺 受歡迎原因對神秘事物的好奇人類對所有神秘的事物都有著一份好奇心,因為我們想要超越現今的社會狀況,想要提升人類的物質和心靈層次,對超能力的探索當然是很重要的一個部分,越是神秘的事物我們就越是好奇,所以雖然很難證實有超能力的存在,但對於探索它的狂熱卻絲毫不減。
  • 與生俱來的超感官知覺,你相信嗎?
    其實這就是「超感官知覺」記得那一年,中午照常吃完飯就躺在宿舍床上,想睡覺卻輾轉難眠,躺了好久睡著了,突然之間兩點就醒了,之後一陣一陣的心痛,感覺到胸悶難受。突然滿腦子就覺得一定是出事了,但不知道是什麼,自己也沒有多想,看著室友都在睡覺,自己也沒出聲,就開始玩手機。第二天早晨六點,母親突然在家族群了發了四個字:「過來吃飯」。
  • 超感官現象是否存在?看看量子學家是怎麼說的吧?
    涉及心靈的例子有三個:超感官知覺(通過正常感官之外的途徑獲取信 息)、預知能力(能預見未來將會發生的事情)和心靈致動(單獨的心理活動能產生物理效應)。據調查,大多數美國人(和英國人)篤信存在這種現象。在大教室上的普通物理課上,當我們用一種積極的口吻問道:「你 認為至少可能存在某種超感官知覺嗎? 」有一半以上的學生舉手表示贊同。
  • 多巴胺能神經元可敏銳調節感官知覺
    近日,德國科學家通過開發一種體內鈣成像的3D成像新方法,發現多巴胺能神經元(DAN)可以敏銳地調節感官知覺,從而使動物的行為決策適應其內部行為狀態。相關成果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如何做出決定並控制行為是神經科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生物對香氣和味道有天生的偏愛,例如食物的氣味總是很有吸引力。
  • 學前兒童時間知覺的發展
    相關推薦: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心理學》知識點|常考考點匯總11.11好課不間斷,超低價格搶先體驗各種好課!一、學前兒童時間知覺的發展時間知覺即人們對客觀現象的延續性、順序性和速度的反映。由於時間很抽象,人們在感知時常常要藉助中介物,如天體的運行、人體某些器官的節律或專門的計時工具。【單選題】學前兒童時間知覺的發展大大落後於空間知覺的發展,其主要原因是( )。
  • 超感知探索:直覺與知覺
    第一種是大腦知覺,它是大腦對「記憶」信息的綜合反饋結果。第二種是大腦直覺,它是大腦超感知功能的體現,如第六感。直覺是如何產生的,「直覺信息」來自哪裡?人腦分為左腦和右腦兩部分,左腦是邏輯腦它產生知覺感知,右腦是天才腦它產生直覺。人通常使用左腦,右腦功能被隱藏。在特殊環境裡,人的右腦潛能被激發就會產生直覺。2、大腦潛意識。
  • 消費者認知之感覺與知覺
    儘管無法「看」到食物,限制了視覺感受,但是通過全神貫注地「聞」和「嘗」,使得顧客的味覺與嗅覺體驗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滿足,其中有位顧客是這樣描繪當時的體驗:因為沉浸在黑暗中,感官接收到的刺激就會減少,心神就會集中,知覺也會更加專注更靈敏,你就會全心全意地靠自己的觸覺、嗅覺、聽覺甚至直覺來感受或感知周圍的一切,包括盤中的食物,餐具的碰撞,帶著眼鏡的侍者,其他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飯友
  • 教育心理學之知覺的基本特性
    知覺的基本特性包括選擇性、整體性、理解性和恆常性。教師招聘考試中,知覺的基本特性是考試重點。在考試中,主要以客觀題的形式進行考查。題幹往往會給出一個例子,要求判斷體現了知覺的什麼特性。因此,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識記。一、知覺的選擇性人在知覺客觀事物的過程中,並不會對所有的信息都做出反應,而是從中提取出部分事物,以便更清晰的感知一定的事物。
  • 心理學考點-知覺的概念與特性
    (一)知覺的概念知覺是直接作用於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的整體屬性在人腦中的反應,它是在感覺的基礎上產生的。(二)知覺的特性1. 選擇性人在知覺過程中把知覺對象從背景中區分出來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對象,未被清楚地知覺到的客體叫背景。
  • 2021寧夏教師招聘筆試備考資料:知覺的種類
    反映的客觀對象的不同 空間知覺 形狀、大小、深度(視崖實驗)、方位知覺等 時間知覺 反映客觀現象的延續性(時間長短)和順序性(時間先後)、周期性 運動知覺 物體在空間位置移動的知覺 似動知覺 動景運動 兩個刺激按一定空間間隔和時間間隔相繼呈現,會看到從一個刺激物向另一個刺激物的連續運動
  • 知覺的基本特性—知識點梳理
    這主要體現了知覺的( )。A.整體性 B.恆常性 C.選擇性 D.理解性1.【答案】D。解析:在較為複雜或對象的外部標誌不很明顯的情況下,言語指導能喚起人們的過去經驗,有助於對知覺對象的理解。題幹中導遊提示石頭像雄雞,遊客越看越像,如果遊客頭腦中缺乏有關雞的經驗知識,是知覺不出來的,這裡體現了知識經驗的重要性,即表現了知覺的理解性。
  • 【好予百科】神秘的荷蘭超心理學研究所
    受到來訪的Charles Honorton的啟發和鼓舞,1992年所內建立了整場全域超感官知覺(Ganzfeld)實驗室。採用標準的Ganzfeld操作程序進行了重複性實驗研究後,新的研究者最後提出了自己的一套新的Ganzfeld實驗操作程序(歐洲超心理學雜誌,1997)。在Ganzfeld研究領域,我們寄期望能夠把主流超心理學的定量研究與本研究所傳統的定性研究有機地結合起來。
  • 孩子的「方向感」太弱,並不是不聰明,有可能是「空間知覺」作祟
    空間知覺是由視覺、觸覺、聽覺運動覺等各個感官系統協調合作,共同活動發展出來的產物,除此之外,空間知覺又是由形狀知覺、大小知覺、距離知覺、深度知覺、方位知覺等組成。如果孩子能夠發展好空間知覺,那麼這對他們今後的學習、運動以及自我保護、對外防禦能力都有十分大的幫助。
  • 事物的屬性在感覺、知覺、表象、思維之中流淌穿梭!
    轉向了感覺、知覺、表象、思維!談」感覺、知覺、表象、思維「之時,都離不開事物。從事物與感覺說起,啥是感覺呢?事物直接作用於人的感官通道就形成了人對事物的感覺;比如,事物的表面反射光線作用於眼睛這個感官,形成了視覺。一個事物,你對它有感覺嗎?是哪種感覺呢?是視覺、還是聽覺,還是觸覺、還是其它!事物呢,又是啥呢,它可以是一個人、一朵玫瑰花、一個目標、一個問題等等。
  • 知覺速度與準確性題的概念和特點
    知覺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整體的反映或事物間簡單關係的反映。知覺的種類很多,根據在知覺過程中何種感官起主要作用,可把知覺分為視知覺、聽知覺、味知覺、觸知覺等。知覺速度是指人們從客觀事物作用於人腦到人腦作出反應這一過程所經歷的時間的長短。反應時間短,則速度快;反應時間長,則速度慢。
  • 【靈性科學】80年代復旦大學ESP超感官實驗記錄
    ESP(extrasensory perception,en:Extra- sensory perception)稱為超感官知覺,泛指辨識一般人所無法認識的現象、或是指幹涉該現象的能力。有接觸感應(psychometry)、透視 (clairvoyance)、心靈感應(telepathy)、預知(precognition)、催眠(hypnosis)等能力。
  • 幼兒保教知識與能力高頻考點之感知覺的規律
    感知覺的規律作為學前兒童感知覺發展中的知識點,需要我們先了解感覺和知覺的概念。3.知覺的整體性知覺的對象有不同的屬性、由不同的部分組成,但是人並不把知覺的對象感知為個別的孤立部分,而把它知覺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比如,當玩捉迷藏遊戲時,我們發現躲起來的孩子露出了小腳丫,這時候我們只看到了腳丫,就知道孩子躲在那兒了,就是因為知道孩子是統一的整體,腳丫是作為其身體的一部分而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