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快樂物質——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

2021-01-17 全生命系統


快樂的物質(化學)基礎


日常生活中的我們,體驗著各種情緒變化,愉快,苦悶,興奮,緊張,生氣,憤怒等。人們多半將這些情緒變化歸因為心理變化。最新研究表明,我們的情緒變化不僅僅是心理變化引起,還與生理因素有關.體內的一些化學物質的量的變化也會影響我們人類的情緒。為什麼有的人家財萬貫,卻成天無精打採,有的人每天為生活奔波,卻神採奕奕?每個人都經歷過情緒的高潮和低谷。可是你想過沒有,是什麼在背後操縱?這一切都是由體內神經細胞之間的三種遞質決定的。它們是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關於這三者,請看網上的一篇文章,說的就是三種快樂物質。

男人需要多巴胺

神經遞質是神經細胞用來互相傳遞信息的一種混合物質。這就是說,是神經之間用來作為相互交談,傳遞信息的一種渠道。不同的神經細胞可以用不同的神經遞質。

多巴胺是什麼?它是一種能帶來能量和動力的神經傳導物質,不僅能左右人們的行為,還參與情愛過程,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此外,多巴胺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還跟愉悅和滿足感有關,當我們經歷新鮮、刺激或具有挑戰性的事情時,大腦中就會分泌多巴胺。在多巴胺的作用下,我們感覺愛的幸福。人們品嘗巧克力時或癮君子們在「騰雲駕霧」時,所體驗到的那種滿足感,都是同樣的機制在發生作用。男人缺乏多巴胺時,常出現的症狀有:工作時充滿活力和激情,但是一回到家就疲憊不堪,沒精打採;興趣和激情減退;對妻子的嘮叨變得不專注和不耐煩;遇事容易衝動;感情淡漠;健忘;眼界狹窄;對正常的生活體驗感到厭倦;對他人的需要反應遲鈍。所以從根本上來說,男人需要一定程度的冒險、挑戰和競爭,以刺激多巴胺的分泌。另外,要保障多巴胺的分泌,男性應該吃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如低脂酸奶和三文魚等,太多的脂肪會阻止多巴胺的分泌。

女人需要血清素

血清素是另一種大腦化學物質,早先研究表明它會影響心血管和腸胃等系統的活動。最近研究顯示血清素能幫助我們放鬆心情,認識到生活中的積極一面。血清素缺乏會使人焦慮、抑鬱和暴力。在西方,女性血清素缺乏已成了一種流行病。數百萬女性都需要用百憂解等精神活性藥物來刺激血清素的正常分泌。另外還有數百萬女性同樣受到了低血清素的困擾,只是症狀不那麼嚴重而已。各種程度的經前綜合症、心力交瘁、 體重超標、對婚姻不滿、陣發性抑鬱、性冷淡、潮熱……這些表現確實普遍,但並不是健康的體現。

 在多數情況下,造成以上症狀的都是女性的飲食和鍛鍊習慣。激發血清素分泌的食物攝入不足和營養缺乏導致了女性的這些不良症狀。最近研究發現,大腦中血清素的含量不僅在抑鬱症患者中較低,即使是健康人在寒冷和黑暗的季節大腦內的血清素含量也會下降。所以早上醒來曬曬太陽,能刺激大腦分泌血清素物質,讓你一整天都神清氣爽。另外,多進食一些富含Ω -3 脂肪酸,色氨酸,鎂和鋅等物質有助於血清素的產生。人的腸細胞能生產95%的血清素。因此,邁克.格爾森認為腸子是人的第二大腦所在地。研究指出,巧克力可提高腦內血清素濃度,而血清素愈多,就愈快樂。除巧克力外,梅子、茄子、西紅柿、菠蘿、胡桃,也可以增加血清素,達到控制經前綜合症的目的。

人人需要內啡肽

公眾對內啡肽的普遍認識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早期開始的。那個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現,每天慢跑能讓自己心情愉快、體重下降、身體健康。這一跑步風潮的最大好處就是讓我們認識到,體育鍛鍊能極大地提高我們的愉悅程度和幸福感受。慢跑能促進內啡肽在大腦的分泌,讓我們的憂慮得到迅速緩解。

內啡肽是使人感覺喜樂的激素,想要擺脫擔心和憂慮就必須得到這一激素的幫助。為了能經常分泌內啡肽,最好帶著歡笑活著。這是以分泌喜樂激素內啡肽來減輕痛苦的一個生命法則。內啡肽同血清素一樣,有必要就分泌,無必要就減少,若內啡肽的生產遺傳基因麻木,無所反應,就無法感覺到喜樂和幸福。因此,完全從憂鬱症中解放出來的途徑,是生活的環境總要符合內啡肽和血清素的需要。

當今有一句話很時尚,叫「請人吃飯不如請人出汗」就指的體育鍛鍊。實際上,「出汗」還令人有「快感」呢!在我們身邊,有很多愛好體育鍛鍊的人。他們精力充沛、活力四射、樂觀向上,時時會感染周圍的人。的確,鍛鍊有益於人的心理健康。充滿活力的體育鍛鍊,不僅可以促進腦內有益化學物質內啡肽的分泌,還能改進對自我形象的把握;分散對日常憂慮擔心的過分關注;提升對所遇問題處理的自信心。所有這些作用都有利於情緒的改善。

步行是中年人最喜歡的運動方式。步行時大腦呈現活化狀態,被稱為「美麗荷爾蒙」的三種腦內化學物質幾乎同時發揮作用。步行開始15分鐘後分泌的內啡肽類似於一支強心劑,使大腦處於興奮狀態,無意識中總在考慮「快樂」的事情。隨後多巴胺的分泌增加使這種想法逐漸膨脹成型。多巴胺被稱為「期待感荷爾蒙」,帶給人以夢想、期待和希望,因此這時候腦海中會不斷出現「想做這件事」,「想要那個」等種種想法。最後血清素的分泌使這種高揚的情緒沉著下來,轉而考慮如何才能實現這些願望和夢想。同樣,身體其他部位也因此發生了變化:多巴胺帶給大腦興奮感和期待感,雙目因此而熠熠生輝,臉上也綻放著積極自信和活潑的表情。而血清素則有收緊臉部和身體鬆弛肌肉的作用,眼皮、面頰和下巴等部分的贅肉會漸漸消失。

現在,你懂了吧,快樂原來不是憑空就有的!

關於內啡肽

前面講過三種快樂物質,簡略涉及一點它們之間的關係,如多巴胺,令人體驗在接受挑戰、冒險和新鮮事物的刺激時的愉悅感;血清素,能幫人放鬆心情、安撫、緩解焦慮和壓力,尤其影響胃腸道;內啡肽,容易在體育運動中分泌,它可以改變一個人所有的負面情緒、讓你充滿活力、改變對自我的認知、變得積極向上,甚至可以改變你的外表、影響周圍的人和環境。據說運動15分鐘後,這三種物質能同時開始分泌,讓後你就越來越快樂,越來越陽光積極。

人們把內啡肽這種神經遞質叫做「快感荷爾蒙」或者「年輕荷爾蒙」,這是人們涉及最多的一種神經遞質,所以在此作個專題加以敘述。

內啡肽(endorphin)又稱腦內啡或安多芬,是一種內成性(腦下垂體分泌)的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激素,它是由腦下垂體和脊椎動物的丘腦下部所分泌的氨基化合物(肽),它能與嗎啡受體結合,產生跟嗎啡、鴉片劑一樣有止痛和欣快感,等同天然的鎮痛劑,利用藥物可增加腦內啡的分泌效果。

人的生理狀態和精神狀態無時無刻不處於體內各種激素的調控之下,激素們演繹著複雜劇情,呈現出人生百態。激素(Hormone)也音譯作荷爾蒙或賀爾蒙,在希臘文原意為「興奮活動」,是由內分泌腺或細胞產生的化學物質,隨著血液輸送到全身,通過調節各種組織細胞的代謝活動來影響人體的生理活動。激素在人體內的量雖然不多,它對機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繁殖、神經信號傳導等起重要的調節和控制作用。內啡肽有α、β、γ、δ四種類型。其中β內啡肽大量存在於垂體中。腦啡肽是內源性阿片樣物質中兩種特殊的五肽化合物,亮氨酸和甲硫氨酸腦啡肽,含有與嗎啡相似的活性基團。它是歸於藥理學的範疇,並不是化學公式化。

今天,科學家已能很容易地測出內啡肽在大腦和脊髓中的數量和軌跡。內啡肽研究者、諾貝爾獎金獲得者羅傑.吉爾曼發現,人體產生內啡肽最多的區域以及內啡肽受體最集中的區域,居然就是學習和記憶的相關區域,因此內啡肽可以提高學習成績,加深記憶。內啡肽能夠調整不良情緒,調動神經內分泌系統,提高免疫力,緩解疼痛。內腓肽的激發下,人能順利入夢,消除失眠症,並使人的身心處於輕鬆愉悅的狀態中,讓免疫系統實力得以強化。內腓肽可以對抗疼痛、振奮精神、緩解抑鬱。內腓肽還能讓我們可以抵抗哀傷,掀起興奮的波濤,讓我們創造力勃發,提高工作效率等等。當機體有傷痛刺激時,內源性阿片肽被釋放出來以對抗疼痛。內腓肽還能讓我們充滿愛心和光明感,積極向上,願意和周圍的人交流勾通。內腓肽可以幫助人保持年輕快樂的狀態,所以內腓肽也被稱之為「快感荷爾蒙」或者「年輕荷爾蒙」。再分述如下。

內啡肽可以使我們愉悅,使我們鎮靜,使我們健康,使我們長壽,內啡肽能提高我們的免疫力,能提高我們的記憶力,能提高我們的成績,能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我們就應該通過自己的行動,來促進內啡肽的分泌。

人心情好壞,同大腦內分泌的內啡肽多少是互相作用的。心情和內啡肽是雙向的。內啡肽不僅能鎮痛,使人愉悅,使人年輕,使人健康,使人成功,反過來人的愉悅感、滿足感、輕鬆感、成就感能夠增加內啡肽的分泌。

我們需要通過我們自己的行動,來促進大腦分泌內啡肽。大腦自然產生的內啡肽,有外源性阿片肽相同的作用,但它不會有外源性阿片肽的副作用,也不會有吸毒者惡果,因為我們的機體天然是平衡的。

人的成就感能夠刺激內啡肽的分泌,所以我們每天都應該有成就感。成就不在大小,有成功就好。

人的身心處於輕鬆愉悅的狀態時,可以促進人體大腦分泌內啡肽。所以我們每天都應保持心情愉悅。我們每天要做好事,做善事,與人為善,不做壞事。做好事,做善事,不是為了回報,而僅僅是為了心情愉快。這就是古人說的積陰德。

運動本身可以促進人體大腦分泌內啡肽。最典型的例子是長跑。我們叫它跑步者的愉悅感(runner's high)。長跑的人都會體會到,在長跑的過程中,有一個奇妙的時間點。在那個點之前,人會感到非常疲憊;一旦越過了那個點,身體就又會充滿了活力,就又會感到振奮。這是因為當運動量超過某一階段時,體內便會分泌腦內啡。這時,繼續跑步就變得輕鬆了。

內啡肽的分泌需要一定的運動強度和一定的運動時間,才能使它分泌出來。換句話說,長時間、連續性的、中量至重量級的運動是分泌腦內啡的條件。因為只有運動把肌肉內的糖原用盡,只剩下氧氣,腦內啡才會分泌。

中等偏上強度的運動包括跑步,登山,遊泳,滑雪,長距離划船,騎單車,舉重,有氧運動舞(如健身操)或球類運動(例如籃球,足球,羽毛球等)。從時間上講,運動30分鐘以上才能刺激內啡肽的分泌。

需指出的是,不但跑步、爬山、打太極拳等運動會提高內啡肽的分泌量,冥想、靜坐、瑜珈等修行,也會提高內啡肽的分泌量。有些人乾脆把冥想、靜坐、瑜珈等修行者叫做內啡肽體驗者。因為這也是一種鍛鍊方式。在這種鍛鍊方式中,內在的欣快感,是他們的高峰體驗。

深呼吸也是分泌腦內啡的條件。我們在緊張的時候,做一下深呼吸,就可以放鬆我們的緊張情緒。氣功運動中,也可以通過長時間的深呼吸,讓我們入靜。

強笑也跟好心情時歡笑一樣,同樣能促進5—羥色氨的分泌。笑一笑,十年少。因此我們日常一定要保持微笑。做氣功和瑜珈練習時,要暗示自己微笑,而且要發自內心的微笑。

物無陰陽,違天背原。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家庭和睦,夫妻恩愛,也可以提高內啡肽的分泌。

現代科學證明,性事可以在大腦中產生大量的內啡肽。夫妻間的和諧性行為才是最健康的性行為。

現代科學證明,按摩也可以提高體內5-羥色胺的水平,撫慰可以緩解疼痛。在經期這個特殊日子,伴侶的溫柔體貼會讓她放鬆,從而緩解心理上的緊張,減輕痛經。

紅辣椒之類的香辛料含有辣椒素,攝取辣椒素能刺激腦內啡分泌,辣椒越辣分泌量越高。這些辣椒素同時也是治療慢性痛症的藥物。

養只寵物可以增加人體內的內啡肽和催產激素,並能降低應激激素皮質醇,從而提高人體免疫力。

當機體有傷痛刺激時,內源性阿片肽被釋放出來以對抗疼痛。

許多人相信針灸能刺激內啡肽而產生止痛抗炎作用。

上述生物化學反應的確也對男女關係發生作用,如愛情物質的動態總歸為:苯基乙胺是最基本的一種愛情物質稱為「phenylethylamine」,簡稱PEA,使人墜入愛河;另一種重要的愛情物質是dopamine(多巴胺)傳遞亢奮和歡愉的信息;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縮寫NE或NA),具有強大的血管收縮作用和神經傳導作用,會引起血壓、心率和血糖含量的增高,讓戀愛的人產生怦然心動的感覺;endorphin(內啡呔)能夠使戀人雙方持久快樂;vasopressin(腦下垂體後葉荷爾蒙)則是控制愛情忠誠度的關鍵激素。

 愛的真諦是:愛是需要激情的,當激情退去後愛情就需要變成理智,變成一種社會責任,一種付出……讓愛情升華成親情,人世間最偉大的其實是親情,彼此成為親人,讓愛情充當調味料,那麼兩人的幸福生活將白頭揩老。執子之手與子揩老那是多麼濃厚的親情呀,兩人不論是精神上還是肉體上都到了合而二為一的境界。很多人總覺得婚前有愛情婚後沒有,其實那只是升華為親情時人們總還一味的追求著愛情追求著新鮮與刺激,卻忽視了親情才是愛情的歸宿。

然而,嗎啡、鴉片等毒品模擬了幸福時內啡肽的作用,是山寨版的幸福物質,嗎啡等讓人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了原本需要長期艱苦努力才能得到的幸福和歡愉。嗎啡讓人類的幸福速成而廉價。人體嘗試了盜版就會拒絕正版。我們的身體就不再樸素節制的享受幸福,它會貪婪失控,變成需要毒品的旱地,沒有它的灌溉,就會瘋狂。如此惡性循環,最終淪為它的奴隸,這是必須警惕的。因為它帶你走著幸福之路,卻通向地獄之門。



慶安堂

地址: 4050
Temple City Boulevard Rosemead California 91770

電話:
626~448~1143

 

 

http://liu88.andorrainternational.com/

 

http://liu88.andorrainternational.com/sign-in/



 

 


相關焦點

  • 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是三種快樂物質,哪種最難得到呢?
    多巴胺,能帶來短暫愉悅;血清素,能幫人放鬆心情緩解焦慮;內啡肽,可以改變一個人所有的負面情緒、改變對自我的認知、變得積極向上,甚至可以改變人的外表。 三種物質中,內啡肽帶來的快樂最持久、最真實、最有意義,但同時它也最需要付出努力。
  • 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這些物質決定幸福
    科學家們發現,大腦中的某些物質對身體和心理的舒適感起著根本作用,例如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內啡肽等,它們的活動能夠刺激或者消滅愉快、渴望、積極等多種情感。被形容為「行動的荷爾蒙」的多巴胺,能夠參與到人類積極情感的預測和投射中,並推動人們保持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改善和進步。
  • 多巴胺、血清素、催產素、內啡肽——你不可不知道的幸福密碼之激素
    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催產素是四種影響我們幸福感的主要激素。1.多巴胺多巴胺是什麼?它是一種能帶來能量和動力的神經傳導物質,不僅能左右人們的行為,還參與情愛過程,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血清素缺乏會使人焦慮、抑鬱和暴力。血清素是體內產生的一種神經傳遞物質,存在於一些植物和菌類中。但有著作表明有營養物質可參與合成血清素,這些營養物質包括色氨酸(一種胺基酸),Ω -3脂肪酸,鎂和鋅。血清素會影響人的胃口、內驅力(食慾、睡眠、性)以及情緒。通過飲食適量提高血清素含量能改善睡眠,讓人鎮靜,減少急躁情緒,帶來愉悅感和幸福感,帶給人更多快樂。
  • 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血清素、內啡肽——這些物質決定幸福
    血清素如何影響人的情緒     血清素是另一種能夠抵抗悲傷的物質。這種產生於腦幹神經元裡的神經遞質對於調節我們的情緒不可或缺。戀愛的激情、社會關係、積極想法、身體接觸都會激發這種物質的產生,它的作用就像是引發欣喜和歡樂的藥物。
  • 三種快樂物質——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
    人們對內啡肽的普遍認識是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早期開始的,那個時候,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發現,每天慢跑能讓自己心情愉快、體重下降、身體健康。這一跑步風潮的最大好處就是讓我們認識到,體育鍛鍊能極大地提高我們的愉悅程度和幸福感受。慢跑能促進內啡肽在大腦的分泌,讓我們的憂慮得到迅速緩解。
  • 獲取幸福的捷徑——喚醒自己身體,去釋放多巴胺、血清素、內啡肽
    幸福並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幸福跟我們身上的四種物質有關,這四種物質分別是:多巴胺、內啡肽、催產素和血清素。而這四種物質,在每個人身體裡天生擁有且永不枯竭,就看你自己願不願意喚醒自己的身體,去釋放這些物質而已。
  • 令人感到快樂的物質
    人的一生,就是追求快樂,逃避痛苦,這個就是人生真諦。社會所有的人,都是因為追求幸福、逃避痛苦,而變得有序起來。認識人的快樂、痛苦的來源,對人是很重要的。人的快樂和痛苦,都是人的意識活動的結果,屬於人的精神因素,但是,這個是有物質基礎的。
  • 快樂因子 —— 羥色胺( 血清素 )與多巴胺 | 標誌符號紋身
    究其原因 —— 因為它們不僅有別於普通的花花草草紋身,而是顯得有個性、有品位、有文化底蘊;最重要的,它們是寓意著你幸福和快樂的源泉,具有很好的精神鼓舞作用,這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羥色胺(血清素)與多巴胺。多巴胺結構圖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好像一把能打開n多鎖的萬能鑰匙,它不僅能左右人們的行為和有助於提高記憶力,還參與情愛過程,激發人對異性情感的產生。
  • 警惕易上癮的快感「多巴胺」擁抱長期的快樂「內啡肽」吧!
    如果自律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階段,那麼前期是最容易的,中期是最難的,等到後期我們就會享受到自律的快樂。  怎麼樣度過最難的「自律中期」階段,享受到自律的快樂呢?  答案是:擺脫多巴胺追逐內啡肽。  這篇文章將會為你詳細講述多巴胺和內啡肽與自律的關係,以及我們該怎麼做。
  • 簡析多巴胺和內啡肽
    多巴胺是人的獎賞、激勵和快樂中心。多巴胺是大腦中的一種神經傳導物質,對人的情緒影響重大。當人們滿足了自己的需要時,通常會產生這種物質。根據,洛雷塔.布萊寧博士的研究,人類的祖先在經歷了長期的飢餓後找到了食物或發現了獵物時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給人的神經元建立了連接,當再次看到那些食物或獵物時會再次分泌。
  • 如何跑步,才能產生多巴胺、內啡肽和HGH?
    無論是多巴胺,還是內啡肽,或者是HGH,它們的分泌都是和運動強度有關。而測試運動強度最關鍵的指標就是心率,用一句大白話來說,就是一分鐘之內你的小心臟跳動的次數,跳動次數越多,表明運動強度越大。比如,身體在燃燒脂肪的同時還增加了血液中游離色氨酸的數量,而色氨酸則是合成穩定情緒作用的血清素的必要成分。不僅如此,它還改變了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分布,使得人能夠樂觀、專注和堅持不懈。不要忘了,多巴胺是由人腦中分泌,能影響一個人對事物的歡愉感受。
  • 讓人幸福的秘密---血清素和情緒的關係​
    多巴胺、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催產素、內啡肽等。多巴胺:帶來能量和動力多動症或注意力缺陷的常見症狀都與腦部的前額葉皮質不活躍及多巴胺不足有關,前額葉皮質位於前額下方,佔據了1/3的大腦,能為我們提供制定目標和計劃,並對加以執行的能力,多巴胺不足和前額葉皮質不活躍的兒童容易感到厭倦,從而喜歡體驗刺激活動,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其他的事情吸引,隨著多巴胺的分泌,大腦就開始正常運行,前額葉皮質也變得更加活躍
  • 羅振宇:有出息的人應該擺脫多巴胺,追逐內啡肽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與各種上癮行為有關。2000年,阿爾維德·卡爾森(Arvid Carlsson)確定多巴胺為腦內信息傳遞者的角色,這項發現使他獲得了諾貝爾醫學獎。
  • 年少只知多巴胺,中年才懂內啡肽
    多巴胺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用來幫助細胞傳送脈衝的化學物質。這種腦內分泌物和人的情慾、感覺有關,它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內啡肽是體內自己產生的一類內源性的具有類似嗎啡作用肽類物質。這些肽類除具有鎮痛功能外,尚具有許多其它生理功能,如調節體溫、心血管、呼吸功能。簡而言之,多巴胺和內啡肽都是人體內的兩種激素,都能夠提供快樂,但兩者產生的機理不一樣。
  • 跑步時分泌多巴胺和內啡肽 讓你擺脫不開心
    原標題:跑步時分泌多巴胺和內啡肽 讓你擺脫不開心 我們都聽過那句話,開心時跑步,不開心時也要跑步,跑步能讓我們快樂。 人在快樂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內啡肽,而跑步會加速這種物質的分泌。首先我們應該來解釋一下內啡肽這個名詞。內啡肽是身體內自己產生的一類內源性的具有類似嗎啡作用肽類物質,當人們進行一定的運動時,體內的內啡肽會持續分泌。但是這和跑步的強度也是有一定關係的,長時間、連續性的、中量至重量級的運動、深呼吸是分泌腦內啡的條件。這種「快樂激素」能夠排解人們的壓力和壞情緒,讓人變得愉悅和滿足。
  • 由內啡肽引起的快樂
    由內啡肽引起的快樂人類這種複雜的高等動物,不只追求單純的快感,還追求意義感、價值感和成就感。當你完成極富挑戰的工作任務,你會感到由內而外的滿足與充實,這時大腦分泌的是一種叫內啡肽的天然鎮定劑,它能讓你感到寧靜與愉悅,幫你排解壓力和不快。
  • 羅胖60秒:多巴胺和內啡肽有什麼區別?
    她說了一句話,說一個人的奮鬥目標應該是「擺脫多巴胺,追逐內啡肽」。什麼意思?多巴胺和內啡肽都是人體內的兩種激素,都能夠提供快樂。但是產生的機理不一樣。2. 多巴胺是一種獎勵機制,也就是說你拿到了你想要的東西,比如吃好吃的,玩遊戲,多巴胺就分泌一下,獎勵你一下你爽一下。那結果是啥?
  • 葉氏藥業|跑步會分泌多巴胺讓人快樂,為什麼跑步的時候這麼難受呢?
    通常人們認為多巴胺是一種能引起人快樂、愉悅的激素。其實從本質上來說它是一種神經性的傳導物質,主要用於細胞間化學物質的傳送。 運動會促進我們的身體分泌多巴胺和內啡肽。然而分泌的內啡肽會比較多,多巴胺只是比較少一部分,而且,一般來說,要達到分泌內啡肽的強度,至少要運動25分鐘以上,如果你跑步的時候只感覺到累而沒有快樂的感覺,葉氏藥業小助手認為那很可能是因為運動的時間太短了。 葉氏藥業小助手表示多巴胺是為快樂而生的,當體內產生大量多巴胺後,人的心情也會變好,而內啡肽則是為了抑制痛苦而生的,雖然不會讓人變得更快樂,但卻可以幫人減少痛苦。
  • 多巴胺是「快樂遞質」?多巴胺分泌越多,我...
    多巴胺是「快樂遞質」?多巴胺分泌越多,我們越快樂?這是一個流傳很廣的科學謬論,科學家已經證明,多巴胺跟快樂沒有直接關係。這一錯誤言論起源於老鼠的大腦自刺激實驗。如果把一根電極埋進腦內多巴胺通路附近,老鼠會不吃不喝不知疲倦地壓杆,想要獲取電刺激。當時人們以為,電刺激讓多巴胺釋放,老鼠會感到快樂。
  • 由快感到成就:多巴胺VS內啡肽帶來的啟發
    悅跑圈聯合創始人兼COO 吳文業老師,他為我們帶來《由快感到成就:多巴胺VS內啡肽》。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跑步、多巴胺和內啡肽有過了解,這和我的產品——悅跑圈有著莫大的關係。跑步會產生多巴胺和內啡肽,這是生物學的概念。我今天想談談這兩個生物概念,在運營中會起到什麼作用。