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多巴胺和血清素在調節人類感知和決策能力方面的關鍵角色

2020-10-23 生物谷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euron上題為「Sub-second Dopamine and Serotonin Signaling in Human Striatum during Perceptual Decision-Making」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記錄了人類大腦中參與感知和決策制定的多巴胺好血清素水平的實時變化情況,這些神經化學物質對於機體的運動障礙和精神性疾病(包括藥物濫用和抑鬱症等)至關重要。

研究者Kenneth T. Kishida教授表示,相關研究為我們深入研究人類大腦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野和窗口,目前我們對神經化學物質作用機理的認識都來自於臨床前動物模型的研究,而並不是來自於人類的直接證據。清楚地理解這些大腦化學物質在人體內的具體工作原理或能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新型療法治療多種疾病,包括帕金森疾病、藥物使用障礙或抑鬱症等。

在這項觀察性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快速循環伏安法(fast scan cyclic voltammetry)追蹤了5名患者體內的神經遞質多巴胺和血清素,這種電化學技術能用來測定血清素和多巴胺的水平,適用於在患者體內使用,而多巴胺和血清素是機體神經系統用來調節多種功能的重要化學信使分子。研究者表示,這5名患者中有2名帕金森疾病患者和3名特發性震顫的患者,研究者計劃對其進行深度大腦刺激來治療其病症,通過聯合研究後,研究人員就能夠在標準的手術繪圖過程中,將碳纖維微電極插入到患者大腦深處來檢測並記錄神經元細胞所釋放的血清素和多巴胺,特發性震顫患者對於本文研究尤其重要,因為,其並不像因產生多巴胺的神經元缺失所誘發的帕金森疾病,特發性震顫被認為並不是多巴胺或血清素功能的而改變所引起的一種疾病。

圖片來源:Jynto/Wikipedia

當患者在手術室中清醒後,其被要求執行一種類似於玩一種簡單電腦遊戲的決策任務,當其執行任務時,研究者就會測定其大腦紋狀體中的多巴胺和血清素水平,紋狀體是大腦中控制認知、獎懲和協調運動方式的重要結構。研究者將該遊戲描述為電腦屏幕上的一系列點,這些點會通過位於屏幕中心的「十字線」參考點來移動,而患者必須決定小圓點會向哪個方向移動,有時候小圓點會朝向一個方向移動,而在其它時候,其則會混亂地移動,這就會讓患者的決定變得非常困難。

隨後這些小圓點會消失,而患者必須選擇這些小圓點相對於一個固定點的移動方向(順時針或逆時針);基於該實驗設計,研究人員或許就能闡明人類大腦是如何決定其所感知的不同方面的事件的。每個病人都重複了這一順序200-300次,通過改變點的移動方式就能改變決定其所看到東西的難易程度,偶爾患者還會不得不表示其對自己的選擇有多大的信心。該試驗旨在追蹤患者感知圓點移動的能力以及患者對正確識別其移動方向的信心,以此來確定其機體中多巴胺和血清素的實際表現,研究者表示,這些試驗都是隨機的,因此從一個測試到另外一個測試的可預測性就會被最小化。

本文研究結果表明,患者對圓點的方向越不清楚,其機體中血清素的水平就越高,當其確定性增加時,機體中的血清素水平就會下降;在參與者進行選擇行為之前,其機體中的多巴胺水平在預期中會上升,而血清素水平則會下降,當兩者達到一定水平時,參與者機體就會做出選擇,這就好比是多巴胺類似於油門踏板,而血清素像剎車踏板,只有當這兩個系統都投入時,機體才會做出選擇的行為。

本文研究揭示了這些神經化學物質在機體學習、大腦可塑性以及感知環境的能力上扮演的關鍵角色,如今研究人員更加詳細地闡明大腦如何建立感知,以及利用這些感知來做出選擇,同時還能幫助解釋機體做出選擇所產生的後果,多巴胺和血清素在所有這些過程中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最後研究者表示,重要的是,諸如此類研究或能幫助科學家們更深入地理解諸如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等藥物或療法如何影響機體的認知、決策制定及諸如抑鬱症等精神性疾病的發生等。(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1】Dan Bang,Kenneth T. Kishida,Terry Lohrenz, et al. Sub-second Dopamine and Serotonin Signaling in Human Striatum during Perceptual Decision-Making,Neuron (2020) doi:10.1016/j.neuron.2020.09.015

【2】Scientists report role for dopamine and serotonin in human perception and decision-making

by Wake Forest University Baptist Medical Center

相關焦點

  • 揭秘多巴胺和血清素在調節人類感知和決策制定能力方面...
    2020年10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euron上題為「Sub-second Dopamine and Serotonin Signaling in Human Striatum during Perceptual Decision-Making」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記錄了人類大腦中參與感知和決策制定的多巴胺好血清素水平的實時變化情況
  • 人類實驗揭示血清素和多巴胺如何協助感知
    在這項經典的相干運動測試中,小點的運動方向可以從十分混亂(低相干,左),到十分規則(高相干,右),以測試被試對感官決策的信心。
  • Cell:科學家揭示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精細化分子機制
    2020年3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流行的經驗中,關於血清素如何調節大腦的故事看起來似乎很簡單,服用抗抑鬱藥物就能提高血清素水平,從而改善機體情緒,但目前神經科學們並不是非常清楚,在非常複雜的人類大腦中神經遞質是如何影響大腦的迴路和機體行為的,為了揭示血清素真實的工作機制,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對秀麗隱杆線蟲進行研究揭示了血清素調節機體行為的分子機制
  • 當你做出決定時,多巴胺發生了什麼?
    2020-10-15 11: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陳根多巴胺和血清素等神經遞質是人類大腦的獨特窗口
  • 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這些物質決定幸福
    在研究抑鬱症、躁鬱症這些人類痛苦的情感機制時,科學家意外地發現,愛、愉悅、舒適、充實,這些被認為是幸福的組成元素其實也有著生物學意義上的構成。 「行動的荷爾蒙」——多巴胺 得益於生物學研究以及大腦造影技術的進步,神經生物學家從1970年開始,持續進行著深入大腦結構的研究。
  • 三種快樂物質——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
    最新研究表明,我們的情緒變化不僅僅是心理變化引起,還與生理因素有關.體內的一些化學物質的量的變化也會影響我們人類的情緒。為什麼有的人家財萬貫,卻成天無精打採,有的人每天為生活奔波,卻神採奕奕?每個人都經歷過情緒的高潮和低谷。可是你想過沒有,是什麼在背後操縱?這一切都是由體內神經細胞之間的三種遞質決定的。它們是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關於這三者,請看網上的一篇文章,說的就是三種快樂物質。
  • 多巴胺、血清素、催產素、內啡肽——你不可不知道的幸福密碼之激素
    此外,多巴胺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跟愉悅和滿足感有關,當我們經歷新鮮、刺激或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時,大腦中就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它與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Arvid Carlsson確定多巴胺為腦內信息傳遞者的角色,使他贏得了2000年諾貝爾醫學獎。
  • 多篇文章解讀血清素領域重要研究成果!
    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凱斯西儲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了一種高性能的顯微鏡首次觀察到了血清素激活其受體的全部過程,揭示血清素受體的分子細節有望改善藥物的開發來治療多種人類疾病。文章中,研究人員分析了血清素在小鼠海馬體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研究者Catia M Teixeira博士表示,首先我們發現,當機體學習期間血清素從海馬體的內源池中被釋放後,機體對所學事件的記憶就會增強,因此研究人員推斷,通過鑑別出一種主要參與的血清素受體,就能夠對機體記憶的表現進行藥物測試;的確,研究者發現,利用藥物對5-HT4受體功能的系統性調節就能增強記憶的形成。
  • 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內啡肽——這些物質決定幸福
    千百年來,關於幸福的思考一直是哲學家和詩人的命題,而近幾十年來,神經系統科學也加入了關於幸福的討論,從科學的角度揭開了幸福面紗的一角。    在研究抑鬱症、躁鬱症這些人類痛苦的情感機制時,科學家意外地發現,愛、愉悅、舒適、充實,這些被認為是幸福的組成元素其實也有著生物學意義上的構成。
  • 多巴胺能神經元可敏銳調節感官知覺
    近日,德國科學家通過開發一種體內鈣成像的3D成像新方法,發現多巴胺能神經元(DAN)可以敏銳地調節感官知覺,從而使動物的行為決策適應其內部行為狀態。相關成果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誌上。如何做出決定並控制行為是神經科學中最重要的問題之一。生物對香氣和味道有天生的偏愛,例如食物的氣味總是很有吸引力。
  • 多巴胺對快樂和獎勵有關鍵作用 或直接影響人類智力
    該研究顯示,人類身體多巴胺系統進化方式不同於大猩猩。人類大腦區域存在大量多巴胺物質,有助於我們思考和計劃,這將解釋我們為什麼比其它靈長目動物更聰明。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對比了幾支物種的大腦,發現每支物種的多巴胺系統都存在顯著差異。研究報告合著作者內納德·塞斯坦(Nenad Sestan)說:「人類進化形成的多巴胺系統不同於黑猩猩。」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從5隻獼猴、5隻黑猩猩和6位人類大腦組織中抽取247個樣本進行分析,研究人員特別關注了負責掌握大腦16個區域開啟和關閉的基因。
  • 英媒:人類和小鼠大腦的共同和不同之處
    參考消息網8月24日報導 英媒稱,小鼠的大腦和人類的大腦在大體上是相似的。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8月21日報導,通過對這兩個物種的數千個單個腦細胞進行詳細對比之後,這一發現揭示了人類大腦有別於小鼠大腦的新方式。8月21日發表在《自然》周刊上的這一研究結果強調稱,實驗室小鼠的大腦並非總能很好地代表人類大腦。
  • 褪黑素和血清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
    中國科技網•科技日報昆明12月23日電(記者趙漢斌)褪黑素及其前體血清素是人、動物和植物中兩個高度保守的分子,它們在調控一系列生理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3日來自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的消息,該園研究人員通過比較生理反應和轉錄組學分析,在褪黑素和血清素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研究方面獲得了重要進展。褪黑素及其前體血清素由共同的前體——L-色氨酸經過一系列酶促反應合成。此前,許多研究揭示它們參與調控植物特定生長發育或逆境響應過程,但其生理與分子機理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 快樂因子 —— 羥色胺( 血清素 )與多巴胺 | 標誌符號紋身
    究其原因 —— 因為它們不僅有別於普通的花花草草紋身,而是顯得有個性、有品位、有文化底蘊;最重要的,它們是寓意著你幸福和快樂的源泉,具有很好的精神鼓舞作用,這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羥色胺(血清素)與多巴胺。多巴胺結構圖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好像一把能打開n多鎖的萬能鑰匙,它不僅能左右人們的行為和有助於提高記憶力,還參與情愛過程,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
  • 「快樂因子」多巴胺,有哪些最新研究?
    另一方面,多巴胺也是為了應對不愉快的體驗而釋放的,例如觸摸熱茶壺,可能是訓練大腦以避免將來使用它們,相關結果發表在Neuron雜誌上。多巴胺的陰陽性質可能對治療成癮和其他精神障礙有影響。例如,在精神分裂症等疾病中,大腦不同區域的多巴胺水平變得異常,可能是因為大腦中的獎勵和迴避電路之間的不平衡。成癮也可能是由於對愉悅和痛苦的反應不平衡所致。
  • 讓人幸福的秘密---血清素和情緒的關係​
    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催產素、內啡肽等。多巴胺:帶來能量和動力多動症或注意力缺陷的常見症狀都與腦部的前額葉皮質不活躍及多巴胺不足有關,前額葉皮質位於前額下方,佔據了1/3的大腦,能為我們提供制定目標和計劃,並對加以執行的能力,多巴胺不足和前額葉皮質不活躍的兒童容易感到厭倦,從而喜歡體驗刺激活動,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的事情吸引,隨著多巴胺的分泌,大腦就開始正常運行,前額葉皮質也變得更加活躍
  • 論文推薦|方新秋等:智能工作面多參量精準感知與安全決策關鍵技術 方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創新點(1)智能感知是智能開採核心要素之一,基於「科學採礦」和「煤炭精準開採」先進理念,建立了智能工作面開採信息多參量精準感知與安全決策關鍵技術體系,研究了光纖光柵精準感知原理與傳感特性,構建了光纖光柵-基體三層感知傳遞模型,揭示了光纖光柵粘貼長度範圍內的應變分布規律。
  • 問題戀愛中的多巴胺是什麼東東?
    而觀看「仇人」照片時,大腦前額 葉皮層變得活躍。  英國《每日郵報》援引扎基的話報導,「當你看到熱愛對象時,固然大腦的某些區域變得活躍,但一個更大區域變得不活躍」,不過,戀愛中的人依然能夠作出生活中的大多數決策,比如達成一項交易或是換一家抵押機構。
  • 多巴胺、藥物成癮和抑鬱症背後的表觀遺傳學秘密
    一天晚上我在家打開《科學》雜誌時,一項新研究的標題中一個陌生的詞引起了我的注意:多巴胺化。該術語是指大腦化學多巴胺除通過突觸傳遞信號外,還可以進入細胞核並控制特定基因的能力。在閱讀本文時,我意識到它完全顛覆了我們對遺傳學和藥物成癮的理解。
  • 美國強生暫停新冠疫苗研究,接種者出現不明原因症狀
    最新在一項發表於《自然·方法》的研究中,劍橋大學和Lume VR公司的研究團隊開發出了名為「vLUME」的VR軟體,能在VR環境內對超高清顯微數據進行可視化,並讓科學家「行走」在細胞內。vLUME技術能輔助超高清顯微,將細胞內的活動呈現在3維空間內,還原生物活動的立體本質。vLUME能同時加載百萬數量級的數據點,能自動對數據進行分類,還能進行顯微數據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