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向多巴胺能神經元分化的窖蛋白1

2020-12-23 中國神經再生研究雜誌

窖蛋白1是一種質膜內陷形成的多功能蛋白。最近的一項分析表明,窖蛋白1參與調節間充質幹細胞的分化。然而,窖蛋白1在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分化為類多巴胺能神經元細胞的作用仍不清楚。

中國大連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韓朝等一項最新研究,通過RNA幹擾技術下調窖蛋白1以促進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分化為類多巴胺能神經元細胞發現,下調窖蛋白1表達能夠促進幹細胞向類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分化,細胞中酪氨酸羥化酶、Lmx1a及Nurr1的表達均有提高。因此推斷,窖蛋白1在幹細胞向多巴胺能神經元分化中起負向調控作用,可能是分化信號通路中一個潛在的靶向調控分子。

文章研究成果發表在《中國神經再生研究(英文版)》雜誌2021年4月第4期。

文章摘要: 已有研究顯示,窖蛋白1參與調節間充質幹細胞的分化,但然而其在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分化為類多巴胺能神經元細胞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實驗旨在觀察窖蛋白1是否可以調節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向類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分化?通過RNA幹擾技術下調節窖蛋白1表達是否能夠促進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分化為類多巴胺能神經元細胞?(1)通過檢測形態學及相關標記蛋白酪氨酸羥化酶、Lmx1a及Nurr1的基因表達情況,評估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分化為多巴胺能神經元的效率;(2)基因及蛋白檢測結果顯示,在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向類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分化過程中窖蛋白1表達減少,下調窖蛋白1表達能夠促進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向類多巴胺能神經元分化,而且可提高細胞中酪氨酸羥化酶、Lmx1a及Nurr1的表達;(2) 因此推斷,窖蛋白1在幹細胞向多巴胺能神經元分化中起負向調控作用,可能是分化信號通路中一個潛在的靶向調控分子。


文章關鍵詞:帕金森病;體外;可塑性;細胞;神經分化;幹細胞;蛋白質;因子


文章來源:Han C, Wang YJ, Wang YC, Guan X, Wang L, Shen LM, Zou W, Liu J (2021) Caveolin-1 downregulation promotes the dopaminergic neuron-like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Neural Regen Res 16(4):714-720.

相關焦點

  • 間充質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作用機制的研究進展
    (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921醫院)神經外科 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改變為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發生進行性變性、缺失,導致紋狀體內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降低,目前治療帕金森病的主要方法為藥物治療,但是藥物治療並不能改善病人的情緒障礙、睡眠問題、痴呆和自主神經功能障礙等非運動症狀,其可能對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
  • 人脫細胞羊膜支架促進Scleraxis修飾人羊膜間充質幹細胞體外成韌帶分化
    :是一種通過對人新鮮羊膜進行物理或化學脫細胞處理後得到的天然支架材料,支架材料內含有較多的膠原蛋白、纖維連接蛋白及細胞外基質等分子,能夠促進細胞在其表面生長並參與調控種子細胞的分化。bHLH結構,Scleraxis基因首先表達於肢芽的間充質幹細胞中,但高水平表達的Scleraxis局限於結締組織發生的區域,如肌腱、韌帶等處。
  • 研究表明,含地塞米松的培養液適合於誘導間充質幹細胞向軟骨分化
    2.4.1間充質幹細胞向中胚層分化間充質幹細胞來源於中胚層,大量研究證實間充質幹細胞可以定向誘導分化為各種中胚層組織細胞。  向成骨分化:Stefan等將人胎盤間充質幹細胞接種於絨毛膜支架後,置入含體積分數為10%胎牛血清、10mmol/L地塞米松、10nmol/L1,25-(OH)2VitD3、50 g/L抗壞血酸和10mmol/Lβ-甘油磷酸的高糖型DMEM培養液中,三四周後電鏡下觀察到大塊的細胞外殼覆蓋於支架表面,通過檢測鹼性磷酸酶活性和Ca2+濃度,顯示胎盤來源的間充質幹細胞能分化為骨移植物
  • 間充質幹細胞的三系分化及鑑定
    1968年德國科學家Frieden Stein在骨髓中首次發現了間充質幹細胞(MSC),後來研究者陸續在全身多種組織如脂肪、臍帶、牙髓中分離出了MSC。MSC屬於多能幹細胞,具有多向分化潛能,1999年,《科學》雜誌首次報導了Pittenger等科學家在體外成功誘導了骨髓MSC分化為脂肪細胞、成骨細胞、軟骨細胞,此後,科學家又陸續成功誘導MSC分化成為肌肉、韌帶、肝、心肌和內皮等多種其它細胞(如下圖)。
  • 5個特性決定間充質幹細胞具有治療疾病的能力!
    那麼間充質幹細胞是如何定向分化成為組織和器官細胞的呢?間充質幹細胞不同的定向分化能力主要取決它所處的周圍環境。 1、間充質幹細胞向軟骨分化 在培養基中加入地塞米松、維生素C、轉化生長因子β,隨後細胞分泌細胞外基質,包括2型膠原、聚集蛋白聚糖等。誘導後用甲苯胺蘭染色著色陽性,表明間充質幹細胞向軟骨細胞定向分化。
  • 低氧培養犬脂肪間充質幹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是從犬脂肪組織中分離得到的一種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幹細胞,它具有體內儲存量大、獲取容易、性狀穩定等特點。背景:以往研究發現低氧對間充質幹細胞增殖、分化及細胞因子分泌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響,但低氧對犬脂肪間充質幹細胞的影響尚未見相關研究。目的:探討低氧環境對犬脂肪間充質幹細胞生物學特性的影響。
  • 巨噬細胞對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影響的研究進展
    巨噬細胞是炎症免疫的關鍵調節者,其對MSC成骨分化的影響目前還存在較大爭議,尤其是在巨噬細胞與MSC共培養條件下和巨噬細胞相關的單個炎症因子刺激MSC的非共培養條件下。筆者圍繞共培養和非共培養條件下巨噬細胞對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的影響綜述如下。
  • 人脂肪間充質幹細胞對異種小鼠間皮膚移植的免疫調節作用
    :是一種來源於脂肪組織,具有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幹細胞,其高表達CD105、CD29、CD90等間充質幹細胞共性表面分子,不表達CD34和CD45等表面分子,具有較低的免疫原性和較強的抑制免疫排斥作用。
  • 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與舌鱗癌細胞:是促進生長還是靶向生物治療
    在機體調控下,間充質幹細胞具有的歸巢作用能夠使其由原組織位點向新組織位點遷移聚集,從而參與組織、器官的更新及修復,維持機體組織形態和功能。近年來腫瘤靶向生物治療逐漸受到關注,幹細胞技術可以使治療因子選擇性送至腫瘤部位發揮相應作用,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在這一方面表現出很大的優勢,但是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對舌鱗癌的作用及作用機制尚不明確。目的:綜述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對舌鱗癌細胞影響的研究進展,明確其作用並探討作用機制。
  • 間充質幹細胞向髓核分化研究進展
    間充質幹細胞(MSCs)具有體外擴增及分化成正常組織的潛能,在一定的誘導條件下可以向成骨、成軟骨、成脂及髓核細胞分化,且具有免疫原性低和免疫調節性的特點,一直是組織修復研究的熱點。近年來,誘導MSCs向髓核分化,用於修復椎間盤退行性變備受關注,並且在體內及體外實驗證實具有可行性。
  • hsa-miRNA-223-3p調控人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的作用
    目的:探討hsa-miR-223-3p對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的調節作用。方法:Percoll密度梯度離心法分離、培養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誘導其成骨分化,然後過表達hsa-miR-223-3p,RT-q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檢測Wnt信號通路標誌物Wnt5a及其下遊信號分子OPG、RUNX2的mRNA和蛋白水平變化。
  • 間充質幹細胞-中科西部細胞,始於2007年
    為了更好地了解間充質幹細胞(MSCs),僅僅作為科普和探討需要我們整理了如下內容。 在神奇的幹細胞家族中,主要有造血幹細胞(HSCS),誘導多能幹細胞(ipsc)、間充質幹細胞(MSCS)、神經幹細胞(Neural Stem Cells)、脂肪幹細胞。因為長的顏值頗高,所以有幹細胞家族「美猴王」的稱號。
  • MicroRNA調控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的研究進展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治療老年衰弱症臨床試驗執行負責人。間充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s)是一類非胚胎來源的成體多能幹細胞,存在於骨髓、肌肉、脂肪、臍帶、皮膚等多種組織中。除具備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外,在一定誘導條件下,MSCs可實現向成骨細胞、脂肪細胞、成軟骨細胞及肌肉細胞等多向分化。
  • 科學網—間充質幹細胞:組織修復的理想「種子」
    與會專家普遍認為,間充質幹細胞因具有強大的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有望給器官損傷修復帶來新的希望。 幹細胞家族的重要成員 幹細胞是機體的起源細胞,是形成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的始祖細胞,間充質幹細胞則是幹細胞的一個重要研究分支。
  • 有理有據 | 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可定向分化18餘種細胞類型
    儲存的臍帶間充質幹細胞有什麼用?它真的可以修復治療多個系統疾病嗎?南通大學附屬醫院的施沁等人,檢索了12年-17年120篇國內外的學術報導,通過《人臍帶華通氏膠間充質幹細胞定向分化:現狀與前景》[1] 一文,清晰闡述了臍帶間充質幹細胞的分化能力。
  • 不同間充質幹細胞來源的外泌體與骨關節炎
    1.1骨髓間充質幹細胞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是人類最早發現的幹細胞,在實驗 研究及臨床應用中十分廣泛。1.2 胚胎間充質幹細胞 胚胎幹細胞(embryonic stem cell,ESC)是早期 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離獲得的全能幹細胞,可誘導 分化成幾乎所有種類和功能的細胞,具有無限增殖、自我更新的特性。
  • 間充質幹細胞 最具臨床應用潛能的幹細胞
    間充質幹細胞是幹細胞家族的又一重要成員,源於發育早期的中胚層和外胚層。間充質幹細胞是一種具有自我複製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成體幹細胞,屬於非終末分化細胞,它既有間質細胞,又有內皮細胞及上皮細胞的特徵。間充質幹細胞在體外特定的誘導條件下,可分化為脂肪、軟骨、骨、肌肉、肌腱、神經、肝、心肌、胰島β細胞和內皮等多種組織細胞,連續傳代培養和冷凍保存後仍具有多向分化潛能。
  • 骨形態發生蛋白誘導骨髓間充質幹細胞成骨分化的研究進展
    多種途徑可誘導骨髓間充質幹細胞骨(BMSCs)向成骨細胞分化,最主要的細胞因子是骨形態發生蛋白(BMP)。其通過何種途徑激活幹細胞向成骨細胞分化及其採用何種途徑能使BMP誘導BMSCs骨化為臨床治療骨缺損提供更好的服務。本文應用計算機檢索近10年來國內外應用BMP誘導BMSs的相關文獻,並對其研究現狀進行總結性歸納。
  • 梳理牙齒間充質幹細胞最新研究進展
    小編針之前已對牙周膜幹細胞、牙髓幹細胞進行過梳理,這裡對除牙周膜幹細胞、牙髓幹細胞和人脫落乳牙幹細胞之外的牙齒間充質幹細胞的最新研究進展進行一番梳理,以饗讀者。 一些神經元蜿蜒經過口腔和牙齦,幫助將來自牙齒的痛感傳遞至大腦。神經膠質細胞圍繞著這些神經元為它們提供支持。Adameyko 和同事們正在對神經膠質細胞展開研究。當他們將螢光標記加入小鼠的一組神經膠質細胞時,他們看到隨著時間的推移,其中的一些細胞遠離牙齦中的神經元,向著牙齒內部遷移,在那裡它們轉變為了間充質幹細胞。最終,這些細胞發育成為了牙細胞。
  • 探秘臍帶間充質幹細胞
    相比傳統藥物治療,幹細胞在阻斷肺纖維化進程,促進肺部損傷修復等方面顯示出獨特優勢。那麼,什麼是臍帶間充質幹細胞,它又有哪些應用潛力呢,最重要的是,這種幹細胞和我們老百姓又有什麼樣的關係呢?對於這些問題,軍事醫學科學院放射與輻射研究所研究員段海峰博士,分享了他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