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巴胺能神經元可敏銳調節感官知覺

2020-07-17 光明網

近日,德國科學家通過開發一種體內鈣成像的3D成像新方法,發現多巴胺能神經元(DAN)可以敏銳地調節感官知覺,從而使動物的行為決策適應其內部行為狀態。相關成果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

如何做出決定並控制行為是神經科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生物對香氣和味道有天生的偏愛,例如食物的氣味總是很有吸引力。大部分生物在口味上也有相似的偏好:糖和脂肪被積極地感知,而苦味的感知卻很消極。為了能夠進行這樣的評估,我們需要大腦中的信號告訴我們:「這很好!」或「這不好!」大腦中的多巴胺能系統(又稱獎勵系統)在這些評估中起著重要作用。

多巴胺可以調控中樞神經系統的多種生理功能,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即多巴胺能神經元。其與許多疾病有關,如各種上癮行為、肥胖症、帕金森病等。人們已知多巴胺在大腦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如何影響著神經元迴路的功能和行為的各個方面,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最近,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與馬克斯·普朗克神經生物學研究所研究人員一起研究了多巴胺在決定和控制運動中的功能,並專門開發了一種基於體內鈣成像的3D成像新方法。體內鈣成像是目前人們觀測神經活動最直接的手段,通過鈣離子指示劑監測神經元內鈣離子濃度的變化,人們可以檢測神經元的活動情況。

他們發現,多巴胺能神經元可以敏銳地調節感官知覺,從而使動物的行為決策適應其內部行為狀態。研究團隊負責人、慕尼黑工業大學的伊洛納·格倫瓦德·卡多教授表示,多巴胺能神經元網絡的聯合活動既反映先天對氣味或味道的偏愛,又反映生物的生理狀態。除了嗅覺或味覺之類的感覺刺激外,多巴胺能神經元還記錄生物是否處於運動狀態。神經元可以對內部行為狀態和外部信號做出反應,並將它們組合起來,從而支持認知和運動過程。

令研究人員驚訝的是,不同個體的多巴胺能神經元表現不一樣。他們推測,這可以解釋個體在偏好和行為方面的差異。

研究還顯示,動物的運動不僅激活了多巴胺能神經元,而且激活了大腦中與運動本身無關的其他區域。這為進一步研究運動在腦部活動中起什麼作用打下了基礎。(記者李山)

相關焦點

  • 多巴胺能神經元發揮了這樣的作用……
    近日,德國科學家通過開發一種體內鈣成像的3D成像新方法,發現多巴胺能神經元(DAN)可以敏銳地調節感官知覺,從而使動物的行為決策適應其內部行為狀態。相關成果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大腦中的多巴胺能系統(又稱獎勵系統)在這些評估中起著重要作用。多巴胺可以調控中樞神經系統的多種生理功能,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即多巴胺能神經元。其與許多疾病有關,如各種上癮行為、肥胖症、帕金森病等。人們已知多巴胺在大腦中起重要作用,但其如何影響著神經元迴路的功能和行為的各個方面,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 【今日科技】暗能量觀測證據、鎧蘭野生居群、裸腹鱘、新冠病毒、負氧離子、多巴胺能神經元
    ——《科技日報》6多巴胺能神經元可敏銳調節感官知覺▲圖片來源:東方資訊網近日,德國科學家通過開發一種體內鈣成像的3D成像新方法,發現多巴胺能神經元(DAN)可以敏銳地調節感官知覺,從而使動物的行為決策適應其內部行為狀態。
  • 多巴胺在涉及多種精神疾病的神經元中的作用
    多巴胺(DA)是成人中樞神經系統中的一種相關神經遞質,在神經發育和成人可塑性(包括調節PSA-NCAM表達)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先前的研究已經揭示了多巴胺在神經元發育過程中的重要性,這些PCX II層的神經元通過多巴胺D2受體接收來自多巴胺釋放神經元的信號。然而,這種受體是如何在未成熟的II層神經元中產生的,以及這些細胞與多巴胺的關係尚未被研究。
  • 促進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向多巴胺能神經元分化的窖蛋白1
    最近的一項分析表明,窖蛋白1參與調節間充質幹細胞的分化。然而,窖蛋白1在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分化為類多巴胺能神經元細胞的作用仍不清楚。中國大連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韓朝等一項最新研究,通過RNA幹擾技術下調窖蛋白1以促進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分化為類多巴胺能神經元細胞發現,下調窖蛋白1表達能夠促進幹細胞向類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分化,細胞中酪氨酸羥化酶、Lmx1a及Nurr1的表達均有提高。
  • 移植人幹細胞產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有望治療帕金森病
    通過仔細追蹤移植的幹細胞的命運,這些作者發現這些細胞的身份---在帕金森病中指的是產多巴胺神經元(即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也稱為多巴胺能神經元)---決定了它們產生的連接和功能。隨著越來越多的方法利用幹細胞產生幾十種獨特的神經元,這項研究提示著神經幹細胞治療是一個現實的目標。
  • 甘油三酯參與神經元調控的多巴胺相關行為
    甘油三酯參與神經元調控的多巴胺相關行為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3/9 23:41:17 法國巴黎大學Serge H.
  • 人誘導多能幹細胞來源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如何可以更加規範和可靠?
    人誘導多能幹細胞是一種利用成纖維細胞中的Sox2、c-Myc、Oct3/4和Klf4等轉錄因子進行基因重組的多能幹細胞,來源於患者或對照個體。這些因子在胚胎幹細胞中高度表達,其過度表達可誘導人體細胞(如成纖維細胞)的多潛能性。
  • 【推薦】解析神秘的超感官知覺
    超感官知覺現象有多種:(1)心電感應,又稱傳心術,是一個人不使用物質媒介而直接傳遞信息於他人的現象;(2)靈感,是反映在無直接感覺下產生對具體事物的知覺現象;(3)遙視,是指不依賴傳播媒介而能知道距所在地很遠處發生的事情;(4)預知,是指當事件尚未發生或別人尚未表露思想之前而能預先知曉該事件的發生或別人的思想;(5)心靈致動,是反映以心靈的力量來影響或控制物質對象的現象;(6)倒攝認知——看到久遠過去的能力
  • 原來是多巴胺神經元在「搗鬼」
    美國時間4日《科學》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發現,可能是大腦中一類多巴胺神經元在「搗鬼」。論文第一作者、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劉綺麗5日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酵母是果蠅的主要蛋白質來源,把酵母從食物中去除後,果蠅會因蛋白質缺乏而對蛋白質更渴求,更偏愛酵母從而攝入大量酵母。但是此前人們對這種神經調節機制知之甚少。他們研究發現,原來是一類多巴胺神經元在「搗鬼」。
  • 鈣穩態解答帕金森病難題——為什麼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更脆弱
    黑質緻密部(SNpc)多巴胺能神經元丟失是帕金森病最明顯的病理改變,但相鄰的腹側被蓋區(VTA)的多巴胺能神經元卻無明顯變化。因此,研究人員們不禁提出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在SNpc中的多巴胺能神經元比在VTA中的更脆弱?已有的研究顯示,鈣穩態的失調可能是這種選擇性的潛在原因。
  • Nat Biotechnol:將人星形膠質細胞重編程為多巴胺能神經元,有助...
    它的特徵在於大腦中的多巴胺能神經元(dopaminergic neuron)漸進性喪失。儘管當前的療法旨在補充多巴胺水平,但是沒有一種療法能夠恢復這些丟失的細胞。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瑞典、奧地利、西班牙和美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方法:將神經膠質細胞(glial cell)轉化為活性的多巴胺能神經元,並且所產生的多巴胺能神經元能夠部分恢復帕金森病模式小鼠的運動功能。
  • 科學家使用多巴胺無縫連接人工神經元和生物神經元
    畢竟,如果你的大腦不能區分人工神經元和你自己的神經元,你能嗎?即使你可以做到,你會介意嗎?當然,這種場景還很遙遠——即使有的話。目前,由史丹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的阿爾貝託 · 薩利奧 (Alberto Salleo)博士領導的團隊讓混合電路研究工作鬆了一口氣。
  • Science|腸道菌群調節的CART+腸道神經元可調節血糖
    去除微生物群則導致NLRP6和Caspase 11依賴性CART+神經元的丟失,損傷葡萄糖調節。即,iEAN亞群或能夠獨立於中樞神經系統調節血糖水平。同時,GF結腸和迴腸中SST+和CART+神經元數目減少,回補SPF腸道菌群可增加SST+和CART+神經元數量及神經纖維的密度;GF小鼠迴腸和十二指腸中iEAN的數目顯著減少,而結腸維持不變,回補SPF腸道菌群可恢復迴腸iEAN數量,而對結腸沒有影響。
  • 多巴胺神經元再生,為帕金森病治療帶來新希望
    原創 Insulindian 果殼我們的大腦中,除了傳遞和處理信息的神經元之外,還有數量遠超過神經元的膠質細胞——例如星形膠質細胞,它們能為神經元提供保護和支持。
  • 當我們談到獎勵的時候,其實談的是多巴胺
    大腦中的多巴胺能神經系統,又稱獎勵系統,在這些評估中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了解大腦中發生了什麼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被稱為多巴胺能神經元,在一系列疾病中起作用,包括成癮行為、肥胖到帕金森病。在成癮或肥胖中,獎勵系統的信號可能太強或太弱。
  • J Neurosci:多巴胺或能調節蠕蟲的性別差異
    2019年5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題為「Sexually Dimorphic Regulation of Behavioral States by Dopamine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埼玉醫科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多巴胺或能調節蠕蟲的性別差異
  • 經顱直流電刺激在感知覺中的應用
    最早的動物實驗已經證明tDCS可以影響視覺的感知和辨別,隨後在一項人體研究中,觀察到tDCS可以調節短序列經顱磁刺激(TMS)誘發的光敏閾值(phos-phenethresholds,PTs),也是視覺皮質興奮性的指標。tDCS在人類視覺皮層與極性相關的主要是對比敏感度、視覺誘發電位振幅、光幻視覺,發現tDCS對視覺皮層有興奮或抑制作用,但許多研究發現對運動皮層的影響更顯著,這與早期的動物研究結果一致
  • 研究揭秘感官體驗的神奇魔力——改造神經迴路,驅動運動學習
    人腦,在我們出生後,依然保持著快速的發育,而基因和環境的相互作用能夠確保早期感官體驗(sensory experience)對大腦的發育產生影響,從而在其功能上影響成熟大腦的工作方式 (1)。使用感官信息,包括來自視覺,聽覺,感知覺,觸覺等信息,引導大腦發育是一種讓行為適應後天環境的方式。
  • 揭秘多巴胺和血清素在調節人類感知和決策制定能力方面...
    清楚地理解這些大腦化學物質在人體內的具體工作原理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療法治療多種疾病,包括帕金森疾病、藥物使用障礙或抑鬱症等。在這項觀察性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快速循環伏安法(fast scan cyclic voltammetry)追蹤了5名患者體內的神經遞質多巴胺和血清素,這種電化學技術能用來測定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適用於在患者體內使用,而多巴胺和血清素是機體神經系統用來調節多種功能的重要化學信使分子。
  • 研究揭示多巴胺和血清素在調節人類感知和決策能力方面的關鍵角色
    清楚地理解這些大腦化學物質在人體內的具體工作原理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療法治療多種疾病,包括帕金森疾病、藥物使用障礙或抑鬱症等。在這項觀察性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快速循環伏安法(fast scan cyclic voltammetry)追蹤了5名患者體內的神經遞質多巴胺和血清素,這種電化學技術能用來測定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適用於在患者體內使用,而多巴胺和血清素是機體神經系統用來調節多種功能的重要化學信使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